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
13

作死的人生才刚开始

By xrspook @ 10:49:41 归类于: 烂日记

18岁以前我们一直被告知,高考是人生最艰苦的部分。上大学以后,当我们面对好多科一起袭来的期末考试,我们才发现,原来高考真的不算什么。高考之前所有人都会刷题,不仅仅是高考,哪怕是中考或者一个普通的测验,都会刷题。但是,大学的考试,几乎不会有人做这些东西,但是话说回来,还是会刷的,但是刷题的量跟从前随手就有铺天盖地的练习比起来少了很多。还记得大一那年,我们学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一个专业课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答复。因为有个同学问她,不是说高考是人生最艰苦的部分吗,为什么现在比那时还要痛苦?老师的回答是:高考不过是一个开始,正是因为往后会更难,所以高考只是个入门的考验。每次说到高考结束以后,基本上影视作品都有个这样的镜头。同学们把自己做过的卷子练习册之类的,拆散,然后从高处洒落,造成一个试卷漫天飞舞的画面。高考结束,真的需要这么高调吗?实际上那个东西结束的时候,你反而会有些失落和惆怅。因为一直为之拼搏的东西、那个目标已经不存在了。往后的奔头在哪里?要跟那些跟你一起死去活来好几年的同学说再见。日子该怎么过?或许我们真的可以控制更多,但是,越强的控制力意味着越大的责任。

更要命的是,自己好不容易才熬过的那个全社会都非常关心重视的考试,没过几年,大概10年之内。大多数人就会结婚生子。自己的高考才刚结束没多久,就要下一代人的高考做准备。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事!人生不仅仅是为了高考。但是,那些为高考准备的人悟出这个道理的没多少,即便悟出来了,别人也不会理会你。你还是得像其他人那样,不断地刷题,不断地接受考试不断的折磨。

现在的人,总要为孩子报无数多的补习班,害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比赛尚未开始,又怎么会有输赢呢?最要命的是,高考成败与否尚且不能判断人生的输赢。一个学前培训班能不能独善,就经判定那是输在起跑线上,这到底是什么逻辑?教会孩子怎么做人比从很小就开始就教会他某些技巧性的东西重要多了。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我们有非常多的时间掌握各种技能。有些东西,要求我们必须能做到条件反射,但更多的东西,是一个既来之则安之的状态。在必要的时候能掌握也就可以了。家长觉得,我不去上各种培训班,就会输在起跑线上的技能,可能在我们往后的人生里根本用不着。与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在上面从一开始就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还有金钱呢?家长们逆来顺受,孩子们逆来顺受,怎么就没有人跳出来说其实那些东西都不是非如此不可的呢?

随大流其实很累,不随大流肯定也不省力,但起码多年以后我们能给出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的理由。

2020-07
11

体验阅江路的碧道示范段

By xrspook @ 22:01:26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跟我妈去了瞎逛,不知道要去哪里,反正就是想走路。上个星期我妈已经走了两次滨江路,所以今天我选择走阅江路。阅江路是从前周末我跑步必经的地方。那条路我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因为已经很久没去过,这期间有什么变化,我实在说不出来。前两天的新闻说,会展码头对开的那一段阅江路的碧道已经建成。新闻里说那是汽车道,有轨电车道,骑行道,慢跑道和水道5位一体的。说起来很牛逼,但实际上,除了有轨电车那一道以外,基本上江边,如果你人行道足够宽,都能做到。但是话说回来,广州已经开发的中心城区,的确很难找出第2个像阅江路这样有超宽预留人行道的岸边。如果硬是要算上的话,临江大道或许可能做到,二沙岛也可能可以,其它路段,几乎不可能了。只有在预留了超宽人行道的基础上,才能隔出一条有轨电车道。

