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
7

阅读的黄金周

By xrspook @ 18:27:02 归类于: 烂日记

黄金周到今天为止我已经放了9.5的假了,算上明天早上的0.5天,我的黄金周有10天!

花了一半的时间睡觉,花了一天的时间完成中英文的pectin实验报告,花了一天半的时间看完了2本书,花了几乎一天的时间下载、浏览网页和写blog。余下的就是和家人们在一起,逛超市,弄吃的什么的。

卡夫卡的《城堡》让我感到阴沉郁闷,而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又确实让我从兴奋轻松变成了沉思悲伤。一边看一边在埋怨《永别了,武器》里面那些经常要我花心思去判别谁在说话的对话。在那书里,对话都只用双引号括着,然后独成一行,没有人称,每次都让我恼怒。《永别了,武器》用第一人称写,这大概是我看到的第一本以第一人称写的小说,所以到底主角是怎么个模样,我还是不大清楚。主角是美国人,名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名字·中名·姓,名字是父母给他起的,是他们对孩子的希望,中名通常是用来纪念某人,比如说亲戚或其它什么的人,姓就肯定是他老子留给的也没什么可以改。书中有时称呼名字,有时是中名,有时是姓,每次说到那东西我都是楞了一下,翻翻书的前面简介,然后恍然大悟。所以全书看完,我还不大习惯称呼主角的名字而选择继续称呼他为《永别了,武器》里的主角。

小时候看书太少,或基本不开书。现在却似乎在恶补,但我仍只是爱上看非最流行的外国小说。为什么不看中国的呢?因为那些作者,特别是最著名的往往喜欢在书中加入自己的很多见解。小说本来就应该留给读者去思考想像,我可不想看故事结果变成了议论文或说明文。为什么要大量看书呢?因为写文章和翻译的需要,写给论文出来,思路清晰狗屁不通,不行的!要翻译就得有扎实的文学根底,否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觉得行不通。语文一向都是我的死穴,死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是那些语文基础知识有问题,记得高考的那些语文基础选择题我是出奇的低分,至于阅读就一时灵一时不灵,但对外国文章通常灵,对中国的通常不灵,也不知道是我对那些作品真的不了解还是对出题的那人的思路无法接受。作文还过得去,所以还可以苟且从事非专业的翻译,但相比于身边专业的人士,我可是200%的相形见绌。

若小时候有什么“每天阅读课外书1小时”的推广活动,大概现在的我就很不同了,不过我觉得现在这个模样也还行:)

xrspook的新翻译(很就以前的旧闻了,嘻嘻):星期二将首播“艾娃”

2007-05
7

该死的战争

By xrspook @ 11:52:37 归类于: 书痴

永别了,武器

书名: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
作者:[美]海明威(Hemingway, E.)
译者:林疑今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04
ISBN:7-5327-3434-X/I·1984

海明威的书中,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上海译林出了海明威的文集,一共16本,本来很有全买的冲动,但理智告诉我还是先在学校借本来看看再说。凭借着直觉我借了这本《永别了,武器》。

开始看的时候心情是很轻松的,主角想必也一样,一个美国人,加入了意大利的军队,成为救护队的中尉,虽然身在前线但战争却似乎离他好远。正如他自己所说“哼,我知道我是不会死的。不会死于这次战争中。因为它与我根本就没有关系。照我看来,这次战争对我的危险性,就好比是电影中的战争。(pp43)”。他第一次接触英国女朋友凯瑟琳时所抱的态度也不过是玩玩而已。就如周游世界一般,他只不过穿着军装在战争的前沿游荡。继续喝他的酒,继续结交朋友,和他们瞎掰,继续去玩女人。开头,我甚至边看边笑,比如说他们在拿教士开玩笑或上尉军医兼主角同房好朋友雷那蒂说话的时候。

