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
2

凉爽的开学日

By xrspook @ 15:19:44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是一个开学日,可以说是天公作美,因为一早上起来非常凉爽。感觉就像是到了秋天。之所以这样,其实纯粹是因为受台风外围气流的影响,昨天下了好几场大雨。而接下来的几天,雨也会非常神经病。今天明明是广州九月的第二天,在我记忆之中,好像从来没有过如此凉爽的开学第1天。

我周一早上开始在科韵路等车的这段时间刚好都是暑假,所以今天我突然觉得虽然出门时间跟往常一样,但是路上多了好多人。平时公交车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现在某些车居然会变成了满座,而且人还塞到了车门口。这让我有点惊讶,但是却完全可以理解。因为车上塞的大都是学生,到了某个站,一台车下剩几乎没几个人。平时我坐的那辆304,大概2分钟就有一台车,但今天在过马路的时候我眼睁睁地看着一台路过,而接下来,我足足等了7分钟才等到了下一辆车。不只是304,其它车的间隔也貌似长了一些。从2分钟顶多4分钟的间隔变成了8分钟,这是我没料想到的。如果15分钟过后车还没来的话,大概我就要改变我的出行路线。过去接近一个月,304早上的车都在我可控的范围之内,今天突然出状况,大概是因为路上人多车多。我觉得他们总站的发车时间还是跟往常一样,但因为那辆车是从长隆开过来,番禺区的楼盘非常多,对生活在那里的他们来说,私家车是最主流的出行方式,车多了,自然公交车也得在路上塞一塞。路上出了搭公交车上学的中小学生,还有一些可能是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在我今天上车的那个江海大道中车站,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几乎没有,从那个站下车的学生几乎也没有家长陪同的,但是如果我在卷烟一厂的公交站等车,一大早无论是公交站还是公交车上都会遇到陪孩子上学的家长,因为我等车的时候比较早(早上6点10分左右),通常我遇到的家长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类的,如果要遇上爸爸妈妈估计得到早上7点左右。在江海大道中候车的大多是学生,但在卷烟一厂和我一样等130的大都是去天河写字楼做保洁工作的阿姨,因为我在江海大道中等304的站的车都不去珠江新城,而是走琶洲大桥到对岸去,所以遇到那些阿姨几率不大,但如果我在江海大道中另外一个公交站等车,那个站的公交车很多走的都是猎德大桥,也就是从我上车到下车最少一个站,最多几个站就到珠江新城,那些车早晚高峰都挤满人,即便是首班车也有可能需要后门挤上去然后再往前面传递羊城通到车头滴卡付费。那些公交车在走出珠江新城以后车上的乘客会剩下寥寥无几。

现在,琶洲对岸的科韵路以东的金融城正在快速崛起,不久的将来那里将是广州第二个珠江新城,所以可以预知,现在早晚高峰从珠江新城涌进涌出的人流将继续再生成一拨至新金融城的方向。或者从赤岗大塘方向出入金融城的人流没有现在的大,因为黄埔沿线理论上还有很多房价比较低的城中村可出租房屋,但15分钟即可到达的便利显然必须称得上相当方便,既然我能想到这般,为啥他们就不觉得这样很好呢。

日出日落间,城市人的脚步从未停止。

2019-04
15

猎德大桥的这边和那边

By xrspook @ 10:45:13 归类于: 烂日记

一大早起床上班感觉并不好。因为天色昏暗,一切都冷冷清清的样子,虽然出门以后没走几步就感觉到热了,路上也没有到一个人都没有的地步。6:00多一点出门跟我走同一个方向的大多是女性,上了6:20首班车的20路以后,公交车上面已经挤满了人,如果再多10个的话,估计就得后门上车了。我至今搞不懂为什么我上车的那个站基本上所有公交线路都是6:30以后才发车。有些是6:20,有些是6:30,有些6:45。有一些是6:00发车的,但问题是那些车离我上车的那个站还有接近20个站那么远的距离。相比之下,赤岗路的车就发的很早。他们通常早班车是5:45分发的,最迟的那一班也不会超过6:00。我不知道那些走江海大道的车到底什么思路,如果我搭的那台20路车是6:00发车的话也就是到现在它的首班车6:20分钟那个距离里它还要发两部车,估计人就不会那么挤了。在赤岗路这么早搭车的人里面还有一些说粤语的,尤其是一些要到体育中心附近旅行社集合到某些地方玩的人。江海大道20路车上面熙熙攘攘,但几乎没有一个人说粤语。可想而知如果再过几年大塘村要改造,新村要改造,那里的房价全部飙上去了,大概一大早去搭车的就没有了这些人了。

