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
27

爱吃苦

By xrspook @ 7:39:20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早上在围脖上看到了这么一句话:跑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在吃苦和坚持中,看清自己,让自己在无所依靠或无所事事的时候,有一种严肃的力量推动着你往前走。对我来说,跑步也好,刻橡皮章也好,都是这样。唯一的不同是,一个是人在户外,不断移动,GPS能记录下来,但另外一个,只是手指在方寸的橡皮上移动,对外人来说,你只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这一静一动的两个在外行人看来根本毫无关系。就像跑步跟作家一样,如果不是有个村上春树,大概人们都不会觉得原来那是那么的搭。

任何事都不容易,刻橡皮章,可能一开始的时候会舒服一点,你感觉不到疲劳,但十分钟,三十分钟,一个小时,N小时过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长时间都保持同一个动作且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于是酸痛就自然袭来了。痛了累了就叫停吗?我的目标是把这个章子刻好,我不能停下来。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那些艺术大师,要刻一个作品,可能要花上好几个星期,甚至好几年,其间当然要停下来。但我只不过是刻一个几个平方厘米的小小橡皮章,我应该一性完成。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怎么说服自己,继续干下去?这种能力无论是在刻橡皮章还是跑步的时候都很必须,而之所以能做到这个,是因为我有目标,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明白要到达个水平。刻橡皮章这种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会越来越疲惫,虽然成绩也慢慢地显露出来,对我来说大概是因为,看到刻出来的很多碎片以及橡皮章上的图案,让我有继续下去的勇气。

至于跑步,一开始的时候,你需要从普通状态转为跑步有氧状态挣扎一番。那可能持续一两分钟,也可能得持续十几分钟,但总会过去。虽然感到不是很舒服,但是要忍下来,还不算太难。跑步是一个全方位虐的过程,你可以以你最大的心率往前冲个几百米。对我来说,百米开外那就已经是在考验意志了。你可以长时间让自己慢慢地跑下去,慢慢地体会流汗脱水甚至饥饿虚脱的来袭。你也可以把速度飙到最高,享受那种几乎喘不过气的无氧状态。橡皮章的疲劳是随着时间推移积累而成的,但跑步的疲劳,你可以在一开始的几分钟就把自己拉爆。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跑步你一直处在一个,运动的状态,除了每次跑步记录下来的数据以及用电子设备记录下来的轨迹,经过数理分析以后得出你到底在进步还是退步,进步了多少。跑步的成败,别人比较难从跑步的过程中去衡量,这和橡皮章,慢慢会出成果有明显的区别。跑步的时候在别人的眼中你只是不断地向前,让左脚踏在右脚的前面,然后再用右脚踏在左脚前面,不断地重复。但橡皮章,越是接近尾声,别人就越容易看出你的成果。

如果你曾经经历过一个多小时甚至几个小时都在跑步或者刻橡皮章,结束的那一刻,反而你会觉得,有点空虚。但其实那是我一直想做到的,不是吗?长时间的爱恨纠缠、身心折磨,与最后的大功告成相比,前者对我有致命的吸引力。一直以来,我们追求的都是结果,但实际上,最吸引我的,是那个煎熬的过程,是那个过程让我成长,而不是那个结果让我真的得到了些什么。如果人人都能明白这个,崇尚这个,大概现在就没有那么多人会故意走捷径,用钱去买通一切,大开绿色通道。

