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
31

过去的古惑仔

By xrspook @ 23:59:10 归类于: 烂日记

昨晚要完全意外的情况下,我看了一部香港电影,名叫《旺角卡门》。理论上我应该很熟悉这部电影才对,因为里面张学友的表情包被铺天盖地地用过无数次了。从名字看来,我感觉那应该是王家卫的作品,这个导演到底长什么样,他具体有什么作品,我说不出来,但总的来说,他的作品总跟别人有些不一样。之前我看过表情包相关的那一段视频,但全片我没看过,也不知道里面居然众星云集。刘德华、张曼玉、张学友、万梓良。昨晚我看片子的时候觉得这部片子实在太怀旧了,而且怀旧得太真实了。看《阿飞正传》的时候,我觉得那应该是一部怀旧的电影,拍摄的年代并不是电影里故事所处的年代。但旺角卡门不是,旺角卡门是1988年的电影,所以里面的那些东西大概就真的是1988年的状况。在我的印象之中。90年代的香港大概就是那个样子。看到《旺角卡门》里面的刘德华,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古拉姆》里的米叔。《古拉姆》里面的米叔最后得救了,但是刘德华跟张学友这对大哥小弟最终挂掉了。一开始我就隐隐觉得,他们只有挂掉这条路。如果最终张学友能走上正路,刘德华不一定非得挂掉,因为他跟张曼玉好在一起是所有人期待的东西。但张学友无药可救,作为他的大哥,刘德华也必须一起死。

香港黑社会题材的电影屡见不鲜,甚至可以说,那是全世界出产黑社会电影最多的地方。黑社会电影里面的古惑仔根本不拿警察当一回事。他们有他们的法则,有他们的手段,最巅峰香港古惑仔电影必须点名郑伊健、陈小春。其他地方的古惑仔电影也不是没有,但是,对我来说,是香港的古惑仔电影让我知道了黑帮的存在。有时我甚至分不清那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在我生活的地方根本没见识过那些东西。大概黑帮这种事,在哪里都会有。还记得,看《再见古惑仔》的时候,我为那部电影流泪了,而昨天晚上,看完《旺角卡门》以后,我也是各种沉重,甚至有点压抑。他们走上那条路。有他们个人的选择,但更多的是生活的无奈。《古拉姆》里面的那个女律师是一个拯救的角色,当然,最主要的蜕变还是在于男主角本身,但是,在香港的古惑仔电影里,基本上是不存在这种最终的蜕变。有时他们的确想改变,的确想逃离那个圈子,但除了死亡,他们毫无其它可选的解脱。

我不太了解过去几十年的香港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黑帮非常猖獗吗?一向如此?通常情况下,电影反映的是现实生活,当然,里面肯定会有夸张的成分。现在的黑帮电影算是少了一些,大概是因为现在也不怎么批准拍这种电影吧,即便拍好了,大陆这边估计也不会让你上映。我读初中,还是少年的时候,很喜欢偷偷地看古惑仔电影,觉得那很帅。现在的年轻人必定也有同样渴望。过去他们只能在游戏上对这种东西模仿崇拜,但现在因为某些人甚至是某些国家的故意煽动,他们走上了街头,做那些估计他们根本就没考虑过到底自己在做什么的事。这让我想起了香港电视台从前有一个叫做生命无take two的广告,但这个广告好久都没播过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广告,肯定是因为那个时候香港需要朝这个方向正确引导。

不懂得珍惜不懂得爱,就为了一些根本说不上是什么的理由献上自己的生命,这叫鲁莽。

2020-05
30

作死的时代

By xrspook @ 18:08:36 归类于: 烂日记

霸权主义这种东西真的让人觉得非常恶心。其实为什么一定得霸权呢?为什么就不能大家一起分享这个世界?有时我觉得某些人种的脑洞真的比较奇葩,完全不可理解!

