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
9

这个风声和那个风声

By xrspook @ 16:37:53 归类于: 烂日记

连续很多天的晚上,我都在做梦,做各种各样的梦,所以每天醒来的时候总感觉很累,总感觉睡不够。同时我也有点上火的感觉,但是从体重看来并没有明显的增加,所以这是意味着姨妈要来吗?还是只是说前段时间太阳晒得太多,人真的有点上火?

周六整完那个Laal Singh Chaddha的音乐合集以后,好像再也没有什么需要努力的资源了。每天都是发一些组图以及一些段子,让大家赶紧去买票。买票这种事与我们无关,那些段子对我们来说也无所谓,所以我的活儿算是完了。但还有三天时间,谁知道最后他们还会放出些什么大招呢。虽然理论上音乐合集就是最后的大招。但我总感觉他们放的幕后花絮里一些比较温馨又或者比较核心的部分没有放出来。他们打算在电影上映了之后又或者下映之后再放出来吗?可以肯定的是剧透这东西做得越多,大家买票的热情就越低。虽然我感觉在印度或许有些例外,因为他们的偶像崇拜真的挺严重。他们对神很崇拜,对人也很崇拜,而且崇拜的那个程度是让你觉得有点难以理解的,起码对中国人来说有点难以理解。

周日的晚上我居然可以看书,可以继续看《风声》。随着看剧情的深入,我越发觉得《风声》这本书跟同名改编的那部电视剧剧情有非常大的出入。相比之下,书本好像反倒写得有点粗糙,电视剧扩充或者又重新编撰了不少细节。所以相对而言,就人物塑造来说,我更喜欢电视剧的那个版本,但是小说读起来会有另外一种味道。之前我没看过麦家的小说。一开始我就觉得这个作家挺搞怪,因为他敢用一些我在其他它方从来没有见过的表达方式。原来写小说可以写得如此通俗!除了通俗以外,里面全部都是逻辑套套,你甚至会觉得这个应该不是一个读文科的人写的小说,这可能是一个理科生或者工科生写的解题思路。小说里居然连方程式都会出现,这实在让我挺震惊。相比而言,在描述某些场景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是否有些坦荡荡,有些简单粗暴。在我看过的文学作品里,从来没见过如此直接描述某些场景的。相较而言,电视剧艺术修饰了很多,也少了很多残忍的部分。因为我是看完电视剧又或者说电视剧看得残缺不全,然后去看小说的,所以每个角色其实我已经自动带入了电视剧里的那个形象。很多国产的电视剧,尤其是那些偶像型的,通常都化妆或者滤镜到我觉得不可接受。但是这部《风声》的电视剧我觉得无论从人物造型还是角色表演,都挺够意思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会找同名的这部小说看。为什么小说和电视剧的出入会那么大呢?从前我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翡翠台拍的电视剧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这种巨大的差异。现在回想起来,当年那么迷翡翠台的电视剧真的是很有原因的,因为他们的编剧和导演都很够意思。虽然以现在的观点看来,当年的特效外景之类的真的是弱爆了,但是即便是现在把当年他们导演和编剧改编的东西拿出来,只要演员合适,同样可以拍一部好戏。我已经很久都不看翡翠台的电视剧了,大概从我读高中开始就再也没看过。一开始是因为没时间,后来是因为再也没有那个习惯了,但如果你让我重温儿时的经典,我会去。

小说这东西,我是真喜欢的,主要上瘾了就停不下来。

2022-08
8

夏天和煤油灯

By xrspook @ 15:06:51 归类于: 烂日记

夏天是什么?当我们把空调作为常规配置以后,夏天真的不再是什么。我们只会觉得没有空调日子没法过,但是开着空调关在室内,你感受到夏天吗?或许当你要交电费的时候,你的确感觉到了夏天的存在,又或者是空调的温度无论如何调低,依然感觉力度不够的时候,你也感觉到了夏天的存在。在我小的时候,在空调还没那么普遍的时候,记忆中的夏天不是这样的。

