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
9

保健品

By xrspook @ 8:47:38 归类于: 烂日记

以前我总觉得保健品这种东西离我很远很远,我搞不懂那些人为什么看上去好端端的,一天就是要吃一把药。那些药里面很多都是什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之类的东西,为什么要补那些玩意呢?为什么我们日常的生活摄入的那些食物不能满足我们的营养需求?

以前我从来不觉得自己需要摄入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这个东西晒太阳就可以自体合成。尤其是我跑步的那几年,晒太阳晒得太多了,甚至可以说晒得过量了。之后好长一段时间,工作日的中午吃过午饭,我都会戴上墨镜,在一片空旷的地方游荡上起码10分钟。这样的话,如果衣服不是穿得很多、全部把手臂都遮盖住,晒的太阳够了。后来我再也没干这种事情。吃过午饭就只是匆匆的从饭堂回到办公室,要拿快递的时候,可能再去一下后门,拿快递的时候可能还会晒上一点点太阳,而如果直接从饭堂到办公室,基本上晒到太阳的时间得用秒去计算。于是我觉得即便我从今年年初就开始补钙,但是有段时间那种快要抽筋的感觉还是会袭来,尤其是运动过后,又或者是早上起来的时候。那种有点肌肉不受控的感觉很奇怪,就像是疲劳过度,但我又觉得其实我的运动量没增加多少。帮我给我妈买健美生1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3以后,在某次淘宝购物之后,随手带一件我又看到了同款。我妈那个维生素D3是在京东买的,京东的那个东西花了接近60块钱,虽然送了一包质量还不错的维达纸巾,估计那个能顶15块钱,但是那个健美生的维生素D3我还是花了接近45块钱。淘宝上我看到的是在天猫的健美生旗舰店,随手带一件的价格是19块9。如果我之前没搜索过这种东西,我绝对不会买,但就是因为我才刚刚买过,而且我入手的那个价格是那个的两倍,所以我真的顺手了带了一件维生素D3。我在买鱼油之前就已经顺手买了维生素D3。现在我吃的励全片是600毫克的钙加125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3,跟进口保健品的那些钙剂相比,维生素D3的含量很低。高尿酸血症不适合吃这种复合的钙剂,但是分开吃的时候却没什么问题。所以我的做法是早餐之后吃钙片,中午午餐之后吃维生素D3,直接把两个分开。我不知道吃维生素D3对正常的人有什么好处,买的时候纯粹是因为觉得那个价格太过分了,简直让我觉得在京东买的那个智商被侮辱了,但实际上我在京东入手之前,我在淘宝也转了好长一段时间。维生素D3摄入以后,我感觉快要抽筋的感觉几乎没有了。有时候把脚绷直可能会有那种快要抽筋的感觉,但这种情况极少。另外一个可能的效果是运动的时候不那么容易疲劳了。这包括了运动期间不容易疲劳,运动之后乳酸堆积也不再那么明显。所以有些时候你还不能不信,维生素D跟运动协调能力真的很有关系。老人之所以容易跌倒,就是肌肉协调能力不好,跌倒又很容易导致骨折。如果人躺在那里一动不动,那么肌肉萎缩就更厉害了。我感觉我妈那个单位的体检,尤其是他们这些退休人员的体检是非常合理的,他们是对每个人个性化指标设定。他们每年都检测维生素D是否缺乏很有必要。我觉得哪怕是我这些准中年人去测维生素D,估计也有一半以上的人数据不太好。

以前我会觉得吃保健品没有必要,但现在我觉得其实保健品也挺便宜的。维生素D3可能得用几毛钱去算每片的价格,如果买得恰当,鱼油也只是一天一块钱。如果每天花5块钱去吃保健品,那个组合估计要比吃5块钱早餐全面好多。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必要的话,5块钱我也不愿意花。

2024-09
22

维生素D3

By xrspook @ 11:28:48 归类于: 烂日记

某天晚上,我打开淘宝,又给我弹出来swisse300片迷你钙,还不到70块钱,之前我在京东买的是70出头。那个东西到现在我还没吃完,因为我是那个钙片跟励全片一起混着吃的。励全片我自己买过两次,在医院开过两次。医院开的是30片一瓶,我自己买的是60片和100片一瓶。

之所以要想到用swisse,是因为我知道那是碳酸钙D3里面D3含量的4倍。我妈今天在体检又发现了维生素D3不足。在我的记忆之中,好像今年的数值只有22。30以上为正常,20~30是不足,20以下就是缺乏了。一开始我想的是直接让她吃swisse钙片,结果才发现不足的时候用这种方法补D3的含量不太够。

