2006-06
18

心灵的相约

By xrspook @ 13:10:48 归类于: 书痴

 

相约星期二
刚刚看完《相约星期二》,这书我从上个星期开始看,看了一个晚上(睡觉前的几分钟)然后书就家等了我一个星期,等待我再次把它拿起。

 

说起《相约星期二》就要回溯到5年前,我刚进入高一的时候,那时侯TVB Pearl也播过一部叫做“相约星期二”的电影,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当时没有怎么认真看,只是大概知道这是讲述一个年轻人和老人的故事,而他们的相约是在老人临终前的每个星期二。那时老师要求我们每人都带一本书回课室搞一个图书角,于是我的同桌就带了一本《相约星期二》,而且激情洋溢地介绍了那本书。而她买《相约星期二》的原因可是说是很没有理由很单纯,因为那本书是余秋雨先生推荐并作序的,她信任余秋雨,所以就买了,然后发现那是本好书。到现在为止,余秋雨给我得印象不怎么好,特别是经理了好几年被我爸逼着看CCTV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那个余秋雨简直就是个口水太多太多的老头,笑容没有,亲切很少,不知道肚子里的墨水到底有多少,但却喜欢说那么一大堆所谓的“文化知识”,我承认,听的确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但我不喜欢给如此一个老头说教。也不喜欢他经典的中国文人说话兜圈子的方式。为什么偏要搞那么一大堆让人云里雾里的话才到中心呢?很婉转吗?屁!

但是我还是买了这本《相约星期二》,不是因为余秋雨,只是我觉得这会是一本感人的书,我需要心灵的洗涤,所以我买。很早以前就想买,就想看,但没有机会,没有时间,于是就拖到了现在。

并不觉得作者的叙述方式如何的过人,如果没有莫里的精辟的词句,以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它根本不能发行量超过1000本。整本书没有连贯的思路,一个个星期二所谈论的问题都和宽泛而没有任何连贯的思路,就像两人胡扯吹水一般的随便。如果真的如作者所说,这是他最后一个“期终论文”的话,以一个理科生论文的标准来衡量,根本就不及格。大概这就是我和文科生的思维差异,没有很强的逻辑关系会让我感到很无聊,很无趣。有好几个时候,我真的闷得快不行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个星期二的故事,仿佛在挨命一般。因为某些话题的确提不起我的兴趣。对于一堆的话题,我从来不习惯努力地去像到底用什么方式把它们“串”起来,为什么要读者去做这苦力呢?作者为什么把思维打得那么散呢?这就是散文?全部东西都散架了似地呈现在那里,说什么形散神不散,如果你根本无法记住“形”,那么你又怎么领会“神”?你能有什么感觉?怎么去感受作者的心情?

如果一个书你看完之后只觉得你看过以后很有收获感受很深但却说不出好处,或者清晰地记住一些情节,那么你说的什么“感触很深”完全只是骗人的屁话,你根本什么都不懂,什么你也得不到,你在骗别人,更恐怖的是你在偏自己!

老教授莫里对待死亡很坦然,对待生活很安然自得,不能说他的思想很单纯,他的思维复杂得我都不知道如何组织起来了。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快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能有什么感受呢?除了坦然以外,难道每天都告诉自己我好痛苦,我好痛苦,死神把我掐得不行了吗?不会的!即便是一个普通人也不会那样的,一些人是因为疾病痛死,一些则是因年老身体衰竭而死,一些则是以为以外而去世,能用自己的方式走完人生,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对得住社会对得住自己,一个人的责任就算完成了。人生苦短,不能期望天天都是幸福快乐,也不可能每天都受痛苦折磨。难道饥饿的孩子就不能有快乐,难道牢狱中的犯人就没有心情舒畅的时候?不,他们也有他们认为高兴的时候,幸福是相对的,当一件事情不是最差而是较差的时候,快乐就出现了。而现在人却更多更多的因为不是最好之中的最最好而感到失落不高兴和懊悔。富有的人不一定幸福和要死去不一定是痛苦是一个道理。

说真的,看完这本《相约星期二》以后我脑子里真的不留下什么,因为每节课当话题还没有真正完全展开就结束了,可以说如果要说到人生的道理的话,要做到很有教育意义的话,这样未免太肤浅了,但我却觉得它的确使一些人生的道理在我的脑子里更清晰了。有时我们不必去探索真理的文字本质,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在利用真理的法则来做事了。引用莫里教授在最后一次采访说的话来结束这个心灵的相约最终获益,我觉得挺不错。

“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相约星期二》

标签:

有话要说

XHTML: You can use these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