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
13

为机械再次英文文献

By xrspook @ 17:56:50 归类于: 烂日记

在期刊网上看英叔的论文,参考文献几乎都是英文的,要不就是很老很老的中文参考书,于是觉得要把英叔的实验报告写好必须去找英文文献来参考。

单是看那些很抽象的图片真的会死人,根本不知道从那里着手去说,于是先去找中文文献,发觉里面的东西真的很工艺,不涉及实验的本质,难怪英叔说我们只要好好地写我们的实验报告完全可以作为论文发表。

为喷雾干燥的材料在显微镜下照相这在中文论文几乎是绝无仅有。这在外国却很常见,而且我怀疑外国是拍电镜的,他们不用水做分散介质,颗粒看起来也很立体,样子就像电镜的效果,但电镜有40倍或100倍的吗(这个问题比较弱智,随便说说而已)?对待英叔的实验报告我一点不敢怠慢,大概是处于对他的无比敬仰吧,其他老师的我真的十分不愿意去查资料,更不用说是英文资料。

英叔的英文一定很厉害,起码专业术语的英文十分十分厉害。看那些专业相关的资料100%不用翻译,我觉得。暂时还没有一个老师可以让我如此心服口服的。他的数学也一定很劲!因为他的论文里有好几篇是关于热风干燥的,而里面还附有数学模型,天!那些曲线怎么个模拟出来?对我们这些small potato简直是天书,但对他来说似乎只是家常便饭。

单为自己我觉得我通常不会有什么动力,但如果心中有了榜样,激情就自然上来了。

2006-12
12

薯干,还不错啦

By xrspook @ 19:19:15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做的是工艺学干燥实验,我组选的是苹果+甘薯,普通人选的都是马铃薯,但我们却选甘薯,这个注意不错。甘薯和马铃薯类似但不同,甘薯有淡淡的甜味而马铃薯就几乎什么味都没有,一般的薯片(马铃薯)都只是打成匀浆再压片成型,甘薯不一样,甘薯可以作为凉果一般人晒干了就可以直接吃,不需要像马铃薯那样需要调味。上个学期我食品化学的综述题目是《薯干化学》,而我写的也正是甘薯。马铃薯通常只会用做酿酒或利用其淀粉的工艺。我班就我们一组是做甘薯的。

上午用微波干燥出来的甘薯很好吃,虽然有干透的和没干透的,干透的就脆,味干透的软绵绵的很有嚼劲。那些都是我们做实验剩下的甘薯(真正做实验那些拿去热风干燥),比我在家用小型微波炉做出来的好吃多了,最要紧的是学校的微波炉可以调温和调微波功率大小,而家里的就只能调功率。

薯干,算是一个很成功的尝试啦!

至于我们另一个苹果干就是因为切太薄了,而为它“翻身”又来得太迟,于是很多都粘筐了。粘筐的苹果很难应付,最后迫不得已只能用小刀把苹果碎从竹筛上刮下来。苹果干的味道显然不如薯干的好,首先是苹果蒸发掉的水分要比薯干大很多,于是就只剩下干瘪的纤维,还有那么一丝甜,但主要的还是酸,不喜欢苹果干这东西。把苹果切太薄了固然也是个重要的闪失,如果不是那么薄应该不会那么容易粘在竹筛上的。

不喜欢某些人对大家干制品的评论。如果单纯说“我们做的XX很好吃……很漂亮……”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非得来句“我们的XX比你们/XX的XX好多了……肯定比XX的XX好吃”,有这个必要踩低别人提高自己吗?!十分记得以前初中的班主任教我们,做人要全力以赴,自己做到最好,不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为了提高自己踩低别人。特别是在这种大家都话了时间花了好多精力才完成的问题上。和XX争比谁的更好吃好看什么的根本没有意义,他/她要臭美就让他/她臭吧。

有些事十分不满意但我暂时还没到不能不说的地步,人啊,不能做得太过分,口不对心,别以为人家不知道,看表情、看肢体语言很多时候不言而喻啊!

2006-12
11

咋的如此烦躁

By xrspook @ 16:59:54 归类于: 烂日记

快要被这个电脑逼疯了,怎么可以在十分需要他的时候耍脾气呢!真不够朋友。上个星期在ghost之后本来以为万事大吉,的确就上个星期的情况看来一切还好,但昨天回来把电脑武装起来后问题接踵而来。

首先发现运行那里输入msconfig打开相应程序,在搜索那里输入msconfig,找到了2个东西,一个是msconfig.pf,在C:\WINDOWS\Prefetch文件夹里。我还是首次通过搜索打开这个程序。哎~~~~~~~ 恐怖的事情陆续而来,先是装了个金山词霸2006,发觉它很慢于是本能把它删掉,装了个金山词霸2002,但问题马上来了,速度的确比2006的快但很快就来了个“应用程序错误……内存……不可write……”,烦死了,好烦的嘛!曾经在同学的电脑上看到过如此情况,觉得是2006的鬼魂在作祟,于是删掉2002,重启。没用,再次安装依然“应用程序错误”,而且比以前的还要恐怖。恨死了那个金山词霸2006。

没有了翻译软件我的电脑等于50%费掉了。于是决定再ghost一次,但,哎~~~~~~~~~~ 问题依旧,金山词霸2002依然是“应用程序错误”,中午在网上找了好久,不少人有我这个问题。如果不是硬件问题就是软件有BUG,但这个软件我家的电脑在用,我没重装的电脑也是用这个,我肯定没有问题。帮现在的电脑武装软件也是和以前的电脑完全一样的。现在最后的矛盾就是系统和软件有冲突。因为系统是ghost出来的,不是一步步安装,网络上的信息说ghost出来的系统不太稳定,特别是那些不是十分完美的ghost系统,如果不想每几个月就重装一次就尽量不要用ghost。

十分十分十分的郁闷,没有翻译没法过日子。咋的如此烦躁啊!系统,不要耍我啦!

