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
7

《我和我的冠军女儿》台湾爆红

By xrspook @ 8:53:33 归类于: 烂日记

Dangal《我和我的冠军女儿》在台湾的口碑棒极了!跟以往的阿米尔汗电影一样,《我和我的冠军女儿》都被低估了,所以跟其它好莱坞大片不一样,出现了一个越往后观众越多,电影院排片越发不够的现象。因为口碑这种东西是一传十十传百,以指数级别的速度增长,而且这种宣传完全不用钱。按照台湾发行方发布的消息,仅仅两个星期不到,《我和我的冠军女儿》全台的票房收入已经超过了3000万新台币,这个数量是当时《三个傻瓜》整个运行周期总票房的两倍以上。只用了两周时间《我和我的冠军女儿》在台湾已经创造了新的印度电影票房纪录。如果这部印度电影能得到像好莱坞大片《美女与野兽》之类的那种待遇,估计在台湾票房过亿也不是梦。在排行榜上,非常有可能能跟好莱坞的大片一决雌雄。那些从来都不留意宝莱坞电影的人,看过这部印度电影以后赞口不绝。他们做梦都没想到,印度电影原来可以这么好看。而这种现象最能体现在票房的变化上。《我和我的冠军女儿》第一个周末台北的票房是309万,第二个周末是384万。这种逆向生长的现象,对好莱坞大片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开始他们的观影基数就非常大,有可能一个周末就已经超过1000万。究其原因,是因为好莱坞电影的名气大、广告多、被人们熟知。所以无论是播放电影院的数量,还是每个电影院排片的数量,相对于《我和我的冠军女儿》来说都是压倒性的。谁也不会把自己赌博在一部宝莱坞电影上,这可以理解。但可以这么说,阿米尔汗的电影,尤其是近十年来的电影,完全值得你非常信任。

通常,电影的票房规律都是第一周的成绩最好,往后的票房就一周比一周少,遇到好片,下降的幅度没那么大,可能小于30%,但遇到很一般的电影,降幅达到60%以上也很正常。这种现象出现在电影院和排片数量能满足观众需要的前提下。无论是台湾印度美国中国还是世界的其它国家都一样。但为什么《我和我的冠军女儿》在台湾能够逆向生长呢?这是因为他们一开始的台湾排片相对于好莱坞大片来说太吝啬了。从3月27号开始,我就在Yahoo奇摩上有关注《我和我的冠军女儿》。台湾各大影院《我和我的冠军女儿》的排片场次就近几天的数据来说,尤其是从昨天开始他们电影院排片的场次终于超过了每天两百场。而之前一直都只是徘徊在180多和190多的层面上。195跟201没相差多少,但是从宏观来说,这就是100级别跟200级别的不一样。如果《我和我的冠军女儿》第一个周末上映就超过两百场,那很正常,但是这个两百的数字却出现在电影上映的两周之后的工作日。这是相当神奇的事。但对阿米尔汗的电影来说,这一点都不奇怪,比如说当年《我的个神啊》在中国就出现这么个现象。一开始的排片一般,但是随着观众越来越多,口碑越来越好,各大影院和片商后来加码排片。按照《我和我的冠军女儿》台湾发行方车库娱乐的说法,这个周末这部电影在台湾的排片将更好,播放电影院的数量更多,电影院播放的场次也更多,因为已经有观众跟他们反映,他们很想看这部电影,但是播放场次太少。台湾西门町的乐声影城一直都对《我和我的冠军女儿》很支持,从我观察的这些日子看来,他们一天最少排九场,最多的时候排过十二场,通常是十场。但最重点是他们播放的影厅中有一个是能容纳800人的巨幕厅。800人的放映厅是一个什么概念呢?通常国内的电影院IMAX厅大概就是五六百人的样子。中等的放映厅能容纳两三百人,小厅通常是九十多到一百多的样子。但是乐声影城每天都把他们的巨幕厅排满了《我和我的冠军女儿》,除了巨幕厅以外,在一些一般厅里面他们也在放《我和我的冠军女儿》。连续两周多都是这样,可见他们对这部电影有多大的信心!据说,把电影放在800人巨幕厅里,而且是一天不断地播放,是他们超规格的行为。在800人的放映厅里,每一场电影可能都会有超过80%的上座率,这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乐声这次抓住了机会,可能,他们如果继续能坚持下去,《我和我的冠军女儿》会打破他们电影院的单片上座率记录。

《我和我的冠军女儿》正在台湾红红火火,相信这股热情很快就会烧到中国了。

2017-04
6

RUN NOTE

By xrspook @ 21:20:23 归类于: RUN NOTE

星期四 2017-04-06 18:48
平均心率158,最高心率183,平均配速537。今天FR235给出的距离比平时少,少了至少50米。今天我一路在想我是不是应该进入MAF180模式。从现在的心率数据看来我已经在用比较拼的模式了,虽然感觉上并不很明显,因为多出来的5点心率是用来出汗的。我想保持速度,但我知道这样的心率长期下去不好。#xrspook未行够#