以前我从来没感觉五六月份会那么的难熬,那一段时间虽然气温不是很高,但是湿度很大,经常会达到90%以上。但即便那样,小时候的夏天我也没太感觉那个时候家里的东西会发霉,又或者恶心的书虱会不断繁殖,到处都是。现在我觉得七八月份的夏天比五六月份好过多了,起码湿度降下去了,虽然太阳很大,但因为有风,所以汗会很快就会被风带走,于是人反而没那么难受。小时候的夏天有蝉鸣以及风扇的声音,现在的夏天只有空调机的声音。家里白天是不开空调的,但即便这样,我也再也没有听到蝉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小时候家在工业大道,那边工厂里的树特别多吗?以前的夏天除了蝉鸣,还会有蟋蟀的声音。还记得刚搬到这个家不久的时候,夏天总有蟋蟀在我们的阳台,于是每天晚上声音都很大。我们捉到过几回,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那个东西,也没有那个声音了。

小时候的夏天,虽然大家家里的空调不多,但是用电负荷总是过一段时间就不知道为什么会超了,所以停电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的事。有些停电是整个片区停电,有些停电是这栋楼或者这层楼的保险丝烧断了。因为停电是过一段时间就肯定会发生,所以每家每户肯定会有手电筒应急灯之类的东西。当然如果停电时间很长的话,大家的家里通常还会备一些蜡烛。外公外婆家里有蜡烛,但通常停电的时候他们会拿出煤油灯。煤油灯这个东西在我记忆之中,他们家好像有两个。因为只有在停电的时候才把那个拿出来,所以大白天的时候我没见过。为什么每次停电都能拿出来用,但是我却从来没见过往里面加燃料呢?我也不知道。搬家以后煤油灯哪里去了,我也不知道。外婆去世了以后为什么收拾各种东西的时候我没看到煤油灯?蜡烛这个东西我们现在还是会看到的,但煤油灯这东西,几乎已经绝迹了,即便有,去哪里买煤油???之所以会对那个东西有印象,因为煤油灯火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套上玻璃罩以后,一阵风过来,蜡烛可能会被吹灭,但煤油灯没事,那东西的防风性显然好很多。现在如果突然停电的话。我家根本没有应急照明的东西。如果只是短短几分钟,手机还可以撑一撑,但如果要停几个小时甚至半天的话,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以前的停电频率实在太高,冬天通常都不会发生,但是夏天过一段时间就会有那么一出。00后的孩子,尤其是那些不在城中村长大的孩子,估计是停电这种事情的绝缘体。我还记得某年夏天我在外婆家正在看《包青天》的大结局,但是突然就停电了,在我们睡觉之前依然没电。所以虽然心有不甘,我们也只能睡觉,大结局打水漂了。

夏天停电,如果光是想的话,你一定会觉得日子没法过,但实际上,在漆黑之中,你却会感受到另外一些东西,比如说你感觉到了风来的方向。家里只有煤油灯微弱的火光,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聊天或者睡觉。

2022-08
4

一个人干

By xrspook @ 20:23:38 归类于: 烂日记

当我只有一个人干活的时候。我感觉事情做不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容易忘记即将要做些什么。那个突然间就忘记的状态好像叫做开窗效应,通常会发生在切换场景的时候。比如说当你正打算去做某件事,但是这个时候你开了个窗又或者开了个门,突然之间你就忘记了你要做什么。以前我觉得自己没这么神经,但是现在我觉得这种事情对我来说越来越普遍了,可能根本不需要开窗或者开门,哪怕只是多走了两步路,只要我的心思不在上面,我立马就能忘记刚才刚才想做的是什么东西。

回到一开始的话题,一个人干活的时候,我只能一根筋,只做一件事,否则正如前面所说的开窗效应。正在做件事,突然转到另外一件,我就会老是所有东西都半天掉,没有一件做得完。因为所有事情都一个人做,虽然不难,但是却很多很烦,而且事情很多都是那种不是一次性都能做完的,有时候可能做到一半就卡在那里,无法继续。有些卡壳是可以预知的,但是有些则完全在意料之外。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就是一个六亲不认的机器,我只能一直都想着那件东西,我才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干完。如果突然间接了个电话,又或者非要去开个会,我就会感觉有压力,我放不下工作,然后莫名其妙焦虑就来了。

