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
17

20个三分球

By xrspook @ 8:39:26 归类于: 烂日记

星期二的晚上不知道为什么,我又突然开窍了,中了20个三分球。在没站到三分线之前,其实那天我没什么特别,因为感觉在罚球线以及罚球区半径中的感觉都一般般。之所以可以中20个三分球,是因为我突然间领会到了之前我一直都只差那么一点点该如何突破,那是一个球,甚至只有半个球的距离。当然前提是我没有扔偏了。如果我起跳后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再出手会不会就够了呢?之前我都是起跳的时候同时出手又或者出手只比起跳晚一点点。是不是因为我起跳的时候同时出手,脚上的力量还没传递到手上,然后我就已经把球扔出去了,所以力没有最大程度地被利用起来?其实之前我一直都有这个时间点问题的纠结。我一直很想问这个问题,到底如果当我出手的时候需要弹跳,我的出手应该选择什么时机呢?我不记得是在灰Sir还是在零天赋射手的视频里得我到了这么一个信息。人手的速度是要比脚的速度快很多的,所以当当你同时启动,力量还没传递上去,手已经出去了。在说投球的视频里,尤其是投远距离的时候,灰Sir和零天赋射手都说到了一个词——“甩鞭效应”,所以力量是从一方传递到另一方的,而且是以一个柔软的方式传递,而不是硬邦邦地。传递这个力量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我不高,相对于那些篮球运动员来说,我简直很矮,但是我的力量由脚传到我的手,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我也记得灰Sir说过,要投远距离、要做出很准的距离,靠的不是手部的力量,靠的是腿。手上越是温柔你投出来的球越准。我星期二晚上投了20个三分以后,我觉得的确就是那样。当我站在三分线上,虽然我不是向上跳,而是向前跳。我感觉我的手比我在罚球区半径中的时候用的力更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腿部发出来均匀的 力很够意思。正是因为我左右脚蹬地的力很均匀,所以没有让我跳出去的时候出现左右偏。之所以可以不左右偏,一定程度上我觉得自己可能并不完全是在用肌肉在发力,我可能是在用跟腱以及核心去做这个发力和传递。所以从距离上来看,我觉得自己已经蹦了好远,但实际上我并不觉得脚上用上了吃奶的力。在蹦出去的那一刹那,我觉得我整个人是处在一个很稳定的状态的,我有了滞空的感觉,当我到达最远又或者说最高处的时候我再出手。要做到这个我又觉得坐瑜伽球以及跪在瑜伽球上的训练功不可没,是那个东西让我学会了在不自觉之中稳定核心。以前对我来说,无论是跳远还是跳高,都是个一刹那的过程,出去以后就落地了,但是当我投三分球滞空的那个时候,我的确把握到了那个垂直方向上动能最小,势能最大的点。我向前蹦出去了,之所以可以把三分球投进,是因为这样的话实际上我的投篮距离近了吗?出手的时候我没看过地上,我肯定是向前跳的,出手了以后,我也不确定自己有没有顺势向前走,但是当我的球进了以后,我发现自己已经几乎到了罚球线前面。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因为从前的立定跳远,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如果能跳两米的话,中考体育就100分了。从三分线到罚球线不只两米。我如果没有做跨步的话,在拿着个篮球的前提下,我没有做明显的屈膝下蹲地起来,也没有做刻意地去腾空曲髋,根本没摆臂,居然也飞了这么长的距离。所以,如果这是真的,那些备战中考体育的是不是也要坐跪一下瑜伽球呢?这可以保证他们的实心球、立定跳远、50米跑都会取得很不可思议的进步。

从1个三分球到20个三分球,我花了两个半月的时间。从2个三分球飞跃到20个三分球,我在一周间隔相邻的两次训练里实现了。我创造的奇迹,总让我自己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2021-08
12

协调训练必须走起

By xrspook @ 8:44:47 归类于: 烂日记

周二晚上的篮球过后,我终于不用洗鞋子了,但其实鞋子还是有点湿的,但那些汗应该不是从腿那里流下去,而只是脚汗而已,所以袜子感觉有点潮,但没到很湿的程度,鞋子也有点潮,但是没有明显地感觉到水,所以我就直接把鞋子拿去吹而已。这大概是我过去接近一个月以来,第1次不用洗鞋子,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周二的晚上除了穿了一件短袖过去以外,我还额外带了一件短袖做替换。当我中到250个之后,就换了一件衣服,到200个的时候之所以没有换是因为我发现第1件衣服的衣角还没有完全湿透,但是到250的时候好像已经全湿了。400个全部结束的时候,我觉得第2件衣服也已经湿得差不多,但是衣角还是有一点点地方是干的,尤其是屁股的位置,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我用了一个新的腰包,腰包的大片装手机的区域在我的后腰,而那个东西跟腰又比较贴合,所以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汗往下流,相对于衣服的前面来说,衣服的后衣角没有湿得那么严重。但实际上,我离湿鞋子就只差一点点了,那天晚上我穿了条紧身长裤(平时穿的八分裤),裤子已经湿过了膝盖,到达了小腿的一半,再扛那么十五分钟,估计也失守了。所以,稳妥做法是带3件衣服,2条毛巾(毛巾神马,200球以后已经全湿)。

