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惯
养成习惯的过程是痛苦且快乐的。你必然得付出一些代价,你必定会走一些弯路,这就是成长不可避免的过程。我知道必然会遇到那些,所以我不会试图躲避,我会做好心理准备迎上去。谁不曾犯错!我觉得只有真的痛过了才会领会到某种真谛,一切都顺风顺水不现实。可能正是因为有这种心态才让我在各个领域上都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因为怕摔跤就不前进对我来说根本没门。如果连栽跟斗和死都不怕,没什么可以阻挡我的不是吗?除非某件事从一开始就是有违真理的,是错误的。
第一次让我知道别人有畏难心态的是在做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给了我一句“如果失败怎么办?”你丫的还没做就找后路!就凭那么一句话,我的导师立马决定不接收这个学生。我和我的导师都感到很反感,因为前提是什么都还没开始,只是在规划阶段,将要遇到什么具体问题还属于未知,那人居然已经在退缩了。我不能评价我的那个同学不好,但显然,他不适合做一些创新性、前瞻性、实验性的事,我是不是应该说他缺少某种对未知的渴望和蠢蠢欲动想探索求知的激情呢?直到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到原来我觉得自己那种与生俱来的对未知的兴奋不是人人都有,或者说不是人人都像我这般反映强烈、欲罢不能。
对我来说,开口让别人帮忙是最困难的事。我宁愿自己埋头苦干花费很多时间去琢磨参透,真的无计可施了才去找人。这种性格不是主流,起码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这样。他们获取的方法就是“求助”,一开始就那样。我崇尚的是机械斗智斗勇关键词去搜索,他们崇尚的是希望有人帮忙,利用人肉搜索!他们理所当然地觉得肯定有人会帮忙。我心肠太好,通常如果被点名,我会出手相救,但我蔑视这种不劳而获。他们做这种事的时候怎么就心安理得呢?别人凭什么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是不是家长在成长过程中过于呵护造成的呢?我跟现在的年轻人有代沟啊~ 虽然,从年龄上算,我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年轻人。我也有点看不惯现在年轻的家长,自己都还是个大孩子,各种不成熟,这样怎么可能带出靠谱的下一代?!他们不觉得他们有问题,但我这个外人却总觉得他们不是合格的父母。当爸妈不是那样的,责任啊、义务啊、时间啊、耐心啊…… 钱不能解决问题,把孩子塞去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也不能解决问题,毕竟归根到底,那是你的孩子,你不能把教育的责任都推给“专业人士”。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所带有的风格应该是家庭氛围给予的,而不是什么班教会的不是么?孩子不应该是流水生产线上千篇一律的程序产物!!!好吧,我承认我激动了。你完全可以嘲笑我这个不当妈的没资格在这里说三道四,但我不当不代表我就不懂得怎么才算一个好妈妈。
世界太大,东西太多,需要愤慨的事情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