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
4

理科生这般看书

By xrspook @ 23:56:10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妈常逼我看作文选、还有那些有很多词汇和短句的作文字典。十分讨厌,我觉得在写作文之前临时看那些东西简直就是“故意抄袭”,被作文选们占去了我的思维,自己不自觉地跟着它们走了。平时就不看书,到写作文的时候很抓头。不过,这一切都已成往事,小学的事了。

刚刚看完[美]奥德丽·尼芬格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书我可看了1个星期,从上个星期五(2007-12-28)晚上开始,当时刚考完最后一科,回到家就马上开始埋在自己的书里了。看到今天方看完,好久没有一本书要我一个星期看完了。其中有多个原因:首先,我通常只躺在床上看书,所以通常只是睡前看;其次,好几个晚上太累没看就睡了;其三,这书的页边距较小,虽然只有463页却好像有很多内容;最后,也是最核心的,刚开始,我不习惯那些乱套的时间旅行,得慢慢适应,理清思路。

今天下午把书看完,很有冲动作个图来表述那错综复杂的时间旅行。这就是理科生的理智和冲动了。开始打算用Word的画图来完成,那样我就可以清晰地用箭头标示出到亨利什么时候去了什么时候旅行了,但在画图之前首先得把时间理顺,这个《时间旅行者的妻子》里的主要时间跨度大概有40年,有些年是没有说到的,所以要先把书中的年份和人物的岁数整理出来。开始用的是笔和纸,但天冷,手都不会写字了,于是换了Excel,十分喜欢Excel这东西,简直成了我的最爱了。先做个Record,把书中每段开头的时间及人物年龄记录下来,然后再做个时间轴,最后就作图,如下: 

 原图(974*600)| Excel文件下载

注:000年,亨利37岁的时候,33和39岁的他曾时间旅行去他那里,但上图并没有都标出来,只标了39岁。因为我采用的是XY散点图,一个X就只对一个Y,如果要一个X对多个Y(其实全图都是用亨利的时间轴为X,因为他贯通全故事)就必须开几个系列,要补一个(2000,33)并不难,图例那里处理就比较郁闷,所以我就不写了。

上面这图该怎么看呢?解释一下:横坐标(X轴)为年份,纵坐标(Y轴)为年龄。平滑线散点图(有线有点)表示书中亨利(Henry)[浅绿色]、克莱尔(Clare)[紫色]和爱尔芭(Alba)[金色]的生命线,之所以用连续线表示,因为人生是连续的;散点图(只有点)代表亨利[深绿色]和爱尔芭[橙色]的时间旅行点,断断续续,不应该用连线把它们串在一起。只要对时间旅行点向X轴做垂线,和3人生命线相交之处就是他们在时间旅行中相遇的地方了。当然,有些点做垂线可能和3人的生命线都相交,但实际上亨利可能只和爱尔芭、克莱尔或他自己其中一个相遇,在这个Excel图中无法显示这种关系,要表示出来就得用PS加工或用更高级的作图软件完成了,比如说AutoCAD。所以呢,还是作个箭头方框,用接近流程图的东西看得清楚明白些。呵呵,不过今晚没时间了,先做个Excel玩玩,充充数吧。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书的,我更注重其中的情节与思路。可能有人喜欢边看书边抄书,把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吧,不过我没那习惯。就像备考复习那样,我首先会注意每个细节,然后用思路把它们串起来,先顾小的,然后把握总体,大概这就是我“看书”的习惯吧。

2007-12
15

付出了,所以特别

By xrspook @ 21:01:56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早上气死,试了好多次(登陆-退出-登陆-退出……)都无法上www.canal.com,人家得罪你cn了吗?不过是一个co最大的电视台而已。结果本可以30min完成的事我足足弄了1h20min,转了一大个圈子(Tor+FF)。哎~~~ 善恶不分!不想太多抱怨了,抱怨也没用,也不是第一次用AD,更不是第一次见识GFW。

昨晚看《深谷幽城》(人民文学出版社),发现了(P114-115)很经典的一段“教授,我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像女人对其子女一样那么贴心贴肺地爱着自己的女儿。因为,我跟她一起生活过,抱过她,给她换过尿布,带她散过步、打过千秋,无数次给她喂奶。一个男人,如果不当过一回女人,哪怕是几个月,就不可能理解女人的感受,不可能理解她们为什么会把性、把持久的关系看得那么重要。”这个观点十分符合En los tacones de Eva(《穿高跟鞋的艾娃》)的核心思想。男的,可以到处留情,干完拍拍屁股就走人,但女的不行,无论你做多么精心的准备,但还是有机会怀上小孩,然后就是一个责任,必须肩负十年甚至二十年。其实对于“大男人主义”我还是不怎么能理解透彻,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大概是其中一个特征吧。