现在已建成的那个示范段,骑行道被设计得弯弯曲曲,慢跑道很直。慢跑道铺的是像操场那样的软橡胶。我是个不怎么刷操场的人,所以我很不习惯那个东西。今天我在其中一段上试过,感觉蹬地的力都被卸掉了,很不习惯。而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大概因为今天我穿了一双我很久都没有穿过的旧跑鞋。平时,我穿的那双是越野鞋,相对而言,中底基本上没有回弹,脚感非常强硬。今天我穿的那双鞋本来我已经觉得要比平时软,再加上软的塑胶跑道上,而且我人胖了,今天不是去跑步的,所以身上也背了个包。这一所有东西叠加起来,就让我更觉得那段路对我来说太软了,每步下去,感觉一半蹬地的力都没了。大概因为那是新铺上去的塑胶跑道。经过一段时间的日晒雨淋以后,估计那个东西就没那么软了。因为慢跑道太软,我感觉费力,所以我就跑到了骑行道上。感觉骑行道上跑步就很好,不软不硬,这是我平时的风格。还记得阅江路建有轨电车之前,有一条笔直的,铺了红色沥青的骑行道。一直以来,那都是我跑步最喜欢的场地,没有之一。后来,有轨电车建成了,那段路还在,但是因为某年广州要在琶洲附近举办某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所以那段最喜欢的骑行道被铲掉了,取而代之的是花岗岩的地砖,更要命的是,那段路全场只有5公里不到,却修了几乎一年。我不能把自己的懒惰不跑步归咎于那一年的工程,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个工程的确影响了我在那段路上跑步的兴致,还记得人行道被挖得乱七八糟的时候,我不得不跑到沥青马路上。阅江路的碧道现在只建成了不到三公里,而且其中的一段被琶洲某个码头的工程截断了。被截断的地方没有任何指示。如果有人像我这么傻乎乎,沿着那条骑行道向前,最后就会被莫名其妙的工地墙给挡住,得绕回来。因为隔着有轨电车道,所以还得绕到某个有轨电车的车站,才能走到阅江路的马路边上。重要的码头工程当然可以把阅江路的人行道暂时截断,但是你们就不能在那里贴一些告示之类的吗?起码,你得在还能绕出去的有轨电车站提示路人前面封路了,请往回走,并且告知行人,这个围蔽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广州塔下的地铁工程围蔽就有详细的说明。

如果阅江路的碧道完全建成了,我还会去那里跑步吗?显然,我不喜欢在那个慢跑径上跑,但是在骑行道上跑,貌似又太折腾了,这样不断绕弯,估计GPS识别不出来,所以到底跑了多少路,成了一个谜。

多建休闲健身的地方,绝对是好事,但是肯定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而我就是其中一个刺头。

2020-07
8

过去的纠结开花了

By xrspook @ 9:38:16 归类于: 烂日记

当我以死磕式全包围的方法学习Think Python和做里面的习题的时候,网友觉得我完全不需要这样,那样太学生了,只需用到什么就学什么就可以了,但实际上,我觉得我这样做挺好。虽然我学的时候并不知道我除了这样还能怎样。看完书,但不会做里面的习题,我这书算算看好了吗?我要上手python,得到达条件反射的程度,不经过练习根本不行。我完全明白知道了理解了某些东西,但没有经过实践会是一个什么状态。

初中前两年我的英语老师从前是大学老师,后来不知怎的沦落到在一所臭名昭著的中学里教英语。他从来不给我我们布置作业,也不会有什么小测之类的东西,所以一年下来除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我们见不到习题。的确,开学的时候除了教材以外还会发1本练习题,很薄的一本,但做不做,做到什么程度,老师是放任自流的。他讲课完全么有问题,语法解释得很到位,字也写得非常漂亮,但他这种教法除非遇到非常自觉刷题的学生,遇到我们这种完全不自觉的,简直是必死无疑。我觉得小学毕业的时候,我的英语是很不错的,尤其是英语听力,因为某年寒假我还被选去某个地方上某个班强化过,但初中的前两年我算是被荒废了。要用得溜,无论你心法掌握得多好,依然需要大量的练习。中考的几门科目里,我的英语是最低分的。当我上了一所重点高中以后,我更加领会到我跟其他同学的差距,因为我所经历过的习题实在比他们少太多了!为什么当年我会刷物理的参考书,刷化学的参考书,却从来不刷英语的参考书和习题呢???英语这个东西和理科有一定的差别,理科你掌握了原理以后或许还能八九不离十,即便某些题目里有些综合,见过和没见过顶多是反应快慢的差别,但思路还是摆在那里的。英语这个东西有什么规定搭配,什么默认的例外,什么俚语,没遇到根本没法玩,我的跟头就是栽在了这里。如果可以重来,英语这个鬼东西我一定会刷很多题,而且还必须建立错题本。海量的阅读量和海量的单词量外加各种写作技巧拼凑起来,英语考试是可以拿高分的。不过话说回来,英语考试高不高分我完全无所谓,大概从高中开始,我就觉得英语是一种工具,实用至上。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你根本不需要用非常正确的英语他们都能理解,所以其实六十分跟九十分没啥区别,都能解决问题。