隔着一条猎德大桥。珠江北面的珠江新城,那里的房价贵得一般人根本住不起,即便你买得起房,你也负担不起那边的物价。对比之下珠江南岸的大塘这边就好像贫民窟一样。大概10年珠江的这边和那边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大家都只是小乡村。但因为城市的发展,猎德村一夜之间身价飙升。那些小村民忽然之间就变成了千万的大户。房子住不完拿去出租,那个租金他们也花不完,更不用说有些没有全部拿房子而是拿了部分钱的了。城中村改造这种事一再发生,而且会不断上演,于是有些人什么都没干,突然之间就暴富了,而有些人即便努力一辈子都比不上他们一点点。这一点道理的都没有,你只能感叹那就是命。什么都不干就有大把钱,有花不光的钱是好事吗?据说猎德的人其中有些把珠江新城某高级酒店的自助餐当作饭堂。再好吃的自助餐,天天都吃,每一顿都吃,不烦才怪。如果突然间给我一千万人民币,估计我还会继续工作,因为即便那些钱够我买车买房后然后把余下的用作投资养活我,日子没事可干我会觉得非常无聊。这也是部分猎德村民的感受,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家里大把钱,但他们还在珠江新城的CBD里打过工,做些清洁之类的工作,因为他们觉得整天呆在家里没意思,为了能让自己有活干,他们甚至在小企业快要倒闭的时候主动出资扶持,为的是可以继续在那里打工。

幸福不是靠有钱没钱去衡量的。

2019-03
11

公交车的种种

By xrspook @ 11:39:30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早上搭车上班的时候好像听到公交车司机在唱歌。一开始我不确定那个人就是他,但后来我发现只要汽车开动后就唱,停下来没有其他杂响的时候他就不唱了。能真正把握住这个的人只有司机自己。他得有多好的心情才会干这种事。以前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公交车司机会做这种事。

说来也神奇,广州的公交车从一开始没有公交车电视,到后来有电视了,但翻来覆去播的都是那老几款,再到现在,公交车改为纯电动车以后,电视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公交车照明的地方出现LED显示屏,但显然那个东西只是用来卖广告,而不是让你娱乐消遣或者获得知识的。当初在公交车里搞电视,就是为了娱乐车里的人,但现在坐在车里面的人几乎只要不下车,目光就只会留在自己的手机上。或者是看视频,或者是打游戏,或者是看书或其它消息类的东西。所以虽然有些时候公共交通工具上你身边都是人。但因为每个人都只注视着自己的手机,所以大家不会有什么交流。人的密度很大,但是很冷漠。我们甚至不会八卦身边的人是男是女,穿什么衣服,又或者别人手机里正在玩的是什么。智能手机这个发明非常伟大,一定程度上它让分隔两地的人可以随时面对面通话,但另外一方面,当你跟一个真人面对面的时候,只要你的注意力在手机上,你们跟分隔千里没什么区别。很多年轻人会因为太着迷于看手机,而错过了下车的时间。犯这种错误的人还不仅仅是年轻人,任何年龄段的都有可能发生。但相对来说,那些完全不允许玩手机的小孩反而会例外,他们会提醒大人该下车了。我也会一上车就折腾手机,但我肯定不会全程都那么干,绝大多数时候折腾完小段时间后我就会把手机放兜里。有那么多好看好玩的,为什么就得把自己完全献祭给手机,成为他的奴隶呢?!

