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
31

观后感生成记

By xrspook @ 11:18:13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搞定了一篇2000多字的《印度暴徒》观后感,那篇东西的前半部分,我是用笔记本电脑在226公交车上完成的。理论上我不需要耗费那么多时间在三刷的路上,但实际上,因为一条新港路上居然在同一个时间点附近有三家店在敲锣舞狮地新店开张,所以有了几乎绵延几公里的行车缓慢。一方面,我内心很焦急,如果公交车真的没办法按时到达,我就非常有可能得下车转地铁了,另一方面,因为我在敲键盘,在这种情况下,思路被打断很麻烦。过了那一段,很热闹的路以后,路况总算恢复正常,我也在预计的时间内下车,我的文章也在车上完成了大部分。

笔记本电脑的入手,让我可以随时随地地做这种事,但实际上,当我开始的时候,我还没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思路。如果那只是一篇普通的blog,我不需要思路就可以开始了,开始以后我可以轻松地幸运流水下去,但显然这篇东西对我来说不是普通的blog,虽然我可以随心所欲,但是,我希望这些文章我能写的更内涵、有架构。没有人逼迫我必须干这种事,但我觉得,既然我花了六个小时去看电影,既然我花了接近80块钱买电影票,我理所当然应该写出一些比较对等的东西。毕竟我真的在这件事上花了时间和精力,也正是因为我已经做了那么多,所以理论上我应该比那些只是随便看了一遍的人想到更多。

如果只把一部电影看一遍,大概也就只能因为里面的某些情节非常感动,有可能是因为那里拍摄得特别好,也可能因为那些情节勾起了你某些回忆。但要真的理解整部电影的脉络和缘由,以及观察到某些细节,看一遍绝对不够,起码得两遍三遍过后,才算是真的有点底。三遍,我觉得是一个不错的控制,再多的话,非常有可能你会在某些时候产生厌倦心理,虽然没有打瞌睡,但是脑子已经处在一个游离的状态。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你已经知道某些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所以你的注意力就会放在一些你之前错过了的地方上。但三遍这个概念只存在于去电影院看电影,如果你在翻译一部电影,三遍绝对不够。因为如果完全没看过那部电影,看第一遍的时候只是一个认知,第二遍的时候或许你可以开始翻译,第三遍的时候你首次校对,往后还得有456遍,甚至十遍,然后你才算是真的能把握住了电影本身以及你自己的翻译。

昨天的观后感我并没有谈这部电影到底好不好,一句直接的评价都没有。我只是就这电影的情节以及角色设定发表我自己的感受。我不确定那篇东西到底是谁给谁看的,因为显然那篇东西不是用来吸引票房的。但是,那又是一些非常实在的感受。之所以这样,因为我不是电影公司,收买过来码字写文章造票房的,我只对我自己负责。大概这篇东西被那些创作这部电影的人看过以后,他们会有个安慰,因为有个观众总算感受到了他们要表达的东西,甚至有些他们之前没考虑过的东西也能被感受出来。

有时我会想,小孩子看电影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呢?是什么让他们产生共鸣呢?毕竟他们经历的事情并不多,他们是怎么在电影里获得雷同感的呢?又或者,他们没想过要获得雷同感,只是觉得那个很好玩,或许未来他们会尝试一下做类似的事情。电影里面的东西可能给了他们勇气去放飞自己的梦想。

以前我觉得写观后感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但现在,比如写这篇《印度暴徒》的时候,我觉得更多的是责任,就像是完成单位年底需要报出的统计分析一样。那个责任必不可少,但跟统计分析一样,没人拿枪逼迫我必须写成怎样,必须写多少字,必须什么时候交稿。做出后面的事完全是凭我的良心。

《印度暴徒》在中国上映之前,米叔一周之内跑了好几个城市做路演宣传,他选的地方都是大学,但我觉得与其只和一帮年轻人交流,不如非常实际地先让他们看电影,然后大家互动。现在这种没有电影纯粹的互动,完全是根据以前看过的电影谈感受,感觉怪怪的。毕竟要做这种事,不需要放在《印度暴徒》上映宣传的时候,而可以随便选一个米叔有空的时间,但或许这样二者合一就可以少支出一大笔费用。

