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
16

gitbook,可以扔了

By xrspook @ 9:34:50 归类于: 烂日记

我觉得gitbook和github两个东西是很容易连在一起的,如果我把东西推上了github,自然而然gitbook就会自动同步过去,但实际上,我太天真了,因为我看到的gibook并不是网友们所说的那个。我看到的gitbook实际上已经是第2代。被各位网友津津乐道的gitbook是第1代。第1代的东西还在,但已经不允许新住户加入了。我开始知道有gitbook时候,注册时已经是第2代了,所以无论我费尽多少心思,想在第1代的gitbook里登陆都是无能的。第2代的gitbook简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我甚至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去写东西了。

前天我做了个小实验,把几篇markdown放到github里,然后同步到gitbook,非常容易就显示正确了。但我不知道,那只是让我上尝点甜头,因为接下来,当我想把大部队部署到上面的时候,根本无效。一开始,我把9000多篇文章都传到github之后,然后自动往gitbook里输送,结果花了一个晚上,进度条一点反应都没有,一直卡在50%,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昨天我试着只搞4000多篇,结果还是50%卡住,最后我甚至只用了1000多篇,有时可以,有时不行,有时说数据传过去了,但实际上展示界面什么内容都没有。我怀疑是不是我的readme和summary没做好,所以我手动做了那种东西,结果发现还是不行。readme没什么技术难度,至于summary,难道summary太大,读取不了?所以我又把summary删减了好多。到底我是要先做summary还是先做内容呢?如果只有内容,没有summary,会不会内容就无法展示出来呢?最终,我先把summary和两个很简单的文件扔上去,确认没有问题以后,再扔十几篇东西上去,然后就卡住了。没告诉我到底是哪里卡住,什么原因卡住,反正就卡住了。起码昨天我还有卡住的信息,而前天晚上卡住了也不告诉我一声。我试过直接使用zip上传,结果发现,上百篇一起都不行,只能几十篇,文档用zip上传到那里以后,标题没了,所以目录那里完全只是我的文件名。即便我有那么好的耐性,一个一个小压缩档上传,我也没办法一个一个页面改文件名啊!压缩档上传的方法也不行。

我实在搞不懂这个第2代的gitbook。当这些东西我都搞不成以后,最终我想到gitbook之所以有这个名字,肯定是因为可以用git来管理。所以我下载了个node,然后试图安装gitbook,但失败了,不知道为什么出现满屏的错误代码,最终我只能放弃。还记得,从前用点点的时候,他们第2代的模板就是基于node的,所以那时我的电脑上有安装那个东西。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需不需要环境配置,通常来说,都得这么干。但貌似这次还真不用,只不过用的方法麻烦一点,每次都要转一下目录。之所以之前没有用gitbook的本地命令行,而选择去上传文件,是因为我觉得大概用不着再装一个安装器,但是,当我觉得现有的方法都不行,我只能用最传统的实现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有第1代跟第2代之分。第2代的gitbook彻底了没有git的功能。虽然他们的网址有迷惑性。最终,即便我可以用本地的脚本生成静态的电子书网站,我也再也不可能把那托管到gitbook上面了,但我还可以选择其它地方可以托管。晚上,我真的又配置了一个本地命令行的gitbook,接着我发现gitbook的虚拟服务器在生成静态网站的时候居然会卡死!卡死的时候不会告诉你我卡死了,因为什么原因卡死。这样太不人性化了。这简直让人连debug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不知道bug在哪里。所以接下来我只能一点一点地把文件加上去,然后才好找出到底是哪个文件整出来的幺蛾子。

文章最后,我试验证明gitbook本地版是个没用的东西,起码对我来说没用。生成9页内容需要9秒,生成50多页内容需要80多秒,生成600多页内容每一页至少要一分钟。这样没有效率的东西,可以直接扔了。如果仍然是用这种处理数据的方式运行,github推送给gitbook的9000多个页面能正常绝对是奇迹。

