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
去掉字幕文件里所有的时间标签,把句与句之间的回车换成空格,然后用小五的字体8磅的行距1.5厘米的页边在A4纸上打印出来。那是一个什么怪物?从远看这根本就不是一篇东西,而是一个图案。密密麻麻,能看得清,但是绝对不是方便人阅读的格式。即便是以这样的版式,我也打印了三页大半内容。如果我不把回车都去掉,那么最终出来的东西即便我分栏到6到7个,同样小五字体和8磅行距7页A4纸可能也包不住。虽然纸和打印机都不用我给钱,但我天生是个很抠门的人,别人的钱能省的时候还是得节约的。从整体感觉上来说这些字体的大小和密集程度还比不上牛津的高阶字典。而且这堆东西我不是用来阅读的,而是用来查找的,只有当我觉得某处有疑问的时候,我才需要去看。所以这堆文字的使用方式也跟字典差不多。有些我记忆深刻的部分,我根本不用去看原文到底是什么样,而且这堆所谓的原文也不过是外国人的一些不完整的翻译。使用的时候因为行距非常小,所以必备的工具当然是直尺。对上一次用直尺去阅读,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即便是最终的官方英文字幕出来了,我也可能是用这种密集打印的方式。中文校对的时候可能我也会这样,因为要往下拉那些字幕文件实在太费劲了,太多的回车太多的时间标签,而那些对翻译本身来说没什么意义。只有当我真正要把东西从英文翻译成中文,我才会体会到自己的英文是多么的糟糕,自己的语文学得多么的不到位。即便不要求我用很文雅的方式,为什么我写出来的字句就是没有别人那么流畅而这种事跟我平时的阅读量有关,如果我的阅读量能保持在一定的水平,那么我写东西的时候也会通顺一点。但是这种阅读只能是看书,而不能是看一些快餐资料。快餐资料是一个浮夸的文化,要不给你打鸡血,要不给你喂鸡汤,用的语言都是有点刺激性的。相对于真正的朴实来说,那有点太激动太过了。如果一天到晚都只是看那些东西的话,人也会变得有点神经。
昨天早上我已经为我的六刷《摔跤吧!爸爸》买了星期天的电影票。昨天下午我也终于把星期六的也搞定了。两张电影票合计52块9。星期天那张是35块1,星期六那张是17块8。这两天的两个电影院差别将非常的巨大。星期六那个据说是海珠区电影院里面排名垫底的,而星期天那个用的全景声的放映厅,想想都知道会有点意思。记忆之中,我没有去过全景声的放映厅看电影。先是地狱,然后是天堂。这个体验顺序我觉得很可以。对我来说去看《摔跤吧!爸爸》除了是看电影本身以外,也是对电影院的考察。不同地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感受。我的同事终于忍不住要问我还要支持票房多少回。我的回答是只要电影还在上映,周末我就会去支持。但现在电影院看多了,如果想不走回头路,挑选会有点麻烦。纵观全广州的电影院在我附近而且愿意排片的,余下的实在没多少。而我最想的还是在万胜围万达的全景声或者巨幕厅看《摔跤吧!爸爸》,但同时我也明白这根本不会实现,因为他们绝对不会把这部电影排在他们最高级的放映厅。华谊跟万达是死敌,这是首要条件。其次是《摔跤吧!爸爸》只是一个普通的2D电影,虽然有全景声的声效。但可能对他们来说把这么一部电影排在巨幕厅是个浪费。如果市道不好,巨幕厅直接不安排电影。到现在为止,《摔跤吧!爸爸》可以这么说,已经在广州的几乎所有电影院里赢得了排片,但是我们最想要最高级的效果可能永远都无法实现。
人生总是不完美的,所以才给了我们空间不断去突破自己变得更完美。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