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
21

儿时的博尔赫斯

By xrspook @ 20:55:18 归类于: 烂日记

老屋

昨天我停止了《博尔赫斯谈艺录》的阅读开始了《生活在迷宫——博尔赫斯传》。我只读到了博尔赫斯的童年而已,童年的博尔赫斯小名为“乔琪”。“乔琪”这个名字我一点都不陌生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博尔赫斯全名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其中他的名字就是Jorge,而Jorge的小名通常被称作Jorgito。Jorgito这个小名是根据西班牙语的习惯而形成的;如果是根据英语的习惯Jorge的小名就应该是Geogie,其翻译正是乔琪。关于这些Jorgie(Jorge[豪尔赫]的昵称,)和Geogie(George[乔治]的昵称)的论述不是我瞎掰出来的,都是我在无意中收集小霍(大家就不用管是谁了,反正不是中国人)的各种资料时从其亲人或母语为西班牙语的人那里所获得,绝对的地道。至于Jorge这个名字其实也有个历史,曾经看过,忘记了,好像记得那个图画是个骑士什么的。对那些欧洲的骑士什么的我可一窍不通。博尔赫斯的先辈都是将军什么的,所以给他如此个名字也很正常。我觉得有点惊讶的是他老爸的名字叫做“豪尔赫·吉列尔莫·博尔赫斯(Jorge Guillermo Borges)”,老子和儿子的名字只有middle name不同(当然不同的应该还有跟在姓“博尔赫斯”后面母亲的姓氏)真够绝的,会不会叫儿子和孙子的时候叫错啊,嘻嘻:)

虽然为土生的阿根廷人博尔赫斯却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家族背景,其祖母和父亲代表英语一派,其母亲代表西班牙语一派,结果把小乔琪弄得混乱不堪,因为他是个8个月大的早产婴,有语言障碍(书上没有把早产和语言障碍必然地联系起来),加上家庭的“双语教育”,雪上加霜。

博尔赫斯是我第二个阅读其传记的拉美作家(第一个为加西亚·马尔克斯)。于是我就不免作对比了,相比之下,博尔赫斯的童年一直处于阴暗之中,而马尔克斯的童年就很快乐。这个《生活在迷宫——博尔赫斯传》是1994年出版的,里面没有一幅图片,我就只能根据想像把那个好像有点自我封闭和胡思乱想的男孩勾画出来了。博氏家族的男性有先天的眼部问题,于是小小的乔琪就戴上了眼镜,儿时的伙伴就只有比他小2岁的妹妹。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开心快乐的,但生活在“两母”(亲生母亲和祖母,两母分别代表西班牙语和英语)之中,两种语言两种氛围的教育另本来就语言有障碍的乔琪无所适从,但他必须做出选择,他最终偏向了英语,他第一本读的书是英语而非西班牙语,在他意识的深处一直觉得英语才是文学艺术的语言。对西班牙语的疏远自然会导致他与亲生母亲的疏远,我觉得本该用来与生母沟通分享快乐的时间都被用作在海量的英语阅读上了。可怜啊!

博尔赫斯70岁才结婚,而且婚姻才维系不到3年,终生没有儿女。于是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博尔赫斯的作品中女人出现的时间为什么不会那么少,因为他这辈子大概还没有真正感受或被感动过什么是母爱什么是情爱。博尔赫斯这种有缺陷的人生原来是开始于他的童年。“3岁定80(岁)”这句话的确很有道理。

在儿时阅读的疯狂上小霍和博尔赫斯有点相似,家里有个图书室在我看来也有可能是件坏事啊,孩子看多了就会胡思乱想,特别是看到那些什么神秘故事,男孩的想像力有时会丰富得你无法理解。还有就是小霍和博尔赫斯在语言上都是有点问题,前者有读写障碍;后者“也许他的听觉不好,许多字完全读错了”(博尔赫斯的母亲,1964),而且直到45岁博尔赫斯才决心把口吃戒掉。看得我一额汗啊,怎么这两个我所认识的叫做“Jorge”的孩子都这个样子,挺邪门的。不过幸好的是小霍不生在双语家庭,于是长大后还算是个“正常人”(相对于博尔赫斯来说),起码小霍知道家庭的重要,知道如何做一个好儿子、一个好弟弟、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爸爸和一个好**。

生命也许就是如此,很多天才都有先天的沟通障碍,这反倒让他们更能专注于某种东西。所以说其实天才也得加个定语,“**方面的天才,**方面的天生蠢才”。如果能选择的话,我宁愿做个方方面面都平平无奇的普通人。能做一个好**,一个好**,一个好**,一个好**和一个好**还不够吗?

