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
26

如果我爸是别个

By xrspook @ 15:50:31 归类于: 烂日记

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说,体育老师终于不被排挤了,我搞不懂为什么体育老师会被排挤。在我的印象之中,我的体育课从来都没有缺少过,即便某些时候下雨,上不了体育课,那节课也会变成体育老师看管我们的自习课。我的体育课不仅仅没有被排挤消失,高三的时候,假期排课,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都是一门课。我的英语老师觉得那样做太变态,他时间不紧,所以他把他的英语课送给了我们,让我们自由活动。自由活动的概念是不能呆在课室里学习,要到操场上去。再多的时间,即便全部都用在文化课上,成绩依然会上不去。找不到学习的方法,耗时间是白搭。厉害的老师都懂得这个道理。那些真正厉害的学生,从来都不会在下课的时候依然埋头苦干,他们会抓紧每一秒钟去外面玩,哪怕只是在走廊里踢个毽子。我还记得我小学的某个班主任让我们下午上课之前早点到,那半个小时全部去玩。那段时间是下午的2:00-2:30,她让我们去操场玩自己喜欢的,有可能是足球,有可能是羽毛球,有可能是乒乓球,也有可能是其它东西。如果你早来了,而你又在课室里学习,她反而会把你赶到操场上去,不是每个老师都会这么干。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命实在太好了,为什么居然可以让我遇到有这种觉悟的老师,而且还不只一个。我还遇到过经常把下午自习课变成操场自由活动的老师。

看到那条关于体育老师消息的时候,我妈跟我说,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其中一个是体育老师。那个男的年纪比我爸还要大一点。因为他是家里最大那个,要照顾家庭。要让弟弟妹妹先结婚,他才卸下担子,才开始找对象。我妈没跟我说,为什么没看中他,其中一点肯定与年龄有关,其次,如果那人家庭成员很多,其中一个境况不好,显然会被连累,作为老大的他遇到那些事必定不会视而不见。我妈的家庭也不富裕,而我妈的某些亲戚有些家里也有很多口人,他们已经尝尽家里人多,吃不上饭,没有屋子住,要到处找亲戚投靠的日子了。按照我妈的思路,那个人为什么会成为体育老师呢?非常有可能他是运动员退役,运动员总会落下很多病根子,年纪大的时候会很麻烦,而如果那个人比我妈大5岁以上,那么非常有可能,到了一定时候,我妈就得照顾他了,而且不只是他,还得照顾他家里的其他人,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

之所以我会这么猜想,是因为谈到我的对象的时候,我妈总会考虑一大堆对方家庭的问题。家景不好。我们就会成为被拖累的对象,家庭太好,那种高端我们能适应吗?不仅仅是我,我的家人能适应吗?但话又说回来,家境太好的人,为什么会看上我呢?但是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无论家庭好还是不好,我还没看上任何一个。

对小年轻来说,七夕又是一个必须约会,必须花钱的日子,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找优惠的好机会,因为会有各种特价,但说是说是特价,是不是真的便宜,那又得靠自己的火眼金睛。我真心觉得,在这些所谓特殊日子里不得不消费,是免不了被商家坑钱的。

2020-08
25

如果我没有遇到你

By xrspook @ 9:17:49 归类于: 烂日记

单位的业务多了,车也多了,同时,因为建设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所以要给道路命名。这个东西再正常不过,但是,区区一个道路命名,居然也要跟奖励挂上钩,这个我就非常不理解。大概他们觉得如果没有奖励,估计大家不会踊跃,但实际上,即便有奖励,不踊跃的人继续会无动于衷。过去这些年,年年都有有奖征文活动,但是,我对那个东西一点不感冒。过去几年,单位也有一个内刊。我心情好的时候会去投个稿,一年之内不会超过两篇。之所以投稿,是因为我想赚几百块钱的外快,但实际上那些钱,一年到头,就只会发放一次,所以到底有发没发,早就已经彻底不记得了。至于那个内刊,我从来没看过,每次都是派来以后,我就塞进柜子。封面没看过,里面的内容也没翻过。对我来说那个东西就像有毒一样,我完全不想碰。因为我知道只要我翻开的话,一定会有很多吐槽点。

