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
24

我的老房间

By xrspook @ 9:18:27 归类于: 烂日记

现在的孩子,通常都会有房间,即便孩子没有出生,父母已经规划好了他们的房间。但是,小的时候,我却没有。虽然从前我家2房1厅,父母的房间和客厅是用隔板间隔开的,而我的那个所谓的房间,里面堆满了杂物。直到大概我10岁,才开始渐渐把那些东西给挪出来,但即便那样,无论是床底下还是书桌底下,都塞满了东西,都塞满了可以称之为垃圾的东西。

从前我的房间很小,宽度只能容下一张床和一个书桌。要把腿伸进书桌下面,就必须坐在床上,然后再伸进去。当时,为什么我的父母没想到可以换一张小一点的桌子,比如说那张桌子的长度只有本来那一张宽度?如果是现在的家长,肯定会这么想,但那时,我也不知道那张桌子是哪里来的。反正我记得我妈说,那张桌子是外公用单车运过来的。至于是从哪里运过来的,我毫不知情,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觉得那张桌子很重要,而且也完好,当然要用。那个年代,大概书桌都那个模样,不过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而有的人,就像我那样,放下床和桌子,根本就摆不下椅子。我的床底下,从来都是我爸乱七八糟的工具,具体有些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垃圾一大堆。说是说那是个房间,但跟不是房间没有区别,因为只是空间结构上貌似隔开了,有个门,有些窗,但实际上。门框上没有门,所以不存在任何隐私。那个屋子里。除了大门和阳台门,其他地方几乎可以说没有门这个概念。厕所的那个门从我有记忆起,向来都是烂烂的。为什么烂烂的木门他们也不换一个呢?如果我去规划的话,毕竟洗澡的时候之所以要关门,不过是尽量不要厕所里的水飘到外面而已,为什么他们不弄个防水的浴帘呢?我的房间从空间上说放不下一个门,因为如果有门的话,东西直接就不知道该怎么摆放了。实际上,我的房间其实也可以用从前很流行的珠帘隔开,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那个房间到底有没有5个平方呢?我觉得差不多大概也就那样,在那5个平方的房间里,还放着个冰箱。除了个冰箱,还有个老掉牙的柜子。那个柜子据说是马师僧送给我爷爷的。我爷爷是他的保镖。在我出生之前,那个房间是我奶奶的,但我三岁的时候,她就已经去世了。我对奶奶一点印象都没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才知道那个房间之前是她的,但为什么我知道了以后也好像没害怕过呢?大概因为让孩子感到恐惧的东西实在太多,曾经的亲人还不算是恐惧系列里面的一种,而且那个亲人,我一点印象都没有。

小时候,我经常缠着外婆让他给我讲家族从前的故事,比如说她有多少个兄弟姐妹,外公有多少个兄弟姐妹。比较年轻的时候,外婆会一五一十地给我讲。虽然,我通常会一问再问,今天问了,明天继续问。为什么我就没有记下来呢?但即便这样,外婆每次都会耐心地跟我讲。与这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爸从来不给我说他家的事,他甚至从未给我讲过他自己的故事。小时候我老是缠着我爸,叫他给我讲中国古代的故事,但是他却从没给我讲过他自己的故事,他明明可以给我讲。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都觉得他很陌生的原因。我对某个明星的了解,比我爸还多。

回忆从前的东西,一切都已模糊了。

2020-10
27

南边路的旧时光

By xrspook @ 9:39:58 归类于: 烂日记

小时候,我家就住在小学对面,所以对我来说,和我一同放学的同学就只是和我一起过条马路而已。其他同学都结伴放学,我也不例外,但是很快,他们就要和我分开。我一直觉得,家就在小学对面不怎么好。因为这样我就不可以和我的小伙伴一起去玩了,有可能是因为路上遇到某个东西,所以晚了回家,也有可能是拿着零花钱甚至是偷偷摸摸拿了爸妈的钱去买各种零食。因为我家住在学校对面,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所以注定我只能是个乖孩子,而在那个时候,我甚至没想过不乖的孩子到底是怎样的。从前的我们,绝大多数都是结伴放学,当然也有一些父母,甚至祖父母类的过来接送。其中的原因是他们的家离学校挺远。这个挺远,意味着可能步行要超过30分钟。为什么步行半径30分钟之内找不到另外一家小学呢?大概因为我出生的时候刚好是生育高峰,适龄儿童能准时读上小学已经很不错,起码就我当时来说,没想过要挑一所学校。小学已经在我家对面了,我还有什么可挑的呢?我身边的人,比如说和我同一所幼儿园的人,也没想过要去读其他小学。在我们心目中。幼儿园毕业以后就一定会去那所小学,问题只是在不在同一班。我根本没想过还会有其他选择。所以我不知道身边是否有一些住在我们附近,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小学的人。后来,有些其他学校的转学过来,或者从我们那里转学出去的,通常原因他们搬家了。

