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
5

自觉

By xrspook @ 9:54:24 归类于: 烂日记

一个人能不能把一件事做好,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不是他的学历,不是他的考证,不是他的出身,不是他的毕业学校,不是他的年龄,而是他有没有心把那件事做好。如果某个人的心根本不在那里,上面所说的一切都毫无意义。前面的那些东西是为了自己,能不能把一件事做好,是为了这件事本身,所以当他没有主动要把这件事做好的动力,他不可能把这些事做好。哪怕仅仅是完成任务都会变得很困难。情况就像是在他得到上面那些东西之前他得竭尽全力,可能是报各种辅导班,也可能是刷题海战术。当他脱离了那个学校的环境,进入到了社会大学,还有没有这个定力呢?还有没有那种自觉呢?学生的时候,60分万岁根本没办法让你读名校,上了大学以后,很多人都是60分万岁,但如果还要考公还要考研,60分还不行,尤其是如果你本科的学校不太好,你要考一个名气比较大的学校的热门专业的时候。

当你工作之后呢?当你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无论你努力还是不努力,结果都差不多的时候,你是否会颓废呢?我觉得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在绝大多数人的身上,尤其是那些知道有些时候升职加薪根本与努力的努力不成正比的时候。有什么动力让我好好干呢?而且如果我不好好干,你甚至不会训斥我,不会扣我工资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自觉就变得异常重要,但是这种自觉是一种稀罕之物。起码在我所见的人里面,是这么个情况。只要不被骂就算OK。即便被骂也可能是左耳进右耳出,毕竟骂一骂不会扣工资。受表扬,也不会发加工资,如果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犯错是不会被表扬的。在这个时候怎么才能有继续精益求精的动力呢?又或者说,可能大家都没有想到在一副日复一日的工作之中到底为什么还能精益求精?

当别人在应付的时候,我过上一段时间就会在努力思考,我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我怎么才能做得更好。这是我跟他们的本质区别,但一般的人肯定不会发现这个,而我又不是那种喜欢拿这个去炫耀的人。我只是在那里默默努力,不断地跟之前的从前的自己较劲。事实证明这种较劲是对的,因为当某些突发事件降临时,虽然我也很彷徨,但是我能快速定位到差异之处,发现那个变动的难点,然后逐步的攻克它。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别人强迫我干的。如果某一天,某个领导真的发现了我的这个习惯。抓住我这种喜欢自己跟自己较劲的专研精神,那么他们估计会有意外的收获。但是要等到那么一个伯乐,就像是姜太公钓鱼,但最终我能不能钓到这条鱼,很难说,非常有可能穷尽一辈子,这条鱼都不上钩。

不管我能不能钓到这条鱼,反正我会一如既往地自觉下去,就像写blog一样。

2024-07
22

回忆当年的奥数

By xrspook @ 11:05:35 归类于: 烂日记

这段时间在看电视剧《天才基本法》。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些莫名其妙的亲切感。当看到小学纪光时候的时候,我想起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的那个小男主角。

显然,我一直以来都不是数学天才,但因为小学某个数学老师的引导,我感觉那个时候我对数学是感兴趣的。相比于一般数学课上的内容,好像奥数会有更多巧妙的东西,会更吸引人。如果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跟学习成绩挂钩,我感觉那会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起码小学的时候,我觉得那个东西是愉快的。但是上了初中,尤其是快要到中考的时候,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应意识到那些所谓的开放性思维的题目实际上就是奥数。

小学的时候我读过区里面的奥数班,读了好几年,我记得是四年级开始的,读到了六年级。在我印象之中,一直以来我都是大概差不多应付那些考试。反正父母不会怎么过问,同时也不会跟学校成绩挂钩,但实际不挂钩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你读着读着又不读了,学校的老师是知道的。六年级最后那次考试之前我是用功过的,因为之前那个期中考考出来的成绩实在太糟糕。最后那一次考试之前,在那个班里,我一直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路人甲,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成绩是怎样的,我猜有些时候我甚至是倒数的那个。为什么是倒数,我还要继续去那里呢?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觉得可能半途而废会被别人觉得不好吧。我的一个小学同班同学在奥数也是一个班,所以我俩是同桌。最后那次考试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复习,反正我是很认真的复习了。她跟我说的策略是我完成前面所有基础题,她负责最后那个加分题。最后那次考试,她前面完全是抄我的答案,至于最后的加分题是我抄她的答案还是说我也有思考过我已经不记得了。反正最后出来,我们成绩相同,也就是最后那一次,我拿了个第三名或者是三等奖之类的东西。坐在我们前面的那个人,觉得我们作弊,甚至在考试的时候他就知道我们在作弊,但这个作弊完全不是我想要的。之所以努力复习,是因为我不想最后一次考试也拿个六十几分。我根本没有考虑过最后会拿到什么名次之类。当时我的情况是,我没想过要作弊,但我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别人要我作弊。

