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
6

喜欢

By xrspook @ 12:00:58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到底有多喜欢看体育比赛呢?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让我有这种习惯了呢?我也说不准,因为我爸我妈从来不会主动转到体育频道看比赛。

还记得中考前后,我非常喜欢看X-GAME。各种极限运动都喜欢。轮滑、滑板、BMX,任何类型都可以,只要我看到某个体育频道正在播那个我就肯定不让他们转台。后来我看得越来越少,首先是因为我看电视的时间不多了,其次可能是因为电视里转播极限运动的时长大大缩短。现在我几乎没有在电视上看那东西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如果现在要看体育比赛,我会选择CCTV,而之前通常我会看竞赛频道或者广东体育。

体操、跳水、网球、篮球、田径所有我都会欲罢不能,但是我却很少把羽毛球或乒乓球一直看下去,同样让我没办法看下去的还有MMA,我可能会看拳击、跆拳道或者柔道,但是我不喜欢MMA。举重也很好看,击剑虽然通常都是看了个寂寞,但是我也喜欢看。跟夏季运动比起来,冬季运动我看得很少,而且大概都只会在冬奥会期间看到。花样滑冰很好看,但与其说我是看花样滑冰,不如说,我只想看某些选手,但是要等待某些选手的出场,却要很长时间,于是非常有可能我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不知道为什么睡到某个时候我就会自然醒来,发现原来我等待的那个选手终于出场了。

在各项体育比赛里,我觉得100米和短道速滑是最让人心跳加速的。跟100米比起来短道速滑更加让人紧张。因为田径的100米是在划定的赛道里跑的,但是短道速滑即便是最短的距离,也得在那个小小的冰场上转上几圈。转上几圈的后果就是非常有可能你会跟对手有非常近距离的身体接触,一旦接触一旦阻挡就完蛋了。发生摔跤肯定没戏,但即便没有摔跤,但事后被裁判经过回放判罚为阻挡也依然没戏。大家实力都那么的接近,大家都那么的想赢,身体接触在所难免。我们不想干扰别人,也不想被别人干扰。但是却没有绝对的实力把对手抛离,或者被对手抛离,于是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都会发生,最后夺冠的那个可能不是最强的那个,而最强的那个可能因为某些疏忽或意外跟奖牌无缘。所以最终要拿到短道速滑的金牌那得靠多强大的心脏、多强大的心理以及多强大的能力啊。我这只是在电视机前观战的尚且有这种感觉,就更不用说在场上拼命的他们。短道速滑非常快,大概80秒男子就可以完成1千米。如果在田径场上要完成1千米,起码需要两倍的时间,在游泳池要完成这1千米,估计得4倍的时间。电光火石般要拼速度也要拼角度,要让自己滑得更快,也要尽量挡住对手的前进路线不让他们超越,这实在太难了。

看着运动员穿的冰刀在冰面上飞舞的时候让我有个冲动,是时候把自己沉睡多年的单排轮滑鞋拿出来玩一玩了。小学的时候,学校虽然很小,但是他们把水泥的小操场铺得很滑很滑,操场的4周还立了不锈钢的栏杆,那就是我们的旱冰场。暑假的时候,学校会请教练回来教我们如何轮滑。但当时我们用的是双排的旱冰鞋。所以多年以后,当我终于买了自己的单排轮滑鞋的时候,我就像个新手一样。全部都得从零开始,但那种速度,那种对自己精准的控制让人很着迷。