直到主角莫名其妙地在战壕中弹受伤后,他也不讨厌战争,因为他仍旧觉得自己不会因为这样就死了。他的康复之路很顺利,在米兰他甚至和女友有段热恋,也是从那时开始,这战地爱情虽然貌似完美但却暗含隐忧。凯瑟琳有了孩子,主角弗瑞德不知是因为责任或其它什么原因真的爱上了凯瑟琳。当你无欲无求的时候生活会很简单很轻松,但当真的爱上以后问题就会接踵而来。依依不舍之下复原后的主角回到了前线,他首次从身边的人中看到了他们对战争的厌倦,从车队的少校到好朋友雷那蒂再到自己下属的司机。敌军有了德军的帮助,他尝到了首次的撤退。撤退本是一种“留得青山在,哪怕无柴烧”的战略,但本来光明正大的撤退却因为期间的很多经历深深刺痛了主角的心。下属司机,那个他最喜欢的司机艾莫在撤退时被慌不择路的意大利人杀了,自己人杀自己人这是什么道理?!但在战争中,在那万分危机的时刻,主角似乎看出了其中的必然性。也是从那时开始,主角对战争有了新看法,战争不再是他可以完全置身于度外的游戏了。直到他在过桥时被战地宪兵捉住,要拖去枪毙的时候他彻底地对战争绝望了。他凭什么要成为这与他毫不相干的战争的炮灰?他只不过是个热血的美国青年而已,加入意大利军队服役完全是自愿,为什么他要死?无端地死在他乡、外国人的枪下?!于是,他反抗了,逃了。

我一向不喜欢半途而废,但他的这回逃兵我却完全没有异议,他也只能这样了。

和凯瑟琳在瑞士的日子和那段在米兰养伤的日子一样快活,即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也依然离战争很远很远。直到凯瑟琳难产,从前天凌晨3点到第二天晚上都还未生产,太折磨人了,但更折磨人的在后头。儿子没有存活下来,妻子在产后大出血中死去。上帝一下子夺取了他将爱的和正爱着的。难道这就是参与战争的代价?但他已经为战争而负伤了,也为了战争贡献力量了,为什么还要如此惩罚他呢?!他很难过,我也很难过,看完书的时候我甚至睡不着,抱着多出来的枕头翻来覆去。他和凯瑟琳应该是可以永远的,但就是那个米兰某夜欢愉的产物夺去了一切。终于,主角尝到了战争的最残酷之处,战争带给了他永远无法治愈的心灵创伤。

战争中所受的肉体创伤通过药物、器械和时间可以痊愈,但心中的痛却将持续一辈子。战争结束了,那又怎样,痛还不是一样持续?!但若那该死的战争根本不复存在,很多人就不用碰上那些厄运,把痛苦扼杀在根源。再见吧,武器,永远不要再见了!

2007-05
2

路在何方

By xrspook @ 18:39:41 归类于: 书痴

卡夫卡文集·城堡

 3年前曾看卡夫卡的《城堡》,由于各种原因书看到一半就停了下来,前几个星期又借回了此书,重头开始。现在的感觉比当年更强烈,更是让我摸不着北,出现很多很多个“?”。主角K似乎所做的事都很正常,但他所遇到的一切却很不合常理,但那又的确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于是和博尔赫斯的某些作品相同,《城堡》让我感到很压抑,仿佛一直在那里转圈,怎么都找不到出路,结合小说,就是找不到通向城堡的路,无论是通过真真实实的石路还是通过各种人的关系所制造的“路”。

“城堡”是一种权力的象征,N多的老爷,N^2那么多的秘书,还有更多更多曾被管核的人……这个制度似乎牢不可破十分严密,但其中却暗藏很多破绽,但当你要说出破绽在何处又十分有难度,因为你根本没有机会看清那所谓的制度。那些管理层什么时候都似乎很忙,从老爷到秘书,简直是忙得超不可思议,仿佛他们为了工作不用睡觉,为权力的实施而不断奔波,似乎很伟大,但我却觉得莫名的讽刺。“城堡”让我感到害怕,那种高不可攀,那种层层压制,虽然很有夸张成分,但却让我不得不把现实生活和它联系起来,卡夫卡似乎把生活的阴暗面通过“城堡”展示给了我们。