周二晚上中400后,我继续把投射距离拉大,比如说在罚球半圆的中部以及罚球线的弧顶还有三分线进行投射。罚球区中部我可以非常精准地命中,那种感觉跟罚球没什么区别,就是要比罚球多一点点蹬地地。罚球的弧顶,我依然可以命中,但是相对来说要难一点,因为力度要更大一点,配合蹬地再猛一点的话还是可以的。罚球区的弧顶和三分线之间大概就只有半米的距离,但是三分线我周二晚上没有征服。我已经用上了后撤步并步,然后下蹲蹬地出手。我觉得我空手的时候,这套动作我是可以连贯做出来的,但是当我手里拿着球,当我知道要把球扔出去的时候,蹬地我就根本不知道如何向上跳,我只会向前跳,于是这又变成了一个很别扭的动作。究其原因是因为我脚蹬地的力量没有和我的上半身出手的力量结合起来,这两个动作完全是分离的,于是蹬地的效果就很难体现。三分线离篮筐的距离是6.75米,篮筐的高度是3.05米。而我的身高只有1米6。为了能让篮球出去能获得更好的抛物线,为了篮球出去的抛物线有足够的高度,所以我的三分球起手高度大概不到1米4。篮板上沿的高度接近4米,所以如果我投出去的三分球抛物线的最高点不超过篮板上沿,基本上投出去的三分球,可以这么说,即便中了也是懵的。要不是狠狠地砸在篮板上,砸在篮筐上,又或者运气好的话,刚好掉进了篮筐里。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我从罚球线上不断后移过程中,当我力量加大了以后,我的投球姿势变形了。虽然我知道这种变形是肯定的,因为跟罚球比起来,三分球需要更高的抛物线高度。但是如何做出这种抛物线的高度呢?投罚球的时候通常我不起跳,但如果连续几次都是碰前框弹出的话我会稍微有一点点蹬地,但还没到起跳的程度。而当我后退到罚球区中间以及罚球区弧顶的时候我会主动的把我的出手位置降低一点,然后蹬地也猛一点。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的原因,到了三分线的时候,我感觉就懵圈了。

我不是超级神人,身高完全没有任何优势,所以对我来说,我只能做出尽可能好的连贯协同动作才有可能让三分命中。我这一连串的动作的协调需要我不断练习,而这种练习我觉得不一定非得在篮球场上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做,但只有到了篮球场上,我才能知道自己拿球之后是不是能做到像我空手练习那般自如。

周二的投球训练其实也挺振奋人心的,三组每组100个的罚球,即便在我状态低迷的时候,我依然能在25分钟之内完成。最厉害的一次,我连中了12个罚球,但是通常情况下只能连中几个。至于不中的时候,通常是不知道为什么投着投着就歪了,又或者是力度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间偏小。

身高完全不靠谱,但是我的体重摆在那里,上百斤的人怎么可能征服不了三分球这个坎!这个8月为了那个连贯的协调动作,必须加油!

