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
30

Power Pivot上瘾

By xrspook @ 8:52:56 归类于: 烂日记

对上一次晚上10点之前单位就结束所有业务,晚上11点之前我已经完成了所有事已经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了。晚上11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宿舍在书桌前,关了空调,开着风扇,一边等头发干,一边在看Power系列的书。通常在那个时候我都不会看技术类的书,因为非常有可能越看越精神,然后我就睡不着了。绝大多数情况下,在那个场合,我会看小说,但不知道为什么,前天晚上我选择了拿下一本已经被我放在书架上冷落好久的Power纸质书。那本书里面主要是说Excel里面的Power Query和Power Pivot。一本书要讲好这两个强大的东西,尤其是Power Query,显然不可能讲得那么透彻,但实际上我只是想看PP。办公室我正在看的那本叫《DAX权威指南》,那本书跟我放在宿舍里那本薄薄的2合1来说高端太多了,但是权威指南准确来说是一本翻译的书,我觉得原书的作者以及翻译的人都很用心,所以看上去并没有感觉太别扭,但因为里面所引用的事例全部都是英文的。示例里面用的是英文,但实际上翻译的时候有些地方用英文,有些地方用中文,虽然都很简单,翻来覆去都那几个单词,但是你还是得有一些反应时间,但是宿舍的那本书,完全是中国人写的,里面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开展教学。一方面我觉得这挺弱智的,另一方面我觉得因为他们的软件以及他们的示例都是基于中文,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快速阅读很多东西,因为这不是一本翻译的书,所以在某些表述上我会觉得比较正常。如果某一天我也要去教学,我也会用一些比较通俗的话来解释那些比较深奥的东西,但我又明白那些看上去很深奥的东西,实际上是术语,所以正规翻译得那样,但有些时候只要把问题讲清楚,让不懂的人搞懂就可以了。机器有机器的语言,但要把某些东西教会别人,还是得说人话。最高境界当然是用通俗的语言把机器的思路讲清楚讲明白,但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还有一件很尴尬的事,就是《DAX权威指南》非常牛逼,书本配套了大量素材,但问题是学习的时候我应该用什么软件呢?我应该怎么使用那些素材呢?如果是Excel教程,他们会告诉你这本书是基于什么版本的Excel,然后你找那个版本就好了,但是这个东西你可以在Excel的PP里运行,当然了,只有某些版本的Excel才自带这个东西,有些即便自带了,却有一些模棱两可的感觉,好像部分翻译了,但是又翻译得不太到位。在我印象之中,家庭学生版的Office2016有PQ,但是界面有些是中文,有些是英文,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渠道我才知道理论上Office2016的家庭学生版是没有power系列的。后来当我用上了Office365就再也没有遇到过中英文对半这个情况,而且好像相对而言PQ的启动速度会更快。

Power系列的工具原生在Power BI里出现,但是除了Power BI,其实Excel里某些东西也都能用,我用的是Microsoft365,但PQ很正常,但PP会出现卡顿,当你要调试某个东西的时候,总感觉那不是一个靠谱的窗口。当高手们要在Excel里面使用PP,估计都会装个DAX studio。studio装上后写代码爽快多了,但问题测试度量值要看报表效果,根本没办法在studio里做,所以还是得把studio的代码贴到Excel里。这样显然就很不科学。PQ里有高级编辑器,你在里面敲代码就行了,既然PP也需要这种东西,为啥我就不能在某个地方敲代码呢?如果它内置了一片可以用来敲代码的编辑器的话,我也就不需要跳到studio里实现了。《DAX权威指南》可能是基于Power BI的,但实际上没有明确指定学习这套东西你得用某个软件。光看不练会让人很迷茫,感觉自己看懂了,但实际上用的时候一团糟。

