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
28

亦见风雨亦见晴

By xrspook @ 18:23:27 归类于: 烂日记

夜雨

昨天晚上睡得糊里糊涂,做了个恐怖的梦,梦到了小学时的伍老师,梦了还有人死了呢!看来我是看博尔赫斯的传记看傻了,因为我昨天刚把那本《生活在迷宫——博尔赫斯传》看完。那本书真的看得我好痛苦啊,看到后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作者有意写成那样的,要写成一本作品历史集,比如说博尔赫斯的某本书是怎么写成的之类。于是那些书名,包括博尔赫斯的作品和他所看的那些作家的作品就在我的脑子里乱转,N多的作者名,不晕才怪。

今天早上去吃早餐的时候天气很好,蓝天,微风,没有云,太阳不猛,我喜欢的天气。第一次去教一上课,好些教室都没有开门,我还以为我要在门口等呢。进去发现原来教的教室也有空调,实在超乎我想像。第一个到教室,就开始做6级的阅读,因为我要求自己从现在开始每天做1个练习(4篇)阅读,那么在12月的考试之前就能把计划的题量做完了。就如写blog一样,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坚持下去,既然能坚持每天都写blog我怎么就不能每天都做4篇阅读?!

《食品工程原理》的老师李雁样子好像我班的一个同学,只不过一个高一个矮,一个眼镜多圈一点一个少一点。第一次课以后我就已经感觉到这个课麻烦了,简直就是用高等数学来解初等应用题。思路是显而易见的,计算方法却是我最讨厌的微积分,要不就来个几元几次方程组,学了那么多的基础课如今终于明白基础课的用处了。下课的时候也有个小误会,我第一出去,因为要上下一段课,老师就很渴望地看着我,大概以为我有问题吧。另她误会真不好意思。

接着就是上班主任邓瑞君的《食品工艺学导论》,那个教室很大,很暗,很凉爽,但那个上课必须的投影仪也很烂。投影仪出来的是紫光,于是我们全部人都好像患上了色盲或者都戴着有色眼镜上课似的。说真的,班主任的课的确不怎么提得起我的兴趣。两段课都是说绪论,但显然《食品工程原理》就让我动了动脑筋,而《食品工艺学导论》我则是有点呆坐。

下午开始就没课,幸好,下午下了场好大好大的雨,傍晚的时候也下了场更大的,那个雷啊电啊就在那里乱叫乱闪。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要我在一天之内体会到很多很多吧。

2006-08
27

明天就开学

By xrspook @ 22:44:52 归类于: 烂日记

新学期,新挑战

明天就开学了,这个暑假也就要结束了,哎,春光苦短啊!休战40天以后,当学生的还是要当回个学生。以上就是这个学期我要学的书,共5本,其实还有一门的——《食品感官评定》,是专业限选课,不知道有没有课本,不过听说要阅读大量外文文献才能把它的论文写好。外文?谁怕谁?!已经接触过《食品微生物》的外国文献,这次又来《食品感官评定》的,一定很好玩。我不是在炫耀,但经过锻炼后我真的不怕看那些看不懂的东西。如果谁能一次就看懂了,那才奇怪。

最厚的是《食品工程原理》,有865页,把它称作“字典”也不过分吧,明天就有这个课了。一个星期4节,能不能上完啊!浏览了一下,基本是物理学的实际应用。原理啊原理,就是N多的公式加图表。如果要成为一个食品的工程师就必须把这东西弄好,无论你懂还是不懂。工程师还要去指点他人呢,这个课不能绝对马虎!

今天回到宿舍有了新的感觉,因为人都齐了,我是6个人中最后一个。少人的宿舍和齐人的宿舍感觉就是不一样,当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乱叫乱笑,但人多了,就得收敛了,于是沉默就主宰了我。人多了,做事可以很快,大家合作的时候很厉害的。就说今天“布线”,把宿舍乱七八糟的往线电线重新整理,那些乱成一团的线终于从门口的地面上消失了,取而代之,我们头顶多了2条“电缆”,简直就是天堑啊!我的书包也找到了新的处理方法,也许它当个拳击用的沙袋最适合,我把它吊起来了省却了好多位置,同时也不会再担心那些劣质粘贴挂钩不稳当了。

所坐的这个位置我觉得很熟悉又很陌生,熟悉是因为1个多月以前我就开始坐在这里了,陌生是因为我身边的很多东西都改变了。乱糟糟的线在消失,水机的位置不同了,连阳台的衣服也多了好多。不知道以后的日子会怎样,不知道“小强”还会不会经常光顾,虽然我已经用了“杀手锏”——蟑螂药,但起不起作用还是要骑驴看剧本——走着瞧。

不知道自己现在困不困,但我理论上应该要去睡觉了,因为明天早上8:00有课。

期待明天会有新发现吧!