有时我会觉得自己是个神经病,怎么会把吃苦当做非常有趣的游戏。

2016-07
14

泪点低

By xrspook @ 7:26:21 归类于: 烂日记

都说米叔的泪点低,他带着大毛巾去看小萨的《回家》,哭得一塌糊涂,他去看侄子伊姆兰的《我的挚爱 我的生命》,也哭得稀里哗啦。米叔经常去看各种电影的时候被感动的一塌糊涂,不只是看别人电影的时候,他看他自己的剧本,如果那个剧本不能让他激动不已,又笑又哭他是不会接下的。如果一个剧本,连主角自己都不能被感动的话,怎么可能说服得了观众?我是觉得呢,带着大毛巾去看电影,把那个用来擦眼泪就有点太夸张了,但是眼泪这种事,如果只给他一卷纸,肯定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还是带毛巾环保点。还记得多年以前我看《岁月神偷》的时候,我随手已经抓了一大把纸巾,到最后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估计加起来用去了超过一包。小萨的《回家》,我没有觉得让我泪点很低的地方,但伊姆兰的《我的挚爱 我的生命》到最后,我也是哭到了一定程度了。

昨天晚上一个人在宿舍里吃饭,边听手机里随机播放的网络音乐边吃,刚好播到筷子兄弟的《父亲》,我听着听着就不能自已地哭了起来。尤其是唱到那句,“时光时光慢些吧 不要再让你再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 换你岁月长留”,还有那句“我是你的骄傲吗 还在为我而担心吗 你牵挂的孩子啊 长大啦”。尤其是第一句,我简直就控制不住。能做到这样的话,肯定意味着我已经入戏了,从第一句开始,我就已经渐渐入戏,虽然只是听,没有看MV或者其它视频之类,我尚且这个反应。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我看着原版MV,可能反而不会这么激动,因为那个时候我看的就只是别人的故事,我不是我自己的经历。这首歌叫做《父亲》,但实际上我脑子里让我哭得一塌糊涂的是母亲。如果早个10年或者15年之类,我不会有这种感触,绝对不会,但现在的确就是这个样子。当我们觉得要抓住的时候,通常意味着那个东西已经离失去不远了。人总在理所当然拥有的时候不去好好珍惜,当那些东西已经不成样子甚至已经灰飞烟灭的时候,才各种后悔,才各种思念。小时候你绝对不会希望时光要慢些,因为你想不再呆在学校,不再参加那些一场接一场没完没了的考试,因为那意味着回家后要挨批甚至挨打。但当你真的长大去工作了,总算有了点钱,想带父母去吃好吃的,去好玩的,却发现很多事已经做不到,因为,某些病的原因,他们不能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至于玩之类的,他们可能已经有心无力,或者是行动不便,或者是你很难抽得出时间去干那种事。为什么小时候你觉得周末要去公园,哭着闹着你就一定能做到,才不管父母到底有没有活干,他们到底忙不忙,也不管他们工作到底辛不辛苦。但是因为一个又一个的加班,或者这样那样的原因,你没办法按照原定计划带着父母去旅行,他们却从来不会说些什么。

都说米叔的泪点低,其实我的泪点也很低。所有人的泪点其实都不高,问题只是你们有没有敞开心扉去被感动。人远远没有表面上的那么坚强,如果你哭不出来,那并不是什么值得让人骄傲的事。为什么感性这种非常普通正常的能力你居然会没有呢?这是非常让人值得反思的。一对父母如果把孩子教育成铁石心肠,根本就不会哭,我觉得那是他们教育的错。坚强和泪点低并不矛盾,在该坚强的时候坚强,在该感性的时候感性。那么,人才会真的完整。

一大早就写这么一篇催泪文,我自己也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归档:2016-07-14 钢叔