2020-07
15

改进

By xrspook @ 10:06:49 归类于: 烂日记

我觉得哪一天自己不看一下脚本,尤其是在工作日的时候,就觉得日子好像缺了点什么。脚本可以是VS Code里的那些,也可以是Excel VBA,同样也可以是各种的网页源代码,又或者是XML文件。反正就是一些不是给人看的东西,又或者说,不是给人直接看的东西。那些东西经过软件的处理以后,结果是给人看的,但是我看那些东西的时候,却是给机器看的。我还没有神经病到要看二进制代码的地步。

一个没有完美倾向的码农,绝对不是一个好码农。所以当我看到,单位的那个所谓智能系统出来东西每一页都有错的时候,我怎么可能不吐槽。他们测试过了吗?他们真的测试过了吗?他们不只是没有测试过,而且做那个表的人根本没用心,连抄都可以抄错。因为我自己是一个码农,所以我知道那些步骤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我不知道专业的码农日子是怎么过的,反正只要我开始任务。任何时候我脑子里可能都在想,有可能是吃饭的时候,也有可能是跑步的时候,经常发生在我洗澡的时候。

写出来的东西的确能实现一些功能,但是那个东西真的能兼容所有情况吗?如果有一些突发的呢?突发的时候,我们可以手动使用B计划,也就是非智能秒杀计划,但是能不能在秒杀计划里加一些判断分分支适应特殊情况呢?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一开始的时候,那并不是核心功能所在,所以没有被考虑进去。到达一定程度以后,我就要把那个功能泛化出来。不仅仅做到一些核心的东西,连一些正常的例外也得考虑进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昨天走回宿舍的路上,在洗澡之前,我又想起前天写的两个脚本我还可以加一些条件判断进去,使之适应一些后续增加的例外事件。虽然说那些是例外事件,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有可能变成常态。之前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但昨天,写了两个数据透视表的脚本以后,我明白到数据透视表我可以固定用某个表名。如果之前已经存在那样的表名,第一步需要把那个表删掉,然后开始后面的操作。又或者,我并不需要删掉那个东西,我只需要改变数据的引用范围。在我的知识范围内,直接删掉比调整引用范围简单。但实际上调整应用范围也必定是一个可控的东西,所以大概接下来我要了解一下怎么在VBA里改变数据透视表的应用范围。另外一个脚本更简单一些,直接是判断某个单元格那时是不是某个固定的东西,是的话就无需进行插入操作,直接开始排序,不是的话就要先进行插入,然后排序。

如果之前我没有学过python,没有努力地写过各种脚本,大概我会觉得泛化有点麻烦,但是当我经历过那些东西以后,我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当然了,我甚至想写一个自定义函数把主流程丢到里面去,那么,核心部分的判断就会非常明了,理论上VBA也肯定能做到。之所能具备了这种思路,我必须得感谢Think Python这本书。这种思路是我大学时学习程序语言的时候所不知道的。虽然那时我通过了计算机二级C语言的考试,但那考试对我来说只是一张纸。是后续我接触到、我自学回来的东西,成就了现在的我。

变得更好的路永无尽头。

2020-07
14

脚本相关

By xrspook @ 9:09:56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GitHub不知道发生什么状况,下午我发现服务器上不去,晚上貌似又好了。但问题是,下午我push上去的东西,代码页面已经修正过来了,但是网页显示还是老版本,至于为什么,我实在没搞懂。无论,我把仓库检查多少遍,线上跟线下都是一致的,为什么展示页面却不行呢?实在让我很迷惑,如果仍然是这种状况,估计我得把整个仓库里的内容全部删掉,然后重来。这样做肯定是最彻底的,但我真的需要如此变态吗?好像有人说过,如果修改了某些东西,那个会导致网页崩溃的话,GitHub Pages就会一直保留在最后那个靠谱的版本,我觉得新生成的网页没什么问题,因为我在单机上也测试过了,所以接下来可能我要把本地仓库里面的东西全部删掉,然后重新生成网站,再去校验。昨天我试图用一下git bash,但我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那个五颜六色的东西要干嘛。尤其是到达某个叫我注释的页面,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那个东西,不知道该用键盘还是鼠标,不知道应该在哪里操作。那个界面没有任何提示,真的让人非常抓狂。Dos界面很多东西都是默认的快捷键,但显然那个五颜六色的版面的快捷键我一窍不通。而他们默认的处理方式是你懂的。用CMD处理git不是老手做法,但我觉得CMD反而让我心安理得一点,因为CMD要输入的东西永远在最后,不会五颜六色蹦出来一个界面,或许能用鼠标,但实际上又好像实现不了某个功能。VS Code貌似原生是支持GitHub的功能,但我好像找不到登录界面。我明明已经把某个仓库的本地文件夹加入到VS Code的工作区,但是软件还是没感知出来。