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的版图不断地向外扩张,但从整个历史看来,扩张的那些时间不长,因为某些统治者擅长打仗,所以版图在不断的扩张。把别人打败是一回事,把别人的国家、把别人的人民以及资源都真的管理好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相对而言,其实版图最大的时候,并不是最繁荣昌盛的时候。历史上繁荣昌盛通常意味着国家的版图相对来说比较固定,那时我们也会向外输出,但是那种说出通常不是侵略性的,而是友好的经商往来或者文化交流。钱很重要,但钱不是唯一最重要的东西。中国的封建帝制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甚至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维持时间最长的。当然了,后面这句话我并不确定,我只是感觉上应该这样。世界的其它地方,尤其是欧洲的工业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他们主张的是民主自由,但是他们真的做到了吗?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一定比社会主义国家优胜吗?谁好谁不好的问题,我不好说,因为我从来没有在中国以外的国家生活过。

民主是什么东西呢?我们现在的国家不民主吗?当我参加过投票选举以后,我觉得所谓的民主是一些可以操纵的东西。当上面的人觉得应该向那个方向发展的时候,大家的意愿就集中在那个地方。即便有时实际上大家选择的不是那个,但最终结果还是会趋向于上面所期待的那个方向。谁有选票谁没有选票,不同选票之间的权重,决定了那些所谓的民主。一切早已有定数,这个东西比随机找一个领导人好不到哪里去。为什么人们就觉得,他们有了民主呢?

自由,从来都是有条件的,只有限定了某些人的行为,其他人才能拥有相对的自由。什么是自由什么是不自由,这其实是一个很难界定的东西。如果你一直生活在不自由之中,你怎么会觉得自己不自由呢?因为你所做的一切早已被你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那些为你愤愤不平的人,或许是因为他们是一个旁观者,他们不活在你的社会,不设身处地地为你着想,又怎么可以帮你去下判断,你活得不自由呢?

我们没有资格对其他国家的人或者国家的管理方式指手画脚。当某个国家指某些人是暴徒的时候,其他国家的人不能站出来说其实他们只是爱国人士。什么是暴徒?什么是爱国人士?或者他们不是不爱国,他们只是不满该国的管理者,但是他们却没有其他可以申诉的途径。某些国家的历史很短,他们的国家没有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里政权不断被推翻。为什么新政权会建立,旧的会被推翻?当国家正处于混乱之中,上一个政权即将被推翻的时候,起义的那些人有哪一个不是被称为暴徒?历史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如果靠谱,没那么容易出现暴徒。现在的情况更复杂,因为某些地方出现的暴徒并不是本土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外部势力故意挑拨离间,暗中埋伏、制造矛盾,诱导生成。为了钱出卖自己的灵魂,毁掉自己的家园,伤害自己的家人朋友。作梗的人让人痛恨,那些养而不教的同样有责任。

一个连自家的事都管不好的国家,又怎么好意思干涉别国的内政呢?!

2020-05
29

心有旁骛真累

By xrspook @ 8:56:35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有种不想跟身边的人说话的念头。因为我突然发现,他们根本不值得我为他们尽心尽力。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突然觉得,当我在很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也帮忙做他们的事的时候,他们不只是得过且过,而且把本该是他们做的事也不置之不理,却更加不会考虑其他人。和这些人当队友,只会让人过得非常累。也正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懒惰,所以他们也习惯了让你帮他们做事。我懒得跟他们大吵一架,于是昨天我的处理方式是沉默,半句话都不说,一个反应都不给。

回想过去。跟我成为朋友的很多网友大多都像我这样,不求回报。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有着共同的奔头,在完成事情的路上,我们会不顾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我们自己的事,也为了帮助和我们一路的人把事情做得更好。一起共事的时候,或许我们不会给予太多赞美之词。一同为这一件事去纠结,这本来就很快乐。这里所说的不求回报,除了是时间和精力上的,还有部分是金钱上的。这是武侠小说里面说的那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我们不会在乎时间,无论对方是什么时候出现我们总是第一时间应答。无论那个东西我们到底懂不懂,我们都会努力地去寻找答案。我找他们的时候,通常是因为我知道他们应该懂某个东西。我们是因为趣味相投而走在一起,我们在互相为对方做事的时候是因为我们觉得理所当然应该这么做,回报什么的从来不会考虑,是我做得多还是他们做得的多,我们也从来不计较。所以那些跟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做事的时光非常快乐。

