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
20

Should Be Changed

By xrspook @ 18:50:51 归类于: 烂日记

From now on, the log which I write in school must in English, because I have to practice this sword before the CET-4 battle. I have been lazy enough, it’s time to change. I don’t like make any excuse, which just make me cheat me and lie to others. You can see, I even don’t know how to write a sentence fluently.

The heart and the hand must in the same step, I can write out when I have any idea. The days before, it’s just a very common ability for me, but now… ability and capacity seems like each others, however we must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and remember them firmly. Ability emphasizes the action, and capacity more used to describe the power you can learn or earn or not. If a word you can describe very easily in English, I think there won’t be nothing to worry about it, however, the real word is far from so simple, how I can remember so many words in a few months, and beyond it, I should deeply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at’s the question. ("that’s the question" make me easily remember Hamlet, he said: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A famous sentence of our price.)

Let’s talk about the first day of this term (the spring of 2006, in fact, I should call it spring of 2005, because it belongs to the academic year of 2005). I will learn my professional courses from this term. And the first course of them is called General Experiment of Food Chemistry(《食品化学综合实验》), it’s just the translation of me, because after looking through the textbook, I can’t find its English name. No matter what happen I should like this course, it’s my professional course and the teacher is belong to our food college; marking a bad effect on them seems not good for my future. And it’s time for me to work hard, I can’t have the idea of study one thing is to face the final examination and then forget them completely. Maybe one day I should live on this course, it seems the only knowledge I can depend on. Without the sharp point, what I should be proud of ?!

I am changing…

2006-02
19

感觉不一

By xrspook @ 20:00:36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为什么看中国的纪录片和看外国的纪录片感觉就是不一样。今天补看的是昨天的“巨大建筑巡礼(Mega Structures):砂中炼油”这是NGC(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的节目,觉得自己最喜欢看的就是医学和建筑的这些科学节目了,你要我看着那个章鱼在水中如何随着背景而变色我真的会觉得很郁闷,但看这些感觉就很不一样,会使我产生一股冲劲,自己也很想去干。这也许就是那种潜意识的调动,它没有直接叫你要积极参加,但它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就会让你产生一种参加的冲动。

还有一种很新奇的现象,就是那些节目向来没有多少让你用情感思索的时间。所有你看到的都是你想都没有想过的东西,虽然你从来没有见过,但你却对那个东西很有兴趣,自动自觉着迷。因为那些新知识不是枯燥的理论,不是不断地给你做名词解释,而是一个个实例,最最隐晦,无法用镜头和口述说得清楚的东西都已经通过动画清晰地表现出来了。这样很好。同时间长度的图片或动画的信息量我觉得远比文字来得要生动和多,更适合人类的接受。也许在制作的时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收效我觉得是要比单纯用言语好。

电视和电台有什么不同?电视多了一个视频的环节,是连续的镜头使更真实的世界可以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中国的好多好多节目则老是忽略了如此一个环节。他们喜欢找个主持人就在那里谈天说地,也许,那里面真的有很多的信息量,但无论主持人的表情如何丰富,没有视频图像或者图片的支持,这样的单纯说和听收音机有什么不同!还记得还有那些电视说书,真不明白那和拿个收音机听有什么不一样。要在书中找足够的资料要比找视频或图像资料简单得多,但显然时代的发展就需要人不断地改进,还停滞在音频的阶段显然不行。我这样说似乎太缥缈了,以《网罗天下》为力,梁文道和另一个替他人员主持就很不同,前者给我们看到他所说的网页的时间是很多的,花花的屏幕,即使只是字也比一个人说的好,我宁愿看着那些我大概看不清的字也不愿意看着主持人在说或者读他的知识。虽然两人的信息显然都是从网络上收集起来的,但两人的表现方法很不同。就像我们用文字和图像表现弄一个程序的方法,单纯的文字真的会令人很郁闷,你会有不想看下去的想法,但有了截图问题就很不同了,虽然截图增加了写方法那个人的工作量,但也许点击率却可以增加几倍,尽管有图和没图的文字量一样。这就是图像的威力。而现在或者未来要大行其道的我想一个是录象,把整个操作方法都录制下来,有动的,有解说,就如个老师在手把手,有了实际操作,那些隐晦难懂的东西自然会迎刃而解。但这样做也有个前提——必须有足够的网络空间来存放这些“老师”,有了“落脚点”才可以交流传播。但随着P2P软件的发展,这个落脚点应该不难寻觅,因为每台单一的电脑其实都可以成为一个有几亿亿观众的舞台。

386的机子能看图片吗?我们为什么要有双核心?我们为什么要把系统从Windows 3.X升级到Windows 2003?在没一次升级换代当中,信息的呈现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不是吗?