学习python我之所以要做习题是因为Think Python那本书里面的实例其实非常少,知识点也不是真的全部都涵盖了。融会贯通这种东西完全靠做习题去达成。近段时间,我在写博客导出数据的转换脚本。的确,一些功能性的东西,我还是得去搜索,边学边用,但那些最基础的思路,是在我做习题的时候印到我脑子里的。比如我要筛选标签,正常人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找筛选的函数,如果标签关键词只有一个,用find就好,但如果多个,那就得用正则了。我一开始也是怎么干的,但后来我发现这样会带入一些莫名其妙的路人甲,我需要准确匹配关键词,所以先建立列表,然后用if str in list就能完美解决的问题。如果标签数量多,还可以用字典替换列表,in在字典里的索引速度杠杠的。如果我不曾在字符串、列表和字典那里下过功夫,我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思路。习题的确折磨了我好段时间,但那都是值得的。

过去的纠结,让我现在顺畅。

2020-07
5

不起眼的惊艳

By xrspook @ 14:48:03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跟我妈先去剪了个头发,然后我们打算去西门口那一段中山六路买一个茶壶盖,结果居然买不到。那段路的确有很多茶叶铺,记忆之中,他们总喜欢在门口放一大箱的茶壶和茶壶盖,而且是各种款式都有的,但实际上,我们在那里走了一圈,居然没找到合适的。卖茶壶的地方不少,但是没找到我正在用的那一款,有跟我那一款非常类似的,但是做工很粗糙。只有一个档口,有卖盖子,但那个是杯盖,是普通瓷杯的杯盖,又或者是茶碗的盖子。为什么居然这么难找呢?为什么那些从前满大街都是的东西现在却要找得如此艰难?西门口那个地方已经算是个茶叶铺的聚集地了,如果在那里都找不到我想要的东西,估计我那茶壶的盖子找回来是没望了,除非我去芳村茶叶市场某些卖茶具的地方。但话说回来,在那里如果我只买一个盖子,他们愿意吗?当然,批发的地方肯定会有一些零散的货件,尤其是其他部分已经坏掉了,余下的那些拿来卖的那种。不就是个盖子,居然这么难找,真的让我出乎意料。这么多年来,玻璃杯的杯盖被我打烂了好几个,但是我却从来没打烂过茶壶盖,那天不知道为什么居然让这种事情发生了。然后,让我才明白到,原来一个完全不起眼的茶壶盖也可以让我这么纠结。

上午就出门,下午三四点还没吃东西,我妈说她实在太饿了,所以随便找了一家进去吃。那条路上吃的地方很多,但是归根到底只有一个款式——粉面之类。我们挑了一个经典的店铺,但是要选择吃什么的时候,我妈却开始不满意那里的环境。老式小食店铺都是那种模样的,很小,看上去不怎么卫生。那些小店之所以还能经营下去,肯定有他们的理由,因为岁月已经把他们无数的竞争者刷掉了。那家店铺老板算账居然用的是算盘。虽然支持微信支付,但是他们的那些票据用的是五颜六色的各种纸片,是撕下来的那种。多年以前,广州街头的小食店用的都是这种模式,但现在,这种东西几乎已经绝迹。我们要了一个牛腩面,以及一个单黄粽子。牛腩面出乎意料的真材实料,没有多余的东西,牛腩切得非常规整。明明那个师傅只是随意一勺下去,但是上来的那东西就像是精心排上去的一样,每块牛腩的大小几乎都是一致的长方体。之所以要面条,是因为我看到他们的招牌上写着传统银丝面。跟他们的牛腩比起来,他们的银丝面更是惊艳。那种面条属于碱水面,但是却不会感觉碱水很重。跟吴财记的面条比起来,他们的过之而无不及。我们进去以后,陆续又有几拨人去吃东西,人人都要面条,而且说白话的客人几乎是吃面条的时候浙醋不离手,每人手边都要放着一瓶。我很喜欢在吃这种碱水面的时候用浙醋。无论是碱水皮的云吞,还是碱水面条,配上浙醋是我们的经典吃法,而且浙醋的味道我们很挑剔,海天的浙醋无论如何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光看颜色,不需要闻味道就已经知道那是不是我们的最爱。无论是老客人还是年轻的客人,浙醋面条都必须连在一起。只有那些匆匆路过只为填饱肚子的外地人才会不添加浙醋。