不知道是卡夫卡的思维太独特还是我的理解太肤浅,我真的不明白《城堡》里的种种。

全书的最后由培枇说出了“弗丽达的阴谋”,接着又由当事人K发表他所得出的感悟。突然,我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城堡”让我这么晕了。问题就是书中太多各种人物的看法。同一个问题通过一系列人的传递结果就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正所谓“众口铄金”,因为“城堡的权力”本来就不明确,从桥头客栈的老板娘、村长、巴纳巴斯的一家、阴阳怪气的两助手、弗丽达还有很多很多的跟班、秘书、老爷,他们都有他们各自的看法。《城堡》的主线是K,但K却不得不跟着那一堆不同的看法天天熬日子,他不得不为了通向城堡而不停改变自己的计划,但实际上,他也找不着北,和我一样,都被很多人的看法弄得晕头转向了。

和我看的其它小说很不同,《城堡》似乎从一开始就给了读者很多个拼图碎片,那些似乎能结合在一起却又互相不吻合的拼图块。其实我们不该那么贪心,这边看看,那边瞧瞧,结果把自己都搞糊涂了,找不到通向城堡的路。《城堡》不会给你那种一气呵成的爽快感,随着主角K的步伐你仿佛是走进了沼泽迷宫,出不来了,因为书中的线索是众多的但又互相截断。通向城堡有很多路,但路的尽头都没结果,不知道拐到哪儿去了。

通向城堡的路到底在何方?有谁知道、想明白了的请告诉我一声。

2007-04
7

爱情与非爱情

By xrspook @ 20:41:38 归类于: 书痴

霍乱时期的爱情

刚进华农的时候第一次闲逛它的图书馆就发现了几本旧旧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大概有5本吧。3年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市面上根本没办法买到那书了,于是我曾想过把书借走然后说我丢了,赔款算了,但我做不到,于是我又异想天开地想把那本342页的书拿去复印罢了,6分钱一张A4纸,也不过10块多一点,但这样子做似乎对复印店的人很不人道,其次,拿着一叠复印纸的感觉又怎么比得上拿着本书,虽然,那些书已经风烛残年,很旧很旧了。

几个星期前把《霍乱时期的爱情》借了回来看。加西亚·马尔克斯这次又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几年没看他写的书现在又拿起来真的很震撼。加西亚写的东西很详细很真实于是你能想像出整个环境,他最喜欢算年份的数,很喜欢把数字精确到个位,比如说那书最后的一个时间“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个日日夜夜”, 又或者书中说到那个痴情的男主角阿里萨的在册爱情达“六百二十二次”,积攒了“二十五个本子”……很多时候作者都会把数字模糊化,但加西亚却喜欢把数字列得清清楚楚,无论真实也好虚构也好,数字的力量是其他作家不曾告知我的。

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男主角阿里萨和女主角费尔米纳的爱情,实在太跌荡起伏了。痴情的阿里萨是个难缠的东西,而费尔米纳开始的时候则是个任性的姑娘,但生活慢慢雕琢着这两个主人公。首次因费尔米纳的爸爸强行分开的时候二人的爱情依然还是那么的热烈,尽管那得通过翻山涉水,电报把二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谁不羡慕啊!不清楚加西亚的人大概认为加西亚创造这个情节十分伟大,但实际上这是加西亚父母的亲身经历,当年的上校(加西亚的外公)就是为了不让加西亚的父母结婚而带着女儿远离城市,但当电报员的加西亚父亲不但没有和加西亚的妈妈断绝联系而且两人的感情还越来越好。

这个故事第一个让我很惊讶的情节出现在费尔米纳从山区回来,第一次再看到阿里萨的时候居然把他拒绝了,是用很不屑的那种态度,就如拒绝身边一个很低下的乞丐那样,把阿里萨拒绝了。的确,当时的阿里萨的确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个腼腆的阴沉沉的瘦子,但她怎么可以做得那么绝,仿佛她俩从来没有爱过?!