2006-08
20

电视台进步路漫漫

By xrspook @ 19:47:43 归类于: 烂日记

路漫漫

发觉原来人生的很多道理都是香港台的资讯节目教会我的,中国电视台的所谓访谈节目里面所接触到的成功人士似乎离我很远很远。我们只是普通人,与其分享一些十分十分成功人士的心路历程还不如教会我们怎么做好一个好人,一个快乐又有益于他人的人。国内电视台老是喜欢把名人作为核心,难道普通人就不值得普通人学习?还是因为那样做会没有收视保证?不喜欢他们那种对“大家”们的所谓泛泛而谈。成功无法学来,每人都有他/她各自的成功方法,独一无二,就如指纹一般。

是港台的节目让我开始意识到要关心关注社会,是那些节目让我喜欢科学。为什么无论一天的节目多么满他们总要在电视剧前播半小时的资讯节目呢?那是一种教育,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但看看可怜的国内电视台,有哪个会在黄金时段播放资讯性节目?这里的电视台电视剧都是连续2-3集播放的,可以说那个不是电视台,那是个影碟机。那些所谓“综艺节目”50年不变,要不就来个似乎很时髦但实际上是浪费时间的“超*”。电视的确是让人娱乐,但其实电视也能做个很好的老师,一个好的舆论导能教育很多很多的人,因为电视普及于中国的任何人层。

要培养出一个好人不是但靠叫口号,能有所作为的传媒不作为,这是个悲哀。

这几天女排大奖赛香港站正如火如荼,今天是最后一天,中国女排以全胜的战绩夺取香港站的冠军。这次我看的是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的直播,颜色是所有转播台中最好的,评述也是既有激情也不乏专业。这才叫评述嘛,想想世界杯期间CCTV-5的恶心评述真的觉得看那个转播简直是在催眠啊!为什么偌大一个中央电视台就不能请些专业一点的评论员呢?到现在为止,足球、篮球、网球、环法自行车赛等等赛事CCTV-5的评论都是极为不好的,但可怜的是中央电视台买断了某些赛事的中国播放权,虽然它评论得很烂但却不得不看。这不是强买强卖吗?体育赛是如此电视剧也是如此,为什么他们能如此卑鄙,买断播放权却不把节目做好呢?官僚作风!!!!

内地的电视台还有很多很多学习进步的空间,它们要成熟起来还有很长很长的路,它们现在有的是不走正路走歪路,有的是还没有自己的方向。路啊,要靠自己去摸索,去接受正确的经验。电视台应该有自己的方向而不是被观众牵着鼻子走,是电视台应该给观众正确的舆论导向,真确的人生观与科学观而不是被庸俗的东西而束缚控制。看看那些“**卫视”只要一个开始播“XXX剧”而收视又不错,其它就跟着蜂拥播起来。“**卫视”是地方的卫星电视台,它们却完全失去了地方特色,都一个样,成何体统!可悲啊~~~~

2006-08
19

要生活就要经历风霜

By xrspook @ 22:20:02 归类于: 烂日记

风霜

今天早上睡到12点多才起床,昨天晚上接近凌晨4点才睡,躺在床上对自己说了好多好多。我也可以是个很懒惰的人,但对正经事我从不偷懒,不应该在正经事上懒惰,一点都不行。当Shirley老是对我说她做实验的时候好困,因为那个时候她平时还在睡觉,我觉得有点不屑,谁不会睡觉,你叫我一天睡16个小时都行,为什么她能给我这个不成理由的理由呢?她最精神的是在晚上,特别是午夜,难道午夜去做实验吗?我觉得不是生物钟的错,是为那个生物钟上链的人的错。的确,她心理测试出来的结果证明她的心理发育只是个十岁出头的孩子,而我则是个三十出头的青年,这不应该作为借口吧,这只能算是我们奋斗的理由,她太“幼稚”了,我太“成熟”了,我俩都必须改进,变得更接近我们的真实年龄。