2017-04
6

Singam系列观后感

By xrspook @ 8:54:21 归类于: 烂日记

虽然看印度电影已经有两年多,但是我还是傻傻的分不清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要通过听来辨别基本是不可能,看到了具体的文字有可能会分得清谁是谁,但是在分清谁是谁之前我还是得去复习一下泰米尔语和泰卢固语的文字到底大概是什么模样的。于是这就让我很纠结,到底某一部南印电影说的是泰卢固语还是泰米尔语呢?无论是哪种语言,肯定我看到的已翻译版本大家都是用英语去翻译的。至于为什么得纠结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是因为电影里面可能出现某种文字,但那不一定就意味着演员们说的就是那种语言。看印地语电影的时候我看到天城体就默认那是印地语。相比于印地语电影来说南印电影我主观选择看得少,自然就多困惑了。如果某一天我在印地语电影里面看到了天城体的某些文字,可能那并不是印地语,那可能是马拉地语。我觉得二者扭来扭去差不多,但显然他们完全不是一回事。可能他们的渊源有点相似,都来自梵语,但在后来的进化过程中,他们变成了两种不一样的语言,这种不一样的语言并不等同于中国同样的文字不同的多读法。因为文字也不同,所以那不是方言,是不同的语言。

要把电影打进南印市场就必须有泰米尔语和泰卢固语的翻译版本,我认识这两种语言,第一次分清他们的文字,是从Dangal的宣传开始的。那些扭来扭去的文字,居然拷贝到电脑上系统还能识别出来,而不只是一个方块这已经足够让我觉得很神奇了。

连续三天晚上,我看完了Singam系列。之前就听说过有这些电影,但我不知道主角是苏利耶(Suriya Sivakumar)。我是先从三看起了,因为那是印坛新近的作品,Singam 3是2017年2月上映的电影。看完三以后,我觉得感觉很好,于是把一和二都看了。顺序是先看三再看一最后看二!感觉很好,满满的鸡血感。跟我过去看的印地语动作片感觉完全不同。印地语动作片很多时候就是秀身材。于是有网友调侃说,这该不是去健身房随便找个健身教练过来拍电影吧。跟南印男神苏利耶相比起来,印地语的动作片男星很多时候表情相当木讷。人家不脱衣服就能表现出霸气威猛,你为什么必须一定得脱呢!印地语的动作电影是通过身材来征服你,这种做法跟欧美的大片有点类似,但南印的电影却是用特效和夸张的动作(开挂)本身去征服你。他们动作的那种夸张程度就像是中国的气功已经非常好地传承到那里去了。动作片夸张到那个程度,大概现在就只能在南印电影里看到。Singam第一部是2010的年,第二部是2013年的,第三部是2017年的,横跨了七个年头,但三部电影那种风格完全一致,这么多年来坚持做同样的事还一直不变真心不容易。我个人觉得三部Singam电影一部比一部做得好,非常的不简单。因为通常续集出来效果会不如第一集。Singam完整地保留了印度电影的传统项目:一个专门用来搞笑的小角色,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现在的印地语电影很多时候已经把唱歌跳舞换成了讲故事的MV,但当然不是全部,但已经有好些部分是那样。但Singam系列不这样,他们的唱歌跳舞就是传统的唱歌跳舞,但唱歌跳舞并不影响Singam系列的整体剧情和逻辑性。不得不说这个动作电影系列节奏非常快。故事推进得很快,对白也来得非常快非常多,所以我有时觉得自己跟不上他们的节奏了。

第一次认识苏利耶是因为他是原版的《未知死亡》的男主角,后来在他的力荐之下米叔成了印地语版本的男主角。第一次看《未知死亡》,看的是米叔的版本,当时我觉得怎么可以这么夸张。但当我看过南印原版以及苏利耶的这三部Singam电影之后,我完全明白了。米叔的《未知死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为了终于原版的《未知死亡》的风格。拍《未知死亡》的时候,苏利耶还比较年轻,所以我觉得米叔在男主角失去记忆以后的那些表现更加到位,把困惑和仇恨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相比之下,苏利耶则是主要是茫然,但仇恨不足。看过Singam系列以后,你会感觉到苏利耶的那种威猛的仇恨已经完全建立起来了。现在要苏利耶和米叔同时演那种感觉的话,两人的表现会不分上下。看过苏利耶的六部电影以后,我可以得出结论,即便我闭着眼睛随便挑,这个男演员的电影也会让我失望。

昨晚的Singam 2里面有这么一句对白“不要混淆爱与崇拜”。爱与崇拜是完全不一样的两回事,但很多时候,成为粉丝后你会说不清自己的感觉到底是哪一种。以前我也困惑过,但是当我遇到遇到一个玛丽苏以后,我精准地意识到自己只是崇拜,而不是爱。因为崇拜的时候,你会非常希望跟别人分享,但如果是爱,你会很吝啬地把那当作私有。总觉得自己跟某个人的某种感觉是别人没有的。但显然我不是这回事,我觉得我喜欢的东西就必须得跟大家分享,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喜欢上,我会非常满足开心。正因为我的是崇拜而不是爱,所以也无所谓背叛。今天我可以崇拜这个,明天我可以崇拜那个。当我觉得崇拜的人的优点我已经吸收得差不多的时候,我可以换一个,而之所以这样,跟移情别恋一点关系都没有,之所以崇拜是因为我想变得更好。只有吸收百家之长,才能让我走得更好更远。