最焦虑的事情我觉得是在我数磅单的时候,突然有人找我。如果那是可以拖一拖的,我会让他等一下,但是如果那是一个电话,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如果我正在电脑输入还好一点,那个还能暂停,保存就好,但如果我正在用计算器,那就意味着之前我打过的所有单据全部都得重来。全部工作都我一个人干,全部单去都得我一个人核的时候,我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因为我不是那种有脸皮叫别人帮我核数的人。我知道自己的粗心大意会经常性习惯出现。尤其当我反复的做这一件事的时候,更加容易暴露出来。为了避免这个发生,我只能用尽一切方法避免自己分神,同时上一些技术手段让自己少犯错误。根据多年的经验,我的粗心大意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图快,比如小学的时候经常计算错误,是因为数学老师以竞赛的方式让我们计算,为了图快,我的字写得很潦草,于是写着写着我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到底写了什么数字了。搞不清就大概差不多继续算下去,那这样的结果当然是没有结果。平时训练的时候潦草,到不赶时间测验考试的时候当然也改不了这种习惯。在重新做回统计之前,我的计算器都是用一个手指按的,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那多根手指在上面飞舞。如果我还没有分神还好一点,飞舞的手指就能得出飞快的结果,但问题是如果我不在状态,飞快的手指就意味着出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出错就错了,因为我自己都没看清。几乎可以这么说,当我手指飞舞的时候,我一定在盲打,而且这种盲打还不仅仅是眼睛不看数字键,而且是眼睛不看计算器的显示屏,眼睛就只盯住单据本身。这种盲打的确很炫酷,但是却要付出错误的代价。我打得很快,但是要打很多次,与其这样不如让速度降下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Excel的单元格朗读功能。这样就等于是有了一个会发声的计算器。发声的计算器用外放喇叭,会骚扰别人,但用蓝牙连接耳机以后 Excel就可以静悄悄地报数,让我把活干好。用朗读的方式核对录入数据,尤其是录入大批量短数据的时候非常有效。以前如果数据出错,我就得全部重来。作死了一遍又一遍以后,我发现可以用对半式的方法找出问题所在。先看一半的累计数,然后在有问题的里面再对半。这种思路是在我做python习题的时候掌握回来的。在python中,在不运用字典的前提下,这种对半搜索效率很高。

粗心大意是不能避免的,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但是我却可以通过主观手段有效地降低粗心大意的概率。

2022-08
1

继续谈书柜

By xrspook @ 22:16:47 归类于: 烂日记

对一个孩子来说,书柜是一个不怎么必须的存在,因为的确没什么好收藏的。对某些人来说,家里要留很大的一片空间放书陈列东西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对我来说,从我很小开始,已经有这样的习惯,因为家里有很多书,书柜必须存在。书太多了,如果要把它们放在一个又一个抽拉的抽屉里显然拿的时候会很困难。同时因为那些东西很重,抽屉的轨道很容易损坏,所以书柜很必要。除了书柜以外,家里还有很多杂七杂八需要收纳的东西,你想到想不到的东西都得收纳。如果要考虑搞卫生方便,东西都不能放在桌面上,全都要放到柜子或箱子里。这样的好处是除了会让人觉得很整洁以外,搞卫生的时候也不需要理会那些各种形状的表面,因为那些东西都塞在柜子里,所以灰尘也不会太大。

自从我有记忆以来,家里就有很多书,我爸的书很多,但实际上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小时候我一直都不知道放食物和放电视机下面的柜子里居然全部都是书。那些地方还不够放,所以当我懂事以后。大门后面也做了一个书柜,但是那个柜子的功能分两块,下半部分是鞋柜,上半部分是书柜。那个书柜是我跟我妈的。那是一个敞开式的书柜,但是当时我们住在我妈单位分的宿舍,客厅的窗户对着马路,所以灰尘比较大。所以敞开书的书柜钉了个帘子。

