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
3

幸福的感觉

By xrspook @ 18:04:59 归类于: 烂日记

幸福的感觉

此图PS过,但不敢怎么改,因为显示器太暗了,如果我调到我觉得刚好就会过曝,只好弄那么一点点了。原图请看:Yupoo – xrspook/幸福的感觉

幸福这东西说难不难,但你说容易吧,又不见得,在乎你怎么看。

照片中的外婆就很幸福,我觉得。这照片我自己看了都晕,说不上为什么,但就是晕,用了M档最弱的闪光灯,闪光同步模式是后帘同步(xrspook:这后帘同步吧就是在曝光时间最后的时候才闪光,于是在闪光之前的轨迹也载入照片中,得出的效果应该是既有长快门的轨迹,而最终的主体又能清晰表现,有聊的话应该可以照到“千手观音”,嘻嘻,大概是这样吧),曝光时间是0.6秒,因为时间长,我的震动再加被摄者的震动,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导致了那种晕的效果。如果我用中强的闪光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出现,因为那样就不需要有0.6秒的曝光时间,但我还是不熟悉那个好像很生硬的闪光灯。

外婆现在挺幸福的,她生了3个女儿,3个女儿都疼她,3个女儿都有很好的着落,年过半百的女儿隔几天就回去看看她,这不是任何老人都能有的服气,即使从前生的是儿子也可能没有这么好的运气。3孙也都大了,不会再有人跟她斗气。外公在几年前过世,她就一个人住在一屋子,你可以认为她很孤单,但当你看到她和街坊阿婆们有说有笑,你就会觉得她不跟任何一个女儿住大楼好,那种街坊伦理的和睦温馨大概就只能在老城区老街道的老人们那里感受了,那也是个幸福。

幸福强求不来更买不来。幸福有时已经降临了,只是高傲好胜的我们觉得那不够完美,置之不理罢了。外婆从来就没有提出过什么特别要求,她劳碌一辈子,是时候该幸福了,这是她应得的。

知足者,长乐也。

2007-04
2

我看“拒绝长大”

By xrspook @ 18:06:38 归类于: 烂日记

好不容易今天看了报纸,看到了《广州日报》的02版:导读与索引有如此一个标题——“大一女生喝水竟用奶瓶”。只是觉得好笑,但一点不惊讶,虽然还没见过身边的大学生喝奶瓶,但文章中的一些“大学生拒绝长大”的行为“用奶瓶喝水,喜欢看漫画书和动画片、穿大号童装……”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我无聊的时候也会看动画片,在下午5~6点的时候到处都是动画片,我能看什么。至于“穿大号童装”宿舍的某些女生就很喜欢,可以说她们有时买衣服也尽量去挑大号童装。“看漫画书”这东西小孩未必能做,因为现在的漫画书太那个了,简直我现在看都觉得有点那个,漫画书有给小孩看的也有给大人看的。

不同意“大学生拒绝长大”但如果说某些行为就是“拒绝长大”,我觉得未必。还记得英叔当年说有些年轻人说“饭饭”、“手手”之类的词语,我觉得这才算100%的“拒绝长大”。通常做这些事的女生我都觉得她们在装可爱,如果没有可以依赖的人她们怎么会说出那些听了都不顺耳的词呢?!再归根到底,是谁造就了这些“拒绝长大”?家长、男/女朋友……若在女生要买奶瓶当水壶的时候家长强硬拒绝,如果在女朋友说“饭饭”的时候男朋友说她两句,或者像英叔那样干脆飙她,那么那些“拒绝长大”还会出现吗?这些“拒绝”就如现在正火热的“追星”那样,不是一时半刻造就的,是很多人的共同软弱造就了那些没道理的畸形年轻人。

真确的人生观,正确的指导真的很在重要,在必要时应该用强制手段。“严师出高徒”、“慈母多败儿”……其实这些说法已经存在好久了,怎么现代人又开始犯这些错误呢?

2007-03
23

我是只“鬼”

By xrspook @ 19:59:14 归类于: 烂日记

不知怎的,“你这只鬼”成为了我的口头禅,为什么会成这样我也不知道,从星期一(2007-03-19)就感染上了,其实那天我没听过别人说这句话,大概是“潜伏”的病毒发作吧,哈:)

其实我真是只“鬼”,上网不久后就把自己的名字定为“xrspook”,其中“spook”就是鬼,幽灵的意思。我是只鬼,是只网鬼,而且这只鬼还从虚拟网络飘进了我的生活,课本上的名字全部都是“xrspook”。虽然我这个鬼名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读,但我还是挺喜欢的,没有人会有我这个“鬼名”(除非有人故意要跟我过意不去,要把这个名字抢过去用),让我在网络上很方便。我也没心要隐藏自己,因为我就是xr鬼,xr就是我的中文姓名。不会给自己起外语名,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我是个中国人,没有必要非得起个外语名字。若是外国人说记得不方便就让他们记得不方便吧,我们能克服我们自己记住他们的外国名字他们凭什么不能克服一下记住我们的中文名字。这个名字理论大概是在高三时看龙应台的文章启发领悟的,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留住自己的根。

