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
13

排山倒海,上吐下泻(以下情节可能会引起不安,敬请留意)

By xrspook @ 20:29:09 归类于: 烂日记

什么叫做“排山倒海,上吐下泻”,今天,我终于真切地体会到了。

事情发生在今天早上不够5:00,我开始感到有肚子痛。当时正处于模糊之中,因为这几天都在输入数据,238,338,618,718等等都是有缺陷的代码,我就在模糊之中觉得自己是238,338。为了减轻痛苦,尽量用肚子贴着凉快的竹席,但痛苦半点不减,慢慢的还感觉到时冷时热,100%的发烧感觉。但此时我仍处在混沌之中。慢慢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我终于有一半清醒了,看看钟,5:00。于是到厕所坐于坐厕之上,一边想拉,一边睡觉。

但这次与我以往很不同,以前我一定会马上排山倒海,拉几次就没事了。但这次只觉疼,但什么都拉不出。肚子越疼越厉害,我不得不在肚子上乱扭,希望表面的疼痛能盖过内在的疼痛。开始挺见效,但后来就一点用都没有了,即使在肚子上砍几刀也不能掩盖痛苦。我深呼吸着,一阵阵的痛令我完全清醒。同时有了想吐的感觉。开始只是感觉,但后来就变真了。当时还是精力充沛,在吐出来之前一个翻身,拿起盖板,胸口一阵郁闷,然后“哇”的一声,吐除了一点东西酸味充斥着我的口腔,看着厕所里半消化的东西,我并不是觉得恶心,反是嫌太少了,不能解决问题。蹲在厕所,看着难看难闻的东西,过了不一会,又吐出了更多的东西。这让我想起了分液漏斗,上面的从上面倒出,下面的从下面留走。我就是肚子里上面的从口吐出,下面的从另一个孔泻走。两次呕吐之后我再也不能吐出什么了,但胸口还是郁闷,口腔还是被怪味笼罩。轻轻地抚平着胸口,感觉好了一点。不一会,下面开始有动静,硬邦邦的,细想之下才发觉自己好几天没“大大”了。一次当然解决不了问题,但这不是你想再来就再来的,努力地聚气丹田,但却没有半点反应,只是加强了我的痛。

过了不知多少时候,还是没反应,只是痛感增强。把“正金油”涂在肚子上,但一点都没有凉意,也就是说没有一点效用。又熬了不知多久,决定告诉熟睡中的妈,问她我肚子痛怎么办,她的第一句回答是, “都叫你不要乱吃东西,然后又喝冰水,想不死?你这是咎由自取…”我不知道其他的母亲是不是会这样回答,但我妈就一定会,我一有病她就会似乎找到了骂人的话题,无论什么病,她总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一切原因都是因为我各种各样的错误。病的时候首先得到的不是关切,而是臭骂,看来我不懂得关心人也是有原因的。然后她叫我吃“藿香正气丸”或“黄连素”,但我拉不出啊。我没想过跟她辩驳,也没有多余的力气跟她辩驳。突然,一阵疼痛又袭来,于是冲进了厕所。

但还是只觉痛拉不出。于是无力的坐倒在地上,这时妈又喊了, “地那么脏,你还坐在那…”我当其耳边风,但现在连坐都坐不稳了,身体慢慢地划落,半躺在地上。希望靠地面的低温减轻痛苦,但却使痛苦强烈起来。睡左侧,疼;睡右侧,也疼;仰面睡,更疼。妈又开始唠叨起来,我终于产生了叛逆心理,想跟她理论,但又没力气说话,把叛逆的话藏在心里,却使我更疼。无计可施之下想起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鼓励自己说“你会没事的”,“你一点都不疼”,“你很舒服”…居然见效了,想了几句果然不疼了。于是昏昏睡去。

不知什么时候,闹钟响了,爬过去,按掉。然后冲进厕所。开始排山倒海,但排完以后不见好转,仍旧是疼。在厕所和房间地面来来往往。当我有反应懂得爬起来去厕所时一切都太迟了,早就拉了出来,跟失禁没多大区别。不知什么时候在厕所吃了藿香正气丸,但又不知什么时候又“哇”的一声把药都吐了出来。打电话请假不上班,然后就在躺,痛和拉之间徘徊。不知什么时候吃了粥,吃了黄连素,数不清的厕所狂奔,但实际根本奔不了,能及时都已很好了。裤子一条一条地脏掉,水一盆一盆地倒掉,但仍旧疼。