为什么小学的时候要一起上下学、一起上厕所?直到初中高中的时候,我们依然会结伴上厕所,倒不是因为我们怕黑,至于什么原因,真说不上。对我来说,上学是我一个人的事,学校一开门我就进去了,为什么要这么早?我也不知道,大概因为我家很近吧,所以其实其他同学的出门时间可能和我没差多少,所以我从来不是那种害怕自己会迟到的人,尤其是早上。交通堵塞对我来说也不过是过条马路而已,而且那么早,交通根本不会堵。南边路是一条很窄的马路,两车道而已。但是在上学和放学的高峰期,那里会堵得水泄不通,但除此以外,整条马路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冷冷清清的。

我家就住在路边,我爸妈经常说,晚上路上有大车过,吵得他们睡不着,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个烦恼。反倒是后来搬家了,到了现在住的地方,当时小区里入住的还不多,所以晚上静悄悄的,没有灯光,也没有其它声响。南边路的那个屋子,马路上的声音一直都会有,马路上的灯光也一直都会有,楼下的小吃店晚上还会炸点猪油,所以各种飘香。我妈说南边路的那个屋子一整墙都是西,所以夏天的时候非常热。可能因为我当时还小。发热还不那么明显,热归热,不会热到感觉日子过不下去的样子。家家户户都没装空调,所以热是共性。顶多是夏天的时候让冰箱塞满冰棍。雪糕也好,冰棍也好,都是附近工厂食堂的产物。当时我们从未想过要把那些预包装的冰棍放在冰箱里,因为工厂食堂的东西又便宜又好吃。用塑料袋装一堆没有包装的冰棍这种事情。估计我这辈子再都不会遇到了。从前第一橡胶厂没有包装的冰棍5毛钱一根,现在预包装的要卖到起码3块。如果那些工厂还在,工厂食堂仍对外营业,他们现在会卖多少钱一根呢?现在的人会去买没有包装的冰棍吗?

那些没多少钱也过得挺舒服的旧时光啊~

2020-08
10

被遗弃的南边路

By xrspook @ 11:46:35 归类于: 烂日记

我搬走离开南边路的时候,广州造纸厂还在、冷冻机厂、电池厂、第一橡胶厂、锌片厂、东方印染厂也都在,但现在,一切都人去楼空了。那些工厂的职工都下岗了吗?还是说随着工厂迁移到了别的地方?工厂的宿舍还在,有些跟我离开的时候相比差别不大,但有些则已经面目全非。

昨天我和我妈从前天离开的地点重新开始,从海珠涌桥脚,海傍外街对开那里开始,沿着环岛路一路向南,在沙渡路那里穿过一条新开的马路到达昌岗西路,然后继续沿着南边路进入广纸北一路,到达工业大道后又绕进广纸路,出来后走完江燕路进入江南大道南,最终到达昌岗中路美术学院公交站搭车回家。以前的南边路和现在的南边路差别太大了,南边路,尤其是靠近昌岗西路的南边路基本都是修车的铺子,有住宅,但那都是年代久远的宿舍。现在,那些从前住着附近工厂工人的宿舍好大一部分都已经外租给修车打工的了,为什么我有这种想法?从他们晾出来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我们从前住的那个房间现在一塌糊涂,阳台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向西的窗户开着,里面黑乎乎,家徒四壁就像里面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在我的记忆之中,宿舍楼的室外公共走廊总是空旷的,但现在那里堆满了东西,以前我们从来不会在走廊晾衣服,因为各户都有阳台,但现在,走廊上晾满了衣服。我妈说,以前我们住的那栋宿舍是60年代建的房子,后来又加建了厨房和厕所的部分,总的来说,除了南边村里的房子,就南边路上的宿舍而言,我们的那栋房子算是历史比较悠久的了。跟冷冻机厂的宿舍比起来,我以前住的那栋宿舍烂残得非常明显,而冷冻机厂的那几栋宿舍从外面看,跟我离开的时候差不多。从前一〇八中学在冷冻机厂宿舍楼下马路上建的两排单车棚已经不复存在,现在那里已经成了停车场。