现在的纯电动公交车的人性设计非常有问题。首先是座位太高了,要考虑到坐公交车的大多是什么人,而且坐在座位上的通常是什么人。坐公交车的,而且是坐在公交车座位上的中老年人要比年轻人多得多。年轻人要不自己开车,要不打车,要不坐地铁,极少数会选择搭公交车。座位对老年人来说太高了,太高的座位坐上去很辛苦,下来的时候也很辛苦,坐的那个过程一直把脚吊在那里也很痛苦。之所以有这个烦恼,大概是因为广州人,尤其是广州的老年人都不高,但显然,做这个纯电动公交车设计的人完全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身高导致了座位高度有问题,接下来有问题的是车窗的高度。车窗是用来干嘛的呢?当然是观察外面的情况,看看到什么地方了,好准备下车。但实际上,现在公交车座位你坐在那里望出车窗,要不你看到的是外面的天空,要不你看到的只是黑色的马路。因为你根本不可能平看,车窗要不到太高了,要不太低了。一辆车大概只有四个位置望出去的车窗是正常景观,其它地方全部都不靠谱。这个只针对于坐着的那些乘客,站着的那些是可以看清的。这到底是什么鬼设计呢?每人家里的电视都又大又薄,但是我们公交车的车窗却好像时光倒流到十几寸电视机的年代越做越小。我真的很想问一句,是不是设计这些公交车的人自己从来都不坐呢?

有钱人设计穷人用的东西,功能怪异。

2019-02
8

海鸥岛一日游

By xrspook @ 19:08:06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和我妈去海鸥岛。地铁很顺利,但是地铁出来坐的番148B却让我们无比头痛,首先是因为等了半个小时才终于等到了车,车在路上又塞了很久,虽然那个路怒的司机已经在不停地按喇叭了。从前我妈经常会在我面前提前海鸥岛,过一段时间她就会和她的同学就会去那个地方。她觉得那里卖的东西很便宜。但现在是新年,很多店铺都没有开,所以理论上没有平时那么热闹。跟广州市区的其它景点不一样,去海鸥岛的公交车上人不多。在江鸥站下车的人也很少,一路上我们没遇到多少人,直到我们去到了海堤边,平时去那里的人都是中老年人,他们的交通方式都是公交车,但显然,新年到那个地方的人大多开车。所以即便公交车上没什么人,海堤那个地方还是会发现原来游玩和吃饭的人不少,但总的来说,这绝对会比广州的其它景点人少。

海鸥岛的最北端估计是离我单位最近的地方,但是在江鸥站下车,走到海堤边,那里已经是海鸥岛的南半部,虽然依然可以看到我们单位的门机以及筒仓,但显然有点远了。如果在海鸥岛的最北端开一个快艇,估计很快就会到达我们单位。海鸥岛的北面开发得没有江鸥站附近那么好。虽然过年很多店铺已经关门,但路边还是会有很多拿各种东西出来卖的当地阿婆。她们的口音我觉得跟麻涌那里的大姐差不多,拿出来的卖的东西有些真的要比在市里便宜很多,某些非主流的蔬菜和鱼干你也大概只能在那个地方才会普遍见到。

今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沿着海堤一直向南,走到了一个大排档,然后拐到海鸥公路上,理论上到达海鸥公路,再向南走一点就是公交下涌站了。我们在那里等了一阵公交车,发现根本没有。手机APP公交车软件说那趟车已经过去了,显然这是扯淡。过了一阵,我妈终于忍不住,问了一个当地的阿婆,阿婆说那个公交车牌立在那里很久了,但那里从来就没有车路过。于是我们只能往回走,回到上一个公交站。于是无端端地我们就来回多走了一个公交站。走一走这本来没什么问题,问题是为什么公交车的线路安排成这样,但实际上又不按照这个运行呢。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广州,如果那个公交站已经没有公交车经过,站牌肯定会拆掉,但如果那只是临时不通行,肯定会贴一张告示之类的东西。下涌站公交车牌已经被太阳晒得有点褪色。那个东西立在那里已经很久了,但上面却没有任何指示,APP上也没有提示公交车可能不停靠那个站。不是那里的当地人肯定不知道原来还有这种操作。为什么他们不投诉呢?大概因为他们根本不屑去投诉。他们就生活在那里,可以自给自足,如果要出去的话,他们自己有车。那个地方,我很少看到有当地人骑自行车或开电动车,要出行的话,要么不行,要不开四个轮子。这个地方和麻涌很近,他们的口音也有点类似,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却大不相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麻涌已成为了一个大型的工业区,但海鸥岛这边却不允许发展任何工业。海鸥岛很大,全部都在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东西。

