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
16

松一口气

By xrspook @ 20:58:06 归类于: 烂日记

连续两天,除了吃饭、睡觉、游泳写blog以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论文设计。啊~~~ 刚发了邮件给导师,可以说是生死未卜啊,但是呢,我还是对自己有信心的。记得刚学《食品化学》的时候(2006春)老师们告诉我们那门课除了考试和作业以外还有一个演讲环节,需要我们把作业的综述拿到讲台上做答辩,形式就像毕业答辩那样。很可惜,我没有那个上台的机会,虽然PPT和其它的一切已经准备就绪,但由于之前老师控制上课和答辩时间控制得不好,所以我班有一半人没有这个机会。但无论如何,那也是一个很好的经历,第一次找食品的资料,第一次写综述,幸好那个学期开了门叫做“文献检索”的课否则我们一定很茫然。虽然没上台,但我很记得老师说的一句话“你们没有必要紧张,你们看了那么多的文献资料才写出综述,你们在那方面知道的应该比老师多,只要你们是认真做过,没有人可以把你问倒。”的确,到现在我依然很相信这句话,只要是踏实走来,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昨天今天都去了游泳,都是游了1000米,如我之前所说(游水感想),超过1200米以后我就每天1000米。昨天是很轻松就完成了,因为准时入场,平时的时间出来,1000之后的时间我就在水里玩浮起来又沉下去,应该不会让救生员以为我溺水吧。每次都是4:30PM那场,大池的女生屈指可数,我又是那种不停地游的人,他们应该不会认为我溺水的。也试着潜水,但还是不知道如何才能贴着2米深的泳池底部潜水,该怎么划水人才不浮啊?又试了试自由式,发觉只是脚踢水的话人根本不向前,若加上手的话,手脚又不合拍了,结果喝了一大口水,这还是我第一次在那个游泳池喝水,乱划了几下以后很自然又以蛙泳的姿势前进了。今天不顺利,开始出门去游水就下着小雨,去到泳池一大堆人塞在门口,说是打卡机坏了,不开门,我开始还以为小雨都不开门呢。弄了好久,打完卡进去换衣服已经是4:50PM。游到970米的时候他居然吹哨子呢,怎么可能!!!!我今天可是故意快了呀,结果慢悠悠地游完最后30,接着又游到岸边站站靠靠等等才上水。很多男生不知道是斗气还是什么的,就站在那里不动,不管他吹哨子。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才5:27PM,进来的时候因为耽误了开门的时间所以他们答应推迟10分钟的,结果呢?一分钟也没推迟,这什么态度啊!难怪我连原本很轻松的1000都不能在哨声响起前完成。今天晚上很大风,坐在宿舍我甚至要穿长袖了,但游水的时候不能,水下比水上更暖,在不停地动,怎么会冷呢?!

先松了一口气,然后等着老师的审判书。

2007-08
15

拒绝火星文

By xrspook @ 20:06:32 归类于: 烂日记

几年前就看到朋友的QQ签名出现奇形怪状的文字,虽然不能说看不明,但要阅读起来总要花费那么点功夫。今天看到了《广州日报》的《鬼马火星文 谁能看得明》方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像汉字但用起来又是错别字的就是火星文。到底,用那些不伦不类的字是“鬼马”还是“胡闹”?!在我这辈“80后”中用火星文的人很少,最多是用来做QQ签名罢了,但听说火星文“90后”中很流行,难道他们真的用“火星语”交流吗?这到底是炫耀还是故意难为自己?!才相差1个年代,我已经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弄出写如此的文字,很炫吗?我个人看来,简直是败家!

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喜欢反传统而行,这无可口非,但语言文字是种很严肃的东西,流传了千百年来才渐渐演变,而汉字更加是博大精深,在别国的字里通常是可以“拼读”出来的,但汉字未必可以,这也是外国人学汉字学得那么郁闷的原因。但“后代们”似乎要超越老主宗的一切,创造出只有他们才能明白的“火星文”,这是什么思维呢?在火星文中,一个字可以有多个写法,比如“一”你可以写为①、㈠、Ⅰ、⑴、壹等等等等,这就意味着一字多写,增加了辨别的难度。这大概就是新生代们认为看火星文就如玩脑筋急转弯吧。

再者,火星文的很多理所当然的法则看似很新颖,其实不过是某些地方的口音罢了,比如“我”得写为“挖”。要记得,火星文是从台湾传来的,台湾用的是闽南语,与广东地区的潮汕话很相近,我很肯定“我”在潮汕话中的发音与“挖”极端相近。与其说学会了一种“火星语”不如说习惯用了某个地区的方言罢了。其实想想也知道,台湾之所以创出“挖”这个火星语完全是因为他们把口头的东西写在了书面上,一个极不规范的书面语居然成为了潮流,我狂冒汗啊!