运动是会让人上瘾的,而我又是那种拒绝光看不练的人。

2021-01
19

我只想玩

By xrspook @ 8:58:19 归类于: 烂日记

一直以来我都不是那种非常好胜的人,所以无论是在文化课的考试,还是体育锻炼的时候我都不会特别凶。我不会逼自己做到非如此不可。

还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开始有扔垒球这个项目。其实就是把那个东西扔出去,谁远谁就赢。我扔得挺远的,但是还是不够远,所以,体育老师留下几个同学训练的时候,我没得去,我只能看着他们玩。他们训练的时候,其实我也想去,但是我却没有那个资格。训练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去参加了区运会,肯定是拿不了名次的,只不过是去见识一下。又过了一两年。体育项目从篮球变成了实心球。相对于垒球来说,实心球我好像天生就有那个本领。别人怎么扔都不合格,但是我随便一扔就肯定满分,所以别人要扔三个,我扔一个就结束战斗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神一般的天赋,我也不知道,反正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实心球那条满分线挺简单的,不需要任何锻炼。我是不是扔实心球最远的那个呢?在我们班里,无论男同学还是女同学,的确我都是第一的。在同年级的女生里面,我也是用第一的,但是,当多个年级一起比的时候,我的师妹比我扔的还要远。还记得初中的某次校运会,不知道为什么初中的三个年级一起比实心球,我只拿了个第三,第一的是比我低一级的师妹,也是我那个小学的。也正是因为实心球貌似我太有天赋,所以小学的六年级的时候,体育老师把我留下练铅球。跟之前练垒球不一样,练铅球的时候只有我一个女的,男的也不过两三个而已。我觉得一个人没有意思,而且身边的那些人都不是我的同班同学。

还记得去区运会之前,校长组织了个会议,让我们回去把户口本拿过来,但实际上,我一直都没有上交我的户口本,也没有跟我爸妈说,所以最终我没去区运会,没有去见识那个大型运动会。练铅球的时候我也经常是躲躲闪闪。我一直都对铅球没什么兴趣。也许技巧练得好一些,我可能能推得更远一些,但可以肯定的是,小学的时候,我没有在这个项目上用心,甚至可以说我一直都在逃避。因为我不觉得自己真的能在铅球这个项目上做出点什么。对其他孩子来说,无论能不能拿到名次,通常都会认真练,但实际上当时我就是这么现实。我喜欢自己做决定而不喜欢被别人要求着做这个做那个。

小学的时候,父母问过我要不要去学毛笔字,要不要去学电子琴,要不要去少年宫学各种各样的东西,都被我推掉了。那时我的脑子里只有玩。我只想玩,什么都不想学,而我的玩是天马行空的,各种你想到想不到的。对现在的孩子来说,一块普通的乒乓球拍只要说出来,家长就会买,但我那个时候,我只有乒乓球,没有乒乓球拍,所以我只能拿了一个造型像苹果的玩具当乒乓球拍。当我拥有自己第一块乒乓球拍的时候,我非常的兴奋。因为那是我渴望了好久的事情。在那之前,我一直用那一个不是乒乓球拍的东西当乒乓球拍。对我来说,那只是在玩,比赛怎么样不知道,有什么技巧不知道,有什么名人我也不知道。别的孩子拿着乒乓球和乒乓球拍在玩,我也在模仿。我没有他们的工具,但是我会尽量学习他们的样子。那些日子让我明白到,很多东西都不是别人教出来的,是自己练出来的。为什么想练?为什么不想练?有时真的说不清其中的原因。大概那些野心勃勃,而且毅力非凡的冠军们不会像我这样。

我不是没有某些冠军必备的特征,我只是没像他们那样选好了“针对”的东西。

2017-04
21

生来平等

By xrspook @ 8:41:43 归类于: 烂日记

人生出来无论男女,都是平等的,但在后期逐渐成长过程中,二者在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上开始分化。但这种分化我觉得并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受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传统,比如说宗教,又比如说社会上很多的既定约束。必须承认,男人跟女人的身体构成虽然还是那些材料,但材料的比例不一样。但这不代表男人就可以从事某些行业,而女人就一定不行。如果女人不能在某些行业里工作,大都是因为她们默认了不允许那么干,所以她们没经历过跟男人一样的培养训练。