下午的GitHub一直显示服务器500错误。没办法搞那个,所以我就研究Excel VBA去了,去实现一个我一直以来都很想做,但是却一直没有动手的东西。最终我写出来了两个脚本,一个用来整理数据,另外一个用来一键生成数据透视表。这两个东西,基本不需要再理清思路,首先用录制宏走一遍,然后参考一下里面的代码。录制的宏里面,总有很多废话,很多无厘头的各种操作。如果那个代码完全是写的,而不是录制的,就没有这么多多余的东西。录制的宏里面默认会带入非常多的默认设置,但实际上,那是不需要写出来的。录制的宏里面也有非常多确定某个选区的命令,但实际上,那也是没必要的。在Excel的可视化界面,鼠标点在某个单元格,录制的宏里面就会确定一个选区。实际上很多时候,鼠标点在哪个单元格其实都是无所谓的,那是很随意的,但是其实我们可以确定某些不随意的单元格。把定位写死就不用经常切换选区,选区选来选去,选了以后又没取消,我不确定会不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数据整理的脚本我写的内容还多一点。数据透视表的一键生成跟我录制出来的那个东西差别不大,因为的确那些语句都得表达出来。耗费我最长时间的是数据透视表新表格的建立。我一直以为是数据选区我的表达有问题,但实际上原来是我新增数据表的某些语句写错了。VBE与VS Code比起来,我觉得最不人性化的就是,明明那都是明摆的语法,是你拼写错误了,运行的时候,居然不提醒你。如果能像VS Code那样,固定搭配写对了,显示某个颜色,如果你乱写一个东西就不是那个颜色,语法错误就给你下滑波浪线,debug的时候,我就不需要浪费那么多时间。昨天我的状态也不太行,因为一些理所当然的单词我几乎每次都会拼写错误。看来看去找不到原因,最后发现单词写错了。大概如果我要玩Excel VBA,我必须得找一个靠谱的VS Code插件。

在经历过好几个星期才能解决一个脚本问题以后,一天解决了两个,让人有莫名的成就感。

2020-07
13

作死的人生才刚开始

By xrspook @ 10:49:41 归类于: 烂日记

18岁以前我们一直被告知,高考是人生最艰苦的部分。上大学以后,当我们面对好多科一起袭来的期末考试,我们才发现,原来高考真的不算什么。高考之前所有人都会刷题,不仅仅是高考,哪怕是中考或者一个普通的测验,都会刷题。但是,大学的考试,几乎不会有人做这些东西,但是话说回来,还是会刷的,但是刷题的量跟从前随手就有铺天盖地的练习比起来少了很多。还记得大一那年,我们学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一个专业课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答复。因为有个同学问她,不是说高考是人生最艰苦的部分吗,为什么现在比那时还要痛苦?老师的回答是:高考不过是一个开始,正是因为往后会更难,所以高考只是个入门的考验。每次说到高考结束以后,基本上影视作品都有个这样的镜头。同学们把自己做过的卷子练习册之类的,拆散,然后从高处洒落,造成一个试卷漫天飞舞的画面。高考结束,真的需要这么高调吗?实际上那个东西结束的时候,你反而会有些失落和惆怅。因为一直为之拼搏的东西、那个目标已经不存在了。往后的奔头在哪里?要跟那些跟你一起死去活来好几年的同学说再见。日子该怎么过?或许我们真的可以控制更多,但是,越强的控制力意味着越大的责任。

