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
28

转行

By xrspook @ 8:46:47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妈是一个广州的中专生,被分到了龙川。除了中专生以外,那个时候其它学校毕业的学生也会被分到那个地方,这包括了大学生。虽然同在一个偏僻的山区工厂,但我妈却能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人。这样让她的人生阅历增长了不少。以至于多年以后,我的外公跟我妈说“阿沛去了龙川后成熟了”。我感觉这是不得已的长进,在特殊的时候、特殊的环境,除了躺平,也就只能这样,但是躺平就意味着再也回不到广州,会一直都跟家人相隔很远。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经历到底是怎样的,虽然去到了那个地方,但是我妈发现很多很值得学习的人和事。比如农械厂金工组的那些人,有不少都是中专那个专业毕毕业的。那个时候,专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都很过硬。首先,他们会有非常标准的流程,其次,是他们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除了那里的师傅以外,还有一些从大城市过去的大学生。在理论方面,大学生造诣更高,所以在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时,大学生能起到独当一面的作用。作为在那个专业上一张白纸的小女孩,我妈觉得哪里都有很多值得她学习的东西。师带徒这个步骤是默认的,但有些东西当你没遇到,或者没到某个程度的话,可能师傅也很难预先就告诉你,预先告诉你非常有可能你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干。虽然身边有高手,身边也有师傅,那是工作上依然会有一些难题,所以有空的时候,我妈会找书看,可能是借别人的书,也可能是去新华书店买书。因为她本来就不是一个笨的人。有小学初中扎实的基础以及中专的那些技能,让她在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时,她可以利用她的基础知识通过自学,从书本上获得新的知识与技巧。这些经历在她往后回到广州以后,在工作上帮助了她很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全县最大的农械厂和一个广州比较大型的国有单位修配厂相比,某些技术还是有很明显区别的。尤其是某些没什么文化,只是通过师带徒学习技术,万一那个师傅本来就不咋滴,出来的效果会挺糟糕。同一个零件,有人可以做得又快又好,但有些人却经常会出现瑕疵品,甚至根本做不出来。有些人的刀具很耐用,可以用很久,但有些人的刀具过上一段时间就得报废。有些人做出来的零件很精准,完全符合图纸的要求,有些人的做出来的零件各种问题,不得不进行翻工,甚至报废。起码到退休之前,我妈在她的那个班组里面,依然属于能力很强的那个。当别人觉得某个零件做不了的时候,我妈或许有方法,当让我妈觉得那个零件做不出来的时候,即便找高手,也基本不会有什么奇迹发生。这些技术的底气来自于扎实的基础,规范的培训,以及个人的努力。一直以来我都深信这些道理。

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人什么时候觉得无法接受新事物了、没有学习的动力了,那么那个人离死也就不远了。哪怕肉体还活着,但脑子已经死了。

2024-07
26

被分配去龙川

By xrspook @ 9:25:16 归类于: 烂日记

我妈中专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龙川,至于为什么是龙川,显然无论是我还是当年的她都是搞不懂的。龙川算是省内,但有些人可能会被分配到海南,虽然当时的海南属于广东。龙川也好,海南也好,相对于生活在广州的他们来说,都是遥远偏僻的地方。

我妈中专学的是石油检验。之所以去读中专,并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因为外公跟我妈说,家里没钱供你读书,所以我妈只有两条路,一个是去读中专,一个是去读师范,我妈的姐姐、堂哥、堂姐之类的,很多都选择了师范。相对于师范来说,其实当年的中专更难考。

一个读石油检验的人分配到了龙川,但是那里的人说,他们没有这个工种。该怎么办呢?负责分配的那个人叫我妈在招待所里等。最后我妈被分配去了全县最大的国营农械厂,那个厂的厂长是一个南下的干部。他非常重视读过书的知识分子,虽然专业完全不对口,但是他觉得得用好这些人,所以他把我妈分配去了农械厂的一个算是黄牌的岗位——金工组。金工组,钳工组其实我搞不清这些到底是做什么事情的,大概是零件加工和装配之类。我妈在中专学的那些石油检验就像打了水漂,完全没有了意义。从那时开始,我妈就变成了一个车工。不知道当时有没有数控车床,估计没有,有也在高精尖的科研院所里。我妈从开始接触那个到她退休为止,一直都用人工车床,但更换过好几个型号。

从广州的大城市到边远的地方,从技能人才变成从零开始。我不知道当时我妈是怎么接受这种现实的。如果当年她读的不是中专,而是师范,即便她被分配到一些很偏远的地方,但她的工作估计依然是老师,不会变成之前学的那些东西仿佛都变成泡影。我妈当年到底是怎么接受这个事实的呢?换句话说,她不接受这个事实,她又可以怎么样呢?我感觉当年她还算是一个比较乐观的小女孩。上面有什么吩咐,她就积极配合,叫她去工业局篮球队,她就去,结果跟别人打篮球,她们工业区的篮球队全部都是小年轻,但隔壁队的那些都是老大妈。虽然老大妈学过篮球,但是她们跑不过小年轻,所以很搞笑的是一场篮球比赛下来,居然是0:0。上面吩咐要去做什么宣传做什么表演,她也跟着去,反正那个地方也没什么娱乐。我妈没有跟我说过,她在龙川那个地方有没有搞过对象,有没有心仪的人,有没有谈过男朋友。我觉得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她在那个地方跟男的好上了、成家了,那么估计她这辈子就只能待在龙川那个地方,不能回广州了。所以到底是她主动不谈还是说真的像我这样,没遇到过,我没敢问。但是我知道,她肯定心里憋着一股劲,无论有多么的艰难,她还是要回广州,因为广州才是她的家。我妈1948年出生,她中专毕业的时候就遇上了中国的那段时期,无数知识青年都得分配到祖国的很多边远地方,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中专毕业也好,师范毕业也好,大学毕业也好,只要你不接受分配,在那个时候,基本上就等于你自己选择了一条撞墙的路。不得不接受分配,但是接受分配了以后是不是心态就可以纠正过来,融入那个地方、去充实自己?从我妈口述的故事来看,我觉得她已经做得很优秀了,如果换作是我,我未必能做到她那么好。

在那个边远的地方,虽然我妈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工人,但因为没什么消费,所以还是能攒一些钱。相对于当地人来说,她攒到的钱又比那些人多一点。山区里有好的鱼干、有好的腊肠腊肉,这些东西在广州是买不到的,是稀缺品,有可能根本没有那么好的品质,也有可能价格昂贵。每次回家之前,我妈会把她的钱基本都用来买那些东西带回广州,广州的家人朋友都非常高兴。因为那些貌似很平常的东西,在广州可能是有钱也买不到的。赚的钱不多,赚到的钱都花费在这些上面,这些花销能换取家人朋友高兴。我觉得,这肯定会让我妈觉得很骄傲很幸福。

那个时代,不由得你把控大方向,但在一些小选择上,人还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