接着,一个仿佛圣人的乌尔比诺医生出现了,他是名门之子,从法国留学回来,在治疗霍乱病上立了大功,并且医术高明,在社会的很多方面都有重大贡献,简直好像是完美无缺。他也爱上了费尔米纳,而费尔米纳的父亲洛伦索·达萨也攀附权贵,费尔米纳就这样,在没有爱之前就嫁给了乌尔比诺。

荣升贵妇的生活其实并不如想像中完美,家里还有麻烦的婆婆和其他女人们,她得受“她们”的气,但原来也得受丈夫的气。在得知那个似乎完美无缺的医生丈夫有外遇的时候,心高气傲的她怒不可挡,但在某个程度上她还是“挺着”过日子。这让我想起了Jorge和他前妻Marcela,看到了费尔米纳的故事我似乎更明白了Marcela的当时的处境,但很可惜Jorge不是乌尔比诺医生,他似乎没有意识到他要为了他的Marcela而回心转意。而那个因为费尔米纳的拒绝已成一滩烂泥的阿里萨却依然能苟且过着他的日子,他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能接近费尔米纳,哪怕远远地瞄上一眼。在那段漫长的等待中,阿里萨不知多少个日夜和不同的女人鬼混。而那些女人都是心甘情愿的,就像在安抚那个需要爱情的家伙一样。记得阿里萨的其中一个女伴说过“腰以上是心灵的爱情,腰以下是肉体的爱情”(好像大概是这样吧),这句话很实在。阿里萨腰以上的爱情永远都只留给费尔米纳,他从一开始就把腰以上的部位保护得严严密密,直到76岁时最终和72岁的费尔米纳在一起;但他腰下的部分呢?在年轻的时候就被一个大概叫做罗萨尔瓦的女人夺去了童贞。阿里萨在某个程度上过上了加西亚年轻时在巴黎的生活——在妓院的房间写作,和妓女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妓女们甚至为他准备食物和熨衣服,但他们的界限却一直很分明,妓女或他都没越界。我们的伟人毛**能在市场里读书,但加西亚或阿里萨却能在妓院里读书和写作,都挺绝的,我个人认为后者更绝。

曲折离奇的,在乌尔比诺医生“荒谬”地死去后,费尔米纳和阿里萨又渐渐走到了一起,虽然,两个都是老人家了。应该用荡气回肠来形容这个不可思议又似乎有点必然性的爱情故事吧。但除了爱情,《霍乱时期的爱情》也告诉了我很多爱情以外的东西。在《食品微生物学》课上小胖教会我患了霍乱的人是会拉透明的排泄物的,而这本书则教会我霍乱而死的人会蓝青色。书中所写到内河中的环境破坏也让人很心痛,原始热带雨林被砍伐光了,因为轮船的锅炉需要木材,在河滩上捕蝴蝶的鳄鱼被捕猎光了,能发出女人般哀怨叫声的海牛几乎灭绝了,没有了树林里面的鹦鹉不服存在,也再也听不到长臂猿的叫声了,所有一切都寂静无声,或者说死寂。我才知道原来海牛是只有雌性没有雄性的哺乳动物,我的知识又长进了。

加西亚的描写很详细,于是我对那个和我隔着个太平洋的加勒比地区又知道了多一些,似乎明白到多一点为什么说“大男人主义在我们国家(哥伦比亚)是个普遍性问题,在世界这问题也广泛存在[xrspook:以上引用的是Jorge Enrique Abello的某段话]”。女人其实也可以很厉害,比如说费尔米纳、阿里萨的母亲特兰西托又或者卡西亚妮等等,她们各有所长,在某些方面她们远远超过了男性。作为男性,比如说在某方面不堪一击脆弱无比的阿里萨凭什么可以耍大男人主义,虽然,由始至终,阿里萨都没耍过,我只是顺口说说而已。