这又让我想起了《小王子》里狐狸对小王子说的一段话“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人因为为某事付出了,某事才会特别。情侣之所以会成为情侣,是因为他们彼此都为对方付出了很多。只有用心了、动情了,某事才会变得和其它的事不一样。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所深信的,痛得越深记,忆得越牢固;日子过得越苦,未来回忆时才会越甜,但前提是我们已从痛中恢复过来,把辛苦挺过去了。

女人和男人的思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有时,我会希望自己被别人驯服,但很多时候我更喜欢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使别人折服。双鱼、双子座显然有二重性格,我觉得射手也有。我老是挣扎在感性和理性之中,有时很坚强,甚于男生,仿佛不死的凤凰一般,但有时却一吹就倒。

结论就是,我愿意付出,但经过很多以后我不会再随便付出。广结朋友我做不到,但一旦成为了我的朋友,一定是挚友,甘为之付出一切。

2007-12
8

晕倒在冬夜

By xrspook @ 0:07:21 归类于: 烂日记
– 感·悟 –


书名: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作者:[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萧天佑
出版社: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07
ISBN:978-7-5447-0198-3

今年夏天(2007-08-17)我又去了博尔赫斯书店,刚好是第一(2007-08-18)探访的一年后。遇到了个可能是老板的叔叔,他推荐了这本《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给我,于是我捧起了它,把它带了回家,在床前的台灯下把它读完。当时,《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店主刚进的新书。他看人看书都很准,这本书挺合我口味。

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年)我出生那年他就去世了。之前不知道这位大师是谁,现在也不大清楚,不过他的思维实在太厉害了。这个作品看得我快要晕倒。从一本书引出N本书,再调动出N^2那么多的故事,我的思路被绞成了一团。书的结构很特别,是我看的所有书中最奇特的。它的连续章节讲述同一个故事,比如说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等等,而第N章和第N+1章之间又会有一个故事,那个故事就是第N章里主角新接触的书。短短的几页纸当然无法叙述完一本书的故事,而《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故事都没有结果,主体故事的主角就为了追寻一本书的结果而找到第二本,第二本又牵连到第三本,如此类推。比较混乱,最好找个看明白的人给我解释一下。

之所以觉得这书合我口味不是因为它给了我混乱,我觉得作者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在第一章,他所描述的购书、看书经历、感觉和我的习惯一模一样,就像是自己的真实写照。看书是很个人的事,和看杂志看电影电视不同,看书得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独自去体味、联想、沉思。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故事很匪夷所思,在层层的情节后我头晕转向了。比如说第九章里经典的一句话:“谁是头头,这无关紧要。头头也许是个假的:他装着为革命工作,实际上在为反革命效力;或者,他的公开身份是为反革命工作,但他坚信只有那样才能为革命开辟道路。”无间道!这本最初在1979年6月发表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某个章节上演了场让人眩晕的无间道。它又带给了我一个灰色地带的例子,黑与白有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搅混在一起了,分不清了,或者根本没有必要弄清楚。

现实生活和书中的奇妙之旅一样充满了未知数。你不过是想知道一个故事的结果,但却渐渐误入歧途,从一个点越偏越远,最后简直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如此的经历属于没有明确目标的人,随遇而安,漂流于世,如果人的方向是明确的,一直紧握着人生方向的司南,大概不会混沌地堕落到不知何处吧。偏颇未必不好,在探索某事物的过程要不断深入,未知事物总不会老按照你的预设计划发展,于是你就得随时改变你的计划,使未知能落在你的掌控之中,从杂乱中总结出规律。现在我的毕业实验就在探索,探索未知,遇到不可理喻,然后适应,纠正方法,使之合乎常理,最后百川归一,这种烦恼和快感真的很爽。能那么过瘾,也要很感谢两位和我一同努力的搭档。

清醒的时候看《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可能会变得很糊涂,当很糊涂的时候看《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可能会负负得正吧,不过后者我只是猜想,本人只经历过前者而已,呵呵。

                                                        支持下xrspook啦→→→
2007-11
29

残酷的时代,悲惨的生活

By xrspook @ 0:10:19 归类于: 烂日记
– 红·黑 –


书名: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作者:[南非]J.M.库切
译者:邹海仑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04
ISBN:7-5339-1939-4

2004年,就在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我无意中认识了J.M.库切,一个南非作家,买他的一个作品是《等待野蛮人》,那书真的让我很震惊,之前,我从未看过一个作品能让我全方位地感受到主人公的一切的,于是之后我写了Feeling of 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记得当时拿去华农参加了个读后感比赛,却被赛会退回来,说我的是英文,不行,从那时我开始鄙视华农团委举办的一切活动。之后,我把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关于库切的所有书都搬了回家,其中包括《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它同样让我心灵为之颤动。

还记得那些看《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的日子。某个下午,上完网球课,我就坐在黑山篮球场的边上看它,边看书边看人家上篮球课。迈克尔一辈子都很不走运,不过我看书的那个下午正好是迈克尔走运的时候,他去到一个荒废的农场,靠着自己的双手过着幸福的日子。