2006-02
18

面镜发傻

By xrspook @ 20:44:27 归类于: 烂日记

面对镜子,我居然会发傻,其实又不傻,但看着里面的自己,看着那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自己,原来自己有很多的话,原来自己有很丰富的表情,丰富得我也觉得十分惊讶,不知道在别人眼中的xrspook是不是这样的,但对着镜子我真的看到了很多。知道了原来很多事都不是我想像中那么渺茫,都是有可能的。

还记得当年高中的时候对着镜子背要做小演讲的稿子那种感觉很茫然。看着自己好像背的东西都忘记了,所以在镜子面前当时我要学会的是目空一切。而现在的感觉完全不同,看着那个说得兴奋表情变化异常丰富的自己话题就不断地出来。从很表浅的到很有条理的都出来了,我也想不到原来自己可以那么理性地说话。原来对着一个人,或者说对着一个影子是可以思考的,而且可以毫无难度、很自然的思考。面对变化多端的自己尚且可以有那么多话为什么对别人就不行?也许是因为话题的原因吧,因为这个“说话者”和“听众”都十分沉迷于这个话题,仿佛这边的自己和那边的自己真的可以交流起来。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有人自恋的原因吧,如果没有镜子,世界上该没有那么多自恋的人吧。没有了镜子,大概女性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化妆吧,没有了镜子,大概人们就不会在商店穿着衣服在转圈换来换去吧……一切的标准就从“艺术美”变成了简单的“自然美”,我觉得这个所谓“自然美”指的是舒服。当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时候就没有了比较。没有自知之明,无所谓胖无所谓瘦,只有方便和笨重还有骨嶙嶙。

回到发傻这个话题。其实要我真的装发傻我真的不会,但很多时候自己会很自然地发傻起来。当自言自语的时候真的可以很理性,无论这个谈话是在心中还是靠声波传送。但当拿起麦克风自己的思路就飘走了,空荡荡的一片,总想有什么可以抓住,于是文字就似乎变成了我的救命稻草。读和说是两个不同的境界,但拿着麦克风的时候我就似乎不会说只会读了,真的无奈透顶。所以,当在网上听到我的声音,觉得我“作状”的时候请不要惊讶,我也无奈啊。谁叫录音的时候我就没感觉了呢。

突然觉得可能人思维的条理不是“思考”出来的,如果每事都要“思考”那就不叫条理了。以我自己为力,有条理的话总是在不知不觉当中“迸发”出来的,那种气势势不可挡。但滔滔的巨浪并不是乱七八糟而是比金属原子排列还要整齐,可以媲美钻石的排列吧,大而不乱,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在迸发前的时刻我已经蓄势已久吧,虽然是不经意但大脑已经通过了精密的部署。嘿,真够厉害。

有空对着镜子说些话,然后就可以发现很多了,不单是面上的瑕疵而是心灵的秘密,原来,自己一直在关心那些话题。

2006-02
17

哈姆雷特的新悬念

By xrspook @ 23:25:58 归类于: 烂日记

玩吉他好像有点过度导致我最最经常按的Ctrl+C和Ctrl+V有困难了,当然有麻烦的就是打字。都不知道现在手指是个什么感觉,十分有问题。

刚才到了哥伦比亚国家剧院的网页:http://www.teatronacional.com.co/inicio/inicio.html首页的好大一个广告就是Hamlet!!!血红色的好大一个Hamlet,毛骨悚然啊!!!!那是个flash,讨厌flash,那些不能直接保存的东西,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我是可以应付的,也很喜欢那两个flash,所以就拿了下来:


其实上面是2个flash,只不过我调成宽一样了。
Lgotnacional.swf           EstrenoHAMLET.swf
第一才2KB,第二个才16KB,比我的几MB的效果还要好,甘拜下风……但它没有背景,如果也加上我那有图案的背景的话,可能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也讨厌他们用flash来故弄玄虚,来搞什么框架网页,明明直接就能从Hamlet的页面那里看我们要看的嘛,来个框架,好像很神的样子,其实根本骗不了人,一般的小新手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引用,但这对我来说又有何难:
http://www.teatronacional.com.co/obrasactualeshtml/Castellanahamlet.html
不就是Hamlet的页面。

好容易看到了整个剧组的一个照片:

看到了JEA,但在接下去的ELENCO(cast的意思,演员表)却看不到他的名字!!!而令人更加困惑的则是LaertesHoratio都已经名花有主,还有什么重要人物那个ELENCO没有写呢?看看相片就知道了,他可站在右一的位置,好大,怎么是个普通的小人物呢?我又陷入了迷惑……迷惑……现在唯一的选择似乎就是挪威王子Fortinbras,这个人物的重要之处就在于他在全剧的最后出现,宣布了一切的结束。这个挪威王子的父亲是被哈姆雷特的父亲杀死的,失去了丹麦,他本是来复仇的!和哈姆雷特、雷尔提一样,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是要来avenge(为……复仇和revenge不同哦,前一个是为他人复仇,后一个是为自己复仇,这刚好是因为我看了4级的英语单词顺便深刻地记住的)的。3者的父亲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被其他的人杀死,同样悲惨的孤儿们(不知道应该称呼单亲还是孤儿好,因为莎士比亚不大提起雷尔提和福丁布拉的妈妈,而众所周知,哈姆雷特的母后就在哈姆雷特死之前不久死了)!至于挪威王子的重要,详细请看:
http://www.free-essays-free-essays.com/dbase/7b/saq75.shtml

乱七八糟,真是乱七八糟,有来个悬念!不要折磨我了!!!!!!!

2006-02
16

结构体+和弦

By xrspook @ 21:24:36 归类于: 烂日记

结构体+和弦,一对怎么也拉不上的伙伴,但今天我就把他们俩拉上了,首先是看了C的结构体,结构体开始的时候还能接受但一说到链式的东西我就想起了那个C语言公共知识的书里说的链式的一大堆,于是就晕睡了过去。其实晕就不是晕,但看到那些东西就怕怕,真的好怕怕,于是畏惧像魔鬼一样带我去了周公那里。

在睡梦当中,我想到了结构体的struct.student于是就联想到HTML之中CSS中的a.a2, 结构体是个形,它规定好了一个系列的形式,其实和CSS很有相似之处,他们都不在主体(一个是main函数,一个是body)之间出现,但当主体中出现了他们他们就把他们的“格式”规范着主体。我的理解是这样的。CSS其实也和宏定义#define更相似,二者都是固定好的东东,他们只是在运用到他们的时候做了替换。在简单的C语言程序中现实不明显,但在网页中,即使那个网页不大,就像我的blog那样,这个“替换”的思想就十分重要,这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网页管理的容易与否。但你有听说过#define不放在主体之前而能像函数那样保存在一个地方然后用链接的方式调用的吗?孤陋寡闻的我好像没有听说过,如果真的那么用的,那个就叫做调用函数而不叫宏定义了。但我经常看到硕大的CSS保存在别的地方,网页调用CSS的!而结构体则又可以保存为.h文件,然后用调用头文件的方法调用,这就是我为什么说CSS和结构体有相似之处。

之前我一直不明为什么在CSS当中有.a和#b的方式,现在我有点明白了,用#b的方式,通常是#b.c{}这就意味着,c其实是b的一个支部,如果用链式的思维,b和a应该算是兄弟,而c则因该算是b的孩子,a的晚辈。而为什么要有c这样奇怪的定义呢?我个人觉得也许这个东西可以消失,然后它的辈分和a或b相同。还记得2004年,我刚开始写blog的时候那时的CSS模板还不曾出现"#"这样的格式,全部都是".",他们就是我成的同辈结构,而现在,无论什么地方CSS都倾向于有辈分分别的结构。其实我觉得二者有利有弊,首先,前者其实可以在某些程度上免去麻烦,比如在hr的设置上,很多地方的字体无论在正文的日期部分还是在侧栏的栏目部分,其实是可以用一个hr来控制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分辈分形式的太广泛应用,所有的这些hr即使是功能重复但他们却要在不同的"#b"的带领下再次出现。而这种分辈分结构最好的特点就是结构明了,绝对不会出现有什么疏忽大意上的漏洞。比如说忘了设置什么导致一些其他的格式控制了不该控制的部分。也许是各人的分类思想或者网页趋势思想的改变吧。

说回C语言,看到一半结构体我就睡着了,真的很想问问老师到底全国二级C语言考试到底要考到个什么程度。但却忘记了老师的邮箱:P

吃完晚饭去找吉他和弦。找到了个好东西:http://lister.cnesoft.com/baoku/hexian/0.htm简直就是我的福音!!!!打印了几个4品格图,然后手工抄了份和弦。因为打印那里的太浪费纸,每个音域的和弦要2张,7个音域的和弦就要14张,要命啊!我只用3张就搞定,一张打印有100个框框的和弦指法图,指法用黑点表示,同时打印了2张有49个框框的,里面的指法可以清晰地用①②③④标出,主要方便还不懂指法的我,当熟练以后就可以拿只有黑点的1张纸练习了:)

不断地阻止自己不要做一些很耗时间而又不必必须做好事,比如说又去搞eMule发布。

结构体+和弦,其实是可以挺和谐的。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