2016-07-14_stamp01

2016-07-14_stamp02

2016-07-14_stamp03

2016-07-14_stamp04

2016-07
5

我的上进模式

By xrspook @ 6:59:46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花了好些时间在重操旧业上——翻墙找图+翻译。真巧合,两样事情都有个“翻”字。为了能把工作做好,这些年来我掌握了不少杂七杂八的东西,所以我完全明白理解那个因为对一种事的热爱所以横向纵向都在长进发展是一个什么状态。喜欢就得为此付出,哪怕那不是出钱,只是分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我而言,喜欢就得自己大胆地走出去,去探寻,而不是坐等别人的“喂食”。刚好我关注的东西都有被我“探寻”的余地,因为那些东西都不在天朝内,而是在国外。先是美国,然后是哥伦比亚,接着是墨西哥,现在是印度。因为语言不通且相当遥远,所以自娱自乐让我有很多“闲事”可干,比如说各种挖图然后折腾该往哪里放才能让天朝的小伙伴们看到,又比如说静下心来把各种外语翻译为中文。到现在为止,我只是在把英文翻译为中文,即便是遇到非英文的语言我也会用机器先翻译为英文。谢天谢地我沉迷的东西都是拉丁语体,所以从那些东西机器翻译到英文字斟句酌肯定会有点毛病,但大体来说还行,理解意思没问题。要挖图,只需够狠且够脑洞大开(在一个关键词上死挖下去,从一个关键词发散到另外的关键词),这对我来说是件快乐的事。

至于翻译,我觉得感觉和长跑类似,一开始你就知道那将会很艰辛,因为要翻译或听译多少量你是心里有数的。如果纯粹是文字翻译,篇幅可见,如果是视频或音频的听译,播放时长可见。我的长跑也一样,要不既定时长要不既定距离(配速在一个范围内的话,无论既定的是哪个,实际上另外那个都能估算出来)。你明明知道要强迫自己跑步或者在电脑前敲键盘那么久会很痛苦(跑步2小时以上,翻译可能累计需要超过10小时,分摊到每次或许也得需要个把小时),但我还是会去做,我有很大的冲动去那么干。因为我有主动自虐付出,所以我得到的很多东西是其他粉丝一辈子都得不到的。对我来说一张海报一个签名没有什么意义,哪怕是拥抱合影之类的也不过是让人心跳加速那么几十秒而已,但做一篇很长的翻译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有人经常说想通过看电影或者电视剧学英语,我觉得与其这样不如打开一个外国的新闻网站,然后硬着头皮去做翻译,因为这样做人的大脑是在主动做功而不像纯粹看视频那样被动做功。开小差心不在焉的时候你不可能翻译得出东西(好吧,我知道肯定有些大牛是纯粹只靠条件反射就能把东西翻译出来),但看视频的时候你可以一边开小差一边还能通过表情和姿势get到意思。翻译的时候你不可能一开始什么都懂,有时甚至一句话10个单词其中5个你都不能拿定主意那到底是神马意思,每个词的拼写都不难,单一个词的时候你甚至可以脱口说出那是啥意思,但拼凑在一起的时候你却理解无能了。多年以后,我觉得强迫自己做翻译是最容易让人长进的,自己的弱点也最容易全部暴露出来。因为不知道词的意思,不知道某些短语的特殊含义,不知道某句话的语境和背景如何,所以人肉翻译一篇东西真不像字典那样单独地把每个词输出那么简单。与此同时,翻译也是个最直接纯粹理解吸收思考各种访谈者意图和逻辑思维方式的手段。如果我翻译出来了,别人看了我的翻译,是知道了那个意思,但那是由我整出来的,所以必定带入了我的思维和表述风格,在多次翻译转换的过程中原有的韵味荡然无存。情况就像用普通话和方言都能表达某个意思,但显然用母语大家会觉得更自然方便无死角。贪图方便的时候,我会直接去看网友的翻译,但认真的时候我必须一定只会选择自己去看去听原文。为了把一篇东西靠谱地翻译出来,除了要战胜词汇上的不懂不会,还要不得不了解一些专业的背景知识。世界上没有比这个更能调动我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了!