现在的南边路小学和我读书的时候相比,变化非常大,几乎得用面目全非去形容。挂在校门口的不锈钢牌子一大堆,所以不得不把字体缩小才放得下。我读书的时候,那个学校门口从来都是烂烂的,几乎没有牌子。现在学校的教学楼我已经说不出到底谁是谁了,估计那栋黑又旧的教学楼已经被拆掉重建。以前一进校门就是一个斜坡洼地,现在那个洼地已经消失填平。是因为我从前太小,觉得校门和教学楼之间的距离远一些吗?还是说的确现在的教学楼向门口位置加长了?小学建得很漂亮了,但谁过来就读呢?旧宿舍里从前工人家庭的孩子都已经长大成人,那片区域环境不好,能赚到钱的,肯定都已经搬走了。南边路小学的生源可以从哪里来呢?以前,一个班的学生大概60%是附近工厂职工的孩子,余下的那些是南边村里农民的孩子,又或者说已经不能说是农民了,因为南边村早就没了田地,当时也没有出租这种说法,因为工厂都有宿舍,工人无需租房子住,所以南边村的原住民是靠生产队的分红生活的吗?

南泰路以南的南边路两旁所有店铺都已经搬空,一个人也没有,死城一般。为什么写了“拆”字,却不对他们动手呢?空荡荡的马路、空荡荡的一层平房店铺,让人感到莫名的悲凉。

从前的南边路是广州一条默默无名的道路,现在的南边路,仿佛已经被发展中的广州彻底遗弃了……

2017-11
4

20年后

By xrspook @ 21:26:34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早上穿我平时的袜子,觉得黑指甲的那个地方不舒服,所以我马上又换了一双薄的袜子。基本可以确定黑指甲不是顶出来的,而是压出来的。所以当袜子不太厚,脚趾不碰到鞋面就不会有异样感。和脚趾相比,我觉得右膝盖和右手感觉更强烈,在上楼梯的时候,明显能感觉到如果按照我平时的方式,右膝盖就会不适。至于右手,我觉得主要问题不是看上去破损的地方,而是那些瘀青还没出来的地方。如果没有破损,我早就用上跌打药了,但问题是有皮肤破损,我不能用。这样的组合看上去不严重,但实际上你却让人觉得挺纠结。

因为感觉不好,而且昨天晚上单位的人还没有给我报数,今天等到了八点多还是没有数,所以我就选择了今天不去跑步。因为我实在不知道,如果今天跑步穿新鞋,也穿那双厚袜,会有什么后果。我觉得不应该跑18K。160K那个月跑量,现在我觉得能做到最好,不能做到,也就那样了。

今天我选择了骑摩拜去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最后停车的时候显示我骑行了13K,用时74分钟,这其中有我临时停车拍照的时间,所以其实我骑得不慢。从我出生到初中毕业我都在那里度过。到现在为止,可以说,那就是我前半生生活的地方。对上一次去那里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但我很清楚,当时我去的时候用的是11路车,但今天再去我用的是膜拜。上一次去的时候很热,我穿着件背心,今天再去的时候有点凉,所以我穿的是一件速干的长袖。工业大道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从前那是一个工业区。我生活的那个地方,除了工厂就是工厂配套的宿舍,还有一个已经把农田都卖掉以后剩下的小村落。几乎可以这么说,那里生活的都不是有钱人。因为谁都不富裕,所以也无所谓什么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对我来说,可能当时我根本就不知道富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让我觉得很心虚的是现在那片区域,几乎没剩下多少工厂,剩下来的那些也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些了。从前的那些标语还挂在墙上,那些熟悉的建筑结构,还模糊地能认得出来,唯一留下来的大概是破旧厂房里面那些植物,岁月静好。从前我妈那个单位的宿舍还都在那里,外观大体跟从前没什么区别。如果不是我的照片里面,有好些共享单车,真说不清那是一张是什么时候拍的照片。唯一让我很不是滋味的是从前我读的小学和初中都已经换了校名。小学的校名成为了一大串字,因为它成为了另外一所学校的分校。初中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就已经不办初中,而成为彻底的职业高中。为什么小学要成为别人的分校,初中也不会存在,大概是因为那一片从前的工厂宿舍聚集区再也没有那么多学位需要。我这批人当时刚好撞上了生育高峰。现在那边的工厂早就已经被改装成各种不知道什么的东西,有可能还是烂地一片,也有可能是用作各种餐饮或者体育馆之类的。从前住职工宿舍的人有能力的大概都已经搬走了,余下的子女也都大了成家了,大概只剩下老人家。不知道小学旁边从前卖包子那家店现在是不是还在卖包子,起码他们的铁门跟从前没啥区别。可以肯定的是小学对面的好几家零食店已经不复存在。南边路的北边没有文具店,也几乎没有小士多,真不知道学生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从前那片乱七八糟的地方现在变成了漂亮的庄头公园。我还住在那里的时候,盼望了那个东西很久,现在总算起来了,而且美得让人羡慕嫉妒恨,但是那东西却再也与我无关。

