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
6

找自己麻烦

By xrspook @ 9:51:44 归类于: 烂日记

本来打算只搞30分钟的东西,结果我搞了三个小时都不止。想想都觉得很疯狂,于是整个晚上就变成了加班。上班下班对我来说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我确信我正在做的事情是工作的一部分,但是从来都没有人强迫要求我必须这么干。跟我去纠结电动牙刷的电池一样,我完全是出于我想知道,所以我去纠结。

没人在乎那一公斤的东西该如何分配,折腾了我一个晚上,但不是这一公斤我算错了,而是貌似我把有多少件物体加起来一公斤的物体的件数给搞混了。总件数没有问题,但细分下去就有毛病。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是因为当时我制定那个校验规则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过件数。数量是可以核对的,但是件数不行,纯粹靠我自己去把握。为什么总数没问题而分类会出现误差,这个问题我折腾了三个多小时,虽然没搞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因为我在分类里又细分了太多东西。我不可以一步到位进行计算,我要经常进行各种排除。一共有4个大类件数,其中三个跟我之前的对不上。我个人觉得,这样实在太糟糕了,虽然每个分项之间只差一点点而已。为什么之前会搞错呢?怎么会搞错的呢?之前我到底是用什么方式把那个组合出来的呢?现在要搞清楚当时的思路实在太难了,因为那是一年多以前整的,我当时到底用了什么操作呢?现在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因为是在晚上核对,而且连续干了三个多小时都未果,所以我确定继续下去我的脑子不会好使,与其继续纠结,不如回去睡觉。或许今天早上突然之间我就有灵感了,比如说前天我在改进明细数据的结构,根据某些报表的习惯,我把某些东西拼在一起,但后来经过深思熟虑以后觉得那是不可行的,因为某些数据按照某些规则,几乎可以这么说,可以无限拆分,但另外一些,我暂时觉得是没有拆分必要的,而且其拆分方式跟之前的那些不一样。之前的那些数据不进行变态拆分的时候,这两种数据是可以放在一起的,但是当前面的玩起了无限拆分,要把前面和后面的数据放在一张表里作为汇总表的明细数据显然不可行。昨天早上起床后上厕所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一上班我就开始着手把我前天硬是拼在一起的东西分开,把可以无限拆分的继续拆分。拆分出来的两种数据,我都可以轻易的通过我手头上的资料快速地把它们变形出来,而不需要像前天那样全部都人肉处理。

想得越多,写的分析越多,越会感觉到自己的基础数据不够仔细分类不够合理。从前觉得很靠谱的分类方式现在看来挺傻听天真。当时的目标导向性很强,但是可塑性不高,没办法把那些数据作进一步组合利用。这些年来跟数据打交道,让我明白到,只有把最基础的东西分类好,后面才可以玩得转。

数据处理和分析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2020-03
5

电动牙刷耗电测试

By xrspook @ 10:47:11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花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间歇时间)去研贝医生的电动牙刷。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一个小时之内可以结束战斗,结果这场战斗居然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这样的结果让我很震惊,因为对上一次在家里做试验的时候,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一样的试验条件,理论上出来的结果应该是相似的。某个周六我在家里,让贝医生连续不断地进入刷牙模式,22次之后,从充满电的绿灯长亮变成了黄灯。昨天从绿灯到黄灯,我足足反复了48次。上一次当牙刷进入黄灯后我就不再继续下去,而是拿去充电了,而这一次,我继续刷下去,从黄灯到红灯我又刷了13次。如果这根牙刷待机的时候是完全不耗电的话,这样的测试结果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可以连续使用63次,每天两次的使用频率,等于一个月不用充电了。22次和48次差别非常明显。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一定程度上我觉得跟刷头有没有阻力有关系。上一次我把牙刷头套进去了,牙刷头一直作用在我的手上施压,而这一次我没有装上刷头,只是把牙刷拿在手上或者放在桌面上。之所以没有一直都放在桌面上,是因为上班时间虽然牙刷震动声响不大,但是还是会有一定分贝,在安静的环境下,那个声音很明显。有段时间,我是把牙刷拿在手上。长时间拿着那个牙刷,我觉得自己都变成神经病了,放下牙刷以后,我仍觉得手依然在那里震动。