周日晚上坐公交车上看了“【阿米&新闻】Dangal相关”这篇东西,很懒没有看英文原文,只是看了网友的翻译,我做了这个样的评论:

老米习惯逆天演是自己实际年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角色,而且本色就比实际年龄少起码15年。他老人家都不知道他那个年龄该是神马状态了哈哈哈

昨天在《智族GQ》2016年7月刊印度版的封面故事“Cover story: Aamir Khan is unstoppable”里有这么一段话:

“The only doubt I had – and I’m being honest over here – is that I’d just done Dhoom 3, I’ve just done PK, I was looking my best. I was at 9 per cent body fat. I may be over 50, but I’m playing characters who are more like 30. So I’m thinking, ‘Do I want to become a fat, grey-haired 55-year-old father? Can’t I wait until I’m 60 to do this?’ But I couldn’t get the script out of my head. So [a few months later] I asked Nitesh Tiwari to narrate it again… Then I heard it for the third time, eight months later, or one year later. And I thought ‘I just want do it yaar.’”

这个Dangal角色的难度在哪里,貌似我和AK自己想到一块去了。这种事也同样发生在我身上,几年前我就已经被错认为高中生,4年过去了,光看我的外表别人还是以为我只是个大学生或者甚至只有18岁。心显然不再那么年轻了,但感谢我的运动及生活习惯让我起码在一定程度上留住年轻。31岁的人到底该是什么样的呢?我明明是31岁的人,但我又真的回答不上来。AK接Dangal里那个老父亲角色之前一定也在翻来覆去纠结这个。逆天没什么不好,尤其是逆天变得年轻,但其中带出的矛盾无法避免。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上进模式,你找到你自己的节奏了吗?

2016-07
4

制霸

By xrspook @ 12:40:13 归类于: 烂日记

从前的学霸和现在的学霸不一样,准确来说从前的不能称为“学霸”,很多学习成绩匪夷所思好的只能被称为“书呆子”,但现在的不一样了,现在的“霸”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好吧,也许有死角,但起码在那百来字的围脖上展示不出来。

昨天我看到一则消息说北京有个学霸(某男生)中考全科满分!全科,是全科啊好吗!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这些常规项目也就算了,他老人家连体育也是满分的!而且他中考的时候还在发烧,我那个去,如果中考卷子有加分题(大学里的数学物理化学等高级货,英语是雅思托福之类的东西),而他又是健康参加的话,是否有他也能继续把加分都全部拿满的可能性?我觉得,中考文化课里语文以外的科目拿满分我可以理解,因为那不像高考有非常明确的难度区分性,作为过来人,只要你非常细心,而且脑子里装的那些东西已经到达了高一的水平(优秀生),在中考里语文以外拿满分我能接受。但语文也拿满分了,也就是说作文也是满分的,我就觉得实在太神了!作文拿满分的人不在少数,估计起码要比其它单科拿满分的人多。作文这东西很讲究你的输出是否能和改卷的老师产生共鸣,当然了,满分作文这种神奇状态肯定不是由一个老师说了算的,所以起码你得和碰巧看过你作文并且得给你打分的老师都发生共鸣。这需要能力,也需要运气,万一RP非常糟糕碰到个走神的老师钻石般的好东西没有被发现那真的是埋没人才啊有木有。

从前的学霸不少在体育方面是蹩脚的,有些甚至是重度“残废”。但现在不一样了。起码在我读重点高中的时候发现那些高层次的学霸都没有那个缺陷。他们之中的有些人在体育方面也是牛人,有些虽然不能算是轻易拿满分的大牛,但起码要拿合格还是非常轻松无压力的,他们体育考试科目基本都能拿到良好至优秀之间的成绩。后来我明白到,体育这东西的确天分很重要,我就是那种完全不练实心球都能拿满分的人,但我的800米却总是挣扎在合格边缘。你可以说我在实心球上面天分很高,但在800米上面天分不咋的。如果我那时有狠心去练800米,知道怎么练且肯投入时间和精力进去,我不会落入那么被动的境地。轻易拿满分估计非常难,但通过努力拿个80分以上应该是可以的。多年以后我认识了个读北医的学霸网友,得知她当年的800米是练过的,而且练得不少,所以在膝盖上落下了一些毛病。她不是校队,不是为了参加比赛,但她为什么要那么尽心尽力地去练呢?她是学霸,你懂了吧!学霸的霸就在于他们比我们普通人有更高的觉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觉悟有人一把年纪才悟到,有人甚至穷其一生也参透无能。学霸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知道要变得更强应该怎么干并肯投入去做,有比一般人更坚定的信心、毅力和专注力,往死里撞的决心比一般人大很多。别说制霸考试,制霸人生不也就是在拼这些东西么?!

