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
18

牛奶麦片

By xrspook @ 8:48:18 归类于: 烂日记

感觉这个星期过了好久,每天早上醒来我都会问自己,到底今天是星期几?我还要上多少天的班?今天晚上我可以回家了吗?

有一次我妈突然问我晚上在单位一个星期去饭堂吃几顿饭,她猜我应该吃三顿,潜规则是4个工作日的晚上我在单位。但实际情况是:一个星期多的时候我可能去吃两顿,少的时候可能一顿都不吃,绝大多数时候可能只吃一顿。余下的天倒不是因为我完全不吃饭,而是因为我选择了吃牛奶麦片。为什么要吃牛奶麦片呢?因为这足够简单。或许我还可以吃泡面,但是那个相对来说就太不健康了。泡面还得把那些料包一个一个的挤出来,但是牛奶麦片就只需要少几勺奶粉,再来一勺半的麦片就可以了。尤其是当我把袋装的麦片装到了罐子里,可以用量勺直接勺取以后,更加的方便。我感觉自从我做了那个操作以后。我喜欢上了这种懒惰的晚餐方式。之所以不去饭堂吃饭,倒不是因为我觉得那里的东西太油腻太咸,不健康,而因为那跟我晚上的时间有点冲突,比如说我去投球的晚上,饭堂是吃不上的,因为5点出发,回来的时候已经7点30甚至接近8点,而饭堂的开饭时间是5点30。我不可能打完饭再过去,因为那样的话到达场地已经快6点了,我只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之前我的计划是7点就回来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几次都拖到了接近8点,其中一个原因是之前男的来了,我搞得差不多就赶紧走人了。倒不是因为他们敢过来踩我的场,而是因为场地也就两个球,我用的那个是足气的,但是已经生崽,另外一个显然不够气,如果他们很多人过来的话,他们可以怎么整呢?打空气吗?我之所以选择5点-7点这个时间,真是为了不和他们撞上。以前,我吃过晚饭再过去,一个星期好几个晚上都撞上了他们,于是我就下定决心,下班就直接过去。这样的话一个星期我想什么时候去都可以,不会和他们撞上。

除了投球的晚上,其实无论是跑步还是其它运动,我都可以选择去饭堂吃饭,但我不确定哪个晚上我投球,所以通常一个星期下来,我只会一次性把早餐跟午餐都报餐了,晚餐完全没有报餐。当我觉得那天晚上我有必要,或者我看到那个星期的菜牌我喜欢,我就会报餐,但问题是晚餐要在下午4点之前报餐,很多时候我都是过了4天才恍然大悟自己没有报餐。其实不报餐也是可以现场缴费的,但问题是报餐的价格是不报餐的1/2,我为什么要花两倍的钱呢?虽然实际上饭堂的那顿饭实际成本是我不报餐付的那个钱的好几倍。但是明明可以吃得很便宜,但实际上又要多给钱,心理上就很不平衡,所以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吃我的牛奶麦片。

有些时候我也会觉得吃这个牛奶麦片很烦,一口一口下去,甚至都不想吞了。这个东西说不上有多难吃,但是绝对不是那种喜欢吃的类别,但是还是可以吃下去。

我从小学开始就吃牛奶麦片了,当时我妈用的也是桂格麦片,不过她之前用的是快熟,我现在用的是即食,她会加牛奶,好像加的是子母奶,还会在里面打个鸡蛋。牛奶鸡蛋麦片是我周日早上去上奥数课之前的早餐,一直都是那一款,我妈从来没有换过,我也从来没有要求她改变过,其实她完全可以给我来顿面条,又或者可以给我面包。我吃了好多年的牛奶麦片,但是实际上我妈自己并没有吃多少,我不知道她自己到底喜不喜欢吃这这东西,这种做法到底是谁教她的?

大学的时候的宿舍,我会常备麦片以及方便面,方便面用得极少,到了大三大四直接就没有了。但是麦片还是常备,因为那是我的常规早餐以及去游泳前的小点心。但是那时候吃麦片就不是牛奶麦片,而是直接用白开水泡,所以其实那个更难下咽。难吃也好不难吃也好,反正就是啃下去,最后让我不感觉到饿就算解决问题了。

我到底最喜欢吃什么呢?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我觉得自己没得吃肉会死,但是光吃麦片没有肉的时候,我却觉得没什么。你给我麻辣烫螺蛳粉或者小龙虾之类的重口味,我反而接受不了。

