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SIG Combibloc
自从星期三早上无意中发现这个“康美包”以后,它成了我这几天的主要话题。SIG公司的Combibloc,和瑞士Tetra Pak的“利乐包”是死对头之中的死对头。在无菌纸包装方面两个真的斗得你死我活,当然啦就现在得中国而言,利乐是赢家,绝对的主宰,而康美,数量少得我发现了就得乐几天。
今天压抑不住自己的兴奋,机械课后拿着“康美伊利”去找“英叔”了。我告诉他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牛奶上用了康美包装。他微笑地回答我应该是有不少的,比如说“汇源果汁”,说真的,几个星期前我已经去超市把不在冰箱的纸包装全看过了,基本上都是利乐的,如果不是的就什么都不是。就如我昨天看到“晨光”的“清凉茶”和“菊花茶”(都是砖头250mL饮料)什么的就找遍包装都看不到到底是用哪个品牌的包装纸来包装的。所以他说的时候我有点不相信,但我没有表示太多的否定,毕竟自己不是100%肯定,还是亲自去证实一下比较好。也问了他到底“IP”是不是指“International Paper”,他回答得十分肯定。他还说包工的学生还要到International Paper的工厂参观实习,真让人羡慕。
说起康美,我说康美比利乐用的纸要少(前一个用5层纸,后一个用7层纸),于是重量就有明显的差别。是不是因为这个所以牛奶就可以减价呢?因为近来牛奶的确减价了,24×250mL的伊利或蒙牛纯牛奶本来要卖40块以上,现在已经跌破了39元,而且好像一直在跌。老师否认了我的猜测,他说康美的生产线要比利乐贵,而且康美只有苏州一个厂,虽然康美号称要打入中国市场,但还要一段日子。《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包装那章是“英叔”的杰作,不过被崔主编删掉了不少,于是在找“英叔”之前我认真地浏览了那一部分关于康美的。怎么那么奇怪,书本上说康美包是德国公司的,但显然,SIG才是康美包的主人啊?于是就这个问题,我咨询了“英叔”,老师说这是因为两个公司股权问题什么的。于是就这个问题我就更上心了,今天又特意看了SIG的中文公司简介,原来SIG康美包的所有机械都是由一家德国公司设计生产,但却是瑞士Neuhausen am Rheinfall工业集团所有。所以啊,我和“英叔”都没错,在中文网页上大都是写“瑞士的康美包”如何如何,但实际,最最直接的操作是由德国公司完成,所以,康美包标志附近印的仍旧是SIG。
说到我去找康美包的资料,“英叔”挺有兴趣,他说他利乐和IP的资料都有不少了,就是康美的还不完善。当听说我下载了个介绍的中文PDF的时候我简直能看到他的兴奋。如果只是英文的他也一定会很高兴的,他和我都从来不会想到那些介绍公司的PDF小册子还会有中文的,喜出望外(当然啦,他喜的不是有中文介绍啦)。他很着急地问我有没有什么设备图片什么的,毕竟我星期三的搜索只是客串,知道一下大概状况而已,我还没打算那时去淘金,但经过老师这番话以后我决定马上会宿舍上网——起底SIG Combibloc。
把SIG Combibloc可以下载的资料都下载了,特别是那些机械大图片(虽然只有几张),我看不出个所以然,但老师大概知道那是什么。其实可以下载的资料也没有什么机密成分,但作为教学用途,某些流程图片已经很不错了,把流程都弄清楚已经很厉害。毕竟要说服客商信任他们的机器,他们必须要说明白那些只是懂经济的客人,所以某些流程是有一定的说明的。结合“英叔”写的那章包装,看得出来,他做了翻译了,也对图片做了适当的调整,就和我暑假所做的一样,除了把一些流程文字翻译过来以外还用软件把图片弄过了,图片注释也翻译为中文了。对比着看你就可以发现他和其它章节的作者的态度不同,大概也有经验不同的原因吧,他把流程都A、B、C、D写得清清楚楚,而其他人大概就只用一小段文字带过。终于明白他今天为什么说别人写得有点乱,只有他自己的那些好,但写得好也没用,上交后被主编删得只剩下骨头……
花费了大概3个多消失转悠SIG Combibloc的网站,然后把战利品一骨碌地发给了老师。我可真不知道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啊。但是无意中下载了一套关于罐头PDF,里面详细地叙述了整个工艺流程,可怜啦,我们学工艺的时候,班主任可从来没有引用过实实在在的罐头整套流程的先进例子,大概我应该把那个发给班主任。每当想到工艺课上说要测罐头的中心温度就要打开罐头,插个温度计进去中心部位,我晕啊!这样的罐头要测多少?测少了就不够普遍,测多了我还用赚钱?还有那些破坏性的测真空度的方法,晕啊,晕啊~~~
其实SIG公司又何止Combibloc一个龙头产品,它的塑料瓶、塑料盖子、罐头、无菌灌装系统等等都是很有“起底价值”的,但暂时,我还没有那个冲动。好久好久都没有做过起底了,这次也是我第一次起底一个关于正经事、关于学习的网站。想当年,为了自己的爱好不在乎起底某些网站N次,有时甚至一天浏览全网站超过3次,疯啊,我真的好疯啊。如今,我要把这股“疯”用在正经的学习方面!英文,尽管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