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
3

家的味道

By xrspook @ 20:50:56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小时候某年的中秋节,爸爸的单位发了两瓶大汽水,一瓶是美年达,另外一瓶是七喜。我偷偷地把七喜开了,每天从小学放学回家就喝一点,到中秋节之前我把一整瓶都喝光了,然后我又用了好几天的时间往瓶子里灌白开水,最终中秋节的那天,我总算把瓶子灌满了,但因为那是白开水没有汽,且有些时候我灌的白开水还是温的,所以当把那瓶美年达和七喜拿出来的时候七喜的瓶子是扁的。最终当然是纸包不住火,我直接承认那瓶汽水我已经偷喝完了。幸好那个时候瓶子是瘪的,如果我那么聪明放一下瓶子的气,让瓶子恢复原样,别人倒出来喝的时候估计就会很郁闷,甚至会喝到拉肚子。因为从我第1天往里面灌白开水到中秋节吃饭的那一天,估计已经过去一周了。现在如果想喝汽水,根本不需要做这些手脚,什么时候想喝什么时候去买就行了,但现在我完全没有想喝汽水的欲望。小时候对我来说喝汽水是逢年过节的特别项目。只有到那个时候才可以喝汽水,但是从初中开始,我已经是什么时候想喝都可以喝到。学校门口的士多店最便宜的时候卖过一块钱两瓶玻璃瓶的汽水。有些时候是一块钱两瓶,更多的时候是1块5两瓶。还是读小学读幼儿园的时候,因为平时没得喝,所以每到节日吃饭的时候当汽水倒在五颜六色的塑料杯子里,我总会感觉到某些仪式感,那是让人非常兴奋的感觉。因为汽水的量是有限的,有可能一轮过后就没了,买得多的时候可能还能撑一段时间,但家大人绝对不会允许我喝两杯以上。

现在回想起来,从前小的时候过节在家里吃饭和现在过节的时候去外面吃感觉是很不一样的。首先是因为没有了汽水的渴望。当一家人年纪都不在小的时候,我们都不再买汽水,因为谁都不喝。另外一个是菜色的味道。以前在家里为了张罗晚上的一顿饭可能得早上就开始忙碌,甚至是提前几天就已经在准备,所以饭菜的香味不仅仅是在吃的时候才感受得出来。家的味道不是某个菜色的味道,而是无数味道夹杂在一起。自从外婆不再主持那顿饭以后我就再也没有闻到过那个味道了。那是煲汤的味道,那是炖冬菇的味道,那是酸甜炸排骨的味道,那是白切鸡的味道,那是小炒的味道,那是蒸田鸡的味道,那是韭黄炒鸡蛋的味道,那是不知道什么羹的味道,那是芋头五花肉的味道,那是白灼虾的味道,那是发菜猪手的味道,那是卤鸡翅卤猪肉的味道……逢年过节实际上菜色也就那几个,但我们永远都吃不腻,而且每次闻到那个味道我就知道过节了。饭菜是凝聚一个家庭的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当主宰这种力量的人渐渐变弱甚至离开的时候,力量也会慢慢不复存在。虽然日子还是一天一天地过,但显然已经跟从前记忆之里的那些很不一样。无论你肯花多少钱、找多么厉害的厨师,也找不回从前那个属于家的味道。如果这种味道可以复制,大概我们对失去的人就不会那么不舍了。但也正是因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正好体现了故人的独一无二。

对我来说,家的味道现在只活在记忆中了,你的呢?

2019-04
21

人性泯灭

By xrspook @ 16:49:44 归类于: 烂日记

昨晚我看了一部让我泪流满面的电影(《喜丧》2015),看之前我就知道这部电影应该会带给我那样的效果,但我还是去看。因为这种事不能逃避。电影拍得好不好,电影的台词、剧情、镜头以及内容的表达、细节的展示这些东西我们通通不谈。这里我要说的是电影的提材。这只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我几乎可以这么说,这种事几乎发生在所有中国人的身上,无论贫富,无论种族,无论信仰。昨天当我把这部电影推荐给我的网友,然后他今天看完以后跟我说他觉得最主要是钱的问题,但我告诉他这不是钱的问题。你可以很穷,但你还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地方睡,还不至于没有那个钱你就活不下去。这样算来这是穷的问题吗?