反观我的日常生活中,极少会遇到这样的人,但我也并非从来没遇到过。我遇到他们是我的缘分,是我的运气。这种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明白的一点是他们不可能陪伴你一辈子。身边的人不会一直都和你在一起,在网上结交的朋友,很多也是间歇性的。一辈子都为你赴汤蹈火的人,只有你的父母。因为我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可以算在其中,但是,父母以外的其他直系或者非直系的亲戚,绝大多数都做不到。或许他们有些会很热情,但是那个时候,你又会有点担心他们是否是真心的,是否有其他意图。

这让我想起,电影《头文字D》里爸爸跟儿子说的某句话,不要想着要跟别人斗,你要赢的不是她们,而是你自己。在冥冥之中,我的确是信奉这个的,我不为别人而活,别人也不会为我而活,我要做到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昨天因为身边某些人的反应,我觉得自己遇上猪队友了。每当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我就会进入工作蓝调。蓝调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我不完全清楚,但我知道跑者蓝调大概是什么个状态,所以我编出了“工作蓝调”这个词。有些东西是我很想知道的,但因为他们的反应,让我觉得与之相关的都变得恶心。

我什么都不想管。只想重新开始,投入到我的世界,我的Python。

2020-05
28

除湿碎碎念

By xrspook @ 8:59:48 归类于: 烂日记

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晚上洗完头很久头发都不干,是我发质的问题。我的头发比较细比较坠,所以相对于那些很粗很硬容易竖起来的头发,比较难干。但使用除湿机两个晚上后,我明白到可能这根本不是我的问题,而是因为房间里湿度太大。每到早上,快天亮或者醒来的时候,即便开着27℃的空调,我依然觉得脖子粘乎乎的,甚至是湿的。这倒不是因为温度设定太高,而是因为湿度升得太过分了,因为那个时候,湿度通常已经达到85%以上。一开始我觉得可能是单位空调买的是工程机,所以质量差吧,后来我发现家里的也一样。还记得从前用空调的时候,我总会觉得快天亮的时候我觉得冷。不开空调冬天的晚上,的确我是有这么感觉的,因为据说快天亮的时候是每天温度最低的时候。为什么从前的空调越吹越干,而现在的空调,湿度却这么大呢?

晚上当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准备打开跑步机跑步的时候,我试着用格力原装的遥控器把空调从制冷模式调成除湿模式,同样的温度设定,除湿模式体感会凉快一些。因为办公室没有湿度计,我不知道湿度降低了多少。跑步的时候,我依然会出很多汗,但只要我把汗擦干,基本上汗很快会停住,而不像制冷模式的时候觉得阵阵凉风,但是汗却完全控制不住,依然流个不停。格力的原装遥控器的这种模式是无法控制风量的,只能默认用低风量进行,但是普通的制冷模式是可以手动调节低中高甚至是自动挡的风量的。在买除湿机之前,我研究过空调的制冷模式跟除湿模式,据说在除湿模式之下,空调要保持低速运转,大概因为这样,所以风量就变小了。现在的空调跟以前不一样,难道是因为现在的空调风量比从前大了很多吗?其实这也很好理解,空调的匹数够大的话,当然风量也更大,没有足够的风量,吹不了那么大的空间。同时跟从前比起来,现在空调的功率也是蹭蹭地往上涨上去的。但是这个只是我的猜想。我已经不记得在用窗式空调的年代,到底空调的风量怎样了。据说从前的空调没办法在低功率之下运行,所以除湿模式效果不好,现在的空调基本都能满足这个需求。现在的空调里,又有一些打着变频空调的口号的东西,比如我家两个房间的两台空调,前两年都换成了格力的变频。电费跟之前的窗式相比,节省了不只是一点点。可以这么说,从前只能用一两个月的空调电费,现在可以用一年了。在写这篇日志的时候,我顺便看了看除湿机。机子会自动变换不同模式,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是因为我设定了一个湿度,当环境湿度比我设定的那个数值大5或以上的时候,除湿机就会以高风量运转。到达设定值的时候,除湿机会改为低风量,大概湿度变得比设定值低一定数值的时候,除湿机会停机。周一的晚上我开着除湿机和风扇睡觉,感觉很舒服,但周二的晚上除湿机不断地启动停机,启动停机,我感觉自己没怎么睡着,我忍不住看时间的时候已经快半夜两点半了,我依然觉得自己一直都只在床上辗转,没有入睡。忍无可忍之下,我只好把除湿机关掉,开空调,关风扇。早上起来的时候,温度27℃,湿度75%,所以我躺在床上没有出汗,也没有觉得潮湿。为什么同样是设定了湿度,第一个晚上除湿机不会一直开机停机和第二个晚上却这样呢?暂时我还没找出原因。

