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
16

冬日温暖

By xrspook @ 21:34:49 归类于: 烂日记

冬日温暖
冬日温暖

拿起了好久都没碰过的相机。我真的不可以抵抗蓝天的诱惑。照相的时候已经是大下午,在这个熟悉的城市有时真的不知道该照什么才好。照相的时候本来只顾着我心爱的蓝天,但出来以后原来几个路人也“上镜”了,反而给高傲的蓝天增添了更多人性化,就是这些人性化让这个呼呼北风的冬日下午格外温暖。于是干脆在后期加工中加入了紫红色的滤镜。

好像脱离了群众好久了,只看到自己每天痛不欲生的作业,但其实生活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去欣慰的。父女(子)[看不清啊]携手,在快要禁“摩”的今天司机依旧悠闲,勒杜鹃没有因为我烦恼而失色,天依旧高兴地蔚蓝。无论自己怎么不高兴地球依旧天天转,快乐的人依旧笑声度日。看看社会,人的心情会好很多,总比憋在家里强很多。

在室内度过了连续多天的阴冷日子后今天我又感受到了冬日的温暖,舒服啊~~~~~

2006-12
15

生于忧患

By xrspook @ 20:20:53 归类于: 烂日记

好久好久都没有过如此“忧患”的日子了,有自己的压力,有老师的压力,也有身边人的压力。即便是高考我都没有如此“忧患”过,起码在那时候我对自己还没有压力可言。

中学的作业老师通常是今天布置明天交或者在几天之内交,但大学的论文/设计作业就是今天布置,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后交。从前是别人天天“压迫”你,但现在如果没有自觉的话到最后时刻会死得很难看,只能用死翘翘来形容了。不要以为一个星期很长一个月很长,那些作业找资料往往就要5-6个小时了,还要磨资料,还要自己分析,然后组装,最后修改格式。单是最后的审批工作就必须用上2-3个小时,这几乎已经成为了大三学生的家常便饭,但即便如此,日子依然难过,没有谁可以“享受”如此的生活。一个星期、一个月不是很有空的,你就必须在你平时没有什么“空”的时间里挤出时间。

小的时候(大一、大二)老是觉得高年级的学生日子悠闲,潇洒极了,但有苦自己知。这般的工作量不是大一大二可以匹敌的。大概这是个缓冲的过程吧,如果一上大学就如此,很多人会去跳楼的。

人人都说现在的大学生素质一年不如一年,知道为什么吗?这可以说是“惯”出来的,大学其实有很多尝新现实的作业,通常这些作业会让人无从下手。有人很头疼,有人很潇洒。知道为什么这么潇洒吗?因为前人已经种下了大树,接着后人就可以在那里乘凉。越是到专业课就越需要这种“大树”来遮荫。因为教专业课的老师十年不变,于是布置的作业也就雷同,于是大家就可以钻空子了,尤其在电脑盛行的今天,发一个师兄师姐的作业过来“参考参考”本来头疼的问题可以在个小时内解决。也不知道这是福是祸,反正,很多“潇洒”的人都是靠这“活”过来的。我不想做这事,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不会用。把那些前人的大树当做参考答案,最后对一对还不错,但如果完全拿去交作业我心里过意不去,我不是那种随便的人,也不想当投机取巧的人。难道在大学认识高年级的师兄师姐就是为了这个?也不知道这是中国人的“哥们儿”还是“劣根性”,反正,这种现象在各大院校必然非常流行。

忧患不是人人都会有,因为有人总有过“潇洒”日子的方法,但我宁愿现在“折磨”自己。现在多忧患大概以后就有“抗体”了。

2006-12
14

超高压折磨

By xrspook @ 19:40:59 归类于: 烂日记

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经常有很多超高压的不可能在等待着人变为可能,人也是一种比较恐怖的动物,怎么可以把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东西实现的呢?!干了一天的实验报告,觉得自己真的会疯掉,但我没有疯,我以为自己会趴下,但也没有趴,人还在,仍然要对着电脑,仍然是各科没完没了的作业。

大三的日子真的很恐怖,不知道前人是怎么熬过来的,也不知道后人将怎么应付。2007年快来了要在新的一年开始就有新的希望就必须在2006年把所有留下来的“帐”都清了。很烦很烦,烦人的事情接踵而来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我也想装装软弱,装装逃避,但没用,自己根本没有那个“装”的天分。对某些人做的某些事十分十分不满,但当工作扑面而来的时候什么都忘记得一干二净。好可怜的,脑子里根本没有私人想东西的时间,于是人就变得极端的单纯。单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缓冲冲击的能力急剧减弱,虽然没有时间胡思乱想,但人胀胀地生气于是就很容易生病了。很多时候生病是闷出来的,人心情特好的时候很少生病。大概笑是一个很好的泄气阀吧,笑多了什么“气”都没有。

好久都没有一个人对着电脑傻笑了,根本没有那个时间傻笑,也没时间找些傻笑的东西来娱乐。

超高压的日子何时结束啊,救命!