于是我就去研究了一番维生素D3到底要补多少。结果发现,差别还挺大。保健品里D3的含量也相差非常大,最高的剂量是5000国际单位,而国内OTC的每片的含量是400国际单位。5000国际单位说的是一天一片。400国际单位的我还没留意过到底用量是多少。除了这两个以外,还有1000国际单位的。中国的膳食指南老人维生素D的摄入量推荐是每天600国际单位。这只是推荐收入量,如果是不足了,要补回去显然这个量就不够了。所以如果要扭转D3不足,每天要吃多少呢?有人说医嘱是1000国际单位,但国外的做法可能是5000国际单位保持8周以上,也有一些去日本做试管婴儿的人,医生发现他D3不足,所以让他每天补2万,一周之后再去。所以到底应该补多少呢?主流的保健品卖的是5000国际单位,但我觉得那个有点夸张了,所以我选择买的是1000国际单位。但要买什么牌子呢?最后我选择了加拿大的健美生。维生素D3的购买的确有很多纠结的地方,但纠结一下也就可以了,更让我纠结的是东西买回去,我妈会不会吃呢?如果她不吃,我吃那个好像不太合适。

东西买回去了以后,她吃那个东西挺自觉。毕竟那个东西一天才只吃一次,很小一片。买这个东西的时候我有研究过,大部分都是胶囊型的,如果储存不当,那些胶囊非常容易粘在一起,所以我特别选了一款药片形状的。那个东西吃得也不麻烦,随餐服用就可以,因为它是脂溶性维生素,所以得随餐服用。周五我把那个快递拿回去,晚饭之后我就让她吃了。之后她说她就每天早上吃早餐和你牛奶咖啡的时候顺便一起。但后来我又突然觉得好像咖啡不太能跟那个东西一起服用,所以她得选另外一个时间。如果鱼油跟维生素D3一起服用,那么一天任何时候都不是问题,但抠门的我没有买鱼油,所以也就没有了后面这个说法。最起码让我最让我担心的那个,她拒绝吃那个东西没有发生。因为她单位医疗室的医生发现了她体检报告维生素D3不足的问题,曾经有问过她要不要开药,她说她选择多晒太阳,但实际上我妈晒的太阳已经够多了,否则她就不会有“黑鬼”这个称号。我已经不算白,但是她比我更黑,但即便已经黑成了那个样,D3依然做不到30以上。我感觉这跟这个2024年下雨下得很疯狂,于是她不少时间不得不选择在家里,不出门有感。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D3转换能力下降也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我跟我妈说补充D3晒太阳是最好的途径,但除此以外,D3是很难通过普通食物补充,所以也就只能用补剂这种方式。我不知道她是怎么知道的,反正我说这些的时候她说她也知道。

我妈不承认,她曾经给我说过,她会有某些说不准为什么的肌肉疼痛问题。维生素D跟肌肉的力量有很大的关系,也跟肌肉的协调性有很大的关系。这个东西如果足够了,钙的吸收就有保证,就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同时肌肉的协调性好了,就不容易摔倒。就不会出现后续骨折之类的风险。一直以来,每到冬天,我妈就是那种很容易会抽筋的人。近期我也发现,她很容易会出现各种过敏或者感冒。希望填补了维生素D这个漏洞以后,这些东西发生的概率能有所下降。

她自己觉得,可能人老了就会这样,但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发现这一切好像实际上是有关联的。

2024-09
20

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By xrspook @ 8:24:00 归类于: 烂日记

一开始的时候,我从钙片发现,国产的OTC药品跟进口保健品里面维生素D3的含量差别很大。外国的保健品,维生素D3的含量是国产OTC碳酸钙D3片的4倍或以上。国产碳酸钙D3片,钙的含量是600毫克,维生素D3的含量是125国际单位,但进口的保健品,维生素D3的含量如果以国际单位计算,跟钙的含量毫克数计算基本上都在1:1以上。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夸张的差别呢,就我这个路人甲看来,这种关系很夸张。但是当我把这个问题给到内分泌科医生的时候,她觉得这没什么。维生素D3多加一点估计也不会贵到哪里去。那么为什么国外的保健品就喜欢加那么多的D3,而中国药品为什么D3含量要控制得这么低呢?如果以外国保健品为标准,中国药品添加D3的含量感觉就像是加了跟没加一样。内分泌科医生的觉得,不管外国保健品的D3含量是多少,反正按照他们的说明,怎么吃都不会超标。