我是一个几乎不看杂志的人。从前。我买得最多的杂志是《数码时代》。之所以买那个东西,因为我想知道一些小软件的介绍。在那个互联网还没普及的年代,不通过杂志的光盘,我根本学不到我应该掌握的电脑知识。里面也有游戏的介绍,但是我对那些半点都不感冒,偶尔上面还会有一些MP3和漂亮的墙纸。我已经不记得,我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买那本杂志了。高中的那几年,我也会买电脑报的合订版,相比于数码时代,合订版的《电脑报》有更多的东西可学习。但不是每个话题我都感兴趣,好大一本书买回来,我就像看字典一样搜索我有兴趣的东西。《意林》和《读者》我也买过,但只是极少数的几期,而之所以买那些东西,是因为语文老师要求我们写读后感。要看完小说再写读后感,实在太耗费时间了,我也没那么多时间,所以只能用《读者》或者《意林》这种快餐。我不知道为什么其他同学会对那些书很着迷,正如我一点都不不明白为什么小学时候我的一些同学非常喜欢看《故事会》。小学的时候,我翻得最多的那本是《圣斗士星矢》。家里有少数几本薄薄的儿童杂志,里面的故事我都让我爸给我重复讲了无数遍。但即便听了一遍又一遍,我还是会叫我爸再讲。我妈给我买过《安徒生童话》,但之所以看那本书,也是因为小学高年级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写读后感。小学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对有很多字的东西非常反感。我喜欢看有图的书,或者说全部都是图的书。是不是小孩都这样呢?我会不厌其烦地看一遍又一遍。大人们在乎的是描述的文字,而我在乎的是那些图画,图画会在我脑子里会连起来。让我有无限的遐想,如果某本书里全部都是字,只有少数几个插图,我会觉得大脑枯竭。那种可以把文字转化为动态影像的能力是金庸的小说赋予我的,武侠小说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为什么我会抗拒薄薄的《故事会》,也不喜欢快餐的《读者》和《意林》,却会着迷于枕头般厚的大部头长篇小说呢?从前我搞不懂,这到底是为什么,现在我好像有点懂了,因为金庸写的故事的确比那些大多数不知道谁好。显然,不是人人都会觉得金庸写得非常好,但是金庸的那种写法很符合我的口味。我不知道看了那么多的武侠小说之后,我学到了什么。冥冥之中,大概我从那里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也学会了该怎么用文字去表达我所见和我所想。

如果当年没有遇到了金庸的武侠小说,我真的不敢想象,现在的自己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0-08
24

神奇的米香

By xrspook @ 16:45:46 归类于: 烂日记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喜欢糯米酒,但我就是喜欢那种东西,无论是真的有酒精成分还是说只是有发酵糯米的飘香。所以当我偶然发现原来玉冰烧有糯米酒的味道的时候我莫名惊喜。明明那是经过蒸馏的酒,为什么无论是闻的时候还是喝下去以后都会有糯米酒的味道呢?而且那个味道还非常绵长,喝下去好长时间,口腔里仍然是那个味道,甚至几个小时后,打嗝出来,气体依然是糯米酒的味道,这是在太不可思议了。如果真的是糯米酒,酒精度只有几度或者十几度的糯米酒,会有这个效果吗?

为了搞清我是不是一直都错怪了广东米酒,昨晚我特意拿了家里某瓶番禺产不知名品牌的广东米酒和石湾酒厂的玉冰烧做对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石湾酒厂的玉冰烧的标签上写着那是中国豉香型白酒的代表作,而那瓶不知名的广东米酒什么都不是。打开塞子那一刻,不知名的确有点米酒的味道,但那一下以后就只剩下酒精味了;而玉冰烧打开盖子的时候,打开盖子一段时间后依然有米酒的味道。之所以这样我不知道是不是跟两瓶酒的酒量不一样有关,不知名的只剩下小半瓶,但玉冰烧是满瓶的。两种酒我用同一个塑料杯倒出来喝,期间杯子没有涮洗,我也没有漱口。

不知名入口碰到舌尖的时候感觉到辣,但口腔里我没有感觉到米酒的味道,我觉得那纯粹是酒精的味道,感觉寡淡,吞下去以后根本没有后味,在口里的时候还有一点酒精味,进肚子以后感觉啥都没了。如果不是身体微微发热,我会觉得自己只是喝了口白开水。标签写着广东米酒,但没有米味,特色在哪里?我非常怀疑那酒不是酿造出来的,而是直接拿酒精勾兑的,那些若有若无的米香鬼知道是不是直接加香精,而且香精又用得不专业,所以只是模仿了前味,中味和后味直接不懂不知道。