更要命的是,自己好不容易才熬过的那个全社会都非常关心重视的考试,没过几年,大概10年之内。大多数人就会结婚生子。自己的高考才刚结束没多久,就要下一代人的高考做准备。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事!人生不仅仅是为了高考。但是,那些为高考准备的人悟出这个道理的没多少,即便悟出来了,别人也不会理会你。你还是得像其他人那样,不断地刷题,不断地接受考试不断的折磨。

现在的人,总要为孩子报无数多的补习班,害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比赛尚未开始,又怎么会有输赢呢?最要命的是,高考成败与否尚且不能判断人生的输赢。一个学前培训班能不能独善,就经判定那是输在起跑线上,这到底是什么逻辑?教会孩子怎么做人比从很小就开始就教会他某些技巧性的东西重要多了。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我们有非常多的时间掌握各种技能。有些东西,要求我们必须能做到条件反射,但更多的东西,是一个既来之则安之的状态。在必要的时候能掌握也就可以了。家长觉得,我不去上各种培训班,就会输在起跑线上的技能,可能在我们往后的人生里根本用不着。与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在上面从一开始就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还有金钱呢?家长们逆来顺受,孩子们逆来顺受,怎么就没有人跳出来说其实那些东西都不是非如此不可的呢?

随大流其实很累,不随大流肯定也不省力,但起码多年以后我们能给出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的理由。

2020-07
12

人类进化了什么

By xrspook @ 17:16:28 归类于: 烂日记

我突然意识到,一代比一代强理论上是必然是,因为这是进化导致的那些不强的基因在进化历程中被淘汰掉了,而那些最好的基因会被保留下来,起码动物界是这样的。人类是不是这样我不敢保证,但从体育纪录来说,符合这样的规律。为什么那些记录会被一次又一次打破,其中一方面,是因为训练越来越系统,其次,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基因在那方面进化了。

现在我们总有那么一些感受,现在的孩子要比从前的聪明。他们摄入的食物营养要比从前好,受到的教育我不能说一定好于从前,但显然很多方面已经进行了优化。如果从前的人也能有现在孩子的那些营养摄入,他们能像现在的孩子这么聪明吗?我不敢保证。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一定程度上,只要他们生下来,一部分基因已经存在了。情况就像从前的人不具备这个能力,要写一个自定义函数,然后需要的时候调用,而现在的人,其实他们的工具库里已经有了,只需要做一个声明就可以引用。又或者,其实已经不需要引用了,只需要把默认的开关从false改为true。这种方便、这种优势是前人无法想象的,但是,有得必有失。这方面的东西变成了系统默认,但是系统只能这么大,所以必须得放弃另外一些东西。

或许以后某一天,我们会研究人类发展过程中基因的优胜劣汰具体体现在哪里。让我们失去了什么,又增加了什么,或许我们真的应该要想一想,这到底是不是我们期待的进化方向?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我们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我们要怎么纠正回来?

西方社会正在经历的那些东西,有人称之为是西方世界的文化大革命。我觉得这个称呼实在太接地气了。对中国人来说,我们会死活不让这种东西发生第二遍。我没经历过文化大革命。西方社会现在之所以干这种事,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在中国的大地上曾经有过的文化大革命。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正在做的那种东西是在否定历史。用现在人的目光去批判历史,这是没有意义的。他们应该做的是把握现在,不让不合理的事情在未来继续发生。他们现在这种稀奇古怪推倒各种历史雕像行为好像是小朋友在发脾气,随意毁坏东西。把雕像推倒或者毁掉难道就能让那个东西从历史上抹掉吗?这种做法根本就是掩耳盗铃。因为那个东西的存在,所以告诫他们,曾经他们遭受过不平等待遇,那是错误、不可以接受的。那些雕像告诫他们,不能再让那种历史再次发生。我实在不知道西方人的脑子里到底想的是什么。他们觉得我们是井底之蛙,我们觉得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从前,我的世界观不是这样的,但是这个2020我仿佛看清了一些东西,也懒得去理会另外一些东西。

平平安安地活着,原来也很不容易。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