我不想用一个分数评定印度暴徒,但这绝对不能说是一部糟糕的电影。不管其他人怎么看,反正看过三遍以后的我有所得。

2018-12
30

外语电影和阅读理解

By xrspook @ 9:17:24 归类于: 烂日记

星期五晚上第一次去看《印度暴徒》,昨天早上又看了一遍,今天中午即将去看第三遍。但直到现在为止,我都还没有写观后感,这跟平时非常不一样,因为通常我会非常在乎第一次的感觉,但我也知道,看第一次的时候,很多细节不能把握的到。去电影院看跟在电脑上看很不一样,因为电脑上看不明白的地方,你还能倒回去,再看一遍,但是电影院刹那之间你没捕捉到的东西,就没有会看了。必须再次买票看,但是,又会有多少人会把一部电影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去电影院支持呢。做这种事的,大概就只有一些有病的人,比如说我。

有时我会觉得,自己把看电影当做是英语的听力考试。通常来说,应试策略是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材料,但实际上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会被题目牵着鼻子走,不能享受听力材料本身的乐趣。听力材料都是些很好玩的东西,我更愿意享受那份材料本身,我当然希望拿到高分、甚至满分,但是为了那样,把明明很快乐的东西变得很套路,甚至阅后即焚,这就太痛苦了。昨天去看第二遍的时候,我的确是带着问题去看的。在走去电影院的路上,我问自己,到底前天我有哪些地方没看清楚呢?昨天我得注意看好了。有时倒不是因为我注意力不集中,而是因为电影说的是印地语,字幕写的是中文,画面的内容又太多,所以你不能刹那间接收所有信息,看不过来是很正常的。如果电影说的是中文或者英文,是一些我能听得懂的语言,大概也就没有了这种错过的烦恼。于是这就带出了另外一个问题,的确,字幕翻译可以让我们理解外国作品,但实际上,肯定会有我这种不能同时完全接收画面以及字幕信息,除非我对电影不纠结,只是很随便,甚至会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否则,我肯定在看完第一遍以后,还会有些困惑。至于为什么要纠结那些细节,我不知道,但貌似这是我与生俱来的一些重点错的习惯。别人觉得无所谓的地方,我却要搞清楚它。虽然有些时候,那根本就不是重点,有些时候,在阅读的材料里,那些根本就不是后续选择题里面相关的东西,但我就是会揪住不放,我觉得那些东西很好玩,甚至要为此查一下牛津高阶字典。

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我觉得做英文的阅读理解跟做中文的非常不一样。我曾经做过专四的阅读题,显然,那对我来说难度太大了,但是在那以下级别,比如四六级之类,我觉得那是一种很好玩的东西,在阅读材料里,我看到了很多好玩的,有科技类的有文化类的,或许现在我再去看那些题目,里面甚至会提到印度电影或者阿米尔·汗。但显然,我已经不再是需要做那些题目的年龄了,而在高级别的英语等级考试里,估计不会出那些这么好玩的东西。因为对他们来说,主流是欧美的各种我有点厌恶的重点。今年我们单位计划招两个广外的回来,一男一女,从广外毕业的人,他们必须要过专八,我很想见识一下,专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水平。当我遇到一些很纠结的困惑的时候,他们能立马快速地帮我解决问题吗?还是说,其实在那个时候,他们的专业也不太顶用。

阅读理解最重要的是理解,把那些东西吃透了,让那些材料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快乐的过程,但如果那直接跟分数联系在一起,只是为了分数,只是为了回答正确那五道选择题,那些材料就算是被浪费掉了。

blog可以用语记口述的方法完成,但是,我非常在乎的观后感,必须只能通过敲键盘输出。今天三刷《印度暴徒》以后,我就会去敲键盘。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