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
22

无法认同

By xrspook @ 20:46:10 归类于: 烂日记

第一这种东西谈何容易,怎么可能那么简单就可以顺手拿来。昨天下午我跟我妈连续看了好多集《生活万岁》,里面的人设我觉得挺神奇。老大是个顶尖的医生,老二是个成功的酒店经理,老三是个厉害的修车师傅,老是擅长唱歌跳舞表演。一个普通人家怎么会一下子培养出那么多精英,而且是在各行各业都如此厉害。如果说他们家还缺些什么的话,我觉得大概是缺公务员,缺一个做官的或者缺一个军人吧,但是如果他家有这样的人的话,估计这部电视剧的故事就根本无法开展了。

我个人觉得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么美妙的人设。不只是电视剧的这个人设相当有问题,每天我都要完成淘金币的任务,其中一个就要去看书旗小说,虽然我从来都不会按进去,但是停留在那个界面浏览15秒还是需要的。根本不用进去看那些故事,光看那些封面以及书名已经让我觉得相当反感,因为光是人设,我就很抗拒。世界上是没有那么多成功人士,哪怕你绞尽脑汁给自己按上一个名号。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我身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那种哪怕跟影视作品稍微类似的成功人士。影视作品要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一定程度上我觉得他们的设计已经飞到上天去了。简而言之就是不切实际。

但也会有跟我们生活有点类似的影视作品,比如《送你一朵小红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为家里有一个病人,全家人的生活轨迹都不得不发生改变。的确这部电影的票房还不错,但是我的同事去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以后,吐槽不断。她是一个中年大妈,过几年就退休了,为什么她无法接受这部电影的主题呢?是因为她拒绝接受社会上就是有这些人吗?正如她无法接受单位的2号宿舍楼每个宿舍不算阳台和洗手间,只有大概9个平方。她觉得面积太小了,哪怕多几个平方也很好,但是我告诉她,即便再给你几个平方,你还是会觉得太小了,不够。这只是一个单间而已,为什么要那么大的空间呢?你要在里面干什么?反正单位是不允许你在里面做饭、用大功率电器之类的。当她在猛烈吐槽的时候,我跟她说从前我家10个平方就住了10个人为什么我们就没觉得那不够呢?空间得靠你自己挤出来,要怎么利用完全靠你去把握。在小小的一条船上也要住上两家人,超过10口人。对比在10个平方有屋顶、不漏雨,脚踏实地不会晃来晃去的房子里,10个平方的房间已经很好了。但是她无法接受这些,是因为从前生活困难的时候,她生活在农村,虽然大家都要什么没什么,但起码屋子够大的。你给我个大屋子,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摆布,但是你只给我一个小小的空间。我一人能把那很好地利用起来,因为我经历过那些,虽然我住的时候大概那个10个平方的屋子里只住四五个人。她根本无法想象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还要在10平方的屋子里摆两围台,坐上二三十人。如果只是摆一桌的话。坐十几个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我记忆之中,一大家人围着一满桌的菜。热热闹闹,那才是家。虽然那个时候。广州电视台的节目总是非常不准时。

代沟是什么?隔阂是什么?哪怕我们在同一个时代生活过,但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我们可能永远都理解不了对方。

2021-03
21

无欲无求

By xrspook @ 20:37:23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好像对外国和美食都没有了欲望。不只是外国,即便是国内的其它地方我也没有强烈的好奇。还是学生的时候,老师总跟我们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小学的时候,当语文老师一次又一次的跟我们谈起她游历往事的时候,我总是心存向往。之后我去过一些地方,但仅仅是一些地方。发现其实旅游一定程度上是在遭罪。令我遭罪的倒不是因为离开熟悉的地方,什么都不习惯。生理上的遭罪是因为驱车劳顿,所以经常会让我便秘。如果只是短短的两三天还好,如果持续时间有一周,后果将非常的不堪设想。以前我还不知道有一些比较温和的泻药,比如说果糖糖浆。如果我遇到那些问题,我还有那个解决方法。每到出游,除非是当天来回的,否则我就会莫名紧张。因为生理上的多次不适,导致我心理上有了阴影。