人胖了,却挤在没有弹性的牛仔裤里,会产生莫名的酸痛。

2018-10
6

我们的纪录片在哪里

By xrspook @ 17:15:44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很喜欢看上海纪实频道的纪录片,因为他们有很多原创的东西。那些东西会讲述着上海城里普通人的故事,又或者那不是普通人,那是些在某个行业很不普通的名人,又或者,他们会直接阐述某种食品,某条街道,或者某个建筑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永远都讲不完,虽然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脉络,但是记录平时的生活,有些时候真不需要分那么清。毕竟,那不是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比如说今天我就看了一个关于城市交通的纪录片,里面并没有什么很华丽的镜头、非常炫酷的动画,又或者那些非常吸引我眼球的东西,但是,那些影像记录了80年代90年代直到现在,他们有东西串在一起。于是,人家可以一年一年地说公共交通的变化。

但我们自己呢?其实广州的交通比上海更新得更快。在我的印象之中,我没有见过广州的人力载客三轮车,但在广州的交通之中,自行车,摩托车,再到四个轮子的车,那是个非常不可思议的变迁。而至于公交车方面,据说一开始广州的公交车就像个火柴盒一样,整部车都是木头做的,这个我从来都没见过,没见过影像资料,连相片都没见过。在我的印象之中,最早的公交车有长车和短车,和长车就是今天上海纪录片里面说的那种巨龙。从前的广州也有很多那种车,而且估计我们那种车的运行时间比他们长。我最喜欢坐在巨龙的链接位置。当地铁起来以后,好长时间,我也喜欢站在两节车厢的连接位置。即便是短车,也有分前发动机跟后发动机,就更加不用说电车还有区分有辫子和没辫子的。其实以前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上海说的那种巨龙公交车要渐渐退出市场。今天在纪录片里面,他们说因为那种车太长,所以转弯的时候很不方便,于是后来就不再有了。但实际上,现在广州的BRT有比那种巨龙还要长的车。之所以在BRT里行得通,而在从前行不通,大概是因为BRT通常都有专属的行车通道,而且以前的巨龙之所以不能适应环境存活是因为以前的老街道通常比较狭窄。在一个双向两车道的十字路口,巨龙要转弯的确很困难,但现在的BRT,随便都有双向四车道甚至以上的空间。

上海的黄浦江有轮渡,广州的珠江也有,而且可能我们的轮渡航线比他们还多。他们是世博以后黄浦江上才出现游船,但我们的珠江夜游从我有记忆以来就有。不过现在的比从前的更漂亮而已。光是说广州的珠江夜游,我们就可以做一个纪录片出来,但是我们能凑出够足够多的素材吗?这些东西显然不是在你准备做纪录片的时候才匆匆搜索的,而是要在平时就积累起来。为什么上海电视台能有专门一个播纪录片的频道,而且那个频道里能有一定数量的自产作品,而我们却没有呢?!不过话说回来,能做得这么好的电视台也大概只有上海,因为即便是北京,他们的故事或许更多,但是他们却没有做出像上海那样的纪录片。纪录片的本质是反映生活,反映普通人的生活,而不只是为了获奖,为了传播某些很深刻的大道理而存在。

我们不缺好故事,我们只缺一颗兢兢业业地把它们收集起来的心。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