这个潜规则在体育界被用得尤其多,比如说,即将上映的电影Dangal,里面就说到在印度,从前没有女性从事摔跤这项运动,因为他们觉得,这是男人的专利,但直到有一天,一个老摔跤手发现自己的女儿们非常有天分,并把她们培养成为世界冠军级别的摔跤运动员。在这其中,他们不只要克服训练上的辛苦,还有就是必须得跟社会的那些反对目光抗衡。女人就只能早早地嫁掉、在家里相夫教子吗?女人就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吗?尤其是在那些从前大家都认为只属于男人的领域!另一个实例是大名鼎鼎的波士顿马拉松。这项马拉松创立之初是不允许女性参加的,而改变这个历史的是有一次,一位女性在没有号码牌,没有正式被批准参与的情况下,蹭跑完成了42.195公里。多年以后,另外一位女性,以巧妙的方式,成功报名波士顿马拉松并完赛。当时绝大部分男性和各方机构都认为,女性在生理上并不能应对如此长的距离,根据全美业余体育联合会的规定,妇女路跑比赛的最长距离不得超过1.5英里。但实际上呢,这两位女性都证明了那些所谓的假设都是错误的。那位第一次拿号码牌跑完波士顿马拉松的女性在过程中差点就完成不了,倒并不是因为她的跑步能力不足,而是因为路上有其他男人要阻止她正常比赛。

在这里,我不想谈什么女权男权的问题,我只是想表达,即使我们生来都是平等的,为什么就必须得划定界限谁可以做什么谁不可以。但我也知道,公平这种事从来就不存在。比如说,别人生来就在一个亿万富豪的家庭,但是你却生在一个每个月都得为温饱而挣扎的家庭。从起点开始,这已经不公平了。

看到现在的小孩都那么聪明以后,我妈感叹,从前她觉得她小时候穷人家的孩子读书比富人家的差,现在她知道为什么了。这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客观的因素是富人家的孩子营养比较到位,但穷人家的孩子能填饱肚子已经很了不起了。营养到位自然智力和身体发育得就比较好,但现在这种差异即便存在,也没有从前那么明显了,因为无论在大城市还是小农村,中国的贫困人口正在快速地减少。温饱基本已经不成问题,至于营养摄入方面,即便还是有差异,但相比过去已经缩小非常多。如果说从前客观上的因素影响比较大的话,大概现在主观上的因素反而比较突出。如果没有找到学习的目标和理由,即便你是富人的孩子也不能怎样。

科学家在制造机器人的时候,会特别地给它们设定一个性别吗?这完全没有必要啊!所以机器人完成的工作,也是不分性别的。为什么当人成为造物主的时候可以这样,但是人自己本身却不这样呢?这是当局者迷吗?

世界上还有很多之前不知道怎么就定下的规定实际上是不合理的,我们可以选择继续忍受,遵循那个传统,也可以用事实证明那是谬论,打破那个所谓法则。

2016-12
24

大考结束

By xrspook @ 20:27:50 归类于: 烂日记

明明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Dangal的上映对我来说就像参加考试一样。12月11号是我的半马比赛,12月23号是Dangal的上映。对我来说,这两件事都是我今年最看重的。都发生在12月,相差一个星期多一点。以前对我来说12月就只是生日月,但今年的12月对我来说,就像是考试月,而且都是大考。一个考试是体育方面的,考得好不好一定程度我可以控制,另一个考试的结果我控制不了。两个考试的共同特点都是我不作死就不会死,所有的紧张都是我自己拿来的。

体育方面的考试,我指的是广马的半程马拉松比赛。今年的结果虽然不如意,但是也没办法,只能明年再来,又或者明天没有那个机会,但总有一次会报上名报,到那个时候再复仇。毕竟即便不如意,地球还在转,天也没有塌下来。不可能所有事都一定按照我希望的模式发展。实力如何是我自己定的,但运气如何我做不了主。如果我要成功,就必须100%确定那在我的能力范围以内,而不是期待加上运气才有可能。今年的情况可以说是失手,但也可以说是失败。失败是因为我没有正确定位好自己。有了今年的经验,下次再来的时候,所有我犯过的错误,不会再出现第二次。什么严重紧张,什么睡眠不足,什么过度兴奋,通通这些都必须全部滚蛋。我要善用我的愤怒,把那作为我前进的动力。