2021-09
15

港味翻译

By xrspook @ 8:36:40 归类于: 烂日记

《妈妈的神奇小子》的英文片名叫做Zero to Hero。基本上中国电影都不会取这么押韵牛逼的名字,当然这只是通常,现在年轻的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已经大大超越从前了,但是这种命名,我觉得很香港。

还记得从前明珠台的那些英语节目翻译的中文片名,我觉得都很有吸引力。老师在英语课上说信达雅,但实际上我只有在香港的英文频道上才见识到让我很佩服的信达雅。可惜的是我已经很久很久都不看明珠台了。以前我花很多时间在上面看各种各样的纪录片,有可能是Discovery的,也有可能是National Geographic, 但是Discovery的居多,因为National Geographic通常会在国际台播,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也是香港台的英文频道,我不怎么喜欢国际台。

我不只喜欢明珠台的中文翻译,也喜欢他们的粤语配音。放电影的时候,尤其是在晚上放930那场的时候,明珠台用的都是双语播放,但因为广州这边看那个频道用的是有线电视,没办法选择到底用什么声道,所以有段时间我们听到的是英语原声,有段时间我们听到的是粤语配音。比如说一开始我看830那场的《X档案》的时候听的是粤语配音,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可能是停播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开播,变成了英语原声。相当的不习惯,我花了好多时间才终于适应了男女主角的声线。在我不再看明珠台之前好像双语播放的节目广州有线电视再也没有给我们默认选择粤语配音。之所以这样,大概是因为他们觉得看英文频道,一定程度上大家是打着学英语的幌子的,如果片子都变成粤语,明珠台跟翡翠台有什么区别呢?但实际上一开始我之所以看明珠台,倒不是因为那是英语频道,而是因为我们喜欢上面播的那些国外纪录片、电影和电视剧。那些东西不会在粤语频道播。所以,当明出台再也没有粤语配音以后,我被迫习惯了看繁体的中文字幕。在那之前,即便翡翠台播的那些电视剧都有繁体中文字幕,但实际上因为都听得懂,那就是我的母语,根本不需要看字幕。

现在的有线电视默认给我们选择原声的声道,大概是因为在广州看有线电视的人好大程度都是说普通话的,哪怕土生土长的广州人,现在的孩子已经把粤语当做是一门外语,他们开口就说普通话,所以说如果明珠台播放的是粤语配音可能那个频道的受众会更少。当然了,估计现在英语频道再也没有当年那么多粉丝了,因为要看外国的节目,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我们都已经有了很多其它选择。再也不需要准点蹲在电视旁边,激动地等待,也不需要看插播的广告,虽然其实我觉得明珠台他们自己的广告挺好看,倒是好长一段时间有线电视都把明珠台的广告剪掉和插播他们自己的广告,广州有线电视的广告真心不好看。香港电视台的广告一定程度上我觉得那些东西虽然是在推销某些商品,但实际上短小的广告挺有养分的。很多广告讲述的是某些故事,而不纯粹是某个明星在那里带货。

那些在明珠台看大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5分钟播一次广告。换做是现在,可能我会抓狂到极点。但是当年15分钟一次的原版广告其实我也从中吸取了很多信息,比如说某些新的CD专辑。也比如说那个电视台还有什么好看的节目,因为除了广告以外还有不少节目预告。

感谢明珠台,我少年时代探索世界的领路人。

2021-09
6

隐藏的强大

By xrspook @ 10:20:42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玩各种体育运动的时候,总会有一个词被不断的被提起——“大力点”或者“使劲”。的确,当我们还小的时候,当我们要把那个东西搞远一点的时候,我们只能这样。我们通常会说,即便我们用尽了吃奶的力,还是做不到。当我们要爆发,我们说不准到底用的是哪里的力,反正就是尽我们所能,把可以用的力全部用上,通常即便这样效果也不太好。那时感觉,大人真好,力气真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感觉到我在用哪一个部分发力,甚至精确到是哪一片区域甚至是哪一块肌肉,是舒张的力还是收缩的力。以前当我做某个动作的时候,管好某一块或者某一片肌肉的控制也就可以了,但是当我经历过篮球的投篮训练以后,发现那不仅仅是一片或一块的问题,那是一个力传导过程的问题。什么时候在哪里发出,要传到什么地方,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传递过去的,传递过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卡壳,也就是力量的损失。显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如果从原理又或者真的要人意念去控制,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人的身体就是这么神奇,如此复杂的动作,经过练习以后,人居然可以条件反射直接做出来,不需要思考。也只有那样到达那个程度,用力才会从拼命硬来变得自然柔顺。那个时候你甚至觉得自己好像没发力,但出来的效果却很好。