今天的天气好闷热,我觉得比昨天还要热,无论你是站着还是走着都必然出汗,每个毛孔都被水和油脂堵塞住了。觉得商场的空调不够大,人啊,在闲着的时候就是要求多,想想如果是在实验室或者那些坐接近100人风扇才6个的教室谁的条件更艰巨。当然,商场空调不够大我们可以走另外一个,但教室太热我们依然要上课。

昨天回去重游照相的地方似乎离我很远但却又好像近在咫尺,路程上离得挺远,但却在脑子里经常出现。相比广州市的其它地方那里的人是算穷的,如果有钱的话谁都不会愿意生活在工厂的包围之中,几乎都是工厂的宿舍。老一辈的工人们退休的退休,下岗的下岗,因为他们那一代人刚好遇上文革,他们的确没有什么知识可言,当了一辈子的工人只是想平平淡淡继续下去。他们的子女大概就是我这一代的人,他们的子女不再以做一个平淡的工人结束一辈子了,做生意的做生意,当“二世祖”的就努力地败坏下去。还记得以前下班时候蜂拥的自行车,工人的统一工作服,我真的觉得做个付出体力和技术换来生活的工人挺光荣。我甚至曾经梦想成为妈妈的接班人——做个车工。但,大概我已经没有好的师傅教了,机器大生产和电器自动化大概也会取代车工这个工种,而且我现在学的也和车工要知道的相隔很远很远。我其实很喜欢大车间里面的机油的气味。

原来我小时候所接触的人的父母中除了农民就是工人,只有绝少数暴发户,对从前的我来说白领从不存在,办公室里的文员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工人来的光荣。到现在为止那些在办公室一杯咖啡,一台电脑(从前的描述是一杯茶,一份报纸)整天空闲的人依旧是我讨厌的对象。

生活就是个不断经历风霜的过程。

2006-08
18

对得住相机,对不住身体

By xrspook @ 21:04:21 归类于: 烂日记

时间+迷宫
今天广州录得37.4℃的高温,我却去了游荡拍照,没打伞,没做任何防晒,甚至连水都没有带,就凭着一腔热情,我去也~~~~~ 相机买回来,这是我第一次带着他出门去游荡拍照,不中暑简直就是奇迹啦。

今天回到了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广州市海珠区西边的南边路”,南边路9号,邮编510285多少年以来是我的通讯地址啊,但如今,只能写入我的历史。(千万不要发傻把东西寄到那里,那里可是一幢楼,里面N多住户)。百感交集,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虽然孤身一人,但却不停地自我发问自我感叹。

先是想到幼儿园照一照,但幼儿园在宿舍楼群之中还有个麻烦的阿婶看门口,我觉得我面对那种大婶最是没辙,她一定要问我找谁,我能找谁啊,幼儿园早就解散,我只是想去看看而已,而且我离开已经也8年了,谁还在谁走了,我根本就不知道。一开始就来个拦路的阿婶,兴致一下子就下来了。虽然没有办法拍照,但却也走到了从前幼儿园的门口,只有门口一个了,还有个“广东省石油公司幼儿园”的花岗岩牌子,里面的操场变成了一块普通的活动场所(石滑梯之类的全没了),教室成为了民居。这是我今天唯一没办法拍照的地方,仿佛禁地一般。

然后进走到了昌岗西路的尽头(尽头是几个工厂),到了从前的“家”外面,去了从前的小学和中学门口,走入了南石西想找当年我们放纸船的码头但却发现那里已经变成了个“滩”,穿梭了小巷,拾回了好多好多,小巷中的景物依旧,怎么我大了,它们却不老呢?以上内容由于图片太多也必须配上文字,于是放到了163相册,详细请看:http://photo.163.com/photos/xr_regalo/67184377/(注释有的很长,麻烦把鼠标移到图片上看,谢谢)

重游故地以后,我去了个从没去过的地方——博尔赫斯书店。他是我昨天晚上在豆瓣里认识的,因为他有我需要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一本我不曾有的书,而且也有一本我觉得对我很有用的博尔赫斯的传记书,加上它网站上的位置介绍也极为吸引好笑,所以我要会一会这书店。怎么起个和我正在读的书的作者一样名字的书呢?