接着我又在知乎上看到一篇说用各种保健品来控制尿酸的文章。里面就说到了鱼油和维生素C。这两种都是很普通的保健品,但关键是那篇文章里面说到的量很大,比如鱼油用到的量是4g,欧洲通常推荐摄入量是500mg。维生素C那篇文章里面用的是1g的缓释片,但是在国产小瓶的维生素C药片的说明书里,普通成年人补充维生素C每天一片,100mg就够了,缺乏的人顶多是每天三次,每次一片到两片。1g的维生素C基本上已经到达了维生素C不产生副作用的最大限度。国产的维生素C药片的说明书里说不能长期大剂量服用,会有各种的不良后果,同时如果在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以后不能马上停掉,同样会有不良的后果。从不吃维生素C,到每天一片1g的缓释片,再到直接又不吃那个缓释片,会有什么后果呢?国产的维生素C药片每片100毫克,一瓶里面有100片,如果每天要吃1g的量,也就是每天要吃10片,想想都觉得很恐怖。中国的指南里面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无论男女每天都不超过100mg。为什么外国的保健品里维生素C要做到500mg,甚至1000mg一片呢?有些维生素C保健品,做的是缓释片,有些则不是。据说维生素C长期服用的最大限量是2~3g,但显然那样的话估计很快会吃出问题。

以前我觉得,外国存活了那么久的药品肯定都没什么问题,现在我反倒有这么一个想法,万一他们挂羊头卖狗肉呢?我们觉得那是一个外国知名品牌,已经很多年了,但万一就像三个羊的那个美诚月饼那样呢?卖的是牌子,打的是广告,但我们却一无所知。保健品这种东西或许会对你有效,但或许那只是一个安慰剂。所以当他们说他们有那么高的含量的时候,有时我反倒觉得那到底是不是真的。又或者是那么高的含量里面,实际上真的被人体吸收的有多少呢?如果吸收率只有50%甚至20%,那么维生素C实际上的摄入量大概也就跟国产维生素C药片说明书上的那个差不多了。

我觉得自己活着活着变得越来越怀疑一切。

2024-08
28

碳酸钙D3的禁忌是高尿酸血症

By xrspook @ 8:22:14 归类于: 烂日记

励全片快吃完了,所以我在网上看哪里的店便宜,结果发现之前买的那一家励全片已经下架了。淘宝上搜索,基本上每一家都不便宜。在京东上找,也没有便宜的,而且卖的那些店都是一些不知名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中山一院的APP上,励全片你得搜索这个名字才能找到它,你搜索碳酸钙D3片是没办法找到的。之前中山一院用的是钙尔奇碳酸钙D3,之所以现在变成了励全,大概是因为这个药成为了省采药品,所以从中山一院的APP上搜索,同样30片的量,两个牌子只相差一块钱不到。就价格来说,这区别微乎其微,但关键是估计在医生的系统里,已经开不出钙尔奇碳酸钙D3了。在网上,无论是淘宝还是京东,你都能很轻易地搜索到OTC的钙尔奇碳酸钙D3,而且还是在比较大的店,品牌的店、旗舰店。你除了能搜到OTC的钙尔奇你还能搜到保健食品的钙尔奇,但无论是哪一款,跟中山一院APP搜索到的那个医院价格比起来,网上的价格都是偏高的,哪怕已经叠加了各种的折扣。

励全片不是找不到,但是那些小店的药是不是真的呢,得打个问号,于是我就想,那不得不多加几块钱买钙尔奇碳酸钙D3吧。钙尔奇有OTC国产的版本,也有进口的版本,进口的那个版本大概不是药品,是保健品。至于外国是怎么区分这个药品跟保健品的,我没有研究过。无论是励全片还是OTC的钙尔奇碳酸钙D3,它们的量都是每片药含600毫克的钙,以及125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3,但美国进口的那个粉色钙尔奇碳酸钙D3片,每片含有600毫克的钙,以及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3。一开始我以为我眼花了,因为一直以来我看的都是125,突然间来了个800,6.4倍的差别,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于是我又去研究了一下swisse的柠檬酸钙片,结果发现,他们维生素D3的含量也有很高,大概是进口版钙尔奇碳酸钙片D3含量的80%。难道外国的保健食品钙片维生素D3的含量都很高吗?但为什么作为药品的国产碳酸钙D3片的维生素D3含量这么低呢?而且美国进口的那个大容量维生素D3钙片的价格还仅仅是国产OTC钙尔奇一半的价格。这实在非常诱人,我差点就想尝试一下了。但突然之间,我刷到了这么一条消息。碳酸钙D3片的禁忌症里有高血钙症和高尿酸血症。我刹那间就傻掉了,我肯定属于高尿酸血症,虽然暂时来说我没有痛风。医生一开始给我开钙片的时候也没有问过我有没有高尿酸。钙片这种东西,最早的时候我是在吃莉芙敏的时候一起吃的。莉芙敏停掉以后,我没有吃钙片一段时间。今年初的时候,又开始吃了,因为复诊开药时,医生问我有没有补钙,她觉得现在我吃这个药需要补钙这个操作。当时医生只注意到了我病历上便秘的问题,但是却没有问我有没有高尿酸血症。就这样,我不间断的吃碳酸钙D3或者柠檬酸钙D3已经超过半年了,接着才突然发现,原来高尿酸血症的人是不适合吃复合剂的钙片和维生素D3的。这两个东西分开吃可以,但是复方的这些药里高尿酸血症都是禁忌症。如果我去内分泌科看高尿酸血症,我告诉医生我需要补钙,估计他会告诉我什么钙片能吃什么钙片不能吃,但是作为一个不到40岁的年轻女性看妇科的时候,医生估计不会考虑到她居然就高尿酸血症了。