中午,仿佛不拉了。一点多去上班,但还没到车站,又拉出来了,折回。家住6楼,但到6楼的时候已经气喘吁吁,心跳得特厉害。洗过,睡了,慢慢地不疼了, 仰面一点都不痛,侧面只是偶尔痛,一切都在好起来。到厅吃粥,走路时摇摇晃晃,眼前一阵乱,是个不折不扣的“软脚蟹”,肚腩不见了,身上每根肌肉都在酸痛。不知什么时候天黑了,又叫我吃东西了,但我此时头痛欲裂,呼着热气,我知道发烧了,几乎所有急性肠胃炎的人都会发烧,38.6℃,但妈听了不在乎。

写此日记的时候又拉了两次,连黄连素都不能解决问题了。我很痛苦, who can help me??????足足拉了一整天,还是有呕吐的,痛不欲生!!!!

2004-08
13

西关建筑──广州近代历史文化的缩影(2)

By xrspook @ 20:08:43 归类于: 想当年的作业

西关大屋:

年,优越的地理环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古老的西关大屋和神奇的园林景色。广州西关解放前是富商巨贾聚居的地方,俗语云:“有权有势住东山,有钱无势住西关,无钱无势住河南。”确实对广州解放前居住人群的高度概括,西关即今天荔湾区,解放前叫“西关角”,因位于广州城区西南面而得名。

西关大屋的平面布局基本上是向纵深方向发展,但门面阔大于竹筒屋,结构一般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神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二房(尾房)。每厅为一进,厅之间用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以天窗、水窗采光通风。正厅两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最后是厨房。门厅右边没有一个小庭院,与厅堂互相渗透,栽种花木,布置假山、鱼池之类,供茶余饭后小憩观赏,庭院后部是孩子的书房。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长廊,俗称“青云巷”。

西关大屋一般设置三重门:矮脚吊扇门、趟栊、硬木大门,以作通风、安全的保证。门洞两侧是高级水磨青砖墙,高雅大方。室内装修和陈设十分讲究,窗口形式多为满洲花窗和槛窗配上精巧雅致的木雕花饰,镶嵌彩色玻璃或书画图案,摆设名贵典雅的红木家具,显得古色古香。四壁悬挂名人字画,诗词对联多嵌于红木镜框内,窗口上摆放盆景,题名托意,风流儒雅。地面多铺几何图形水泥花阶砖,洁净清雅,处处散发出浓郁的岭南风味。这就是清末民初的广州富贵之家。

以下是西关大屋的一些细节的介绍:

外:1、西关大屋的立面构成有着浓郁的岭南地方特色,檐口处设陶质勾头瓦,檐下搁吊一块俗称“花荏”的雕刻着花鸟带形图案的木材檐板,典雅而气派。

    2、西关石板街,多以花岗岩(麻石)铺成,坚实、光滑。昔日,西关人穿着木屐走在街上,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成为极富西关特色的西关生活场景。

    3、西关大屋室外硬山顶的山墙部分,习惯沿屋面两边画上一条宽约300mm左右的黑底白花的卷草彩画,其中白花部分为灰批浮雕,俗称“扫乌烟、花草尾”,又名“屋尾花”。

    4、西关大屋屋顶又称人字顶,采用绿筒瓦硬人顶,每一顶下即为一进,其建筑结构严格遵循建筑学原理,即坚固耐用,又美观大方。

    5、西关大屋正面外墙惯例贴砌“绿豆青”水磨大青砖和白色花岗岩石板墙裙,俗称“青砖石脚”,具有防潮和保护临街而美观的作用。

内:整间大屋利用小院、天井、敞口厅、青云巷、天窗、满洲窗等组织穿堂风,夏日特别阴凉。

1、  天窗是设在坡屋顶上,较为特别的窗子,靠垂吊下来的绳子拉动启闭。该窗采用杉木直窗棂;嵌上半通明的云母片做明瓦,再配上木滑轮和木轨道而成。兼有采光、通风双重作用。

2、  西关大的地天台凉亭,日常晒晾、乘凉,载花及中秋赏月等活动都在此进行,极具使用价值。

3、  西关大屋内的天井习惯采用花岗石地面,多为方形,去水孔常雕凿成金钱图案形状,与旧时迷信“水为财”有关,同时兼有隔栅功能。

4、  西关大屋的青云巷,直通大屋层端,具有交通(女眷及婢仆出入)、通风、采光、排水、防火、晒晾等多种功能,取“平步青云”之意。

5、  西关大屋的书房前一般设有一个清静的小庭院,内部种植各种各样名贵花木,多栽植在一米左右高的砖砌基上,有意让植株的枝叶能尽快伸出墙外以接采更多的阳光和美化环境。