一旦上瘾了,我就完全停不下来了。办公室看,宿舍看,家里也看,幸好从前买的书够多,可以到处放一本。

2022-09
29

颠覆自己

By xrspook @ 8:13:54 归类于: 烂日记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会越来越卡顿不好用,尤其是当你要学习一门新东西的时候。或许一直以来的经验会对你有所帮助,在运动层面上我感觉是有帮助的,即便你从未接触过这项运动,但是你之前做过的其它运动会在你掌握这项运动的时候让你稍微容易入门一些,但是也会存在这么一个怪圈,因为之前已经接触过其他运动,于是你就自动进入了某种套路,但是那个套路不利于你在这项运动上进步。比如大学的时候,我的选修体育大一是网球,大二是羽毛球。学网球的时候,老师一再强调手腕要固定,挥拍靠的是肩膀的力量,还有整个躯干的力量,不要试图用手腕,因为网球拍太重,而且无论是正拍还是反拍,都要学会收拍,否则的话,肘关节也很容易废掉。但是到大二学羽毛球的时候,却变成了羽毛球用的就是手腕的力量。后来我感觉到,尤其是在扣球的过程之中,手腕的力量尤其重要。所以这还真挺矛盾的,当我习惯了不用手腕之后,突然又要我开发手腕这个技能。但幸好总的来说,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并不算太高,比如跑步积累回来的经验在其它运动上基本上都用得着,比如心肺能力,也比如清楚自己的极限,以及当前所处的运动强度的感知。

跟运动比起来,要在知识上从零开始学习一门新的东西,我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越难越入脑了。以前很快就上手的东西,现在可能卡在那里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尤其是遇到一些逻辑已经跟之前不太一样的事物的时候。对我来说Power Query和Power Pivot是两个怪兽,它们很强大,但问题是它们使用的逻辑又跟一般的编程,或者跟平时使用的Excel又有很大的区别。你明明知道它们很强大,但问题是要驾驭那种强大,你就得让大脑按照它们的规则去运行。可以这么说,平时你看这个人你是从正面看,侧面看或者后面看,但它们所要求的那种逻辑是让你从头顶往下看,又或者从脚底往上看。从头顶往下看或者你还会遇到过,但是从脚底往上看这种情况,唯有叫那个人站在一个玻璃上面,然后你从玻璃底下抬头看。人还是那个人,但是改变观察的方式你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很无助,但你必须接受这种不一般的视角。情况就好像去做CT。断层扫描之后,人被切成了一片一片的,但那些东西组合起来的确是个人。这样被切片的人跟我们平时所见到的那个人是一样的,但是你能根据某个人的某些切片而辨认出那就是某个人吗?Power系列的某些东西给我的感觉就像CT切片那么神那么玄乎,的确很伟大,但是却颠覆了我一直以来的认知。学习的时候,你当然希望自己能抛开之前的一切,但实际上这又谈何容易。尤其是当你看到这个的时候你自然条件反射的时候,过往的经验就会自动蹦出一些纠结,为什么居然是这样?

没有人强迫我必须得学习这个,必须得颠覆自己之前所熟悉的那些东西,但我觉得现在是时候直面那些之前我一直在逃避的坎了。

2022-09
28

我们不一样

By xrspook @ 8:10:14 归类于: 烂日记

《风犬少年的天空》里有一集的标题叫“河里的虾与海里的虾能生活在一起吗”,看到那一集的时候,我感触良多,因为我觉得二者是不可能在一起的。穷人跟富人的区别,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即便穷人有一天赚到了很多钱,但他的习惯还是改不了的。同样,他喜欢的东西也是无法掩饰的。所以说为什么要有那种高攀或者降低身段的选择呢?童话故事里总是有什么灰姑娘遇到王子之类,但实际上这种事情且不要说可遇而不可求,即便你求到了也不是真正的幸福。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你不需要任何造作就可以快乐地在一起。如果连说一句话也得前思后想,到底有没有说错,那句话到底该不该说,又或者表达方式要不要婉转一点,这样的日子太辛苦了,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在一起。你千辛万苦才做到的事情,别人可能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再普通不过了。