现在我该怎么办呢?没吃完的钙片我还会继续吃完,但是吃完以后该吃些什么呢?这个问题,我必须在下一次复诊开药的时候问清楚医生。

2024-04
19

差点就去打探了

By xrspook @ 8:22:37 归类于: 烂日记

当我听说线粒体脑肌病的其中一种药物是辅酶Q10,当我知道这种东西口服的现在只是保健品而不是药品的时候,我就赶紧去搜索了一下卖得好的有什么品牌,结果发现其中一个是Swisse。上一次大学同学聚会的时候,我的一个室友她当时就在Swisse工作。至于她现在还在不在那里,她还在不在中国我不知道,因为我是那种直接不看别人朋友圈的人,我们平时也没有交流,所以虽然加了好友,但我俩的聊天记录是0。

Swisse的广告里完全没有提到线粒体或者罕见病之类的字眼,因为那个有点过于吸引眼球了,但我觉得作为一家全球比较知名的保健品公司,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也有一定的科技项目,甚至是跟临床有关系的。于是我就找了一下他们的网站,结果发现的确貌似是有干这种事,但到底只是嘴上说一说,找些专家顾问一下,还是说真的有某些项目又或者自己有研究室之类,显然这些东西外人是不知道的。我已经不记得同学聚会的时候,室友说是在Swisse的什么部门工作,反正在珠江新城上班。她是一个怎么在一个地方能长期待下去的人,起码学生时代共处的时候,又或者是刚工作几年的时候,她是这么个人,但如果有了家庭,必须得稳定下来,还会不会这样呢?不知道。有可能别人会选择做全职母亲之类也说不准。在我记忆之中,她当时说好像在研发部门,我不知道有没有听错,但肯定不是销售之类。

我不希望他们能免费提供一些辅酶Q10用来做试验什么的,但起码我想知道他们收集到的信息。辅酶Q10跟线粒体的能量转化是很有关系的,如果线粒体出现了状况,非常有可能额外摄入辅酶Q10是可以拯救世界的,但是出现线粒体基因突变的人不多,正是因为不多,所以才称为罕见病,他们有没有做过相关的研究呢?又或者他们的研究发现辅酶Q10出问题的人,在他们的追踪案例里面有多少概率呢?如果概率有50%,那么不管行不行,反正先补上,估计也能。但如果概率不足10%,那么是不是也无所谓了。关键是他们有没有做过这样的跟踪研究?要治愈罕见病,有点像天方夜谭。作为一个保健品公司,他们会不会把精力投在这些好像无底洞的地方?就科学而言,做这些基础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一个以赚钱为目标的企业来说,这样好像完全没有必要。之所以我考虑到保健品公司,是因为我知道口服的辅酶Q10在中国不是要药,所以如果有需要,大家要购买辅酶Q10,只能通过保健品的方式。又或者医生给他们开医保乙类的辅酶Q10注射液。但如果不是100%的证实你属于辅酶Q10的缺乏症,又或者你的病已经被证实跟辅酶Q10有必然联系,估计医生也很难长期给你开辅酶Q10注射液。

罕见病,没有一个确切的诊疗方案,要治愈,好像几乎不可能,但是长期的跟踪记录,我感觉是非常有必要的。非常有可能,某些罕见病的病人几年之内就会去世,所以相对而言这个跟踪研究并不需要花太长时间。也有可能有些罕见病虽然没有对症治疗的方法,但是凑合着也能活下去,还能存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种情况,虽然说那依然是个病,但实际上人类已经可以和那个病共存了。就像人类和癌症一样,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一些癌症因子,就看那些东西什么时候爆发。如果治疗得当,你可以跟那些癌症因子共存,非常有可能,你得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控制,但起码你能活着,你能有生活质量地活着。如果你的经济也都能负担得起,不会形成非常大的负担,其实这也没什么问题。

关于线粒体突变基因和辅酶Q10的关系,除了保健品公司以外,另外一个我想到的是研究生物技术的人。相对于后者,前者收集到的信息更直接一些。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