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也在进步
昨天看了《广州日报》里一篇叫做《Google让我们越变越傻?》的文章,题目很吸引嘛,就看看我们怎么个傻法。文章分别从以下几个点展开:网络粉碎专注与沉思的能力;网络新阅读方式:海量浏览;打字机让尼采的写作风格发生变化;网络影响让传统媒体也零碎化。文中多次提到网络信息海量,人们随手就能抓住不少信息,人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我们更注重阅读的效率,于是传统的媒体也渐渐转型推出各类的“零碎信息”。其最重要的观点如下:
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说,该公司致力于将“一切系统化”。Google还宣布,其使命是“将全世界的信息组织起来,使之随处可得,并且有用。”通过开发“完美的搜索引擎,”让它能够“准确领会你的意图,并精确地回馈给你所要的东西。”问题是,它会使我们越变越蠢吗?
“我感觉得到。”卡尔最后说,库布里克黑色预言的实质在于: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解世界的媒介时,它就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
上网阅读时,我们充其量只是一台“信息解码器”。
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解世界的媒介时,它就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
我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如果没有Google的“系统化”和“人性化”,那么我们在互联网杂乱的信息海洋面前又能怎样呢?就好像在一个偌大的高校图书馆里,如果没有了准确地书目资料整理,没有了书目分类,找上半年你也许还找不到你的心仪的书本,又或许经过几个月以后你才知道图书馆根本没有你需要的。海量信息管理从一开始就和准确的信息收集及提取密不可分,无论是编排资料的还是抽取资料需要更多的技巧,需要化繁为简,用小小的关键词代替枕头般厚的著作,只有通过小化处理,大作才有更多被发掘的机会。
几年前,我刚认识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的时候别人教我要会使用关键词,但看看如今的搜索词,都成句子了,比如说“为什么会***”,而不是从前的“***+成因/机理/原因”这让我哭笑不得。感觉就好像摄影,从前是摄影师手动调焦拍摄人像,而现在大家惯于使用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数码相机自由拍摄。到底哪个好一些呢?看情况吧,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个显而易见的知识问题,“自动模式”很优越,不过如果你是要做研究,“手动模式”更神通广大,前提是你得有一定的技术,比如说能纯熟运用关键词、巧妙提炼关键词等。Google可以在你初次搜索的时候自动为你从长句中抽取关键词并反馈出搜索结果,但对搜索结果的进一步发掘,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网络就得靠你自己了,比如,你需要从某个信息中发掘更好的关键词,通常是原关键词的上位词、下位词或者被用得更广泛的关键词同义词,进行多次搜索,发掘再搜索的过程需要你的专注与思考。搜索本来就是一个不断重复深化的过程。如果你认为搜索就是输入然后输出那么简单的话,可能是因为你只在使用一层搜索,你在依赖搜索,因此会觉得搜索让你大脑退化了,变傻了,但如果你能意识到多层搜索的存在时,你就会明白你才是搜索的主导者,你正在依靠搜索实现自己的目标,思路是你的,搜索是工具,仅此而已。
人,原有尾巴,但在进化过程中生物发现那部分并不在需要,因此就逐渐退化了,但为了应对复杂生活人需要大脑,因此人类大脑得到了匪夷所思的进化。我们的能力也一样,既然点击鼠标就能获取信息,为什么还要在图书馆瞎转呢?如何对所得信息进行处理,发掘出更有用、更全方位的信息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在某些环节上我们的确退化了,但我们也在完善进步啊,且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也挺好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