博尔赫斯是个不爱张扬的人,这书店也一样,缩在闹市中的一个小洋房里,那个招牌烂烂的,若不是在网站上看到过他的照片我一定很容易就错过。在二楼的书店,我还没见过,招牌能烂成那样(大概是故意的)的我也没怎么见过,是要低调,也不至于低调成这样吧。上那个楼梯让我心惊,螺旋型,最郁闷就是走这种楼梯,果然很符合“博尔赫斯”这个名字,他就喜欢写楼梯,迷宫一般的楼梯。书店的范围就只是一个大概十多平米的房间(没有在书店内部照相),里面和外面一样简单,反正不管简单不简单,找到我要的书便是。一眼就发现了博尔赫斯的书,是不是书店故意把他的书放在那个位置呢?但那个位置并不是很突出,是在众书之中,怎么我就能一眼认出呢?怪?那个位置是在人的视平线上,它们大概就只有这个优势而已啊。接着,从第一书架开始我开动起来,看过来,发现一本旧版本的《城堡》,翻了几下,《城堡》是卡夫卡的名著,曾经从学校图书馆借过,看了大概一半,当时觉得不怎么吸引于是就去归还了,现在看来,城堡相比于博尔赫斯的小说来说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接着找到了博尔赫斯小说里老提到的《马丁·菲耶罗》,这个人物在博尔赫斯的小说集中N+1次被提到,今天才发现原来那是阿根廷的史诗,难怪啦。终于知道了为什么高乔人和马丁·菲耶罗在博尔赫斯的作品中如此常见了。然后,我找到了一本比较简单版本的《时间简史》(现在出面在市面上的大都是普及版和插图版,都38块多,而我今天买的版本才12.8元,出版社和书的内容完全一样,只是少了个纸皮的外套和插图)。在第一轮搜索的末期我找到了《生活在迷宫——博尔赫斯传》。一轮过后我还是不见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踪影,马尔克斯的书在这个书店应该有2本,一本我已经拥有,另一本正是我要找的,但我却没见过马尔克斯的任何踪迹。我继续努力,开动第二次更仔细的搜索,仍旧徒劳,于是我就只能找看店的女孩了(不知道该称呼她为姐姐还是妹妹,所以女孩就算了),她的样子很茫然,就在这是一堆男生进来了,大概是老板(是个小伙),他完全知道加西亚·马尔克斯何许人也,也快速地给了我答复:“没有,大概卖光了,加西亚的书买少见少,因为他从来没有卖过版权给中国……”后面半句我完全可以明白,但前面半句的确让我很失望。我为什么会成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粉丝呢?如果我不在中国那也可以,但加西亚·马尔克斯自从90年代初来到中国发现市面上有卖他的书但却从来没有有人和他沟通过以后一怒之下就发誓他这辈子都不卖任何版权给中国。郁闷啊~~~ 这么难碰上的事我都碰上了,难道我要等到作家去世然后才能?这也太痛苦了吧。还是买了《时间简史》和《生活在迷宫——博尔赫斯传》,这是我这暑假第一买非学习用书。

喜欢这个博尔赫斯书店,他很够特别,但不是我大批量书要去的地方,因为根本没有节扣,这地方是来找书的。也是用来欣赏的,他的位置实在太特别了,在城市的众多书店中,他的确可称作“博尔赫斯”。照片请看:和博尔赫斯一样的书店http://photo.163.com/photos/xr_regalo/67184447/(后者图片更大一点,没经压缩)

这一行虽然走得快脱水了(中途虽然有“加油”),但收获也不少哦:)))

2006-08
18

和博尔赫斯一样的书店

By xrspook @ 19:43:21 归类于: 书痴

博尔赫斯书店网页(想知道怎么去就看看啦):http://www.borgeslibreria.com/

树丛中的博尔赫斯书店
树丛中的博尔赫斯书店

烂烂的招牌
烂烂的招牌

 “我们”的身份证
“我们”的身份证

博尔赫斯常说的楼梯A
博尔赫斯常说的楼梯A

博尔赫斯常说的楼梯B
博尔赫斯常说的楼梯B

萨缪尔的大海报
萨缪尔的大海报

这就是博尔赫斯书店
这就是博尔赫斯书店

 “我们”谁比谁更烂
“我们”谁比谁更烂

认住这个门口——博尔赫斯二楼书店的
认住这个门口——博尔赫斯二楼书店的(二楼书店的一楼是咖啡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