自然景观也好,文化古迹也好,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也就那样了。与其看这些我更喜欢去了解人文生活。我想知道那里的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从前那里的人又是怎么过日子的。显然这些东西不可能通过景点了解回来,现在的景点被弄得程序化了,所以现在的旅游并不能带给我多少期待中的快乐。

至于美食,我感觉只要不是非常难吃的,我都可以接受,非常好吃的,一而再再而三,不超过三次我就会觉得自己已经吃够了,没有继续下去的欲望。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些人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可以不停地吃。我做不到。有时我根本说不清自己觉得哪些食物才是最喜欢的。对我来说,在家里我爸做的饭即便难吃也得吃下去,至于我妈组合的那些菜色,基本上是不会有变化的。在外面我们通常不会尝试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对我们来说,之所以吃那个东西,很多时候是因为价格诱惑。对比那个东西的原价和优惠价,价差非常大,又或者实际上我们付的那个钱连成本都要不回来。至于那些东西好不好吃呢,有些时候,我还真不知道。看到一些价格高的,我们舍不得吃,又或者我根本没兴趣。比如说大家会说什么时候才能奶茶自由,咖啡自由,榴莲自由,车厘子自由,草莓自由。只要我想买,只要我想吃这些东西我都可以做到自由,但是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车厘子是个好东西,但是我对那个没什么欲求。榴莲我可以接受,但远不到痴迷的程度。至于草莓,有些时候或许会遇到一些好吃的,但更多时候遇到的那些的味道很一般。与其要接受那些失望的概率,通常我会选择直接不去买这个彩票了。我没有喝奶茶的习惯,咖啡我也不喜欢和那些搞很多花样加很多调味的款式,所以最终要不是意式浓缩,要不是拿铁。某些最基础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在外面吃呢,为什么我不自己做呢?那些希望可以各种食物自由的人为什么不自己做那些需要加工而制成的东西呢?比如说奶茶。或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沉迷的不是奶茶本身,而是买了那杯奶茶以后可以晒的那些照片或者小视频。

我已经远远不是那种喜欢晒照片的年纪了,当我喜欢跟别人分享那些东西的时候,智能手机还没出现,社交网络也远远没有现在发达。在blog里,从前我晒过不少照片,但现在我更愿意纯粹用文字去表达。

时间的沉淀会让一切产生特殊的味道。

2021-03
20

老派茶居

By xrspook @ 18:00:02 归类于: 烂日记

走在广州的老城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惊喜会在哪里。可以肯定的是走在广州的老城区,你永远都饿不着。因为街边小巷里总会有各种便宜且好吃的东西。昨天我们跟我妈先去剪了个头发,然后去了观绿路的观绿茶居。在剪头发的之前之后,我们说顺便在城光汇购物广场用一分钱换500毫升的茶派。那个东西是农夫山泉出品的,从配料看来貌似他们用的不是茶粉,而是真正的茶,至于其它味道,用的是浓缩果汁。我换了一瓶柚子绿茶,我妈换了一瓶柠檬红茶。剪完头发出来我感觉还没饿,没有什么想吃的。虽然现在仍然是麦当劳的派日范围内,还可以用4块钱的价格买一个派,但是上个星期一次性连吃两个派之后,我已经对那个东西没兴趣了,而且我们只剩下红豆派没吃,但是现在的麦当劳好像已经都没有红豆派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派日的派就只剩下菠萝派跟香芋派。红豆派这个东西通常是春节特供的,在春节期间一直都有红豆派,而且相对于其它派来说,红豆派的价格要贵一点。单卖的话,其它派是7块钱,红豆派是8块钱,难道因为这个所以在派日的时候,他们直接不把红豆派放出来吗?但是他们的广告里有红豆派啊,这是不是太狗了?