2015-08
27

判定

By xrspook @ 13:41:41 归类于: 烂日记

系统内部要举行比赛,单位要派人参加,只要和跑步相关,他们想都不想直接就把我塞上,完全不考虑那是什么类型的玩意!如果要跑15K以上,我可以非常自信,我赢定了!因为没进行过系统训练的人根本不可能15K持续都跑,不论速度,连续跑1个半小时以上对我单位系统的女同志来说是不可能的。但九月底的那个是消防比赛啊!总公司的习惯是两男一女,女的项目是麻袋灭火。这不完全是跑步,这是技巧,技巧比跑步还重要。把技巧抹去不说,这种跑步也不是我习惯的范畴,这是短跑,全程大概100米,期间要捡起麻袋、到达火源,盖住火焰,这是短跑!而且是要急停的短跑!长期的长跑练习早已让我不知道短跑、完全用前脚掌前部跑步到底是什么感觉,我更加讨厌急停。我对急停有恐惧感,那容易让我摔跤。就跑步性质而言,无论我的长跑多厉害,我的有氧及心肺能力有多强,在完全考验爆发力、敏捷性和协调性的这种短跑里,我完全没有优势可言。情况就跟让一个瘦成一根杆的马拉松运动员去参加110米栏,效果可想而知。那个消防比赛的项目,除了跑步还有捡起麻袋和盖住火苗的技巧,那是技巧!当然,那个技巧谁都可以学,只要练习得够多谁都一样(前提是当老师的足够厉害)。为什么我要拒绝这个项目?给我足够多的时间和练习机会,我一定可以把技巧掌握好,是足够多哦!你们会给我足够多的吗?现在离下个月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你能保证每个工作日都让我练那玩意?显然不可能!一个星期能练一两次已经很了不起了。很坦白,我是那种没什么协调性天分的人,我的优点是我一根筋地练习,别人干别的、休息的时候我还在练,我是靠勤奋来弥补天生缺陷的。在训练时间不可能充足的前提下,我会低于平均水平,与其这样,为什么你们就不挑个天生在这方面的领悟力就比较高的去干呢?一方面你们想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你们没想过要投入,好的话不是你的功劳,是他们组织有方,坏了的话总有一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垫底。在这种体制下,我没有能最大发挥出水平的舞台,因为都太急躁了、太以所谓的成绩说了算。我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我知道我要做什么,我知道我该怎么做,判断我到底合不合适的不是你们觉得,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因素综合考虑得出结论。就像AK选电影,他不会因为那是他朋友而参演,电影能不能狠狠地打动他,能不能让他要不笑死要不哭得一塌糊涂才是重点,无论那个电影的编剧、导演、制片是谁。简而言之,要对得住良心。一年多以前我参加跑步比赛的时候是一根筋的,不加挑选的,只要时间地点合适其它的我都不想,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会问自己,我真的想去参加那个吗?有什么非去不可的理由?我喜欢那个有多深?我的期望值是什么?

在大势所趋的今天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非常重要!!!

前天下单的2TB硬盘昨天到了,上午就到了,但京东的快递没有给我短信和电话。下午开始着手玩那东西。让人觉得好神奇的是联想的BIOS系统我居然不知道该怎么设置主盘和从盘,那个菜单那个界面让我无所适从。好吧,据说用SATA线是无所谓设置什么的。反正我把电源和数据线都插上开电脑就能进入Windows。在磁盘管理那里,我惊呆了!新的2TB硬盘居然显示的是“未初始化”和黑色的“未指派”,这两个的组合意味着我不能分区,冷汗了我几分钟。但原来一个简单的“初始化”按钮就能解决问题。“未指派”的硬盘可以通过新建来划分出主盘和扩展盘,扩展盘后继续划分逻辑盘。首先,我分了80GB为主盘,那是为系统预留的,天知道我哪天或许要在这块硬盘上装个64位系统呢,1863GB减去80GB以外的部分我全部作为扩展盘,320GB作为系统盘附带的工具盘备用,900GB是我的电影及纪录片仓库,余下的563GB是我的ADR及摔角相关区。分区很快,几个按键,秒杀。我的4个盘分别用的盘符是PQRS。把最大的900GB定为R是用了我名字的戳。R for Ru,S for spook,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CDEF是最常用的盘符,当然早被占光,IJKL在我用来格式化的机器里居然也被占用为可移动硬盘了,我就只好继续往下看,PQRS也不错嘛。分区很快,但格式化非常慢,尤其我用的不是快速格式化,因为据说快速格式化会查不出硬盘的坏道之类。昨天只进行了80和320的格式化,今天用了2个小时多一点完成了900的格式化,563的格式化才刚开始不久,估计得90-110分钟。900格式化的时候1%的进度大概需要1分钟,563的1%进度大概需要50秒。如果靠装系统吃饭的人不是用快速格式化,像我这样慢慢来,早饿死了。回想当年我装系统的时候都是在DOS界面下的工具里操作完成分区和格式化,很快(虽然那时的电脑硬盘也不大,40GB/80GB而已),估计一定是快速格式化了。什么事都会有第一次,第一次让人紧张也让人兴奋,我享受这种有点惴惴不安的激动,所以如果可以选择碰上这件事或者不碰上,我会亲自迎上去玩。

用已知去享受未知。

归档:2015-08-27 天之骄子。

2015-08-27_stamp01

2015-08-27_stamp02

2015-08-27_stamp03

2015-08-27_stamp04

2015-08-27_stamp05

2015-08-27_stamp06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