2006-12
10

实验到家

By xrspook @ 18:24:47 归类于: 烂日记

特意叫妈给我买个甘薯,我要先来个甘薯微波干燥实验。

切的片厚为2mm,如果放到微波炉里中火2分钟,中心必然焦,即便是小火2分钟,熟的甘薯也会焦。做的甘薯有2种预处理,一种是直接用冷水泡,一种是放在沸水中热烫1分钟。效果显而易见,在用微波炉干燥之前,生的甘薯片依然白得可爱,而经过热烫的则是变黄。要把两种甘薯沥干放可放到微波炉里干燥。生甘薯的表面很快就干了,而熟番薯就很郁闷,因为烫熟了,表面粘粘的。

比较了直接用微波干燥和先用热风干燥(电吹风吹到表面无水,熟甘薯不再粘手,生甘薯表面轻微起皱)的效果。两种干燥方法配合的效果显然要比单用微波干燥的好。配合方法可使生甘薯片厚的部分产生膨化的效果,熟的不怎么明显,但也有膨化。单纯用微波干燥出来的产品比较干硬,不怎么脆。相比生甘薯和熟甘薯的感官特征,生甘薯的香味和味道显然不如熟甘薯的好。熟甘薯的味道就像是那些家乐牌的玉米片,但有一点是显然的,在微波干燥时,熟甘薯几乎每次都会几何中心焦化,而周边部分仍旧未完全干透,而生甘薯则相对在外形上好一点,但吃起来却很不如熟甘薯。

要在综合实验课上摸索出最好的,不会焦又会干的工艺的确很有难度。要省功夫的话还是直接热风干燥的好。微波干燥还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每个干燥周期在翻甘薯片的时候你会发现贴着碟子的那边很湿,湿得出水,即便你放进去的甘薯已经是沥干水分翻身的时候你依然会看到背面出水,而上面则干得不错,当再次翻身的时候也然。如果能把薯片立起来放就一定好多了,但如何把甘薯片立起来,用什么撑呢?是个问题,暂时还没有好注意。

微波干燥很多人都想过,但要做出好效果的确要试验很多次,我就还没得出最好的工艺方法。

2006-12
9

不想结束

By xrspook @ 20:40:32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机械课上英叔好像要结束了,结束这个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舍不得,真的很舍不得。很想继续听他说那些机械如何运行,那些东西对比之下有什么不同,还有他很多“个人见解”。感觉就好像高考前听完龙哥说的最后一次数学课一样,不想就这样结束了。

可能是我们倒数第二次的机械课上英叔说了好多前一天或两天他去试讲双语教学课的不满,那个大概是“副教授”的外语学院某老师挑剔他的英文,说英叔发音不好——“Your accent is a litte different.”于是被英叔飙得不行,英叔在课上围绕这个问题说了N句“开玩笑”。他老人家说他曾经和澳大利亚的老师共同生活一年,他的accent是有点怪,怪就怪在不是英式英语也不是美式英语而是澳大利亚式英语。外国佬能听懂他说的话,但这个“副”的却在挑剔他这个教了18年的教授。的确,相比于小胖,我还是喜欢英叔的英语,起码我听得明白。

那次课他没有下课,却加入了好多瞎掰的话题,也笑多了。真的笑了好多次,好几次我们笑得都快要鼓掌了。这才是真正的英叔,英叔本是十分豪爽的人,遇到不顺心就会飙你好久,但对学生而言,他不会记仇,1961年12月生,大概又是个射手座,看他的性格应该就是射手啦。以后肯定不会再有这样敢怒敢言的老师了,女老师不能做到这个水平,因为她们的“火”不够,飙不起来。起码在华农的食品学院肯定找不到第二个英叔,我以后的课程中也不会出现如此的老师了。舍不得,真的舍不得。上个学期已经听说叶**是个厉害的人物,他说过的东西放到哪里都很有说服力。的确,事实如此。他是第一个教了我们一个学期的教授。如果问教授和副教授、讲师有什么区别,经验,经验相差很远,教授们有很强的实战经验和教学经验,这是副教授、讲师们无法相比的,后者们知识从书本或网络把知识吸收回来,而教授们是亲身经历过。上基础课经验不经验我不觉得有太大的不同,但专业课不同,专业课除了那些书本上的死理论外还需要发散需要融会贯通需要与实际相连,教授的价值在这些地方才能很好的体现。

下星期二大概还会补一次机械课,也许是我们和英叔最后一次在一起上课了,不想结束啊!其它的课我巴不得马上全部停了,但机械课,我还想继续下去。就如妈(她从前是个车工)所说,跟上一个有经验的师傅比自学书本好多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