观绿茶居在诗书路跟观绿路之间,离广东省中医院很近。我明明曾经路过那个地方,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那个东西有多么的特别。跟广州很多老派高大上的酒楼茶居酒家不一样。观绿茶居做的完全是街坊生意,菜单上的点心最低5元,最高15元。茶居面积很小,1楼只有小小的一片区域,上到2楼,从前茶居人声鼎沸的感觉扑面而来。以前喝茶总会有很多人,桌子摆得很密,一张大桌子可能搭了好几拨人。因为茶居的面积小,而且只是某栋建筑物的一个阁楼,所以回音效应非常强烈。在那个地方,戴着口罩跟坐对面的人说话,也未必能其听清。菜单上的东西很神奇,那些经典的味道甚至连我妈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据说这个茶居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在那些广州老字号都走上高端路线之后,这个市井里的可以说是中低端货色,让人感受到了时光的味道。他们每个点心的分量不多,但是做得很用心,能吃出一些其它地方吃不到的味道。虽然去过一次之后,我妈说不会再去第二次了。那里可以用手机点餐,但是坐在那里用餐,吃的那些点心的时候会让人仿佛有种穿越的感觉。如果他们的地方再大一点,也用手机点餐这种方式而使用从前经典的盖章卡和推车卖点心的方式,估计这个地方一定会成为网红打卡点。不知不觉之中我真的很怀念从前喝茶时候那些推着车来卖点心的时光。有西点的车,也有蒸品的车。还记得小的时候在南园酒家被抢得最快的通常是拉肠的车。车还没推出来,大家就会蜂拥过去,直接把车上的东西扫光。不知道当时外公是怎么把肠粉抢回来的,但是他总能抢到我们想要的那些。在我记忆之中,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肠粉车推过,只记得外公把肠粉带回来。

方便是必然的趋势,但有些时候我们想回味一些情怀的东西。

2021-03
19

存在却无法感知

By xrspook @ 21:06:28 归类于: 烂日记

明明只是星期四,但是我却过出了星期五的感觉,3月底必须把去年没有休完的年假休完,还有就是把今年三八的一天假期也搞定。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休假,因为休假跟不休假对我来说没啥本质的区别。但是假期放在那里不休,又好像有点过意不去,既然领导都休假了,为什么我不一起呢?毕竟不休假不意味着你有多伟大。为什么我不在早一点的时候把假休完了,我也不知道,好像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这个习惯。休假有什么事干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近期我要去剪头发了,近期也要去清明扫墓之类,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如果下周五也可以请假的话,下周五去扫墓。还没到清明就扫墓,这样可以吗?还是说只要过了惊蛰就可以扫墓呢?去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各大墓园都没有开放,不只是墓园,各大宗教场所也没有开放。春节没有开放,清明也没有开放,至于清明跟春节之间有没有开放,我实在不记得了。所以扫墓是什么呢?扫墓大概是留个念想吧。虽然多年以后,估计谁也记不清自己有没有去,又或者是去的时候做了什么,但是这些事还得做。为什么不能把思念先人这种是贯穿于平时呢?难道只有清明节或者重阳节,我们才会想起他们吗?如果节日也好,不是节日也好,我们都想不起他们,只是清明节去走一下过场,又有什么意义?

我对爷爷奶奶毫无记忆,爷爷在我出生之前已经去世,我奶奶在我懂事之前也已经离开。他们到底是怎样的,除了广州火葬场骨灰盒上那个小一寸照片,我从来都不曾见过他们生前的任物品或者照片。为什么居然可以这样呢?!即便我没有跟外公外婆生活过那么长时间,家里还是有很多他们的照片,我能从照片里认识他们。但是,爷爷奶奶之所以对我来说那么空白,是因为我甚至从来都未曾从那些渠道认识他们。同样,我完全不认识的还有我爸。我见过我妈还是孩子时候的照片,大概最小的照片是小学的,还有中学的,中专以及刚开始工作的都有。但是我却从来没见过我爸年轻时的照片。怎么可能没留下照片呢?这实在让我很迷惑。如果有的话,为什么他从来没给我看过呢?从我很小开始,我爸给我的印象就是个挺失败的中年人,同时也是个笨手笨脚的运动白痴,不只在运动方面一窍不通,做精细活方面也相当的糟糕。既然在这些方面这么差,那么到底他在什么方面会非常优秀呢?通常人若是在某些方面很差,就意味着他应该在另外某些方面有非常强大的天赋。我不知道他的天赋是什么,估计我妈也不知道他的天赋是什么,我甚至有点怀疑他自己都从未察觉过自己的天赋到底是什么。因为貌似这30多年来,我从未见过他在哪个方面非常自信,甚至可以这么说,在家里他就从未自信过。他有什么自信的本钱呢?我都信任他。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可能他的专注与恒心是他最强大的武器,因为没有多少人会几十年如一日继续他的爱好,虽然家里谁也说不清那些爱好到底有什么用。如果说他是一个基础研究者的话,我们就是技术开发员。我们完全是两个频道上的人。别人的爸爸估计也会痴迷,但是他们在痴迷什么,他们为什么要那样痴迷,估计别人回答得出来,但我却不行。对我和我妈来说,我爸是个谜之存在。

