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那么绝
有些时候,我不明白那些写吐槽影评的人到底什么心态。他们把那些东西写出来,自己觉得很爽吗?为什么要把那种不好的负面感受传递开来呢?很多时候写那些东西的可能不是个人感受,而纯粹是因为那是水军。他们是拿钱做事的。故意要唱衰某个人或者某个片子。但也有些例外,比如说某些专家。但我个人觉得,专家到达一定程度以后,不会这般吹毛求疵。真正的专家能在最高糟糕的东西里发现闪光点,而那些伪专家,只是一眼过去,觉得那些跟自己风格,或者跟自己过去熟知的东西不一样,就开始猛烈狂喷。很多时候,但一部作品出来以后,基本上已经没办法再改了。所以,记住那些糟糕的东西又有什么用呢,最重要的不是发现那些能够引起自己共鸣的地方吗?觉得不爽的东西,就由他去吧,就像生活中绝大多数事情一样。在我们自己的事情上,我们尚且不那么较真,为什么却老是喜欢抓住别人不放呢?
我们经常会看到影评说,某些骗子逻辑不么好,故事讲述的方式也不行。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写呢?你根本写不出来,又或者你有更好的故事,但是没人卖你的帐,所以你的故事只能烂到自己的肚子里。现在好一点,是自媒体时代,所以大老板不买你的点子,你可以自己整出来。但是你的点子又真的好吗?你觉得好的点子,观众卖帐了吗?会不会也有一些跟你一样的观众在挑剔呢?一样米养百样人,众口难调。同一件事,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响。当别人的想法跟自己不一样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开始对骂呢?从个人的角度考虑,其实这也没错,但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思考,肯定会更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具备了换位思考的能力。我可以以一个孩子的角度想问题,我可以以一个成年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现在我不确定我能不能以一个老年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还记得小的时候,我看到个小孩,我就知道他跟我差不多大。我几乎能准确地预测出他的大概年龄,当时我想,如果我再大一些,我仍然能认出某个比我小很多的小孩子的年龄吗?实验证明,这东西我做不到。现在我根本分不清年龄这种东西,无论比我小的还是比我大的,即便是我同龄人,我也分不出来。我这里说的是样貌身材的分辨。至于一个人的心智年龄,很多时候,是不跟实际年龄不成正比。这主要看那个人到底经历过些什么。小时候我会白日梦如果某天我跟我的某个同学交换灵魂,那会怎样呢?在别人家过日子,当别人的孩子会比当我爸妈的孩子好吗?我们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好,我们总觉得富人过得比穷人爽很多,实际上但我们身份交换后,很多东西根本爽不起来。我们的生命无需从来,因为起码现在我们还活着,活着就能创造出奇迹。
如果我们写过“如果我是某某某”的作文,我们是不是会更懂得换位思考呢?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