近来的生活有烦恼,是人制造了烦恼也是人为我分担了烦恼。有时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如此的自私,但发泄冷静过后我又明白我总不能希望、要求每个人都像自己那么无私。觉得自己越来越不能容忍那些几乎完全和自己背道而驰的理论,我真是个“小气鬼”。接触网络4年多,是网络教会我真诚和无私,在收藏下载别人资源的同时,我自己也无时不在努力地希望发现资源和大家分享,分享快乐,快乐分享。正如P2P软件(BT、eMule等)的宗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自己的另类爱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分享的重要性,这种体会必须亲身体验过才会明白,所以某些人不会明白。要做就得做到最好,无论牺牲多少,接受了任务就得坚持下去,半途而废是我最讨厌的。当年即使没人留意的网页我也继续更新大半年,直到最后忙不过来停了以后我也觉得于心有愧,我这只鬼的情实在太难“断”了。有些话我很想痛快地说,痛快地批判,但不行,我不是法官,我不是军队,我能严于律己但我不能对别人太苛刻,否则他们会不高兴的。深呼吸一口气,忍忍吧,找个信任的人把所有怨气喷喷吧,日子还是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还是有的,虽然摸不着那些人的心,摸不着就摸不着,我不管了,我管不着。

我这只鬼,看到不公,能尽量纠正就纠,不行的话,飘过当没见过就算了。不跟他们过不去,不跟自己过不去。

2007-03
22

大学课本,要?不要?

By xrspook @ 19:07:48 归类于: 烂日记

中午去打印课件,打了7块多(打印0.1元/张,复印0.08元/张,而我们4个人合打,打印一份,复印3份)。这才是第3周,就搞成这个模样,哎~~~~ 以前这种状况通常只发生在学期末,但现在,世风日下,****……

也不知道要课本来干什么,老师不按课本上课,那个课本最多只能算是“参考书”,于是课本就好像白买那样,课件要打印,考试的时候复习课件的,就如上个学期的《食品生物技术导论》那样,完全可以把那本所谓“课本”完全不管。这种不按课本上课是好的,特别对大学生来说,对于专业的东西尤甚。因为课本太土了,通常课本上的东西都是已经成为经典理论的东西,只有经过N多人的验证是真理的东西才会出现在课本,但这样一来很多知识就不“新鲜”了,很多学科的前沿,很多最新的技术,某个行业最新的动态都不可能在课本反映,而这就要靠老师了。他们是学科的精英,是该学科的顶尖任务,我们对他们的专业有很高的灵敏性,他们在那方面的触觉特强,而我们正要从只是学习理论转移到理论和实际结合。

老师的课件的理论是经过凝练浓缩的,如果遇到的是个好老师,那么他/她将把他/她的技巧灌输到课件中,同样的理论不同的老师教出来的效果就是不一样。而在课件也往往反映出最新该学科的资讯,引导我们该怎么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当然这些信息你只能从一些很优秀的老师课件中得到,因为某些我觉得很恶劣的老师课件就是课本的投影版,上课就是读课件,我们完全体会不到任何先进性可言。

对于好的老师,课件比课本好N百倍,对于不怎么样的老师,看他/她的可见不如自己在宿舍看课本好了。可惜教材科不知道这些,否则我们就不用买那么多昂贵的无用教材了。

2007-03
8

帮助,依赖

By xrspook @ 16:13:09 归类于: 烂日记

发现自己原来是这样一个人:我很愿意教导别人,但我很不喜欢成为别人的依赖。我不希望我对别人来说我就只是一个工具,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帮助别人真的能够学到什么而不是把我在有需要的使用“调用”,我真的很希望被我教过的人以后能够独当一面。也许有人觉得他们真的不需要学会什么,只要在某些特殊的场合找特殊的人就行了,说真的,我真的很不想帮那些人,帮助那些人我觉得没有成功感,因为由始至终我只是一个被“临时调用”的工具,他们以为我可以在危机的时候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为什么他们不在不危机的时候学会我的“救命术”呢?

什么是帮助,什么是依赖?我个人觉得在你帮他/她的时候就能感觉出。不是说他/她叫你帮忙那些就是帮助,“你帮我***”这是基本上来要你帮的人都会说。但当你在帮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表现往往就体现出他们索取的到底是“帮助”还是“依赖”。依赖的,通常在你帮的时候漠不关心,就一个人在旁边看,而帮助的,是要学习的则会很专心地,不时地问“为什么”或“怎么样”。都是在旁边看,一个是没装脑子浪费时间一个则是在别人帮助的过程中帮助自己为自己充电。以前上课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能问很多为什么而自己一个都问不出来,现在,我似乎知道了,大概我只是在课堂上做一个旁观者而不是要成为那些知识的主人,我有点漠不关心,所以问不出一个“为什么”。

依赖的人会一二再再而三地请求你的“帮助”,因为他们从头到脚都没有明白。而那些你真的帮助了的人他们则会自己很有成就感地自己摸索,他们往往会给你惊喜,给你莫名的成就感。

我乐于帮助任何人,但我不想自己成为别人的依赖。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