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坚持
去电影院把一部电影十刷,那是什么一个感觉。那个感觉就像是长跑,跑到了15K以上,余下还有3K不到,脑子里已经一片空白,只是任务摆在那里,你得继续跑下去。当你的跑量累积到5000K以上,你会感觉什么事貌似都已经经历过,再也没有一开始的那种兴奋,也没想着要继续探索些什么,你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自己既定的计划而已。唯一让你觉得兴奋的可能是穿上了新买的跑鞋或者其他装备,又或者是选择了一条往常没试过的路线,再或者是必须在限定的时间以内完成任务。跑步本身变得已经平淡无奇,是其它额外的因素让你觉得还有些奔头。把同一个电影去电影院刷十次的感觉有点类似。电影本身我已经几乎可以把某些台词一字不漏地复述出来。唯一让我觉得还很兴奋的就只是那个电影院我之前没去过。在买票之前我甚至不知道那个地方在哪里。我应该用什么交通工具前往,需要预计多长时间。还有就是那个电影院的环境怎么样,会不会有《摔跤吧!爸爸》相关的各种宣传介质。几乎可以这么说,所有的这些兴奋点当我步入放映厅开始看电影之前已经全部揭晓了。除非那个电影院太特别,比如说音效非常不好,或者屏幕上有些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再或者是座位梯度不够可能前面的人会对你造成遮挡,最后的不确定因素是和你一起观影的那些人的素质如何。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我看多了还是我身边的人的素质真的一次不如一次。因为随着上映时间延长,我身边的观影小伙伴也从青年人逐渐转变为全家人,现在甚至变成了家长带着可能幼儿园都没上的小孩去看。电影本身不会让我觉得烦,但是如果你一次又一次地被身边的小孩骚扰的话,自然而然会产生厌恶心理。电影一开播,小孩就已经在那里哭闹。看到某些没有对白的长镜头,有些小孩就举起了手里的各种玩意,或者是扇子或者是气球。有时候我会想之所以遇到这种人是不是因为我买的电影票一次比一次便宜呢?如果我买的是40块钱以上甚至80块钱以上的电影票,会不会就不会有这种遭遇?毕竟真的让我烦的那一次电影票的价格才13块钱。
《摔跤吧!爸爸》是5月5号正式上映的,我在6月3号完成了第十刷。也就是在一个月之内,我看了十次。平均起来3天多一点我就去看了一次。想想都觉得这很疯狂。但这只是我去电影院看的次数,如果包括之前做各种歌舞和短篇的时间轴、翻译,还有后续的各种对白整理,这部片子加起来估计我已经看了15次以上。于是现在你再让我看,感觉已经跟一开始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因为我的注意力会放在一些莫名其妙的细节上面。对普通人来说,那非常微不足道。但大方向我很早以前就已经把握到了,只有把注意力放在一些小地方才会让我有更多的动力继续看下去。我不知道制作人自己会不会觉得自己看太多了,实在再也看不下去了。昨天晚上我换了个口味看了一部2017年的新印度电影。但是我同样觉得有点儿看不下去了,尤其是一到歌舞的时候,我就自然地开启开小差模式。因为那些歌就纯粹是歌舞而已,剪掉也无关紧要。而更重要的是那些歌曲一点都不亮眼,没有引起我的共鸣。而至于跳舞的部分,我也没感觉到跟其他有什么很大的差距。一部看过15次以上的电影,我尚且没有这个感觉,但这一部我一次都没有看过的,居然会这样。大概这就是差距。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气的原因,反正我整个人都感觉懒洋洋,什么都不想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