阴柔之中隐含着力,这不是一种玄学的说法,实际上这个东西隐藏在各种运动中,比如跑步。高手跑步都是很流畅的,短跑你或许能明显地感觉到一种比较猛的力,但对长跑运动员来说,他们的整个跑动过程你都感觉到他们用地蹬地,他们就像小鹿一样可以在地面上弹起来。正是因为这种弹,所以他们落地的时候绝对不会很重。走在江边,当一个高手从你身边跑过的时候,你或许只能感觉到一阵风或者一阵音乐,你听不到他的呼吸声,你也几乎听不到他的脚步声,他的脚就像踩在云上一样,蜻蜓点水一般,效率很高且充满了弹性,非常柔和。但当你遇到一个肯定不是老手的人,你会明显地听到他的呼吸非常沉重,甚至有点乱。更要命的是他的脚步就像是仪仗队在踢正步、非常重。我已经不记得以前我走路的时候响不响了,但现在我走路的时候几乎没有声音,除非那个鞋底比较硬、比较特殊,又或者卡了个石子在上面。对我来说,无论是走路还是慢跑,都是一个柔顺过渡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力量的传导。其次,柔顺能让你降低受伤的几率,因为不再是某一个部位长期猛烈撞击了。

跑步是这样,投球也是这样。当你能柔顺地把动作规范地做出来,而用的那个力又没什么损耗,在一个完美的流程中你会感觉自己没用力,但是效果却比之前用尽全力好很多。大学时的网球课,老师叫我们要打太极网球,当时我觉得他在跟我们强调控制控制好球拍,也控制好球的轨迹。对初学者来说,的确是需要有这种控制,而且我们也必须得首先掌握这种东西,然后才好说后面如何加力。大力只会让我们的网球乱飞,流畅的温柔控制显然会更容易的让我们的球落在场内,且让我们不至于被那个相对于羽毛球拍又或者乒乓球拍来说重很多的网球拍伤到。身体不加控制过度旋转最容易受伤,而打网球又处处是旋转。随意发力不仅仅会打到别人,也会伤到自己。

我觉得自己已经着迷于阴柔中隐藏的强大了。

2021-09
1

天生不可以

By xrspook @ 15:56:26 归类于: 烂日记

上回说到我跟我妈在江边边逛边聊天,我和我妈说,我发现自己的一个特点——我是一个自学天赋型的人。我最大的优点是我不知道什么是放弃。我会竭尽一切所能去做我想做的事,但同时我也是一个气死教练型以及教练惊讶型的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学得很慢,我不是那种你教了我就能马上掌握的人,尤其是那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东西的时候。所以当别人教我的时候,他会非常崩溃,会非常郁闷,这个人怎么教都不会。无论是在书本知识方面还是在运动方面,在所有领域,我都是慢热型的人。

那些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他们可能你一说就领会了,马上可以把你教的东西体现出来,但我做不到,所以我唯有在之后努力地去练习、去体会,只有在不断的重复中,我才能领悟到有些人可以马上掌握的东西,于是当你下一次再见到我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人好像经过高手指点,打通了任督二脉。夸张的时候甚至会有点脱胎换骨的感觉。实际上我不过是笨鸟先飞而已,我比那些天生学得快的人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之后的练习你。

我不知道那些马上能掌握的人到底对那个新的东西有多深的领会,但是用心过和直接就很牛逼之间肯定会有差距。所以再往后发展,如果你让我教其他人,我可能感悟会更多,我能发现的东西可能比那些天赋型的更多,因为那些别人遇到的问题,可能我已经遇到过了。那些天赋型的人从来都没有为那些烦恼过,只是一下子就OK了,至于是怎么OK的,他们也不知道。情况就像中学的时候体育考试总有一门投实心球。在所有体育项目里,这个东西我是从来不需要费神的,因为我只要一发就必定能拿到100分,那是不会吹灰之力就能做到的事。但是身边的同学就是有那些你看上去他非常努力,但是却依然不能及格。对我来说在那个问题上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投那个东西就那么难,那不过是很轻松的事情而已啊。老师教的时候,其实我也没有听得多认真,只是大概差不多而已,但是我却能拿100分,有些人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及格。当时我没有对他们进行仔细研究,虽然他们已经遵循了老师说的所有发力顺序和规则,但是就是做不到理论上他们应该能做到的事,我觉得这跟我现在投篮三分球无论如何都很纠结一样,不是因为没有力量,而是因为力量没有恰当地用上。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投实心球的时候,我的力就是那么得心应手,从前那些怎么投怎么不及格的同学就像现在努力用尽各种方法投三分球的我一样。我现在的绝望跟他们当年的绝望不相上下。就是有些视频里的女生轻而易举地就能投出三分球,而且命中率很高,这就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或许你问他们为什么居然可以这么牛逼的时候,他们根本无法回答出个所以然。当然也不排除你看到视频里的几分钟,实际上人家已经花了成百上千个小时去做你看不到的练习,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投时实心球这个问题上,我根本没有做过任何类型的额外练习。