2006-12
13

为机械再次英文文献

By xrspook @ 17:56:50 归类于: 烂日记

在期刊网上看英叔的论文,参考文献几乎都是英文的,要不就是很老很老的中文参考书,于是觉得要把英叔的实验报告写好必须去找英文文献来参考。

单是看那些很抽象的图片真的会死人,根本不知道从那里着手去说,于是先去找中文文献,发觉里面的东西真的很工艺,不涉及实验的本质,难怪英叔说我们只要好好地写我们的实验报告完全可以作为论文发表。

为喷雾干燥的材料在显微镜下照相这在中文论文几乎是绝无仅有。这在外国却很常见,而且我怀疑外国是拍电镜的,他们不用水做分散介质,颗粒看起来也很立体,样子就像电镜的效果,但电镜有40倍或100倍的吗(这个问题比较弱智,随便说说而已)?对待英叔的实验报告我一点不敢怠慢,大概是处于对他的无比敬仰吧,其他老师的我真的十分不愿意去查资料,更不用说是英文资料。

英叔的英文一定很厉害,起码专业术语的英文十分十分厉害。看那些专业相关的资料100%不用翻译,我觉得。暂时还没有一个老师可以让我如此心服口服的。他的数学也一定很劲!因为他的论文里有好几篇是关于热风干燥的,而里面还附有数学模型,天!那些曲线怎么个模拟出来?对我们这些small potato简直是天书,但对他来说似乎只是家常便饭。

单为自己我觉得我通常不会有什么动力,但如果心中有了榜样,激情就自然上来了。

2006-12
12

薯干,还不错啦

By xrspook @ 19:19:15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做的是工艺学干燥实验,我组选的是苹果+甘薯,普通人选的都是马铃薯,但我们却选甘薯,这个注意不错。甘薯和马铃薯类似但不同,甘薯有淡淡的甜味而马铃薯就几乎什么味都没有,一般的薯片(马铃薯)都只是打成匀浆再压片成型,甘薯不一样,甘薯可以作为凉果一般人晒干了就可以直接吃,不需要像马铃薯那样需要调味。上个学期我食品化学的综述题目是《薯干化学》,而我写的也正是甘薯。马铃薯通常只会用做酿酒或利用其淀粉的工艺。我班就我们一组是做甘薯的。

上午用微波干燥出来的甘薯很好吃,虽然有干透的和没干透的,干透的就脆,味干透的软绵绵的很有嚼劲。那些都是我们做实验剩下的甘薯(真正做实验那些拿去热风干燥),比我在家用小型微波炉做出来的好吃多了,最要紧的是学校的微波炉可以调温和调微波功率大小,而家里的就只能调功率。

薯干,算是一个很成功的尝试啦!

至于我们另一个苹果干就是因为切太薄了,而为它“翻身”又来得太迟,于是很多都粘筐了。粘筐的苹果很难应付,最后迫不得已只能用小刀把苹果碎从竹筛上刮下来。苹果干的味道显然不如薯干的好,首先是苹果蒸发掉的水分要比薯干大很多,于是就只剩下干瘪的纤维,还有那么一丝甜,但主要的还是酸,不喜欢苹果干这东西。把苹果切太薄了固然也是个重要的闪失,如果不是那么薄应该不会那么容易粘在竹筛上的。

不喜欢某些人对大家干制品的评论。如果单纯说“我们做的XX很好吃……很漂亮……”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为什么非得来句“我们的XX比你们/XX的XX好多了……肯定比XX的XX好吃”,有这个必要踩低别人提高自己吗?!十分记得以前初中的班主任教我们,做人要全力以赴,自己做到最好,不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为了提高自己踩低别人。特别是在这种大家都话了时间花了好多精力才完成的问题上。和XX争比谁的更好吃好看什么的根本没有意义,他/她要臭美就让他/她臭吧。

有些事十分不满意但我暂时还没到不能不说的地步,人啊,不能做得太过分,口不对心,别以为人家不知道,看表情、看肢体语言很多时候不言而喻啊!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