第三,火星文也包括有不少外语的简化,鼎鼎大名、大家耳熟能详的要算是“3Q”(thank you,谢谢)了。但我看到这词我就发火,这什么词啊!你真的如此读的话只会拖累你的英语。thank中“th”的音标是[θ],读法应该是舌头先伸在两舌之间然后缩进去,是个清辅音,绝对不是“3”的S音所能替代的,而thank中的“n”的音标是[ŋ]有后鼻音的,但“3”的拼音是“sān”怎么可能有鼻音呢?这样搞法不是误人子弟吗?刚开始用的时候大家都会说,“我们知道的,真用的时候就不会这样……”真的吗?当你一天10个小时都是如此操作的话,你大脑里还会剩下多少正确发音?!以为自己很聪明,把外语的8个字母缩成了一个数字加一个字母,其实呢~~~ 哎,我为他们感到心慌啊!

不能禁止别人不用火星文,因为我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但起码,我是不会用的,拒绝火星文!!!

2007-08
14

错综复杂的枯枝败叶

By xrspook @ 18:25:07 归类于: 烂日记

昨晚看完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枯枝败叶》,这是个挑战脑力急转弯的故事,但没有博尔赫斯的那么深不可测,加西亚不制造迷宫,但他所叙述的真实足以把你吓个半死。

故事主线很简单,就是一个医生死掉了,上校、他女儿和他孙子给医生办理身后事。但在这么短短的可能1个多小时就能完毕的故事里却牵扯出很多的故事。因为上校、女儿和孙子自有各自的感想和看法,他们各自经历的东西组成了葡萄串般的故事。上校认识医生,女儿只从别人的口中听说过医生是何人,而孙子甚至对医生一无所知。熟悉加西亚的人会知道《枯枝败叶》是他自己真实的家族写照。上校当然就是指他外公,上校的女儿是他妈妈,而就身份而言,他就是那个孙子。《枯枝败叶》甚至穿插了加西亚父母相识到结婚的故事,有点荒谬。书中出现了多个人的看法,从死去的医生家里的窗口望出去能看到上校的家,但同一个角度不同人却看到了不同景物。孙子看到的是屋前有2棵杏树,树阴下的家很阴凉舒服,而女儿则看到树阴下的老房子破落不堪。如此的手法让我想起了黑泽明著名的电影《罗生门》。

就我看来,《枯枝败叶》是加西亚以孩子的敬畏之心完成的,里面有鬼怪,有不可思议的东西,但那都不是重点,因为他要写的不是鬼故事。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他的作品成为魔幻现实主义的原因了,现实比鬼怪更恐怖,恐怖很多!众口铄金,流言蜚语的力量更是厉害。在某个程度上,加西亚的作品也反映了群众的无知,无知是恐怖的,就如鲁迅作品所描述的一样。

《枯枝败叶》转换得很快,前一段是上校的回忆,一下子下一段又可能跳到了女儿的回忆,或者跳回到现实,之间没有任何衔接。现实、过去、上校的、女儿的、孙子的跳来跳去,你想一天看2页,累计好几个星期看完,这样子不可能,你一定摸不着北。显然,作者写这作品的时候也必定很苦恼,怎么把很多很多的故事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东西?这作品不是作者一气呵成完成的,中间中断过很多次,也修正了更加多次。但若如果你真的有心去看的,你会把点点滴滴拼凑出来,得到的是一个让你震撼而又无奈的事实。

记得《百年孤独》的结尾提到一阵风吹到了马孔多把所有东西都吹走,一切不愉快的将不复存在之类的话,在《枯枝败叶》中也有类似的。书中的“枯枝败叶”指的是香蕉公司带着很多很多的人及很多很多先进了和腐败的思想进入小镇马孔多,作者厌恶死那些“枯枝败叶”了,恨不得大风把那些不好的外来事物全部吹走。

《枯枝败叶》的文章结构有点乱,因此我就顺势这感想也写乱一点了,呵呵。

2007-08
13

今昔

By xrspook @ 20:34:23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去了阔别已久的广东省中医院,感慨良多。