在分分分的学生时代,当我们这些普通人都在试图躲躲闪闪逃避各种的时候,学霸们在苦中作乐迎难而上。他们吃的苦得比我们多,所以他们的光芒闪耀得比我们强,这合情合理。

2016-06
28

勿上贼船

By xrspook @ 7:44:01 归类于: 烂日记

以前我想都没想过可以在办公室里一边转圈凑步数,一边拿着个手机开着语记写blog。现在,这个变成了现实,因为办公室里好大一片空间什么都没有,只是一大块空地,相比于以前4个人一起的办公室现在这个办公室就只有两个人,面积是一样的,可想而知,那空荡荡的程度是怎么个状态。我们才刚刚搬下来没几天,然后又被告知最迟明年我们肯定又要搬,因为整个二楼都要交给传说中的四大天王。飘泊的路没有尽头。为什么这个单位就不能长远地好好规划?每次都是搬搬搬,从这里挪到那里再挪到别的地方。从前,我们觉得6层办公楼太大了,我们用不了那么多,但现在我觉得6层楼根本就不够用。如果要满足国家级检验站1000平方米的面积要求,起码要给检验两层楼,那么,起码这办公楼要有9层才能基本满足需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同样,我觉得传说中的国家级质检站也不可能在这里扎根开花结果。那只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梦。你可以去瞎掰,但千万不要觉得,那会是真的。为什么办公楼会不够用我觉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到现在为止,这里都没有真的像我们的工资条,或者如我们的职级,管理人员跟工勤人员分开。不可能人人都是管理人员,如果你为每一个工勤人员都配备办公室,这显然给你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位置都不够花。管理人员被当作工勤人员使用,工勤人员虽然平时都在现场,但也分配办公室,最终的结果就是上班时间很多办公室里都是空空荡荡的,但你又不能在里面做些什么,因为那是名花有主的。这大概就是国企的挥霍,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见只是见步行步。为什么会造成这个局面?很重要的一点是大概进来的人心都不在干活上面,而是在如何爬上去,爬到高位,拿到高额工资和待遇。为了实现那个,他们会不择手段。他们会把所有工作重点都用在如何巴结上司,然后靠着各种关系,往上爬上面。这种心态,跟我初中的时候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情况差不多。这么多年过去了,天朝的人,或者说天朝的这些人还是这副德性,我不见得这个国家有什么希望。

当员工觉得在这个单位只是混口饭吃。单位并不能为员工实现什么理想抱负之类,员工自然不会为这个单位额外做出些什么。不投入时间不投入精力自然不会有好的产出。在国企这些年,我的感觉是无论你一开始的初衷是什么,无论你有多么强烈的愿望,千万不要太用力,因为别人会羡慕嫉妒恨死你,结果日子就比较难熬了。如我之前所说,他们待在这里,并不是为了干活,并不是为了把工作做好,而纯粹是为了爬上去。他们可以没有技术,他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毫无效率,他们的逻辑可以前言不搭后语。各种让你鄙视的东西会琳琅满目的呈现在你面前。有时你甚至有恨不得把他们都掐死的心,但是没用,因为在这个地方,有问题的不是他们,而是我。我没有跟他们一样,我没有和他们同流合污,我错了。在这个环境下,我才是其他的一类,我会非常容易地被干掉。从远大的梦想到最低消费。我用了接近十年的时间,才搞明白了这点。

最后由衷的奉劝一句,想干点什么的人,千万别去国企。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