那几年的奥数学习让我明白到那个东西跟普通数学书上讲的那些有区别,那东西有非常的强技,的确有些时候会有一些很神奇的效果,但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能用上,比如一些快捷计算。某些应用题的技巧,与其说是技巧,还不如说是默认就有一些套路。对没学过的人来说,尤其是对没有学过的小学生来说,那几乎可以说是无解的。对初中生高中生或者成年人来说,列出不等式就能得到答案,但一般的小学生不会解那些不等式。所以很多人长大了以后才意识到原来当年小学奥数学的那些东西、学的那些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东西在大人的眼里,居然是那么的复杂。

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去读奥数吗?我觉得如果我还遇到那个启发我的数学老师,我还会去读。

2021-09
1

天生不可以

By xrspook @ 15:56:26 归类于: 烂日记

上回说到我跟我妈在江边边逛边聊天,我和我妈说,我发现自己的一个特点——我是一个自学天赋型的人。我最大的优点是我不知道什么是放弃。我会竭尽一切所能去做我想做的事,但同时我也是一个气死教练型以及教练惊讶型的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学得很慢,我不是那种你教了我就能马上掌握的人,尤其是那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东西的时候。所以当别人教我的时候,他会非常崩溃,会非常郁闷,这个人怎么教都不会。无论是在书本知识方面还是在运动方面,在所有领域,我都是慢热型的人。

那些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他们可能你一说就领会了,马上可以把你教的东西体现出来,但我做不到,所以我唯有在之后努力地去练习、去体会,只有在不断的重复中,我才能领悟到有些人可以马上掌握的东西,于是当你下一次再见到我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人好像经过高手指点,打通了任督二脉。夸张的时候甚至会有点脱胎换骨的感觉。实际上我不过是笨鸟先飞而已,我比那些天生学得快的人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之后的练习你。

我不知道那些马上能掌握的人到底对那个新的东西有多深的领会,但是用心过和直接就很牛逼之间肯定会有差距。所以再往后发展,如果你让我教其他人,我可能感悟会更多,我能发现的东西可能比那些天赋型的更多,因为那些别人遇到的问题,可能我已经遇到过了。那些天赋型的人从来都没有为那些烦恼过,只是一下子就OK了,至于是怎么OK的,他们也不知道。情况就像中学的时候体育考试总有一门投实心球。在所有体育项目里,这个东西我是从来不需要费神的,因为我只要一发就必定能拿到100分,那是不会吹灰之力就能做到的事。但是身边的同学就是有那些你看上去他非常努力,但是却依然不能及格。对我来说在那个问题上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投那个东西就那么难,那不过是很轻松的事情而已啊。老师教的时候,其实我也没有听得多认真,只是大概差不多而已,但是我却能拿100分,有些人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及格。当时我没有对他们进行仔细研究,虽然他们已经遵循了老师说的所有发力顺序和规则,但是就是做不到理论上他们应该能做到的事,我觉得这跟我现在投篮三分球无论如何都很纠结一样,不是因为没有力量,而是因为力量没有恰当地用上。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投实心球的时候,我的力就是那么得心应手,从前那些怎么投怎么不及格的同学就像现在努力用尽各种方法投三分球的我一样。我现在的绝望跟他们当年的绝望不相上下。就是有些视频里的女生轻而易举地就能投出三分球,而且命中率很高,这就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或许你问他们为什么居然可以这么牛逼的时候,他们根本无法回答出个所以然。当然也不排除你看到视频里的几分钟,实际上人家已经花了成百上千个小时去做你看不到的练习,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投时实心球这个问题上,我根本没有做过任何类型的额外练习。

一句天生的就可以把别人的口堵死,但问题是这样的回复是不是过于敷衍呢?

2021-08
22

活着就要自我纠结

By xrspook @ 12:02:37 归类于: 烂日记

几乎所有东西你都得花时间进去才会有结果,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与生俱来的天赋,但问题是,生活中你不可能在每件事情上都多花很多时间,必须得有个取舍。而这个取舍,当我仍然是个学生的时候,根本不由得我做主。我喜欢这个,但是我不能把我的时间都投在这个上面。科目太多,我的精力不得不分散开来,所以有时我会纳闷到底大家是怎么选择喜欢什么而不喜欢什么的呢?那个时候我根本没做选择,你们要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因为如果我先做那个判断,并且跟着我的感觉走的话,其它东西肯定就糟糕了,而且日子也会过得很痛苦。

还记得小的时候,每当家长让我做选择的时候,我都会跟他们说“随便”、“你说了算”、“都可以”。那个时候我根本没有思考到底要哪个。你问我到底喜欢哪一个我真不知道。很多时候他们问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陷阱,其实答案他们已经有了,不过是例行公事征求一下你的意见而已。