上一次在家里试验出牙刷可以连续运行22次,已经让人很惊叹,而这一次更加是不知道如何形容。根据我妈的描述,这个牙刷使用两天就会没电,第3天早上开机的时候是黄灯,但牙没刷完就会变成红灯,自动关机,然后再也无法开启。我妈用电动牙刷刷牙的频率是每天早上一次,晚上那一次她用的是普通牙刷,因为她一直觉得电动牙刷无法把牙齿刷干净。所以昨天下午我把牙刷的电量耗尽后重新充满,接着我进行了间隔的试验。每天早晚各启动一次,看看能坚持多少天。我的第1次间隔试验没有加上刷头,也没有给施加阻力。在空载的条件下,理论上应该能坚持两天以上。我把我妈的牙刷拿到手亲自测试之前,我妈已经在家里进行过两轮试验,两次都是用不到三天时间。我妈跟我说,不要在这根牙刷上继续较劲了,反正她不喜欢用,但是对我来说,研究这个牙刷是一个工科生的探寻故障原因的喜好,所以我会设定试验方案,然后执行,必要时候还得多次重复。目的是得到类似的结果,最终得出故障原因并排除它。估计贝医生的用户里只有极少数会做这种事。的确有人会把牙刷寄回售后,但只会告诉他们,用了几次就没电,但这几次的间隔到底是如何,这种情况重复出现了多少次,估计用户不会去详细记录。所以,有人会觉得牙刷寄过去再发回来,情况还是一样,而有些人则觉得问题解决了。之所以问题会存在,肯定是因为贝医生的电动牙刷在工艺设计上有某些缺陷。如果用户的测试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些缺陷,用户不只是帮助了自己,而是帮助到电动牙刷的制造商以及千千万万使用产品的用户。

我不是为了什么而去纠结,只是因为我想纠结,所以纠结。

2020-03
4

回家吗

By xrspook @ 11:21:36 归类于: 烂日记

to be or not to be,现在跟我来说,这是回家还是不回家了。从前周末就家是理所当然的事,但现在周末要不要回家必须得想一想,可能还得纠结来纠结去。因为回家就意味着要去搭公交,如果回家的路上不搭公交,还得规划一下骑行的路线。现在的共享单车比几年前贵。如果我是个天天骑车的人,我愿意买个月卡。那显然,以我这种频率,周末只骑一次,一个月就几次,非常的不划算。从前我想都没想过骑行路线和步行路线会不同。因为我觉得可以走路的地方,基本骑车也没什么问题,起码在中国,这不会有任何的状况。

前两天我研究过高德地图给出来的骑行路线以及步行路,发现骑行路线里他们会让爬楼梯这事尽可能的少发生。所以如果要选择过江的桥的话,他们会指引你一条可以骑车上坡的跨江桥。虽然可以骑上去,但问题是路要绕远了啊,而且也有可能比我想象之中得多等好几个红灯。同样的出发点,同样的目的。用步行路线骑行我可能只需要过2个红灯,但是如果按照他们的骑行路线走,要过超过10个红灯。这就是为什么我走我选择的路线,18分钟就可以到家,但如果按照那个骑行路线,得用超过30分钟。软件关注的东西和我关注的东西不一样。对我来说,用共享单车就是想快点回家。时间越短越好,路线越短越好,但可能软件路线规划里的骑行路线,是为了让你可以一直骑行,不用下车。他们规划的路径有可能更适合骑车,因为我选择的路线有一段完全是地砖的人行道,而且那条路已经建了好些年了,可能因为沉降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地砖本来就铺得不好,在上面骑车高高低低,可以把你的灵魂都颠出来。不过,那段路顶多几百米,很快就过去了。当然我也做过一些坏事。因为有些地方我懒得上上下下楼梯,所以我下到了汽车行道上逆行一段,不过那段路很短,大概50米而已。要我在骑车的时候完全遵守交通规则,显然我是做不到的。因为我从来没接受过骑车的交通安全培训,有些东西是我根本就不知道不行的。我一直觉得走路和骑车比起来,后者只是提升了速度而已。骑车回家对我来说不算太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不觉得辛苦。因为过去两个多月我一直没做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现在要戴着医用口罩骑车,我不可能太快,因为我是那种做有氧运动时会不自觉口鼻一起呼吸的人,戴着口罩深呼吸显然太难了。我总觉得我张张嘴呼吸一段时间,口罩就湿了,湿了以后我倒不觉得口罩会贴在脸上,因为两次骑车我用的都是绑带式的医用外科口罩,所以会觉得那个东西会往下掉,大概也不会掉太多,但因为口张开了,大概那样的话口就会把口罩撑下去了。真的无法想象那些带着限氧面罩的人是怎么做运动的……

从前我觉得回家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我经常在想到底回家有没有必要。

2020-03
3

自寻短见

By xrspook @ 20:50:34 归类于: 烂日记

当我亲眼见识过浪潮的“翻译员”以后,我确信这个公司开发的任何软件类产品是绝对不能购买的!据说浪潮是世界第三大服务器供应商,我不知道他们的硬件到底做得怎样。我们单位买浪潮的软件,大概配套的服务器也是他们家的吧。那些可能是浪潮的服务器在我们的机房轰鸣了几个月,终于有一天他们发现原来参数是可以改的,我们的使用负荷不算非常大,所以没必要开那么强劲的散热,所以终于那个隔了两间砖砌办公室也能听到的轰鸣声退下了……你卖服务器,服务器的机房装修应该也懂吧,即便不完全懂装修,起码服务器机房的布局要求你是必须非常清楚的吧。我们的机房的一面砖墙靠着走廊,那面墙一直是湿的,到某一天某人终于发现了上面的霉点和水珠,而且无论做多少次补漏装修依然无法修复的时候才终于有人觉得那是因为机房底部是隔空的,隔空上面做防水隔热了,但下面没有。其中一个服务器几乎是靠着那面墙放置的,出风口对着墙吹,夏天的时候机房外面温度高,里面温度低……一个专门做服务器的公司居然提供这样的全套服务,惊不惊讶,欢不欢喜?!两年前在挑选公司做我们单位智能系统的时候做过好多调研,走访了好多地方。最后之所以选择了浪潮是因为他们为中储粮做过系统,而且在那么多家竞争单位里他们是最有名气的,我也终于确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店大欺客。