自己住在老妈的老宅里,把老妈赶到老宅的牛棚里。这是因为老宅的房间里不够住,放不下老妈一个人吗?显然不是!老妈拜菩萨已经拜了一辈子,而且她之所以这么着迷不是为了她自己,而是为了保佑她的子孙后代。即便你觉得这是迷信崇拜,你有必要当着老妈的面打碎她的菩萨吗?那尊陶瓷制品可以被打碎,但信仰这种东西是不可改变的。

子女像踢皮球一样把妈妈踢来踢去。有些子女倒不是因为他们家境很差,而是因为他们展示出来的那种嫌弃简直让人无法忍受。把老妈的铺盖放到堆放垃圾的储物室里,老妈睡过的铺盖直接全部扔掉。洗碗的那个镜头让我觉得非常难受,因为在洗她自己的碗的时候,她洗得非常认真仔细,而老妈的那个碗,她只是把碗里的东西倒掉,然后用水冲一冲,接着就随便丢在桌子上。如果你真的不愿意她住在你家里,直接不让她来就好了。当然,实际上每一个子女都不希望老妈轮流到他们那里住。这种情况不只是发生在电影里,其实也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发生在我家里。老妈从二女儿家里离开前的时候说了句“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你们”。那句话简直就在戳我的泪点,跟大概半年前外婆对我们说的那句“有空就多回来”如出一辙。

老妈从一开始的不愿意去老人院到后来的经常询问儿子和媳妇什么时候才能去老人院,这种转变是让人极端心酸。因为外婆在世的时候他也不愿意去老人院。外婆不愿意去女儿们家轮流住,也不愿意去老人院。之所以她在一年之内身体情况急转直下,是不是因为租住的那个公租房的管理人员来催促她必须搬走呢?电影里的老妈终于等到了敬老院的床位,但在去之前她选择了服毒自尽。现在回想起来,之所以她一直问儿子什么时候能去养老院实际上是她在计算自己什么时候要主动离开。而我外婆的情况,她住的那个公租房家人已经跟相关的人约定好,租期能延续到今年清明节以后,而实际上这种租赁关系即便一直拖下去,他们也不能拿我们怎么办。因为把一个接近百岁的老人赶走,显然在中国即便是合法的,也是会被人唾骂。外婆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在今年过年之前就离开人世,我不知道这种选择跟电影里的老大妈自尽是不是一个道理。

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是一个打脸的过程。只要经历过这种事的人,都能在里面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影子。当时我们觉得我们已经很努力了,现在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一遍,我真的觉得我们很该死。虽然知道自己做得很不对,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有人能给我一个解决方案吗?

2019-04
14

如果从前不是那样

By xrspook @ 14:22:39 归类于: 烂日记

在看完了第一册《摩诃婆罗多》以后我明白到其实这部印度的长篇史诗之所以让人受益,并不是因为里面的设置有多么的精彩,又或者故事的描述有多么的厉害,而是因为里面所讲述的道理包含了很多哲学。几乎可以这么说,那是一本牛逼加强版的《苏菲的世界》。还记得高中学哲学的时候,老师跟我的同学无数次提起《苏菲的世界》,但实际上跟《摩诃婆罗多》比起来,那只是小巫见大巫,而更重要的是除了一些纯粹哲学的观点以外,《摩诃婆罗多》里面还包含着很多印度道德层面的东西。因为我看的是中文翻译版本,所以那些很羞涩难懂的东西已经通过了比较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中国古代文学里肯定也有很多这些有用的东西,但之所以这难以被消化很大程度是因为但我还是个学生,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的人把原文搬出来让你去理解。但那个时候我们根本不清楚不明白,当然不理解,其实不同朝代的古文理解方式是不一样的。虽然那些字你都认得,但拼起来你就不知道该怎么去体会了,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古文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些比较缥缈的存在。我甚至觉得那比外语还要外语。大概如果有人把中国的古代重要文学以白话的方式演绎出来,那么孩子学习那些东西的时候估计会更有兴趣。现在的幼儿教育经常会融入国学那种东西,但我并不觉得那些穿着汉服摇头晃脑背着古诗词的小朋友真的全部都理解其中的含义。他们只是在音调节奏上模仿,到他们真的学会那个意思并实行拿来主义,那又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起码对我来说,能模仿背诵出那些发音,跟我去理解记忆并运用故事后面的意义完全是两回事。正是因为这样,如果老师布置一个作业,要我们以古文的方式叙述我们身边的一件事的时候,我会无从下手。据说现在的老师的确会布置这样一些作业。应试教育的我们现在看来,当年的我们真的错过了很多。

