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拖下水
不是我的东西,却要我去写,觉得我应该去写那些东西,但实际上其中的某些部分已经有人写得很仔细了,这到底是什么鬼?我当然不知道,因为别人去了一个月的出差调研,我连一个地方都没去过。叠加起来,关于我部分的内容,我只参加过两次两个客户的来访介绍。如果这样我都可以把东西做得很超前,我觉得是神一般的存在。至少在叫我做这种事之前,先给我一个心理准备,让我知道该去哪里看看资料吧。我是一个见招拆招的人,但是我喜欢打有准备的仗。随便凑数那算是什么毛线。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了智能粮库的总体布局框架到底是什么样的。光从那些数据的采集维度和考虑角度,我就知道只要我把写好的东西交上去,超前性已经领先了。因为他们的思维,还处在一个光是在一个事件上谈这个事件,而没有把多个事件关联起来去程度。现在已经不是单因素就能解决问题的时代了,多因素甚至大数据结合去找规律已经是趋势,甚至已经变成了主流。他们很用心地把各个模块分出来,但却没想过要把多个模块混搭在一起解决问题。但我也明白到,交到我手上的那个部分如果真按我的设想去办,估计没多少个人能用到我设想的级别。因为我的理念并不只是停留在已经发生了什么,我需要做到的是预测未来趋势,或者根据过去的数据在未来的工作部署之中应该做什么改变。那些数据生成出来不只是用来写论文的,而是会实实在在地会指导生产,这是我一直想做到的。其实别人的用来写论文的那些数据也能用来指导生产,但是即便工作了十几年,他们的脑子还是那种学生思维,而且还是那种不太聪明的学生。所以在他们的眼中,永远都是不确定,试一下,参考一下别人,或者直接把别人的数据拿过来,应付一下老师,应付一下上级。希望自己工资能高一点,地位能高一点,吃饭的时候能坐得离领导近一点。直到今天,我才看到了这个架构布局,如果我之前就知道,我绝对不会让我负责的那个模块里插进他们的东西,因为他们会看不起我这个外行人,但也正是因为我是个外行人,所以我能看到一些他们井底之蛙目光短浅从未考虑过的东西。走在这个行业的最前沿,根本没用,因为这个行业一直比别人落后非常多。
前两天,我发现自己的邮件里有一封外国期刊的邀请书。天知道为什么会发到我的邮箱,但是里面提到了我几年前在一个国内食品行业排名非常靠前的核心期刊的文章。我不知道为什么几年之后他们会找到我的邮箱,找到我。不知道是不是那个国内核心期刊里有姓名有邮箱的,他们都会发邮件。我还没有查过那个外国期刊的相关资料,到底是个完全骗人的,还是是个有点意思的东西。但起码,在多年以后,居然我和我的团队以及我们的作品仍然会被提到,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发表那个文章的时候,距离我的毕业实验已经过去了好多年,即便是这么多年以后,我的那份论文仍然是走在行业的国际前列。所以,可以想象,有时我觉得我的某些同事是多么的可笑。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不拿自己跟他们比,我绝对不能满足于自己不过比他们好一点。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