一句天生的就可以把别人的口堵死,但问题是这样的回复是不是过于敷衍呢?

2021-08
30

就是记不起来

By xrspook @ 23:59:01 归类于: 烂日记

星期六晚上突然想做一下腹肌九部曲,结果却发现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其中一个动作是什么。我只记起了其中8个,对第9个动作我一点印象都没有。腹肌九部曲这个东西从前我每个晚上都会做,做了大概一两年以后,每次当我在单位跑完步我会做,所以频率从每天晚上变成一个星期大概两三次。然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只会周末回家的时候做一下,有可能是做两个晚上,也有可能只做一个晚上。又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我直接不做那套动作了,所以现在当我要重新记起那些东西的时候。我居然记不起来了。虽然那套动作从前我做过几百次。有没有上千次呢?说不准,估计没有,但是可能会在500次以上。那些从前重复500套以上的动作在几年以后我居然忘记得一干二净,实在让人觉得无语。正是因为从前我做得很多,简直是烂熟于胸,所以除了一开始的时候我有在草稿纸上记录下来,之后我再都不需要了。也正是因为那套动作对从前的我来说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普通,我完全没有做记录。所以现在当我要找回一点记忆的时候,我居然一点头绪都没有。

可以肯定的是那套动作我是在微博上看回来的。之所以称之为腹肌九部曲,是因为那是9个GIF动图。之所以是九部曲,是因为微博上一次性顶多发9个图,一个帖子就只有9个图而已,除非连多个帖子,否则9个就封顶了,虽然只是9个动作,但只要你全部都做到位,每个动作25吃重复为一组,足可以把你搞死。如果搞不死你的话,一组两组三组,三组之内必死无疑,这套动作完全是用自身重量去做,不需要任何的器械。如果你是躺在地板上做的,你唯一需要一张厚一点的垫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某些动作其实你不在垫子上做也行,但是如果你做多了,你每天都做,会对你的尾椎骨产生伤害。当然了,前提是可能你太瘦了,又或者你体重下降到了一定的程度,屁股的肉不太够。所以稳妥起见还是在一张有一定厚度的垫子上做比较靠谱,又或者像我那样直接在床垫上做。练习腹肌的动作有很多,为什么我钟情于这一组9个的动作,是因为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手,第2个动作都会让你有欲仙欲死的感觉。正是因为动作难度大,而我当时又好胜心比较强,所以我选择了这9个动作。即便你是老手,你依然会觉得累,不过跟新手比起来,估计你累的程度没有那么大,恢复的时间也更快。

因为长时间不做,所以周六晚上睡觉之前做完以后,周日的中午当我再次稍微重复一下也感觉还没恢复过来。腹肌这种东西属于耐劳肌,你可以一直的虐,虽然跟胸肌或者背肌比起来,腹肌的力量没那么大,但问题是那些大肌群可以爆发大力量,但你不可能每天都持续虐。你只能今天虐完这个部分明天虐另外一个,轮流来。但腹肌不一样,腹肌的那种撕裂感和乳酸持续感跟其它部位的不同。对壮汉和瘦子来说,其它部位的肌肉体积可能差别非常大,但是对腹肌来说,只要训练的量足够,而且体脂也足够低,瘦子的腹肌跟壮汉没差太远,所以我感觉估计是有一个封顶程度的。相对于其它来说,要做到腹肌封顶好像不太难,也不需要太多的额外东西摄入或注意事项。所以结论就是有没有腹肌跟是不是壮汉没有必然关系,对那些处在增肌期还没开始减脂的壮汉来说,你或许看不到明显的腹肌,但那个东西确实存在。

我之所以要重新拾起腹肌九部曲,大概是因为我有点爷青回吧。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