近期我用Word编辑了一页楷体的汉字,然后以浅灰色打印出来,接着拿钢笔在上面临摹。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小学一年级我们开始学拼音和写汉字的时候用的是铅笔,那是一个多么不靠谱的做法。因为用铅笔写字的时候,你永远都不可能使出真正的力度。如果用的是活动铅笔,那完全是一使劲就会折断的节奏,即便你用的是最普通需要削的那种铅笔,你还是不能使劲。但写钢笔的时候不一样,你可以使劲,你可以通过笔画的停留时间来控制出墨量。写得快和慢,出来的效果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我觉得写钢笔的感觉跟写铅笔和中性笔完全不一样。当然也有一些很厉害的人,无论写什么笔都能写出那个味道,但起码对我来说这些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什么在一开始写字的时候我们必须用铅笔呢?难道就因为写错了可以重来吗?如果当时老师的作业变成用钢笔写,写错了就重新写,直到每次作业里同一个汉字连续写对多少个为结束。当年就因为我们的抄写作业用的是铅笔,但可能因为那个字写的不够好看,我们被家长要求把已经写好的作业一次又一次擦掉重来。这些重来可能最终改作业的时候老师不会察觉,但实际上我们已经走了很多弯路。与其都要写很多很多遍,为什么要多一个擦掉的过程呢?直接再写就好。

我们都错过,但无论已经到达了什么地步,还是可以纠正过来的。

2019-04
12

让页面方向重回不智能

By xrspook @ 10:39:15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已经很久都不写教程这个东西,因为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试过有那种非得我这样做不可能念头了。过去了很多年都只是我在找别人的教程帮我解决问题。还记得刚开始上网的那个时候,我写过不少教程,直到大学毕业之前,我也喜欢写教程。哪怕是一些很琐碎的事我也会写,首先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让自己加深记忆,当自己以后再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及时找到恰当的方法。这除了可以帮助我自己以外,也能帮助别人。既然别人的教程帮了我很大忙,我希望我也可以为别人做同样的事。之所以慢慢地我不做这种事了,是因为我仿佛陷入了泥潭,觉得教程必须写得图文并茂,而且有一定的意义。这样的压力实在太大,而且我也没在那个上面放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是我就没干了。

但是昨天我又写了一个教程,其实也说不上是一个教程,但是是类似的东西,那是完全通过我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在我能搜索到的范围之内,我没有见过有中文的类似的东西。至于英文的版本,也是在我把自己的方法写出来以后,努力折腾才看到了别人曾经也提出了类似的方法。除了我们的解决方案以外,其它的都不怎么可执行,又或者说必须依靠软件升级的支持才能做到,这显然不现实,因为不是每个打印机制造商都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愿意给用户开辟一个通道免去用户的这种烦恼。

Excel里面数据透视表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问题从2013版开始存在,到2016版刚出现的时候问题依旧。2016版更新到某个版本以后这个问题才算解决了,所以在2019和Office365里面数据透视表的绝对引用相对引用不再是个问题。但是这两天我遇到的那个自定义页面大小以及页面方向的问题却从2007版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到Office 365,仍然没有确切的解决方案,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得自己纠结一个方法出来。这是个横跨了12年的问题而之所以这么久都没有解决,首先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不是问题,这是方便、这是智能化。之所以有这个问题,也正是因为他们觉得应该给用户一个智能的判断,但却没有考虑到原来有那么一些小众用户需要用这个不智能的方式。其实这种事很普遍,尤其是对滚动式进纸的针式打印机。只要进行连续多联的打印必然会遇到这种问题。遭殃的有提货单、收据、发票,各种快递单等等。只要打印的这些东西用的不是系统,而是用Office的邮件合并进行套打必然会遇到这个问题。之所以这个问题一直都不被重视,大概是因为需要这样用的人可能非常少。对于数据量处理非常大的企业来说,他们肯定愿意给钱去搞系统,而对于数据量不怎么大的小单位小作坊,或许他们的知识层面还没到那种去研究怎么可以让工作更便捷、怎么去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比如说学习使用Office的一些比较冷门的功能。但偏偏有我这种早已把这个功能当做是我随身工具包的人。对我来说要么避开这个问题,要不么直接面对找出解决办法,否则我只能在电脑上让2003和365并存。

2007有这个问题,到Office 365(2019年4月)仍然有这个问题,简直让人无比醉!!!2003可以设置宽大于高,且打印方向为纵向,同样是宽大于高,365无论你怎么设置,只要按确定以后必然会自动把你的打印方向默认为横向。对于针式打印机,尤其使用滚动进纸模式连续套打多张的时候,打印方向必须选择纵向(比如EPSON的LQ-635K),无论你怎么折腾纸张尺寸和打印方向,365都无法实现2003能做到的正常效果。于是呢,我做了以下的事:

把2003的doc和365的docx改后缀为zip,解压对比里面的文件后发现,在“根目录\word”下有个document.xml文件。文件末端,365生成的文件比2003的多了个“w:orient=”landscape””,有这条,打印方向就是横向,没有就是纵向。把这一条手动删除并保存后,把解压包里的文件重新压成zip并重命名为docx,365的文件终于能实现2003文件的纸张宽度大于高度,但打印方向为纵向,滚动试进纸的打印机得救了!但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手动删除“w:orient=”landscape””以后就不要再到Word的“页面设置”里修改任何参数,只要一修改一按确认,365的“w:orient=”landscape””又会重新自动生成。如果要对“页面设置”的参数进行调整,比如纸张选择、页边距设置等等,一律要在手动删除“w:orient=”landscape””之前。