我不知道是不是那里的东西真的那么好吃,但是我觉得,那是我记忆中的味道,甚至比我记忆中的那个味道还要好。

2020-07
4

累死累活

By xrspook @ 23:04:56 归类于: 烂日记

折腾了一个晚上,打算关电脑睡觉了,突然想起好像今天自己的blog还没写。我把时间都耗在了什么地方呢?我正在校对其中一个老blog里的内容。

之前,我的关注点纯粹是格式的转换,先从BlogBus的XML转化为WordPress的XML,然后再从WordPress的XML转化为一篇一篇的markdown。纯粹技术的东西我已经几乎完成了,余下来的问题,需要在不断的转换之中发现,然后修正。今天我花了一个晚上搞的是校对从前那个blog导出来的内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里面有些文章的正文是不存在的,是空白的,至于为什么,非常有可能是当时的文章我发布的时候其实没有成功,但是标题和其他内容已经有了,失败的纯粹只是正文。至于为什么不行,我当时也不知道。通常那些失效的文章,我都是批量手动粘贴发布的,可能是从一个网页,也可能是从一个word文档贴过去。在贴的过程中,自动带入了非常多的超文本格式,这个我之前已经吐槽过了。在格式转换过程中,我不得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那些转回来。其中那些空白的正文,这一次我想把资料填补回去。

昨天我的确好不容易找回了那些资料,也进行了填充,发现效果还不错,但是原始导出的那个BlogBus文件就不再原始了。接着,我发现那些有正文的文章其实也不完全可信,因为正文的内容不知道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不是全文。难道发布以后,我没有好好一个一个浏览过吗?还是说点发布之前,我看到的东西的确是完整的,BlogBus没有给我单篇文章字数的限制,但是实际上发布的只是部分。我的问题在于,有可能发布出去以后,我没有在前台校对一遍,但是也有可能我校对过了,当时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我在BlogBus后台把自己的东西导出的时候出了状况。一开始我觉得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但后来我发现,断字断得好神奇,一个单词可能只剩下头两个字母,显然,如果是我复制错误的话,不会有这么低级的东西,顶多我会漏掉一些段落。现在搞清楚到底是我人为的错误还是BlogBus阉割了我的东西已经毫无意义。所以,我只能一篇一篇地校对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确保是完整的。一些篇幅比较短的文章,暂时我还没发现断尾的现象,但是,对一些比较长的文章,断尾是必然的。纯文字有100K以上那些文章,通常BlogBus只留给我一半的内容,余下的那些消失了,而且还不告诉我。我记得从前选择BSP的时候,我知道有一些是对单篇文章的字数有限制的,到达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告诉你,超过多少字了,请你重新修改,否则不能发布,但BlogBus没有这个限制,起码在一开始我选择他的时候没有。另一方面,我觉得之所以这样,会不会跟他们数据库的存储模式有关。如果他们数据库的某个存储单元顶多只能100K,我在那里输入了150K的文字。当然多出来的那些就不可能被保存下来,这纯粹只是我的猜测。几十上百篇文章,一个一个去检查头尾是否齐全,格式有没有乱套,这是相当累人的。虽然那些最原始的东西我还有,但绝大多数那些东西我都是保存网页的。现在那些网页已经不能在Firefox里打开了,用Chrome也不行,于是我只能使用IE,而且是兼容视图模式。我不觉得当年我用保存网页的方式把文字记录下来有什么毛病,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浏览器不允许我打开那些老东西。

如果当年就有markdown这种这么神奇的东西,大概我就不需要走这么多弯路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