2006-08
26

疯狂往事

By xrspook @ 21:33:12 归类于: 烂日记

志在四方

记得读大学后某次和初中的班主任见面的时候我透露了我的疯狂。那个疯狂是在高中后期发生的,大学后那股疯劲以不及当年。但我疯狂得很含蓄,因为我选择了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对象,冥冥中我觉得那样更好。和老师的谈话当中我好像有点忏悔,因为可能就是因为高三有时过于疯狂于是导致我到了华农而不是广外。但我又好像一点都不后悔我的疯狂,如果不是疯狂了我是绝对不会把广外放在我的第一志愿,因为我从来就不觉得我要做一个普通女性该做的职业,比如说文员,比如说翻译。没有了那个疯狂,即便有肖鹏老师这个催化剂大概我也不会有什么作为,不会对英语和其它外语有什么渴望。

有利有弊,没有纯白也不会有纯黑。

两人聊起来才发现原来老师也曾经有她疯狂的时候。她说她当年把海报都贴满了房间,你可以想像她当年用了多少方法寻找她能找到的疯狂收藏品。相比之下,我没她疯,因为在中国大陆绝对不会有我的疯狂对象的海报,除非是我打印出来。同时我也很幸运,我的疯狂是与网络同步,因为网络,我虽然没有把房间贴满海报,但电脑里却从网络上下载了几万张照片,虽然是批量下载,但起码也下了5个小时。当时的疯狂举动就是为了我能在脱机的时候浏览。但实际上下载完后我根本没有仔细浏览过,我只是满足我下载的欲望而已。我的疯狂疯狂得很含蓄,起码家里的人和学校的人根本不知道我在疯狂,我继续是我的乖乖女。大概每个年轻人都有如此的疯狂经历,有人是表现在玩游戏上,有人是表现在看电视上,我则表现在下载上。

我还发现,我和班主任疯狂的理由有点相似,我们疯狂的是内在而不在外表,是人品内涵而不在体型样貌。当我把疯狂的详细告诉老师时,她觉得我能有这样的疯狂很好,因为我所疯狂的能让我从其身上学到东西。为有价值而疯狂,值!而且不会后悔。老师疯狂到她的对象死去而停止,而我,大概也一样吧。

疯狂过后还是觉得人要有疯狂的对象才可以努力地活下去,有目标才有动力。我经常一个人的时候会傻傻地对自己说:“你不要逼我,逼我你不会有好下场的!”我不喜欢靠压力而努力,不喜欢靠客观的动力推我前进,我还是喜欢靠自己发光发热。“每个人都能发光发热”这是胡伯伯(高中一物理老师)说的一句话,因为只要有热就会有红外线,红外线是光的一种,于是人只要活着就能发热发光。

年轻人就应该志在四方,能疯就疯,只要疯狂不伤及他人就好了。

2006-08
25

狗狗“大笨”

By xrspook @ 21:43:59 归类于: 烂日记

大笨~~

昨天终于把早该写的实验方案赶了出来,老师开始对我组不满意除了因为我组老是发生出人意料的意外以外,我组一直都没有提交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嘛,其实也只不过是个大概因为大家都不熟悉,如果实验方案能写成论文的实验步骤那样清晰明白我们大概就不需要开始做实验了,直接写论文报告就好。开始一直以为实验方案是什么大块头,但原来只是一个很粗略的步骤而已。现在我已经完全清楚了我该干些什么,下一步是什么,虽然具体步骤还有待研究但方向已经出来了。埋片观察暂时是我们的最后步骤,如果不能通过镜检,发现是特殊以后的步骤就免谈。除了需要继续努力做“基本操作”以外我们还需要运气。成功就是实力+运气。

图片是我一直说的“大笨”,宿舍楼下N多狗狗中的一只,我最喜欢它了。他很有教养的,不会像其它小狗那样随便乱叫。同时他很特别,他不是一般常见的土狗,样子一看就能认出来,还有一点,他似乎特别脏,长毛的,经常趴这趴那,脏是必然的,但我觉得脏没关系啊。我一样可以逗他,缺少了和他身体接触的确有点遗憾,但只要看到他我就高兴。