实际上早上的时候外面的温度是要比房间里低的,但因为外面湿度比里面起码高20%,所以人的体感觉得房间里面反而更凉快。

2020-05
27

数据汇总小感

By xrspook @ 9:05:03 归类于: 烂日记

理清思路,比埋头苦干重要很多。如果一开始就掌握了方法,就不需要在路上兜那么多的弯。处理数据有这么一句行话,汇总时掉的汗,是录入时脑子进的水。如果一开始就把数据结构设定好,往后的汇总那是行云流水般自然而然的事。我是那种习惯于白手起家的人,通常我不会借用什么特殊的工具,比如说某个系统,我只用最普通常用的办公软件解决问题。

当然了,办公软件我是挑的,比如我只喜欢微软,我不喜欢WPS。而之所以不喜欢WPS,是因为我觉得很多东西他们仍旧留抄袭的层面,在一些非常核心的数据控制方面,他们远没有Office这么强大。有一些经常用到的小技巧,他们的确做了很好的封装要优化。但是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就如一开始所说的,如果数据结构做好了,那些小窍门是不需要用到的。那些小窍门通过Office的高级公式是可以完成的。有人觉得那些小窍门非常有用,但是我觉得如果全盘数据由我控制,我的脑子不会那般进水,自然就不会挖坑让自己踩,那些所谓窍门也就不需要用上了。

跟数据透视表交了朋友以后,我明白到明细数据和汇总数据是彻底不一样的两种东西。你把他们混合起来用,结果将非常恐怖。通常,大家都喜欢这么干,而且觉得这么干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当没有办公软件,没有Excel没有电脑之前,他们在纸质上就是这么干的。在纸质上这么干,可以让他们对整体数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但实质上,他们所做的那些事正是数据透视表最擅长的。在纸上完成,只能做某一个分类的,如果要换个统计口径,那一大片数据等于白费。很多人在用Excel的时候,实际上只是把他们在纸上做的那些搬到电脑上。Excel不是一个画图软件,不是艺术家的画板,也不是一个用键盘操控的笔记本。这个强大的软件是有很强汇总计算功能的,我们必须用好这个,用不好别人的优点就是在增加自己的麻烦。软件的天马行空建立在我们说了一些他们能理解听懂的话。软件也是有脾气的,你得按他们的语法去表达你的东西,他才能用他的高超技术化腐朽为神奇。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有什么,自己想得到什么,还有软件习惯用什么格式去处理问题。把我们的需求用机器语言翻译出来,然后我们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把明细数据和汇总搞在一起其实并不是我们最初获取的数据心态,我们做的其实已经发展过了,要软件替我们做汇总分类,我们就要退回最原始的状态。为什么明细数据和汇总数据必须在一个页面反映出来呢?看数据的时候,我们到底是看每一条数据有没有问题,还是我们只是把那个明细数据当做是一个凑数的工具,而我们的眼睛直接瞄到了最后呢?如果我们关注的只是最后的汇总数据,明细数据摆在那里,难道就只是用来让我们多滑几下鼠标到最后吗?对基层人员来说,他们必须保证每一条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而对领导来说,明细是什么不重要,他们需要的是各种维度的汇总结果,每个领导的口味不一样,他们想要的汇总口径五花八门。成千上万的明细数据再用一开始纸质那种画大图的方法来汇总,根本赶不上这个时代的节奏。不仅仅是累处理数据的这个人,看结果的人也很烦。

程序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射手座有语言天赋,我觉得这可能是真的。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