库切和加西亚不同,他没有魔幻,他说的都是事实,而那些事实又经常可以让你撕心裂肺的痛。真的很同情迈克尔,若生活在现在他可能被永远关进“智*学校”,一辈子也不知道快乐是什么。他很像阿Q,但没有阿Q那些从市集上学回来下流的恶习。迈克尔一辈子都没有过分要求什么,他只希望能自由地活,自由对他来说都那么奢侈,他并不是要荣华富贵,并为之抢劫银行等等,够吃,够穿,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荒地开满南瓜花,仅次而已。时代对他来说是残酷的,生活对他来说是痛苦的,从一开始迈克尔就注定了要在炼狱般的社会过扭曲的生活。故事开段他妈就死了,一个无依无靠、丑陋低能儿就踏上了悲惨的道路。他先被抢去所有家当,然后被警察捉去当苦役,接着有他去到了荒芜的农场过上稍微幸福的生活,但却被莫名其妙的农场子孙赶出来,然后他又两次被抓又两次逃走,似乎什么都浑浑噩噩的他最后明白原来他最渴望的原来是自由,并敢为之做任何事。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是个悲情的故事,人为什么会如此凄惨?社会使之然也。

                                                        支持下xrspook啦→→→
2007-11
23

谁是凶手?

By xrspook @ 0:04:30 归类于: 烂日记
– 真·幻 –


书名: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李德明、蒋宗曹等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2004
ISBN:7-80109-694-0

不是阿瑟的福尔摩斯,也不是阿加莎的经典侦探推理,加西亚·马尔克斯这次给我们的凶杀案是光明正大、人所共知的。如果说前两个是侦探与罪犯的周旋,那么最后一个则是人性弱点的揭露。

被凶杀的圣地亚哥可以说死得莫名其妙,他身边的人都知道一对孪生兄弟要杀他,大家都不是袖手旁观的人,那么到底死者为什么仍会死呢?人人都以为别人会知道,有人认为那事是开玩笑,于是他们听到消息就算了。有人觉得那东西确凿无疑,十分危险却没有机会把自己的所知传递给当事人。你可以说,被杀的人死得很偶然,因为圣地亚哥平时是从家的后门出去的,而被杀当天他却走了前门;死者本可以花几秒钟逃进自己的家里,但门却被自己妈给关上了,因为他妈以为他在家里,不想让别人到家里把儿子干掉;那个地方有很多女性都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而且一向很灵验,但却没有人预料到圣地亚哥会遭遇不测……

到底是谁杀死了圣地亚哥?!毋庸置疑,拿刀那两位肯定是凶手,但其他人就能说不关自己事了吗?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知道凶手的动机、凶器等等,他们也曾试过用间接的方法把信息告诉死者,但徒劳。人类社会实在有太多太多的“以为”,“我以为**知道了”这个东西坏了很多事,杀了好多人!“以为”,自己凭感觉认为某事必然,但对一无所知的人来说,“以为”就等于不知道。我们不能老从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多换位思考,宁愿多说一点,哪怕重复再重复,“我已经知道了”比“我不知道啊”的好。沟通不足导致了很多很多误会,惹起了N多的问题,而这些,我们其实可以避免。

我觉得加西亚鲁迅有点相似。加西亚和鲁迅的杂文都让我看得很郁闷,而他们的小说读起来却往往很有味。还清楚地记得《孔乙己》和《阿Q正传》,你可以把它们当作是某个时代的真实+虚幻描述,但实际上它们是越咀嚼越有味,它们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包含了无边的讽刺。加西亚的《恶时辰》、《枯枝败叶》、《百年孤独》等给我同样的感觉,你可以把它们都当做一个真假混合的故事,但实际它们真正要表现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揭示很多黑暗扭曲的人性。我喜欢这种类型的作家。写作是一个途径,反映事实揭示下层的真相,最后做到提醒教育人们。一个不懂观察社会、脱离社会,只会自己空想的作家永远不会被我看重。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包括一个中篇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和短篇小说《纯真的埃伦蒂拉与残忍的祖母》。是本64开本的口袋作品,在广州购书中心买的。我买的时候很意外,因为已经知道中国出版的加西亚小说都是翻版但却在正规书店发现,对我来说既喜也悲。同个出版社同系列的小说都是拉丁美洲一些优秀作家的,比如说巴尔加斯·略[秘鲁]的《谁是杀人犯》、富恩特斯[墨西哥]的《欧拉》、科塔萨尔[阿根廷]的《南方高速公路》等。拉美,那个似乎离我们很远的国度,在某个程度上我却找到了那么一点的亲切感,大概因为加西亚是加勒比人而我又生在热带/亚热带的广吧。

人,是社会人,人不可能脱离这个养育他们的社会,我们不能把自己置身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坏事之外,否则,自己也只不过是帮凶罢了。

                                                        支持下xrspook啦→→→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