我的某些亲戚家里就有很多书柜,甚至书桌都像办公室一样几张拼一起。当时我还不知道办公室是什么,但是那种感觉就很像小学老师的办公室。小学的时候,老师的办公室跟我们的教室大小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差异就是里面桌子的摆布。老师的办公桌是一张一张拼起来的。通道只有身后那一条。办公桌面对面的直接拼起来,左右两张又是不留缝隙的拼起来。在我记忆之中,小学以后我再也没有看到那种大开间的办公室。大概如果现在小学的办公室仍然是这般设计的话,估计老师与老师之间会以小隔间的方式分隔开来。但从前根本没有这个东西,不需要那么多的私隐,没有小隔间的好处是大家可以随便聊,畅所欲言。有了隔间以后,私密性更好了,但实际上就像现在大家回到家,就把大门关上,几乎不再有邻里之间的交流走动。高中时的老师办公室,相对于小学的时候来说小得多。所以一个办公室里面的老师并不太多。大学时候的老师办公室实际上跟我工作以后的办公室设置差不多。我不知道这到底是时代在变迁还是说各个学校的工作氛围就是有这样的区别。

第一次在亲戚家看到一整面墙都是书柜的时候,我挺震惊。现在,二三十年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也有这种需求。这种一整面墙都是书柜的需求只能是成年人的爱好,也只有成年人的积累才会让我们有这种想法。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所积累下来的这些书本或者陈列品可能会被直接丢掉,又或者以一斤多少钱卖掉。对别人来说这就只是些东西,但是对我们自己来说,这都是我们的宝贝,就像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一样,不可分割。

收藏是一条不归路,无论你收藏的是什么。

2022-07
18

一个人的较真

By xrspook @ 16:42:45 归类于: 烂日记

在从网上买《深谷幽城》系列小说的时候,我顺便入了一本牛津高阶。那是一本第6版的牛津高阶,里面是有插页的,所有单词用的都是彩色。离我买的第1本牛津高阶,估计已经25年。我大概是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入手的牛津高阶,我在那之前我用的是小英汉词典。就像我们小学的时候,一开始入手的肯定是迷你的《新华字典》,到后来我们才有了《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我用得最多的是在高中下半段。因为那是我们英语老师上课的必备。上他的课默认就得带高阶词典,可以是朗文,也可以是牛津。从那时开始,当我要知道某个东西的意思我就去查高阶词典。不仅仅看中文意思,还要看英文描述。不仅仅是看某个词的某个意思,而是整个词的其它东西都看一看。高阶词典上面除了有词语的意思以外还有例句,还有搭配使用。当时的老师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是因为只有我们养成了用英语去理解英语的习惯,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那个东西。20多年以后再入手一本牛津高阶词典首先那是因为买书顺手,其次是因为实在说不准什么时候我又会偶尔做一些翻译,在单位也放一本牛津高阶显然是有必要的,虽然现在的网络很发达,我们随便就可以在网络上查找到我们想要的信息。但我这个老古董依然还是觉得用经典的词典会更顺手。

越是简单的词,加上各种搭配以后,效果越是变化无穷,比如take这个单词。take for如果直接查,中文意思是认为,以为。平时我们用得最多的搭配是take for granted,对应的意思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认为是个中性词,也没有什么感情色彩。如果用英文解释,大概意思是consider,但实际上take for的英文解释里还有后半句话“especially when you are wrong”所以牛津高阶里,中文意思是尤指错误地以为或者说误以为。如果要表达误以为的话,我们通常会说take sb. or sth. to be,但实际上take sb. or sth. for有一样的效果。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用什么词语去表达,但是我们却不能控制别人一定要以我们熟悉、最不容易误解的方式去表达。take for这个词的确有那个意思,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如果光看那些非常简单的中文翻译,你怎么可能理解到这一层意思?一直以来我们都默认俚语相关的东西很难,因为量很多,但实际上相对于这种你觉得自己懂,但实际上你却完全不懂的东西来说,俚语反而简单一些。你在网上随便搜索就能找到俚语的意思,虽然那个意思肯定不是字面上那样。我的语文水平限制了我的翻译,大概也就那样了,不可能更上一个台阶,但是,我的学习习惯决定了即便我的输出不是最好的,但我不会把别人带歪。别人可以踩在我的肩膀上,把我的那个版本修改得更丰满。在这个探寻真正意思的过程中,我在跟英语本身作斗争,也在跟写出那些英语翻译的人作斗争。只有把我自己代入其中,我才能设身处地的以他们的状态去感受。

如果我可以理解透彻些,为什么我不去做呢?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