爱和崇拜不是一回事,崇拜和花痴是不是一回事呢?我觉得也不是,因为崇拜可以来得很专业,但花痴,貌似一直都只是停留在一个很显浅的水平。

要整就得整得有点深度,要有创意,要有特色。专业崇拜这种事,我这辈子算是永远割舍不掉了。

归档:2017-04-06 Dangal – 怪咖

2017-04
5

无谓的怨恨

By xrspook @ 10:25:26 归类于: 烂日记

昨晚看米兰·昆德拉的《不朽》的时候,看到了如此一段话。

阿涅丝完全可以肯定,她父亲就是厌恶这种亲密。船上的人推推拉拉,挤在一起,使他非常腻味,他宁愿淹死拉倒。和这些相互打斗、践踏,把对方往死里推的人肉体接触,要比独个儿死在纯净的海水里更加糟糕。对父亲的回忆把她从满脑子的仇恨中解脱出来,慢慢地,那个拍打自己的额头的男人恶毒的形象在她的脑子中消失了。她突然想到了这么一句话:我不能恨他们,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把我和他们连在一起,我们毫无共同之处。

现实中的确就是这样,有些无端端的侵犯也说不清,那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可能是一句话,是一个眼神,是一个动作。一晃而过,你甚至没有看清或者听明清。但潜意识里,你就是觉得那是对你不好的,你不喜欢,所以怨恨和愤怒由此而生。但是,做人有必要这样吗?那些不喜欢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让它们左耳进去右耳出来呢?

举个例子,我在淘宝买了一些种子种薄荷,种到一定程度,我就照了一些照片,然后写了一大段话作为评论。某一天,当我打开淘宝的app,有个消息弹出来,通常我不会去看,但那天真的鬼使神差,我打开了。一个路人甲评论说,这些不是薄荷。如果这些不是薄荷,那么这些是什么呢?你能给我展示一下从种子长成的幼苗薄荷到底是怎样的吗?仅仅一句“这不是薄荷”。看到以后,我的怨恨就出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这些东西我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评论的那个人仅仅用了五个字把所有的付出全部都打进了地狱。但其实如果冷静去分析,这是一句中性的话,他不过阐述了事实而已。是薄荷不是薄荷,不是我的错。种子是在这家淘宝店买的,如果种出来的不是薄荷,显然问题就出在种子上面。所以即便评论的那个人在否定,也不是在否定种薄荷的我。但人就是这么奇怪,总是自作多情地觉得自己也被否定了。薄荷这种东西如果真的要从种子种起很难出纯种,因为种子生长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会发生变异。所以,即便是完全不同的种子,放在相同的环境下也很难保证出来的东西,一定就不一样。去网上搜索一下种薄荷的信息,你会发现那些种出某个确定某个品种薄荷的人,基本都不是用种子,而是用扦插。一开始就买分苗或者幼苗。那样种出来的薄荷,肯定会更好,品系也会更纯,但那不是我想要的。因为我想经历薄荷的整个生长过程。从种子萌发到最后长成强壮的植株。既然是从种子开始,所以我需要做的使用最快捷优质的方式让种子发芽。然后把发芽的种子放到适合的土壤里,让其生长。尽可能地给予足够多的水分和太阳,使其在生长过程中不出现徒长营养不良。如果从土壤里冒出来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我当然要拔掉,因为那根本就不是薄荷。但如果土壤里出来的东西,基本上样子都差不多,我就默认,那就是种子长大的模样了。至于那是不是我想要的某个品种的薄荷、有没有发生变异,我无法考证。在这之前,我从未听说过,从种子开始种植物会非常容易发生变异。在开始用种子种薄荷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我买的那些品种的种子的成年植株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

很多时候如果做不到冷静地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人生就会过得太被动辛苦。

2017-04
4

RUN NOTE

By xrspook @ 16:31:42 归类于: RUN NOTE

星期二 2017-04-04 09:41
平均心率153,最高心率175,平均配速557。今早730吃早餐,吃完以后又去睡了,900前起来,期间做了个内容不怎么好的梦。和前两天的跑步比起来今天好像状态没那么好。明明昨晚已经磨过前脚掌的某个茧,但今天还是那里不舒服,我觉得跟白绿Mizuno Wave Enigma 4有关,去掉鞋垫后能摸到前脚掌大底纹路的凹凸不平,从外面看,中底很靠谱,但伸手到里面摸,中底在哪里?!以前穿的Mizuno没有这个问题,但Enigma 4和Inspire 11都这样。薄薄的鞋垫一定距离以后肯定被压成无物,前脚掌不痛才怪! #xrspook未行够#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