折腾一大轮才让365实现2003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到的事,让人心累,还不如同时装个2003和365呢~~~ 插一句,新版本的WPS,比如WPS 2019同样存在365的bug。

当别人不曾试过努力思考就用询问他人的方式找答案的时候,我很瞧不起他们。因为我自己是那种非常喜欢通过自己的琢磨努力得出一个方法的人。研究出解决某个问题的第一个靠谱方法对我来说很有成就感,帮助自己同时也方便别人的感觉很爽。

2019-04
5

钢笔啊,墨水啊

By xrspook @ 8:46:56 归类于: 烂日记

还是学生的时候大概到小学三年级才开始有钢笔字帖这种东西,但直到五六年级老师才终于忍不住,专门拿一节语文课让我们完成一次钢笔字帖的作业,因为如果让同学们回家做,大家都会图快省事乱写一通。所以老师就只有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一节语文课让我们慢慢写,她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我们要慢慢来,不要急,有一整节课那么长的时间去写。的确这么整的话,大家的字写得好了,但问题是这样可能会让她的语文课的安排变得有点紧张。

过年之后我开始重新折腾钢笔这种东西。首先我努力去找我高中时用的那根。不确定能不能找到以后,我先去买了一根英雄359的买的是F尖,送的是最普通的英雄204黑色墨水以及几个黑色的墨囊。那个东西到了以后我发现F尖真如传闻所说粗得不行,除了用来签名以外,其它什么都做不了。于是紧接着我又入手了一根英雄359的EF尖,在那之前我先买了英雄232的蓝黑墨水。在买第2根钢笔之前我的英雄841已经找到了,同时我也在网上买了一根新的英雄841。两根841要到了以后,一根我加的是204墨水,一根加的是232墨水,结果颜色还是很淡,相比于F尖和EF尖的英雄359,841的颜色实在差太远。然后我又把初中的时候广州优秀学生奖品的那根钢笔拿出来用。那根钢笔加232的颜色很深,但感觉有点刮纸。写出来的东西跟不刮纸,但出来颜色很淡的英雄841完全不一样。我还记得初二那一年跟我一起去某个礼堂参加那个颁奖仪式的职中姐姐告诉我那根笔很好写,她一直在写那个牌子的钢笔,但前段时间我去搜索却无论如何找不到那个牌子。

因为英雄359的F尖实在太粗,所以我又在网上买了5个EF尖的笔尖。把F尖换成EF尖以后,钢笔瞬间变得好多了,但可能一根用的是232墨水,一根用的是204墨水,所以相比之下204的那个出水比较汹涌。204墨水显然是碰到水就彻底完蛋的类型,无论是水滴上去,还是你用手指再抹一抹情况都会很糟糕,而且那个墨水粘在手上就非常难洗掉。虽然232墨水沾在手上也不容易洗掉,但起码在干透了以后拿去水洗,纸上的字很坚固的。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状况,232墨水刚落笔的时候会偏蓝色、非常浅,如果落笔有停顿感的话,你会看得到深色和浅色,但过一段时间它会慢慢变黑,变成真正的蓝黑色,同时那种深浅色效果会降低。如果写完以后不拿去晒,颜色会一直保持在蓝黑色,但如果晒过一定阳光以后颜色聚会继续变身,变成深灰色。蓝黑色墨水里面的蓝色真是神奇的存在,难怪有些墨水说蓝色是可以擦掉的。可能连水都不用先吹干,然后暴晒蓝色就会自动消失了。232墨水防水,据说很便宜的蓝黑白云墨水也防水,但黑色的墨水如果要防水估计就要用碳素了。贵的鲢鱼防水防晒也不洇纸,但实在太贵了。据说上海墨水也不错,但上海墨水厂已经被英雄收购了,但英雄却没有一款功能和上墨相当的墨水。最终我买了英雄440,同时也买了几根一次性的塑料滴管。塑料滴管这个东西检验室里大把,那是我们做食用油检验时的必备工具,但现在我已经不做检验,我也不好意思老去那里拿东西。之所以要塑料滴管,是因为现在我主打的两根英雄359用的都是旋转上墨器,每次都要插到墨水瓶里很不方便也容易弄脏自己,所以用滴管加注是最不容易污染墨水的方式。

钢笔这种东西,小学的时候我想都没想过要研究,但现在却这么好心情慢慢折腾。人是会变的。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