我们单位是一个国有企业,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这是一个混日子的地方,没有效率和质量可言,但见识过浪潮以后我觉得我们这些人虽然跟某些私企外企比起来很有差距,但也能秒杀掉不少浪潮的人,起码可以秒杀掉不少曾经参与过开发我们软件的人。我从来都敬重码农,因为一定程度上我自己也是码农,我不知道码农为什么要到浪潮工作,当他们在浪潮混了一段时间以后,如果他们要跳槽,他们怎么可能在外面生存。见识过浪潮的软件产品之后我觉得哪怕是积木搭建式的小程序都比他们厉害多了。一些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基础到不能在基础的功能他们居然说做不到,又或者说得一年才能实现。只要给我们单位一个同事3个月时间,只要给他5个靠谱的助手,我确信他一定能做出让大家都满意的东西。今天去总公司开会,我们给那个浪潮的“翻译员”解释了半天,一些我们觉得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东西我们都得费九牛二虎之力。一个得回去给码农翻译的人尚且无法理解客户的需求,码农怎么可能写出符合我们要求的东西?!跟那个“翻译员”相处了一天之后,我相当想掐死他。与其被他们搞死,还不如换一个公司,起码那样的话我们还有重生的机会,耗死在浪潮上简直是把我们自己赶进地狱。浪潮非常恐怖,我不觉得还有什么比他们更低端无能的了。

一个明确自己能做到的东西一定不如Office办公软件,我要你何用!

2020-03
2

居然还召集开会

By xrspook @ 14:13:04 归类于: 烂日记

上个周末,我两天都在单位,因为考虑到周一晚上要回家。与其周一早上过来上班,然后晚上回去,还不如直接周一早上就不折腾了,直接到晚上再回家。如果这不是一个3月的月头,我根本不用这么烦恼。因为一开始,总公司定的那个开会时间是周一早上。如果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一,我完全可以不回东莞,直接去开会,周二早上再回来。我根本不知道去总公司开会要半天还是一天,因为那些神经质的会没有一个正式的发文,甚至连OA上协同的通知也没有,唯一留下痕迹的只有微信上的聊天记录。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这种特殊时期他们仍采取面对面开会,视频会议不行吗?如果一个视频会议不行那就开两个、三个甚至N个!!!上星期四下午下班了以后才跟我说,星期五总公司的人要过来跟我探讨一下直属库需要报送的各种统计表格。实际上,那天晚上那人发过来让我先看看的那些表格全部都是总公司的汇总表。其实直属库填的所有表格都是总公司定下来的规矩。他们知道我们可以提交那些数据,而现在总公司的人之所以搞不懂其中的勾稽关系,大概因为平时他不负责处理那方面的内容。如果这样的话,总公司那边为什么就不能找一个熟练那一块的人加入这个软件的开发调试呢?我不知道总公司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但其中有一点,他们的工作很多都是平行的,他们分到了多个人的头上。所以虽然是同一个部门的,但是每个人管的类别不一样,对自己的那一片,可能比较熟悉,但是却没有一个统领的人清楚他们整个部门的所有流程。部门主管是管大局的,而小不点们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出差错,能准时地要到下面人的数据已经阿弥陀佛。看过总公司的汇总表以后,我觉得,他们的工作实在太痛苦了,而做那么痛苦的东西,居然还可以一直坚持下来不出差错,简直让我叹为观止。如果要我临时顶替他们的工作,显然,我是做不来的。如果要我熟悉上手他们的东西,起码得两三个周期。或许我在一个周期以后,在了解了他们的逻辑之后,我开发一些快捷的方式处理数据。因为我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我没办法人肉一次又一次去完成一些机械的东西,那样的话,我肯定会出错。还不如开发一些程序出来,让我可以避免出错,同时可以尽可能地懒惰。

我觉得如果未来这套系统真的可以成功的开发出来,总公司的人肯定可以减轻很多工作压力,但问题是,软件开发出来,顶多只能解决你正在承受的压力,但是人不可能永远只停留在那个层面上。软件开发有个尽头的,对方不可能一直帮你做更新,但软件一旦不更新,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最终肯定悲催。因为政策不断在变化,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事件。比如谁也料想不到2020年初中国会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于是湖北省的中央储备被紧急调用了,而且,还被调用了多次。幸好这一次是湖北,如果下一次轮到广东呢?

越到关键时刻,越应该体现我们的价值,但我们真的懂得如何兑现我们的价值吗?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