找不到根,找不到过去,这种感觉真的有点恐怖。

2015-09
7

回到过去

By xrspook @ 13:02:29 归类于: 烂日记

当人强迫症到一定程度我都不知道那个到底是什么怪物了。

昨晚一边看1973年的印度电影(无字幕)一边增加《爱在旅途》hon3y 480p版本里没有的一些字幕。一边精校时间轴一边增加,进度非常的慢!感觉这不靠谱啊!AE适合用来精校,波形图是见神杀神的类型,但可能是我个人能力不够强,所以我觉得用AE做粗时间轴非常不顺手。打开字幕,载入视频需要很长时间,再载入音频需要更加长的时间。理论上利用左右键就能帧播放,但我无论如何控制不了,这是为什么???昨天我首先做的是把用Notepad++对照小白版本和hon3y的内容,确定少的是哪些东西,在翻译里用“@@”标识出来。之前我就应该这么干了,人肉怎么能堪比计算机!接下来的就是用AE打开字幕,把srt里的歌曲部分全部删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那些东西始终是要删的。《爱在旅途》我已经做了精确的歌舞,在我把非歌舞部分都搞定以后把srt格式转为ass,直接把已经设置好格式的ass贴进去就可以。srt有行数标识,ass没有,所以要删除srt的字幕得在字幕软件,但增加ass的字幕用记事本也就可以了。我没必要把已经做好的ass又转回srt,然后拼到一个大字幕里再转回ass,那是非常愚蠢的!今天我打算做的是用SE把需要增加的字幕和时间轴粗略做好。并不需要非常精准,大概差不多也就可以了,我需要的是字幕和时间轴落在某个音频波形附近,只要大概卡对了,我后续的AE就好办。

上周六晨跑完18K、洗过澡、吃过早餐,我开始了漫长的征程。我走回了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那里有我从出生到初中毕业的记忆。那是条非常长的路线,我走了大概2个小时。有些地方要等红灯,我并不是用快走的速度,但那肯定有8K以上的距离。从万国广场的家乐福出发,沿着江南大道向南,右转转入昌岗路,昌岗路几乎尽头后左转进入南边路,南边路后我又进了南石西再出来,出来后继续南边路,纸厂路,回到工业大道,向西燕子岗,再回到江南大道地铁江南西站。如果我不想走了,我可以坐车,沿途都有公交车,但我执意要用双脚去丈量世界。是因为我长大了?为什么我觉得从前要走很久的路现在这么快就完了?尤其当我从昌岗西走了一小段南边村里的小路从南边路穿出的时候,感觉那几分钟就完了。我搬走接近20年了,也快近10年没有再走过那段路。小巷的感觉还是那样,仿佛时间停滞了一般。孩时我坐着妈妈的单车穿梭在那些路无数次,那时我还10岁不到,妈妈还没退休还在上班,现在,一切都变了。我的小伙伴们在哪里?!那些一到放学就嘻哈打闹的场景不再。昌岗西路、南边路从前是一路的餐饮小店,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一路的汽修小店。纸厂已经搬走,从前某条小涌上漂浮了很多他们的原木,我很认真地看了半天,一根也找不到了。南石路快到南石西村有一个小岗,那里从前布满了墓碑和坟头,是每次经过都一身冷汗的感觉,但现在,小岗还在,坟头都被迁走了。工业大道之所以被称作工业大道是因为一条路上布满工厂。现在呢?工厂倒闭的倒闭,搬走的搬走,取而代之的是大型楼盘。有些工厂人去楼空,光从外观就能看出那种唏嘘,比如说丝绸印染厂,那些建筑完全是空的,墙全部被拆了,只剩下建筑的水泥钢筋框架,那片场地正在招租。从前的冷冻机厂现在易主成中车的了。南边路还是那么窄窄的双向两车道,但那种感觉物是人非,而且,物也不再是从前的物了。真想看看南边路小学上学/放学的时候是什么光景,我会稍微找到点感觉吗?从前我家客厅的窗户能看到小学的门口,我妈经常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就在窗边看着我放学回来。她说我过那车水马龙的小马路的时候很淡定,如果有车就拿瓶水出来喝两口,觉得安全了,再淡定地横过。因为就住在小学对面,所以家长接送我放学那事只发生在我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儿时以后又发生了很多,但让我最深刻的系列回忆还是那些天真烂漫的屁孩时光。

“想回到过去 试着让故事继续”……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