大学的时候我们那个寝室每当有人生日我们就会去必胜客。幸好一个寝室4个人里面,其中两个人的生日很接近,所以一年去三回就够了。其实是不是三回实际上我已经不记得了。在那之前,必胜客对我来说是个比较奢侈的地方。小时候我妈带我去,仅仅只去过,屈指可数的几次而已。大学的时候给室友过生日,通常是另外三个人一起AA把寿星的钱付了。除了生日要去吃饭以外,宿舍还有其它开销,比如厕所的卷纸,比如说公用洗衣机必须得买的洗衣粉。一开始还有消毒液和柔顺剂,后来好像说柔顺剂跟消毒液在一起不好,所以消毒液就没买了。那个时候我并不能说我家很穷,但是相对于另外三个来说,我家不富裕是真的。虽然我们也不是挑最贵的吃、挑最贵的用,但是这些花销下来,如果完全由我自己决定,我会觉得没那个必要,比如洗衣服,光加洗衣粉就够了。还记得某一年我们跟室友的生日,她的男朋友送来了红酒和天使简约的芝士蛋糕。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换了个寝室,寝室有6个人。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自己那一份太少了,但吃到后来。无论是红酒还是蛋糕,大家都觉得再也吃不下了。对我来说,过生日吃的跟平时没两样是很正常的事情。小时候或许还有爸妈的红包,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连我爸的红包都没有了,只剩下我妈的那个。所以生日是什么东西呢?生日不就是365天里面其中一天而已吗。对穷人的我来说,生日早被淡忘了,但是对海里的虾来说,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都必须狠狠地表达,绝大多数时候还得在钱上付出一大把。虽然我还没有穷到支付不起的地步,而她们也没有任何嫌弃我的意思,但是穷就意味着你的思维方式跟富人们不一样。我不知道富人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正如我觉得安然估计完全没有意识到钦哥的窘迫,但是穷人们有感觉,穷人们的钱包很有感觉。

没有非如此不可,该放手时就得放手。

2022-09
27

龙哥

By xrspook @ 8:48:00 归类于: 烂日记

做单签名收单数单做核酸。几件事稍微做完,一个上午就没了,但实际上准确来说事情还没有完全做完,但实在是太多了,即便我马不停蹄也做不完。我跟我的搭档把一周五个工作日分为前两个工作日我收单,后三个工作日她收单,但实际上这远远不是两天跟三天的区区别,因为周一就意味着收单的量是三倍。所以从数字上说是2跟3,实际上是4跟3。如果后三天没有拿船单,全部都得到周一的时候我再去拿,那更加是把7天叠加到一天里面去。不知道是我运气太差还要怎么着,反正好像连续两周都是周五到周日很多船单,周二到周四船单很少。如果所有东西都斤斤计较,这就实在太难了。要让别人自觉去拿单,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如果我指定要她这么干,她也会干。但有时我觉得如果我不指定,她也自觉这么干的话会是一个惊喜,但即便这是一个惊喜,我也不会表示出什么欣喜或者表扬之类,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不活在别人表扬下的孩子。对我来说,做对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做不对事情,那就一定会被责备。即便不是当场发现,事后发现可能会被责备得更厉害。

侥幸心理这种东西是我在高中的时候是我的数学老师披头盖脸让我们放弃这个念头的。龙哥的观点是,你越是抱有侥幸心理,有些东西你搞不懂,你希望卷子上不会遇到,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你越是害怕你就越会遇到。老师肯定会知道什么东西是大家掌握得不太好的,那些东西正好用着拉开差距。如果人人都懂,如果所有东西都只是拼细心的话,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越是搞不懂的东西越是去攻克,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哪怕这个攻克不是立马就可以开展,哪怕这个攻克得花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攻克这个东西如果有个高人指点一下,可能并不需要太折腾,但是有人指点和完全靠自己的摸索得出结论那种喜悦感不是一个层次的。

有些老师可能你拿某个问题去找他,可能会把他难倒,有些会陷入自己的圈圈,有些会表示自己要回去考虑一下,而有些虽然他不可以马上给你答案,但是他却可以给你很多解题的思路。龙哥就是那种可能他不可以马上给你答案,但是他却可以给你无数条生路的人,问题只是他只给你的那条路到底你能不能走下去。那条路可能漆黑一片,所以你必须有照明工具,那条路看上去可能根本不是路,荆棘满途,你得有砍刀之类的东西,又或者那条路中间有一条河,你可以选择搭桥,你也可以选择其它方式。但无论是哪一种,即便你已经知道了方向,你还是得有工具才能走下去。龙哥他不仅仅是告诉你方向,他还会给你工具,但问题是那个工具你会不会用,用得好不好就是你的事了。他会给你一个万能工具,到必要的时刻,那个东西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但是你知不知道那个工具可以变化出那些用途呢?你的确知道那能变换成某个形态,但是你的变换到不到位呢?我永远记得学三角函数的时候,龙哥的变幻莫测让我们眼花缭乱。一个东西可以被他玩出千种花样。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年有更多的时间,能有自己的思考,打开就不会被千万个状态迷惑,估计会以自己的方式总结出那些变换的方法,当年的数学就不会学得那么被动了。对高手来说,对天才来说,所有变换的模式都是条件反射,但是对低手来说,对变化的效果越多越乱套,我就属于后面这种人。所以对我来说最恰当的方式还是解决思路,至于遵循思路严格执行这种问题应该交给电脑。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其实我挺喜欢编程。但是要开启编程,没有过硬的计算基础又怎么可能。

