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
29

大半上岸了

By xrspook @ 18:41:04 归类于: 烂日记

这几天一直在为找什么老师做什么毕业论文烦恼,不幸地知道吴*老师满员了,杨**老师不收食工的学生,于是不知怎的自己的目光转到了英叔上。很搞笑地今天和一个有意“投靠”英叔的室友去找老师了。还有半节课才下课我就开始紧张了,哎~~~~ 知道英叔比较奇怪,你即使和他说普通话他突然又会转到广州话,所以干脆用广州话说算了。还没有人“预定”英叔,我们班4个人是首批签名投靠者。而英叔则还没有定到底什么课题,因为03届的毕业论文他还没忙完,我们似乎太“快”了,但既然吴*已经名花有主我不能再错过机会了。英叔说到了他的课题是研究抑菌的,我有用处了,于是我就自荐“我搞菌好厉害的,我已经弄一年了”,然后英叔似乎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看了看我留的名字和电话,“你是**,你的成绩也不错啊”,于是我就整个飘起来了,但英叔前面坐着另一个可能不太同意他说法的老师,我还是保持低调的好,我还是说我弄菌厉害算了。接着,英叔就好像定下我那样,“你是做菌厉害是吧……”,上岸了,我放下了大半个心。对我们四个去投靠的,他说会优先考虑我们的,然后我们就走了。

为什么要跟食品机械方面的英叔?其实英叔是食品机械和食品工程原理的精英,而我呢,虽然那个食品工程原理考得不咋的,但机械还是很不赖。好不容易把AutoCAD学会了,好不容易把Excel的计算弄上手了,好不容易学会了用Matlab模拟曲线,好不容易自学VB完成的计算编程,一个作为工程方面的学生应该懂的我都差不多了,我为什么不去做技术性的工程课题呢?6级已经通过了,正在学西班牙语,要看外文类文献不是问题,我怕什么投靠英叔呢?无论怎么比,我都要比很多男生优越,至于刻苦耐劳以及恒心毅力更是毋庸置疑,我绝对不是个半途而废或三心两意的人。我的学习能力也很强,如果需要我真的可以学建立数学模型。挑战很好,有挑战才有进步,我和英叔应该可以双赢。

中午打电话给小胖,他的声音很沉,我几乎听不到他在说什么。下午约了他3:00,结果我等到3:50PM他才出现,他算是放我飞机第二久的人了,排首位的那个放了我2小时飞机。他还没从悲伤中恢复过来,他的感情不知道恢复过来没有,但他的身体肯定是没有恢复过来。把我将要去跟英叔做毕业论文的消息告诉了他,我应该告诉他,这事应该坦白。他觉得我的决定也很好,但我似乎听出他的失落。我长大了总有翱翔飞走的一天,毕业论文没跟他不代表我现在就撒手不干了,更不是背叛。我不断地对他说,你要发掘一些食品微生物的毕业论文啊!虽然他说现在他还渺无音信,但我确信,如果他要做食品微生物一定有人会跟他的,因为我们做的是食品学院的食品专业毕业论文,我们不能走得太远。如果他真的有食品微生物的毕业论文课题,我一定极力向身边的同学宣传推广,即便是要我帮忙完成我也在所不惜。微生物的路是苦的,但还是可以熬过来,只要不要抱太多功利心就行。他其实也是个很受欢迎的老师,只要他肯先从他的放线菌那里抽点心思出来,他一定是个很优秀很受大家爱戴的食品微生物老师。这样做对他在食品学院的立足升职好,对我们这些要找毕业论文的人也好。因为一个好老师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啊!小胖,花点时间去感受一下食品微生物的脉搏吧,你行的,你一定行的!

我算是大半上岸了,希望那些还没有上岸的compañeros(意思是:同伴,同学)努力吧!

2007-03
28

久违了的手写版

By xrspook @ 18:34:47 归类于: 烂日记

手写版

手写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作业要么要求电子版,要不要求论文格式的打印版,好像除了考试和考试前的复习以外好久都没写过那么长的东西了。无纸化的电子办公其实耗费更多的纸,打印出来的东西不好我们就不要,继续打,结果上个学期和这个学期加起来打印的课件已经超过了15cm厚。我们几乎变成了只会打字不会写字的人了。提笔忘字,我们如此,老师也如此。昨天的卫生学老师忘记搔痒的“搔”字怎么写,今天的酿酒学老师开始把“寡”字写错了。我们写的可是错字不是别字啊!连小学生都不如,这都是由电脑,由无纸化引起的祸根。

 《食品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课上到一半,院长的课已经完毕,于是她要我们围绕3个问题写个感想,千叮万嘱一定要手写版的。于是就我就逼出了上面那张东西。要打印如此一版字十分容易,但要手写的话,写2000多字就去了我个把小时。我还是要先打出了电子版再抄个手写版,因为写着写着不记得怎么写的字实在太多了。院长是个节俭的人,她是到现在为止唯一个只需我们交电子版综述的老师。她这次要我们交写的也是用心良苦,因为其他人复制一份感想给她十分容易,但她真的很想知道我们的感受,改善她的教学。

大概再次大篇幅写字要等到学期末考试前的复习了。

2007-03
27

自找的恐怖

By xrspook @ 19:54:55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的《食品卫生学》说的是“致病性病毒对食品的污染”。什么口蹄疫病毒,什么猪水疱病毒,什么甲肝病毒……最恐怖的要数疯牛病,死亡率100%,染上了就必死无疑。