由于“大笨”和“大奔”发音相近,如果要我挑,我会选择“大笨”,他的确笨头笨脑的,眼镜都藏在了毛发里面,闲逛的时候总是摇摇晃晃。当你叫他名字的时候他就会精神起来。昨天早上看到他懒懒地趴在一边,于是和我同行的小珊同学就轻轻地喊了声:“笨笨(发音与奔奔相似)~~”他就马上跳了起来,跟着我么走了5米左右,由于我们没有进一步行动他就停了下来,就地趴下,继续他的休闲生活。喜欢他还有一个原因,他挺“壮”的,有点胖,但还不至于肥肉乱赘的状态,不喜欢瘦瘦的狗狗,本来狗给人就是安全感和亲切感,一眼就看到狗狗肚子的肋骨,好像他有病一般,于是我的定型思维就会想到瘦瘦的狗有什么病,寄生虫?**炎?不安全,不好。

记得以前见过个词“大奔头”,什么是“大奔头”?我现在还不懂?应该是用来形容一种发型,但,什么是“大奔”?与跑车奔驰有关吗?在这个问题上我很白痴,在母语广州话中不存在如此名词。其实“大奔”在普通话发音里就已经暗含了“大奔儿”,自动加入儿化音会更为顺口和亲切,这是因为儿音的拉长了原有的发音。

不管“大笨”也好,“大奔”也好,他就是我喜欢的狗狗。

2006-08
24

实验是个累人活

By xrspook @ 21:12:46 归类于: 烂日记

关于实验,你知道吗?

实验我从来不觉得特别好玩,因为本人粗心,因此差错经常。对我来说,实验是个累人活,但人活在世上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呢?盗贼要冒着生命危险去盗窃抢夺钱财,冒险家要抓在垂直的峭壁上挑战极限,而作为一个科学工者就必须在枯燥的实验室里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了一个目标重复同一个步骤。

今天照了几张相,本来想用别的方式来打造今天的主题图片,但我却发现了一张实际的,合乎我心理状态的好东东。

星期二(2006-08-22)的时候看了翡翠台的“邵逸夫奖2006”,其中讲述了得奖者——王晓东。41岁的王晓东是到现在为止最年轻的美国科学院院士。他是生物界的精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发现一种神秘的线粒体蛋白质Smac,该蛋白质可让“长生不死”的癌变细胞“自杀”,就是说他找到了一条攻陷癌症的密道了。他很聪明,他的运气也不错。科学界有很多聪明的人,但他们可能只是平平淡淡就一辈子。这个赌博不是赌徒你说了算,庄家是大自然,它说了算。

关于王晓东,故事讲到他被聘用为北京生命研究所所长,于是就顺带说了一个快要出国的姐姐在研究所的故事。那个姐姐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读的是植物学,今年大四毕业,准备到外国继续深造,这个暑假就在研究所学习工作。大概是到实验室多了,我看所有的东西更为不同一般,在短短的影片中我发现了老师说他下了2000元定金,在云南制作但还没寄到广州的有螺口的试管。在片子里,他们根本就不用我们所见的试管,全部都是用那种螺口的。片子里的那个微生物实验必须的超净工作台和我在院楼见过的最先进的工作台样子相似。他们做实验必须带手套,移液枪和显微镜形影不离……多么好的实验环境啊!这时画外音响起了,旁白说这个姐姐觉得这里朝9晚7的工作很累人,而且她觉得很无助,实验似乎老是没有进展……朝9晚7就很累人吗?我觉得只要那10个小时里能准时有饭吃就已经很不错了。实验就是这样,在真正的科学界没有可以速战速决的实验。她还是读植物学的呢!怎么会没有做过“组织培养”,必须要有非一般的耐性方可完成,到底大四的毕业论文她是怎么过关的?有真的做实验吗?还是靠非一般的语言组织能力堆砌论文资料过关?我不得而知。

我,只是个做了个把月实验的人就已经知道实验的道路就是不断地摔倒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的过程。没有胜利的曙光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不是大学课程里编者为我们设置好过程和结果的验证实验,实验,是个不断试验的过程。要正确面对前途的一片黑暗是个科学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但黑暗不等于没有方向,黑暗中失去了眼睛,我们还有耳朵,我们还有触觉,要不懈你才会到达黑暗的尽头,走向光明大道。

记得看到那位姐姐的迷茫和辛酸的时候妈突然对我说:“你知道了吗?”当然,我早就有心理准备了。相比于那位姐姐的心理状态我觉得我更为成熟。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