学习广度太大,我们就会迷失自我,只是在人云亦云。

2022-09
26

柠檬咖啡

By xrspook @ 14:28:48 归类于: 烂日记

现在街头的饮料店越来越多,有柠檬茶店,有咖啡店,也有两种都混合的。但是我感觉咖啡店是咖啡店,果茶店是果茶店,二者各有所长,所以即便有混搭,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对我来说,无论是咖啡店还是果茶店,都没什么吸引力,又或者说实际上是有吸引力的,因为我喜欢咖啡的味道也喜欢柠檬茶的味道,但是吸引归吸引,反正我不会在那里消费。喝咖啡的话我会选择回家自己做,有速溶的也有挂耳的,也有咖啡豆。如果要质量好一点,就挑一些质量好一点的挂耳咖啡,如果赶时间,那必定是速溶咖啡。至于咖啡豆,只有我心血来潮的时候才把它磨掉。咖啡对我来说最大的吸引力是咖啡本身,所以加牛奶,加奶盖,甚至加上奶油的,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周六路过盒马的时候。自有品牌950毫升的海盐生椰铁特价9块9,所以就体验了一把。这个东西在我记忆之中好像是瑞幸咖啡的特产。自从他家有了以后,其它地方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是我第一次喝生椰拿铁。特价款里有加海盐和不加海盐的,我选择了加海盐的。那种口感的确挺特别,有椰子水的味道,因为加了海盐有一点点咸,但更容易提鲜。虽然说这是咖啡,但感觉已经完全没有了咖啡的味道,更像太妃糖的味道。所以说这虽然是咖啡,但是已经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个咖啡。偶尔体验一下可以,我也觉得这挺好喝,但显然我要的咖啡,我用来续命的咖啡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果茶店里面基本上每一家都有柠檬茶,各种形式的柠檬茶,有最经典的柠檬加茶,但是在茶这个问题上也会有很多选择:绿茶,红茶,鸭屎香,大红袍。虽然暂时我还没听说有哪一家是加普洱、乌龙又或者是白茶黑茶的。柠檬这个东西我感觉和什么搭在一起都挺好,比如说前段时间我开发了柠檬咖啡,其实这个东西在一些柠檬茶店早就有了。我自己做的柠檬咖啡是现切的柠檬加挂耳或者速溶的咖啡。那我觉得很惊讶的是,无论是什么品质的咖啡,哪怕有一些直接喝上去味道怪怪的,又或者根本不好喝的咖啡,只要加入了柠檬都会有一种升级的感觉。柠檬的酸味增加了咖啡挥发性物质的种类以及效力。如果那是一个深度烘培的浓郁感黑咖啡,本身自己没有酸味,但是柠檬改变了这一点。最让我觉得神奇的是柠檬除了酸以外还有明显的柠檬香味物质,跟咖啡的加起来不但不会掩盖,而且还会让那个味道更加丰富。又或者可以这么说,我个人感觉哪怕那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咖啡,甚至直接喝你会觉得味道古怪不正常,但是加了柠檬进去以后,就会觉得那可以接受,而不是硬是吞下一些奇怪味道的黑水。咖啡和柠檬的组合,通常如果是挂耳咖啡,我先搞好咖啡,然后把柠檬放进去。搞速溶咖啡的时候,我试过先把速溶咖啡搞好,然后再把柠檬放进去,也试过杯里先有柠檬,然后随便把速溶咖啡倒在柠檬上面再加热水。无论什么的顺序,最终的效果差别不大,但是在没有搅拌的前提下,先把咖啡搞好,再加柠檬进去相对来说会靠谱一些。因为如果直接。杯底放了柠檬,速溶咖啡随便倒在上面再加热水的话,非常容易速溶咖啡的溶解就不那么顺畅了,味道可能会淡一些,更重要的是你可能要反复加两三次水才可以把速溶咖啡完全溶解渗透出来。

一个柠檬正常情况下,不到一块钱就能买到了。茶这种东西对我们来说,无论怎么买通常都很便宜,所以实际上一杯柠檬茶的成本非常低。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我要在外面花十几二十块钱喝柠檬茶呢?当然,如果这不是我出钱的,那倒无所谓,但即便不用钱,喝下去的糖和食用香精还是太多了啊。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