引发疯牛病的朊病毒是非正常病毒,正常病毒又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而朊病毒只有蛋白酶抗性蛋白(就是抗蛋白酶的蛋白质外壳,而蛋白酶呢就是可以分解蛋白的酶),没有核酸。对羊来说,朊病毒引发搔痒症,对牛来说是疯牛病,对人来说是克雅氏病。朊病毒是我们今天所有涉及到的所有病毒中最要命的,高温(134~138℃,30min)不能完全使其灭活,要100℃1h才能灭活,紫外线、辐射、超声、蛋白酶、核酸变性剂不能破坏其感染性,福尔马林不能灭活,酸碱耐受范围pH为2.7-10.5。我觉得完全没辙,染上了就只能等死。染上了朊病毒脑袋就开始慢慢被病毒所摧毁,灰质白质渐渐消失,脑袋里的东西变成海绵状,失忆、痴呆随之而来,就因为要经历如此痛苦的状态,羊才会“搔痒”,牛才会“疯掉”……

1985年英国首次发现疯牛病。为什么以前就没发生过呢?因为人们自以为是,认为牛的骨头没用,于是再造成牛骨粉作为牛的饲料,同类相残,如果是人真么做的话,人会觉得那人肯定是丧尽天良毫无道德而言,但人类就是那么恐怖,硬要把这事发生在牛的身上……记得从前小胖在《食品微生物学》课上说过,某些原始部族全部人都有严重的脑病,经过长期研究原来那个部族的人有个习俗——当部族中有人死去,他们就会吃掉那人的脑袋……恶心+恐怖!若是近亲结婚,生出来的下一代将有很大程度是不正常的,更何况乱伦地吃同类甚至近亲的身体呢?大自然孕育了我们真么多个千年,她从来不教我们的祖先要自相残杀,但现在人却越来越自以为是,拿着一些根本不是科学的假科学去实践。很恐怖,真的很恐怖……

人类若是有一天走投无路的话,那一定是我们自找的!

2007-03
26

落日三重奏

By xrspook @ 18:06:31 归类于: 烂日记

玻璃窗中看到的落日

玻璃窗中看到的日落

光·影·人

光·影·人

模糊,不模糊

模糊,不模糊

不知道哪里来的兴致照起了相。今天阴天时间占了大部分,又下过雨,在一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居然出太阳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实时间短暂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把握好每一刻,短暂也可以永远。

不可能把照相机对准太阳,即便是落日也不行,于是就干脆对准那脏脏的玻璃窗酸了,效果还行,起码测光算是差不多了。也试过直接对着阴云中的落日照相,效果不好,测光不对,对好了太阳,对不好其它的地方。

拿起相机照相的感觉不错。

2007-03
25

传统食品需要标准化

By xrspook @ 18:56:41 归类于: 烂日记

外婆的萝卜糕 

外婆的萝卜糕

寒假做的可行性报告的主题工厂我做的是广式年糕厂,因为我觉得在各种广州地区特色传统食品中我对那东西最为熟悉。从懂事以来外婆每年都做年糕,只不过数量在减少,在她装上心脏起搏器那年妈妈辈们都劝她不要再做了,的确那年她做少了,但其后数量又回增起来。说广式年糕好吃,我没多大感觉,但我知道如果那东西一旦从我生活中消失那将是个很大很大的损失,年轻人都喜欢学做西餐什么的,但中国传统食品却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还有多少人过年时在家做年糕?做煎堆、油角?在吃这类食品的时候我觉得欣赏的是那种历史,那种家人带给你的温情。

今天稍微整理了一下从CAC(食品法典委员会)下载的所有关于乳制品的标准。其中好一部分都是奶酪、乳酪什么的。基本上占所有乳制品标准的一半。外国人经常吃那东西,所以他们为那些食物制定了很多标准,但中国的传统食品呢?什么是好吃?什么是不好吃?什么时候水加多了?这一切都似乎都只能依靠“老师傅”的经验。后人不太自愿学,老师傅的很多慢慢就会失传了,真的很可惜。凭什么外国的众多传统乳制品就屹立不倒而中国的很多传统食品却走上了“末路”?

传统和现代化其实没有矛盾。如果说现代食品机械做不出传统食品的那个“味”绝对是瞎掰。只所以做不到是因为机械的“经验”还不够,哪个新手能轻易做出老师傅的那个味?徒弟们还不是经过很久很久的摸索才得心应手,把那些“味”制作出来。大家有给机械们改进的时间和改进的机会吗?人需要成熟起来,机械也需要慢慢调试最终实现人所希望的目标。

要机械化现代化生产我们首先要把很多凭经验的东西量化。外婆能说出多少斤粘米粉得加多少水,然后就能做出软硬适宜的年糕,但很多时候他们只会用“凭经验”来带过一些其实在他们心中已经量化的东西。记得英叔说过,“为什么麦当劳的汉堡无论你在广州的什么店吃的感觉就差不多,而却不能保证一个中式的快餐店的饭在哪里吃都一个味?……为什么就从来没有见过在一袋米上标注多少水多少米就能煮出最好的饭?”很多东西不经过研究是不可能知道其中的联系的,科学如此,把传统食品原料量化也是如此。经常听到别人说潮州手打的牛肉丸和机打的牛肉丸感觉就是不一样。我觉得这只能说机械模仿人的能力还不到家,而为什么不到家会不会有人为了包住自己的饭碗,故意不把最关键的“经验技巧”传授给机械呢?我不是那方面的专家,我不知道。

标准化是个好东西,标准化应该可以让我们的传统食品继续薪火相传。希望某天我们能在国标里找到萝卜糕的标准,找到煎堆的标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