体育考试考砸了,但文科类的考试正在进行中。那个考试实际上我不是真正上考场的那个。如果硬要类比,只能说我认识那个考生,曾经,我也帮过他一些忙,所以我希望他能考好。那个考试是电影Dangal的上映。从时间上算,Dangal最早在12月21号在美国和阿联酋上映,昨天Dangal在印度上映。所以票房之类的信息最早出来的是国外。国外票房的数据显示这部电影非常强势。在印度上映之前,早已有资深的影评人先睹为快,所以他们的评价会在电影上映之前就出来,口碑非常好。专业人士觉得这部电影很好。电影上映以后,无论是印度国内还是印度之外的国观众都好评如潮!indicine.com是一个印度的专业电影相关网站,那里的编辑一向都对米叔不怎么友好。通常来说,他们的评价都是比较客观的,尤其是票房预测之类的,都很准确,但是,在报道米叔相关消息的时候,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们负面的报导得比正面的多。出乎意料的是当他们看过电影Dangal后出来的影评却是极好。优点一大堆,多得我数不出来,劣势有两条,一条是可能会受印度的货币政策影响,那是客观的,无法改变,另外一条是电影的色彩不够鲜艳,整体颜色比较灰暗。对我来说,颜色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劣势缺点,而是电影的风格本来就是那样的。所以,看完他们的影评之后,我几乎可以这么认为,Dangal没有缺点。按照那个网站对很多其它专业影评的统计,Dangal是2016年已经上映的大部分印地语电影里唯一评分超过四星的(满分为五星),成绩是4.1星。有所向披靡的观众口碑,电影本身所面对的观众,又是全年龄段、无死角的。这样的电影,第一天上映就证明了,绝对不会亏本,至于能到达什么程度,只有观众能确定。但也已经可以预测,结果只有超越了PK,成为印度电影历史上的最好,或者是虽然就票房来说,没有再继续创造奇迹,但就口碑而言,又把印度电影的质量推向了一个新高峰。我们之所以认识Dangal,是因为阿米尔汗,但这部电影的成功是Dangal所有人的功劳,那包括全体的演员以及其他所有制作人员,这个团队真的非常强大!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也必须称赞阿米尔汗,因为他把所有这些本来分散在各地的优秀人才集合在一起,而且让他们发挥了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我把自己当作是Dangal的一员。因为在他们开始宣传攻势以后,我就在尽我最大的努力把他们的东西在我的国家里最大程度地传播开去。至于往后的事,我不想再做了,因为如果把电影进行翻译或者传播,那就是盗版,那就不是在帮忙,而是伤害他们。宣传应该做在前面,他们发布的东西是针对全世界的、是免费的,所以作为粉丝的我们当然可以出一份力去加强传播。现在电影已经上映,所以,宣传告一段落了,但是战斗还没有结束,因为Dangal还没正式确定什么时候登陆中国。在登陆中国之前,肯定还有另一波针对本土的宣传。但那个时候,发挥最大主观能动性的就不是我们,而是引进电影的那个公司,希望他们也能像我们这样努力作为!Dangal在印度上映的第一天,票房成绩是29.78cr,已经超过了PK第一天的成绩,按照这个数字,按照Dangal的口碑,我预计在顶峰的这个周日,印度本土票房单日有希望超过40cr,周五周六周日的票房加起来会超过100cr,10cr以上的印度票房会持续15天以上。米叔和他的制作团队最看重的不是票房、不是这个电影能拿什么奖。他们最在乎的是观众喜不喜欢这个电影,所以现在已经不需要思考三十天或者半年以后的最终成绩单如何,现在已经可以宣布,他们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2016年能在Dangal Dangal中结束真好!!!