他就在那里,但我们不认识他。

2021-03
16

依旧很难

By xrspook @ 9:26:33 归类于: 烂日记

已经彻底不记得前天晚上到底做了个什么样的梦,反正感觉好像不是件什么顺心的好事,大概因为睡觉之前我看了一集比较悲壮的GA。昨天早上出乎我意料,304上车以后居然还剩下两个位置,在最后一排一左一右,于是跟我一起上车的那个大叔和我都可以坐下来了,连续下三个星期我都遇到那个大叔,我已经连续2个星期一大早搭车都没位坐了。不知道为什么大叔要那么早,和我搭同一辆车,以前我上车的那个时间,不是304的头班车,但估计这几次大的都是304的头班车,所以才有那么多人。

我不知道现在的304有了什么特殊的改动,反正他们最早的一辆车现在估计真的是6点才发车了,所以到达我上车的那个地方已经接近6点30。以前他们的发车非常的变态,6点30估计我已经到科韵路地铁站了。这就意味着我一定是6点之前就上车,然后在6点15左右下车,但现在,我到达科韵路公交站的时候,已经接近6点50。所以现在如果我不是在那个地方等同事的私家车,我仍然要像以前那样转地铁,到达南岗出口还得走20分钟的话,我无论如何没办法准时上班。为什么他们要取消了304从前很早的那趟车呢?难道因为在304天河区的那个总站现在也可以发车了,而从前304所有车估计都从番禺长隆发出为了要天河那边的早班车能准时,所以他们只能在另一这一边的总站非常早发车。以前当我站在江海大道中等车的时候,往番禺方向的304是没有车的,但现在要有了,所以如果某一次我又得赶到南岗,我该怎么办呢?估计那个时候我也就只能很早去打的士到科韵路地铁站。从上车到下车大概只需要15分钟。如果要省一点钱的话,我可以坐到猎德地铁站。希望我不需要用到这些招数,

为什么会这么痛苦呢?因为我没有私家车,因为我住在离单位直线距离26公里,步行距离超过一个超过全程马拉松路程的地方。即便是全程打车,在完全不塞车的情况下,也需要起码一个小时。我那个不是朝九晚五的单位,早上8点就上班,而且单位没有交通车。之所以没有交通车这种东西,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默认你要从广州去东莞上班,为什么你不在东莞买房呢?你为什么不在单位附近居住呢?如果你要住广州,为什么你自己不买私家车呢?这些东西换做是10年前,全部都不是问题,因为那时的私家车远远没有现在普遍。虽然私家车凤毛麟角,但是路上还是会塞车,而且塞得很严重,尤其是在广深高速上。现在我觉得虽然路上的车多了,大家自己的车也非常多,但因为路也多了,所以反而没有塞得像从前那么变态。但无论是现在还是从前,对我来说家和单位依然是遥远的距离。虽然我工作的这个地方也说不准收到的到底是广州的移动信号还是东莞的移动信号,反正两边的信号都很差,因为在互相争抢。我明明家就在广州,我明明就只和广州一河之隔,但是医保是东莞的,所以在广州我甚至不能拿着医保卡去自费就医。大湾区同城化这种东西很美好,但一年又一年,对我来说,公共交通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优化。刚来工作的时候根本没想过依靠公共交通我就能回家,因为当时单位还有班车,但是当大家的私家车多了,单位的班车取消,当大湾区的交通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的时候。每次上下班都是个劳心劳力的大工程。

有些东西在发展着,有些东西却好像仍是老样子。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