首先是西区现代化的装备让人耳目一新,你完全不会知道那是个中医院。和很多先进的医院一样,它几年前就开始用医疗卡、终端电脑来管理病人的信息。其实整个看病过程完全可以实现无纸化运作,至于打印出来的信息都是为了病人能看得清楚而已。从挂号开始,你的信息就已经传送到已挂号的科目,开始排队,诊室前设有候诊区而该区域则正对一片显示屏,显示哪个医生的下一个病人该是谁。而整个诊断过程医生拿的再也不是老是漏墨的钢笔,而是键盘和鼠标。不知道那些老教授们懂不懂熟练操作呢?他们可能是被逼迫着得最快学会打字自如的老行家了。一坐到椅子上我的目光就在桌子上寻找从前用来放手的布包,但到我离开那里我还是没找到,只是发现了已经用了好些岁月的鼠标垫。“把脉”是中医很重要的一个诊断步骤,而我则在寻找着当年的“经典”配套产品。病历是打印出来的,嘿,绝!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见识到,但真的很好,从前医生的字向来是天书,完全不知道在写什么,从诊断结果到开的药,一律不知道在写什么,都是狂草。因为一些是中文的草,一些是拉丁文,于是通常都是云里雾里。现在是打印,一切都清清楚楚。接着就到了计价,但远在你到达计价区开始排队之前,你的药费信息已经从刚才的诊室电脑通过终端,等待着计价者提取。现在到处都在升价,能吃的升不能吃的也升,但大概就只有在医院的计价交钱区域人是最爽手的,你能不交么?跟医生讲价啊!有个屁用。不交“天价”就是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交钱结束后,药的信息就以光速传到了抓药的地方,接着你就到指定位置拿走你已付钱的东西。整个操作流程十分的顺畅,流水线的操作实在太完美了!在你进入下一个步骤之前你就已被告知你应该在哪个区域的哪个窗口完成下一步操作。电脑为你排队了,你不用动脑子。但,如果某天停电了,或者终端坏了呢?医院能保持正常运作吗?

记忆中的省中医院是个沉稳黑暗的地方,大概是因为孩提时候看病通常都在晚上吧。绝大多数地方都很安静,儿科诊室附近除外!条木长椅、雪白的方形瓷砖,比较昏暗的灯光,还有就是一些晚上没有开放关灯了的区域,总是给我神秘和平静的感觉。和西医不同,这里没有那么明亮的灯管,这里也不用打针。说不定老医生还会开一些很好喝的药[xrspook:当年犯的通常是咽喉炎,顾有此说法]。记得当年东区老楼的天井下面有个很大的灵芝模型,当年的我好长时间以为那是真的,中医院有个大灵芝也不奇怪啊,要不怎么叫中医院?!最喜欢看首层的荣誉墙,那些厉害的医生都在那里了,而儿科的几个大夫尽管当年不识字,但都能数出来,嘻嘻:)抓药的地方也是我觉神奇区域之一,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大柜,里面又有好多好多的小箱子,抓药的大叔、阿姨就很顺手地从这里拿一搓,那里拿一点点用那个好像我玩具的秤量一量,分为几份就成了我的药了。值得一题的还有他们的毛笔字,他们总要在袋子上大笔一挥写上病人的名字。什么款式的字都有,有简化字、有繁体字、有草书、当然也少不了错字。我妈的名字就经常被张冠李戴,反正呢,知道谁是谁就行。今天没有抓重要,不知道那些“大笔一挥”的传统有没有继续下去,还是那个抓药的袋子早就在信息传过去的时候已经打印上病人的名字了。

今日一去,方知时间之流逝,人事之变迁,过去种种虽仍历历在目但已不复存在。但无论如何,只要是向好发展,我都依然支持。Of course啦,医院这地方,我不是读医的,不是医生、不是护士、也不是去帮手的志愿者,若是作为病人的身份去的话,少去、不去为f好。

2007-08
12

拖沓的预告

By xrspook @ 19:09:38 归类于: 烂日记

个人原因不能今晚回校了,还有就是天气因素,老是下雨,不用游泳了是不?如果下雨它也开我无所谓,只要不闪电打雷就行,但我是怕它不开。记得小的时候打雷闪电也依然在泳池嬉戏,完全不知道危险为何物。至于这个个人原因嘛,问题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

真不明白《穿高跟鞋的艾娃》(En los tacones de Eva)怎么可以拖那么久,很快能解决的东西却要拉得很长,当然,一个星期最多播5天(经常没有5天,因为那国家的节日太多),一天才20分钟,经典的肥皂剧。到2007-08-10为止已经播了176集,是从2006-11-14开始播的。长不是一个重点问题,我觉得它最掉胃口的是它的下集预告制度,每天它的官方网站都会显示明天的预告,一定有文字描述,30秒钟左右的视频就有时有有时没有,但有时即便有也是重复的,也许连续好几天都是重复一样的。这让人很沮丧,如此预告不如没有。除了这预告机制以外,每一集的最后和很多电视剧一样它也有下集预告,但同样让你很心淡,就上个星期而言,从星期一开始它就放出了以后的某个重要镜头,于是你很渴望地一天天地追下去,结果是到星期五那个镜头依旧只出现在下集预告,又要等一个星期了……能不沮丧吗?不要预告那么远,今天就说明天的,明天就说后天的。难道他们就没找找明天或后天里面的高潮部分?非得把跨N天的片断弄出来吊你胃口?在我的记忆之中香港电视剧就不会这样,即便是最轻松的电视剧都能找出下一集的看点,这才叫下集预告嘛。.

一个星期等着下个星期,人生就是这样被无辜地耗费掉的。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