所以其实这种不选择又或者是随便你们怎么折腾我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可以肯定的是那个时候的学习我是不带灵魂的,我没有特意追求什么成绩,同时我也没有什么目标之类。大概唯一让我撑下去的就是不要做很差那个,起码要在平均线以上又或者要保持什么名次。但其实这些都不是理论上正确的学习目标。毕竟学习这种东西归根到底不应该跟别人去比,而是自己跟自己较劲。是自己跟某项技术又或者是某种知识的较劲。因为需要提升的主体是自己,只有自己看着镜子,才会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在哪里,而不是一直努力地盯着别人的屁股追赶。

长大了以后,我觉得我现在的确拥有了小时候我期望的自由,但自由如果没有自律和目标就什么都不是。你会感觉到很孤独、迷茫,但是,当你有了目标,你努力地去达到你期望的状态的时候,整个世界将变得完全不一样。或许你很努力才仅仅达到了别人的一般水平,但只要你已经竭尽所能,就不会有后悔,你会感到很幸福。为什么非得把自己捆绑在和别人比较上面呢?在达到某一个层次之前,其实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与自己的抗争,只有足够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突变。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享受这个自我纠结的过程,反正我是其中一个。在自我纠结的过程中,我甚至没有考虑过结果会怎样,我只是着眼解决现在困扰我的问题,当我把一个一个小问题逐个击破以后,某些东西自然而然就会呈现出来。

有些人喜欢看哲学书,我是那种不怎么喜欢直接听别人大道理的人。大道理我都懂,但是更多时候我想去亲身体验,从我自己的经历之中锤炼出那种的真理。倒不是为了用最后的那条真理去指引什么光辉大道,不过做到那样的时候会让人感觉世界大同。

我不知道对别人来说活着意味着什么,活下去的力量到底来源于哪里?对我来说,认真地追求,发现更好的自己,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2021-04
30

默默地死干

By xrspook @ 8:36:30 归类于: 烂日记

同样是干到凌晨12点,别人是一大帮一起去吃夜宵,但是我却只是一个人在宿舍里,又或者在办公室里做自己的东西。这份工作真契合我孤独的特性。也只有当这份工作发生在晚上,尤其是在半夜的时候才会这样,所以到底是我喜欢这份工作,还是说这个工作找到了我呢?没有一个人会像我这样这样的疯狂。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单位100多个人里面找不到第2个,即便是总公司的整个系统里仍然找不到第2个。他们捞到了这样的宝贝,他们自己或者完全没有意识到。

如果我不是这么干,可以怎么干呢?别人或许会把我每天晚上努力干的事情干上一个上午。这些事情干一个上午,原始凭证整理再干一个下午,那么其他的东西什么时候干呢?这种情况之下有什么可能可以额外再去思考,又或者去纠结别人的东西呢?显然如果那样的话,时间就不够用了,就没有时间做提升了。上班的时候有时我会很无聊,休闲到别人觉得我真闲得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但是他们却没看到我下班之后的那一面。我也没想过让他们知道,又或者他们觉得其实我跟他们一样都是拿加班费的,实际情况如何他们不知道。觉得没有必要给我加班费的那些,他们根本不知道我做了什么,因为他们没看到,他们直接不知情,又或者是装作不知道。这个岗位有点尴尬,如果数据不能及时整理核对,后面的工作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做了,但又或者是,这其实完全是我想太多了,没有这么严重。如果系统开发得当的话,我做的这些事情完全可以不存在,但是真的有这么好的事吗?我觉得如果我们的软件开发继续用的是浪潮,仍然是这帮人,别说10年,20年都实现不了我们想要的功能,也不可能减轻我的负担。不只是不减轻,而且会增加我的负担,增加重复劳动,而且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就会遇到各种导致我焦头烂额的bug。

为什么别人不会这么干,而我会这么干呢,大概因为我的思想比较纯粹,不干这些我干什么呢?难道天天晚上看电视吗?还是说做运动?又或者是找个男朋友谈恋爱甚至是找个老公生些小孩,然后我就彻底不会把心思放在放在这件事上面了。跟他们完全不一样的是,跟我同龄的又或者比我小的那些人一定程度上他们都把一门心思放在异性朋友又或者是某些强烈的兴趣上面。从前我也是这样的,我把我的空余时间全部用在我的兴趣上面,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就成为了我生活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吃喝拉撒任何时候可能我都在想着我的工作。原因是其它东西我没什么好牵挂的。那些从前的兴趣经过时间的洗礼以后,现在都变得可有可无。因为我在工作上的专注,让我成为了现在的我。如果好长一段时间我都这样,可以肯定的是,假以时日,我在某个方面必定会成为大师,当我符合了1万小时定律以后。大师这种东西,如果遇到了伯乐就是大师,但是如果什么都碰不上,那就是路人甲。

大师也好,路人甲也好,其实也无所谓,毕竟我不是奔着那个头衔去的。我只是把我的精力放在了某些需要我的地方,而那些地方又允许我竭尽全力。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