玉冰烧入口碰到舌尖感觉和不知名的同样火辣,这是否意味着二者的酒精度相仿?玉冰烧在口里味道比较丰富,口腔里除了有酒精味以外还有其它味道。最神奇的东西发生在玉冰烧吞下去以后,口腔里米香绵延,久久不会散去,持续时间起码有5分钟或以上。这种丰富的味感估计只有少数经过蒸馏的酒能做到,很多经过蒸馏的酒只剩下酒精味,所以发酵的时候到底用的是什么粮食根本喝不出来。之所以有这么神奇的效果,我觉得和玉冰烧制作工艺了加肥猪肉这一条有很大关系。脂类物质和食品的味道关系密切,为什么肉类烹制要比蔬菜要香,原因就在这里。动物或植物含脂类丰富的东西很多,为什么要选择肥猪肉不选择植物油?如果是热带地区,可以选用椰子肉吗?现在,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知道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们的祖先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他们知道得这么干,已经很厉害了。玉冰烧就像博大的中药,是古人神奇的智慧结晶。

如果酒沦落到只是不断地例行公事,而不是用来好好地仔细品味,再好的酒也是浪费。

2020-08
23

偶遇真正的玉冰烧

By xrspook @ 18:15:56 归类于: 烂日记

南风古灶需要门票,但我觉得相比于祖庙来说,南风古灶的门票好像有点不值那个价。现在的祖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庙,那是一个博物馆群。祖庙里面有一个博物馆,祖庙旁边也建了一栋房子,同样也是一个博物馆。祖庙里的博物馆,还不只是一个地方,现在庙里又多了一个咏春的博物馆。

之前我不知道,南风古灶附近有一个叫做岭南酒文化博物馆的地方。去南风古灶的公交车,会把总站定在那个地方。名字写的是酒文化博物馆括号后面有个南风古灶。由此可见,它们相差不远。那里之所以有个酒文化博物馆,肯定是因为那里是曾经的石湾酒厂。说起广东米酒,肯定会让人想到玉冰烧,之所以叫玉冰烧,是因为那个酒的制作工艺里,有一步是把肥猪肉泡在酒里,这个过程想想都觉得有点恶心,但实际上,成品的玉冰烧里面是看不到一滴油的。肥猪肉的加入,让广东米酒有了独特的豉香型白酒。从小开始,如果家里有酒的话,也就只有豉香型的了。之所以这样,大概因为我并不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如果家里很有钱,茅台五粮液之类的东西估计有,那些不是豉香型的白酒。我不知道为什么广东人喜欢豉香型这种东西。反正我不喜欢,但是在家里,无论是长辈要小喝两口,又或者是妇女在做饭烧菜,都少不了那个东西。

佛山石湾的岭南酒文化博物馆其实就是石湾酒厂的一部分。虽然大名叫做岭南酒文化博物馆,但实际上,他们打的招牌是陈太吉酒庄。相比于旁边的南风古灶,陈太吉酒庄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人气。那边要收钱,有很多人,这边不用钱,却依然几乎没有人。情况就像祖庙有很多人,但是附近的广东粤剧博物馆,也就是兆祥公园里面的一个祠堂,几乎没有人。不是说这些没有人去的博物馆就不好,广东粤剧博物馆真的很好。我觉得那个甚至要比广州永庆坊的那个还要好。陈太吉酒庄是石湾酒厂的一个参观部分。珠江啤酒也有啤酒博物馆,但珠啤的啤酒博物馆是要收费的。广州大道南的陈李济有个中药博物馆,那个博物馆虽然不用钱,但平时只接受团体预约。

参观过岭南酒文化博物馆以后,我才意识到,原来不是所有广东米酒都是玉冰烧,玉冰烧这种东西是陈太吉酒庄第三代掌门人创造出来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居然会想到这种方法。通常来说,大家说到广东米酒肯定会想到玉冰烧,但实际上,其他的广东米酒不是玉冰烧。石湾酒厂不是所有产品都是玉冰烧,只有打着某些招牌的酒,标签上才会写是中国豉香型白酒的代表作。我们最常见的石湾酒厂的米酒或许没有这种标签。还没走到酒文化博物馆,还隔着一条街,已经能闻到大米发酵的香味,也说不准到底是哪里飘过来的,我和我妈觉得我们在路过某个放着一排排古酒缸的地方香味非常浓烈。不知道那些酒缸里面还有没有酒。我觉得即便没有酒,那些容器也一定会很香。那是清代流传下来的老酒缸,现在已经非常值钱了。

