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一部的2/3了
不知不觉之间,我已经看完了《摩诃婆罗多》第一部的2/3。跟一开始的风格不一样,在开始讲着般度五子的故事以后,一切顺当了,再没有那么多的无厘头插叙。一开始的时候,无数的不知道为什么的故事拼凑在一起,人物没什么关联,里面的故事也都是独立的,所以让人很抓狂。同时让人抓狂的还有那些神奇故事的无数个注释,我觉得其中很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说句子格率的变化。不知道从哪一章开始,终于没有了那些句子格律变化的注释,所以,看起来很顺畅舒服。
因为《摩诃婆罗多》是一部非常长的神话史诗,很多人都跟我说,没必要去看原著,只看其中某些浓缩的故事就可以了,但当我自己亲自看过以后,我觉得这个东西你要领会其中的真谛,就必须看原著。虽然我所看的原著已经被翻译得有点让我很生气,但是你还是能从字里行间之中懂得某些道理。里面的哲学和道德,不像中国的文言文那样羞涩,难以理解,因为句子经过中文的翻译,所以表达方式已经直白得让你可以快速理解。哲学和道德这些东西最精炼最核心的东西当然价值最高,但那些干巴巴的精华很枯燥。在这部神话史诗里,通常他们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你领会其中的道理。我觉得这样的表达方式非常好。但是那些说道理的东西只是故事里的一部分,如果要浓缩故事的话,那些部分肯定会被删减掉,所以可能最终你看到的精简版本里面奇妙的哲学和道德解说已经没有了。在看书过程中,我会不知不觉地把某些我觉得靠谱的东西吸收过来。
同时,这部神话史诗让我觉得里面的开挂实在太严重。虽然在看这部印度的东西之前我已经看过非常多印度电影,对印度电影的开挂早已习以为常。看过这部史诗以后,我觉得相对而言,印度电影里的开挂简直不值一提。对我们这些外国人来说,印度电影的开挂让人非常很无语,但实际上,用印度人的目光,拿他们的电影跟史诗相比,电影的开挂只不过是鸡毛蒜皮。因为《摩诃婆罗多》里面的开挂太多,所以我都说不准到底那纯粹只是个故事,还是真的是历史的一部分。因为那已经神奇得让人分不清事实部分和幻想部分了。之所以这么神奇,是因为其实《摩诃婆罗多》据说一直都没有用完整的文字记录下来,他们主要的传播方式是口述。众口铄金这种事,大家都明白,一个故事即便一开始没有问题,一个传一个传下去,十个以后必定会变成另外一个模样。所以,到底最开始的时候《摩诃婆罗多》到底是怎样的,没人知道。又或者可以这么说,其实这是这是一部非常多印度人集体创作出来的故事。这不是一道数学计算题,只有唯一的答案,这更像是一部艺术创作,根本无法定义哪个才是真正的版本。很庆幸,在中国的历史里,我们有个秦始皇,他统一了中华大地的文字,所以我们流传下来的历史相对于印度来说比较容易拼凑整理。
我说不出具体我学到了些什么,但我肯定是有所得的。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