2016-11
8

广附记忆

By xrspook @ 7:47:39 归类于: 烂日记

前天因为要在公交车上用16wifi,所以我被迫加了广州百事通的微信。我发现原来那个东西还真挺好玩。因为我已经很久没试过,用一个广州人的心态去看东西,无论是文字还是见闻。虽然没有被洗脑,虽然和家人以及会讲粤语的人沟通的时候,我用的还是广州话,但实际上,我脑子里主要的思维方式已经变成了普通话。所以如果你让我用广州话输入我会半天憋不出一段话来,说没问题,但输出有问题,阅读的速度也很慢。在推荐栏目里,我看到一篇关于广附的。那是一个毕业了四年的同学写的东西。她才刚毕业了四年,但我已经毕业了十年有多。那篇东西里,最引起我共鸣的是广附的春卷。还记得,课间的十几分钟时间我们喜欢冲去饭堂买春卷。当时从来没有担心过春卷会售罄不够卖,只是担心动作太慢了,上课铃响都回不到课室,但实际上这种事没有发生过。虽然春卷会让我想起广附,但实际上我在广附吃的春卷并不算太多。广州有哪一间学校,第一个让人想起的居然是里面的春卷呢!

我的很多广附的记忆,很多都是跟体育有关的。比如说,高中到那里的时候我发现,班里的人都挺擅长排球这东西,但我在高中之前几乎没接触过。当时的体育考试,有一个是两个人颠排球得多少下以上。那简直把我折磨死了。一开始用的是普通排球,我就只有一直去捡球的份。但后来用起来软式排球,情况好了一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软式也好标准也好,反正我跟某个男生搭配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轻松拿到100分。当时我实在不明白,颠排球这种这么痛苦的事,为什么要我们去干?更加让我不明白的是我班里有个校队的,所以体育课空闲的时候,她就会拿着个排球对着墙练习。其实当时班里有两个排球队的,一男一女,但男的我却从来没见过他如此练习。最兴奋的要数其他学校的队伍来我们学校打篮球赛,那通常会在风雨球场进行。虽然跟华附打的时候,我们几乎不会赢。但是整个风雨球场都人声鼎沸。因为华附的那些篮球队员里面就有从前初中是广附的人。他们有些是因为成绩好,所以去了华附,有些则是被体育特招进去。还记得高三那些吃完晚饭在风雨球场里踢毽子,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或者在学校里瞎逛的日子。别人都在赶着回家,都在跟车流人流作斗争,我们却可以那么休闲,饭后运动一下。因为有了那个经历,所以我才觉得,高三比高一高二还要轻松。运动过后是晚自修,9点半过后才可以回家。但就是因为在晚自修前有那么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运动时间,让我有更多时间跟同学接触,同时,运动真是一件非常让人放松的事。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是我们的老师,但下课以后,在课余时间,老师就只是我们的对手。还记得我们在羽毛球网的两边踢起毽子,某个男老师在开小差,结果我一个毽子踢过去,正中他眉心。虽然并没有造成什么伤害,但那也够囧的。广附校队,篮球很厉害,排球很厉害,毽球也很厉害,据说从前有射击的时候射击也很厉害。所以那里的很多人并不是书呆子,他们学习成绩很好,但运动方面也厉害。体育课要抓紧每一分钟去玩,大家都爱是体育课,除非要进行什么长跑考试。体育科办公室门口放着一个杠铃。我记得有段时间我会把那扛在身上,然后做全蹲,为的是备战校运会两百米接力。我也记得高一的某段时间,班主任逼迫我们放学之前必须绕着200米1圈的操场跑上三圈。那个高傲自负的班主任,我从来对他没有好感。我骨子里就有一股气,必须要跟他作对。大概因为这样,所以他教的物理力学部分我觉得自己总是很糟糕。我抵触老师,自然会让我非常不喜欢他的教学模式。我不喜欢他总是要我们记住所有公式的变体,其实记住一个最根本的公式也就可以了。所以到后来,当我离开物理重点班到了其他物理老师的手下以后,我觉得物理很轻松。

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我该怎么好好利用高中那三年呢?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