大老远跑到佛山石湾,无意之中去了石湾酒厂的博物馆,还顺带买了两瓶米酒回家。最常见的款式10块钱均一价,真的很便宜。后来我们回到岭南天地,那里也有一个石湾酒厂的铺子,同款的米酒在那里价格已经升高了,我看不清到底是三块还是五块。

以前,我不喜欢广东米酒的味道,闻着很香但喝下去不喜欢。今天我试了一下玉冰烧,感觉很好。不知道为什么,通常经过蒸馏的酒不会再有原粮的香味,但是玉冰烧却有。太神奇了!这种白酒里居然有糯米酒的味道!无论是喝下去的时候,还是事后打嗝的时候。喜欢玉冰烧是因为我喜欢糯米酒吗?

2020-08
22

老瓶,新酒

By xrspook @ 22:45:59 归类于: 烂日记

我觉得岭南天地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今天我跟我妈又去佛山了。上一次去是今年过年之前,当时新冠这种东西只是在武汉那里发现,武汉还没有封城,中国其它地方也没有出现案例,所以媒体也没有跟大家宣传,外出要戴口罩。去佛山的路上,只有地铁上偶尔有人戴口罩,而那些口罩,显然只是普通防护级别的,而且是很低的防护级别,与其说是做防护,不如说是用来装酷,因为戴口罩的男性,而且还黑色口罩的,相比于带其它型号或者颜色的多。

半年没去佛山,最让我怀念的是燎原路的糖水铺和某家小吃店。怀念糖水铺的糖水,还有小吃店的油器和点心。今天总算找到了借口去佛山,要去那里买砂锅以及陶瓷盘子。买这些东西其实大可不必走到佛山石湾这么远。纯粹是我妈跟我都有想去佛山逛一逛的欲望。

佛山走的是博物馆的路线,尤其是禅城区,有不少博物馆。祖庙是一个,梁园是一个,南风古灶也是一个。梁园的博物馆只是梁园自己。祖庙的博物馆,是一个博物馆群,但带动祖庙附近消费的,不只是博物馆自己,更重要的是博物馆周边那些保存完好的房屋,让那里成为佛山岭南天地。与其说广州的永庆坊是个微改造的典范,不如说佛山的岭南天地更厉害。有名的房子,从前改造过了,或许已经成为了商铺,但现在又重新让了出来。他们选择的,不是直接把那个地方封闭起来,而是让你进去看,哪怕那只是一个空房子,里面只放了少许展品。之所以可以这么豪气,大概因为那里除了有名的房子以外,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房子。那些不知名的房子现在改造成购物、餐饮等各种类型的东西。佛山岭南天地里的东西挺贵,但是依然会吸引很多年轻人在那里逛、在那里吃喝。到了晚上估计会更热闹。相比于传统的步行街或者灯光夜市。佛山岭南天地更吸引我,虽然实际上,那里开的餐饮店其它地方也有,但正是因为那些餐饮店开在老城区的老房子里,让一切都变得很不一样,虽然这是旧瓶装新酒。要把那个地方盘活,把那片区域全部都原封不动当作博物馆不是个靠谱的方法。

其它博物馆里面通常都不会常规举办一些文艺活动,但祖庙不一样。逢年过节,传统的东西不会少,每到周末节假日,戏台上依然会有戏班子表演。岁月在流转,戏班子人在唱戏,下面的观众在着迷。这让祖庙博物馆有了生命。为什么非得在大戏院,大剧院,或者是某些私伙局,祠堂,又或者某些特殊的活动里才能唱戏呢?人要看戏,祖庙里那些神佛估计也好那口。在其它博物馆,也有一些模仿秀之类的表演,但祖庙戏台上的唱戏不是模仿秀,那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惯,是前人的爱好延续至今。我们没有模仿古人,是一直遵循着古人的法则。说了这么一大通,其实我从来没有试过在祖庙里看戏。

大拆大建的老城改造会让很多人回忆中的东西不复存在。不是每个人从前的家都能被保留下来,但我觉得,起码我生活的那个年代有人能留下某些我们共同的记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