6、  西关大屋的木楼梯,总步级数习惯取单不争双,梯位一般用西式木栏杆,光洁而高雅。

7、  西关大屋的正门三件头,脚门是四扇对开的小折门,防止外部视线干扰,趟栊是栅栏式的拉门,可防盗通风,大门坚固,厚重,是大屋的主要关防。

8、  脚门:一种高约1.7米左右的轻巧四扇对开的小拆门,其上部有各种各样图案的木雕通花,雕刻葡萄或松鼠石榴花,精巧别致,每户都不相同。

9、  趟栊:由4~5cm直径木圆条横排组成,根数取单不争双,最上面的两根棍是固定在木门框上作为上部轨道用,木框雕刻极为讲究,典雅气派。

10、             西关大屋正厅陈设十分讲究,采用明显的轴线对称式布置,讲究相互搭配和总体上完全统一,字画及装饰工艺品应有尽有,显示出大屋主人非凡的身份和气派。

11、             正厅:又称神厅,位于全屋正中部,面积最大,屋檐也最高,是全屋最主要的地方,家具摆设具有明显的轴线对称,号称“整堂”或“满堂”,具有严肃庄重的特点。

12、             神楼是原古典剧舞台样子的镜框式的神龛。正面凹入的进深约1~1.2米,旁边有小门可供出入。以方便早、晚点香烛及神灯。

13、             二厅是一家人用膳之处。

14、             头房又称神后房,是大家庭中最老的长辈居住的地方。

15、             书房,是主人读书,教子、会友、雅集的场所。

16、             西关大屋室内装饰极为讲究,在厅房的墙壁上多悬挂梅、兰、竹、菊四字屏或镶云石挂屏,意境高雅,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17、             西关大屋的室内装修集工艺,美术之大成,将石雕、壁画、石刻、彩色玻璃等各种民间传统手工艺应用得淋漓尽致。

18、             槛窗是西关大屋内窗的主要形式之一,它采用水棂镶嵌彩色玻璃的形式,即起了间隔功能,又极富艺术特色。

19、             花罩用来区分室内外空间或作为两个不同的室内的分界。多在厅堂或书房等设置。分为不落地的非落地罩和落地罩两种,制作有洒金通雕、木刻、钉突等多种表现手法。玲珑浮突款式优美。

20、             西关大屋横门门头一般都没有横扁,壁画或浮雕之类的装饰。西关大屋横门门头的蝴蝶窗,为半圆形带有蝴蝶图案窗棂的彩色玻璃窗,窗顶有圆弧形的灰批模线,很明显受了西洋的影响。

21、             西关大屋的屏风门,主要是厅房的活动间隔,门线上部一般做木雕通花,或装上可开启的彩色玻璃,可开启的彩色玻璃窗以达到采光和通风的目的。

22、             满洲窗是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一带盛行的传统建筑的独特装饰艺术,这种工艺最初从国外传入,结合本地建筑的厅堂进行装饰,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它大量用去西关大屋的室内装饰,使厅堂居室显得高雅柔和,平添诗情画意之妙。

然而不论是骑楼、竹筒屋,还是西关大屋,这些充满岭南特色的传统建筑对当时的西关人的思想有着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西关大屋的一个经典——陈氏书院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是一个保留至今,而且是广东一个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装饰最精美的西关艺术建筑,它还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是广东省陈姓族人捐资兴建的合族宗祠。占地一万五千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六千四百平方米,是正方形,是一组“阔五间,深三进”,由大小十九连建筑组成的院落式建筑群。建筑组合之间庭院相隔,廊庑穿插。整座建筑规模宏大,厅堂轩昂,庭院幽雅,既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又具有我国南方建筑的鲜明特色。

陈氏书院是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建筑装饰巧妙地运用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绘画和铜、铁铸等工艺,技艺精湛,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形象传神。其中有“竹林七贤”、“梁山聚义”、“牛郎织女”等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有“五富捧寿”、“三羊启泰”、“丹凤朝阳”等象征吉祥如意的珍禽瑞兽和花草图案:还有“羊城八景”、“渔歌晚唱”等岭南山川风物以及菠萝、木瓜、荔枝、杨桃等岭南佳果。1959年郭沫若先生观后赋诗:“天工认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其实,陈氏书院是西关大屋最集中的体现。

                                                                                                                              (待续)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