加西亚的书每次都让我很心寒,特别是他的长篇小说,和其他作家不同,他总是把主角从年轻写到老到死,看他的书就如看了本历史书或纪录人物一辈子的传记。我最后的感触是,害怕接受现实打击的人,不看为妙。

2007-03
4

作家的路,难

By xrspook @ 11:55:58 归类于: 书痴

回归本源——加西亚・马尔克斯传

看完了《回归本源——加西亚·马尔克斯传》 ,这是我第三次看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传记,第一次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传》(陈众议,新世界出版社,2003-10),第二次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朱景东,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08),《回归本源》是唯一一部翻译作品,作者并非中国人。

《回归本源》是把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讲得最详细的,也是看得我最郁闷的,感觉就如看《生活在迷宫中——博尔赫斯传记》,里面有好多的引用,很多的各种作品,很多的我听都没听过的著名作家,无数那么多的“**报”,因为加西亚·马尔克斯除了是个作家以外还是个很出色的记者,他写了好多好多的社论和新闻稿。与博尔赫斯相比,我觉得马尔克斯的路更为坎坷,我觉得更可以理解。看过这本书,觉得自己真的很不会欣赏作家们的非一般的忍耐力,为了写作不顾一切,过得可以说完全不是正常人的生活,他认为写作就是他的全部,但我却觉得他似乎错过了这个世界的很多。他对写作的沉迷就如我对网络的沉迷,但我还知道我要在现实生活中活下去,而他,我不知道如何形容了。这就是他对文学所做的付出,对我来说代价实在太大太大了。

出生在阿拉卡塔卡的加西亚,生活在祖父的大宅院里,有木头祖母的各种离奇的故事,有祖父那些奇怪的上校日子……可以说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生的写作都是围绕他童年不可思议的记忆展开的。那些神怪,那些对死的各种看法,那些男女关系。看不明白博尔赫斯的作品,看加西亚的时候会让我幻想起来,需要有很好的想像力看那些东西才会好玩,有时我甚至搞不清那些是事实那些是作者的夸张,但无论怎样,他的作品让我可以从脑海中生成哥伦比亚加勒比地区很热很热的马孔多形象。记得第一次看到差不多那个地区的照片时觉得自己之前似乎真的看过,但原来只是想像过,十分真实,我仿佛真的到过《百年孤独》发生的马孔多。

加西亚的朋友也很伟大,他有很多很多好朋友,好朋友会不惜一切帮助加西亚,若没有好朋友两肋插刀的帮助,肯定不会有现在的加西亚。这也是特定时期特定的确发生的特殊事情,若加西亚生在冷冰冰的波哥大而不是阿拉卡塔卡我就肯定不会知道世界上有个叫做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并不顾一切找他的作品看。

作家成长的路非一般的坎坷,不可思议的困难,但他还是克服了一切,实在厉害。现在的年轻人太理想主义了,想到的就是不劳而获,经常想入非非,有这样那样不切实际的想法。他们看书太少了,他们似乎不知道生活必须得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生活是很难的,活下去就是个很不容易的事。而人却十分的神,能跟生活战斗,不断超越自我创造奇迹。

2007年,加西亚·马尔克斯80岁了,他来过一次中国,但发现中国到处都有他的书买,但从来没有中国出版社买过他的版权,于是他万分生气,说绝对不会把版权卖给中国。于是中国现在市面上的作者写着“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的书都是盗版,挺烦的。真希望有个中国人能改变作家的决定,又或许我们必须要等到作家去世后才有机会在中国发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正版书。又或者,我得看其它外语版本,矛盾啊!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