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
10

我的钢笔,你在哪里

By xrspook @ 19:41:50 归类于: 烂日记

这个春节假期,除了初二早上我去跑了个6K以外,之前之后都再也没有跑过。我昨天起来的时候觉得左腿大腿根的地方莫名其妙觉得痛。比较了一番左腿跟右腿,觉得左腿的那个地方好像有点硬,至于为什么,显然我没想明白。正如我妈所说,人是种犯贱的东西,身体这个家伙你越不虐他,他越会虐你。当我规律地运动的时候,从来不会发生这种事。当然,运动的时候也会偶尔发生一些训练过度或者拉伤,但起码那些成因我还能找到。时间能治疗一切,于是我也就把这个疼痛让时间去治愈。过去两天我都没有出门,一直都待在家里,要不睡觉,要不看书,要不看电视。我觉得造成那个地方疼痛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前一天我去了海鸥岛,穿了一天的牛仔裤,走路的时候肯定没有问题,但其中有好几个小时我都是坐在各种公交工具上。自己胖了,但却挤在没有弹性的牛仔裤里,所以血液不畅。之所以会一边大腿有感觉,另一边没有,原因是在公交车上睡觉的时候,我把重物压在其中一边的。那些东西理论上说不算太重,大概也就5公斤的样子,但时间很长,每次都接近或者超过一个小时,那段时间里我一动不动。其实我也说不准具体的压痛点在哪里,但今天下午,我忍无可忍,在那个地方附近贴了一片撒隆巴斯。大概是因为那个地方的脂肪太厚,所以撒隆巴斯上去以后,感觉并不明显。家里有撒隆巴斯是和扶他林,之所以不用扶他林是因为,我懒得涂那种乳膏。

昨晚开始看《摩诃婆罗多》的正文。初篇里的序目篇和篇章总目篇简直看得我生不如死。那些东西跟中文版《摩诃婆罗多》的内容提要以及导言没差多远,不过前面两个用的是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昨晚看的那两个是根据原文的行文方式翻译出来,所以无比的虐。因为之前已经看过,相似的东西,所以很容易理解。但即便知道那在说什么,但那种表达方式还是让人非常痛苦。但总算看过那些像内容提要的东西以后,往后就不痛苦了,比如今天下午开始看的宝沙篇,终于进入了像小说一样的痛快模式,虽然人物的名字还是会让我非常抓头,因为出现的人太多了,有些我甚至觉得那些人为什么要写出来。今天下午看的那些东西暂时跟《摩诃婆罗多》的主线离得有点远。据说这本《摩诃婆罗多》使用了非常多的插叙,所以在正文之前先把他们后代的某些故事拿出来讲也就很正常了。

昨天看完内容提要以后,我就有这么个想法,要为《摩诃婆罗多》做一个人物关系图,当然最好的表达方式是Visio。但我不可能一直都在电脑旁看书,因为我最喜欢的看书模式是躺在床上。于是我就想起了《印度暴徒》周边产品的一个笔记本。然后我又想到不如用蓝黑色的墨水,用钢笔,在上面记录,于是我就去翻找我的钢笔。那是一根全不锈钢的英雄牌,型号是什么不知道。那大概是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奖给我的,至于原因是什么,已经不记得。翻遍我家里放笔的抽屉我都没找到那根钢笔。我已经不记得大学的时候有没有用过,但高中的时候我的确有用那根笔,尤其在默写语文诗词以及写英语作文的时候。至于为什么那个时候会用钢笔,可能因为我觉得如果写那些东西用中性笔,会非常浪费,所以不如用钢笔,相比之下中性笔芯比钢笔墨水贵多了。但至于后来为什么我又没用,那根钢笔又去了哪里,我实在一点印象都没有。在自己的抽屉里找不到钢笔以后,我觉得是不是我爸把我的钢笔拿走了。我爸最喜欢偷偷摸摸地翻找我的抽屉,然后不声不响地拿走他要的东西,落得我的抽屉一塌糊涂。接着我就去找我爸,我爸拿出了一堆钢笔,说都是他的。在那堆笔里我看到三根全不锈钢的,一根不知道什么牌子,一根是永生,一根是英雄,但我不确定那根英雄是不是就是我的那个。接下来,我花了很长时间在网上看钢笔,但直到今天傍晚,我才决定暂时不买钢笔,因为现在的那些新钢笔貌似评价都很一般,所以我用了200个天猫积分和四块钱买了一瓶英雄232的蓝黑色墨水。钢笔我是有的,虽然不是英雄,那两根笔估计比我从前那根贵。那时初中时两次广州市优秀学生的奖品,一直我都舍不得用。那些笔一直都只是放在我的书架上。希望回单位宿舍找东西的时候,我能找回我的钢笔。

用钢笔写字对我来说是一种情怀。

2019-02
1

完整版,已阅

By xrspook @ 9:01:18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我终于把TOH的完整版看完了,结果有点被欺骗的感觉,因为在中国宣传这部电影的时候,说中国的版本里面的米叔片段会比完整版多,但实际上情况刚好相反。国内版相比印度版少了40多分钟,歌舞被删掉了一些,表现费兰吉性格特征的小片段也删掉了一些。虽然没有了那些小片段,我依然能在电影院三刷之后得出对费兰吉这个角色的正确看法,但如果有这些东西支撑,我的观后感会更有说服力。不过这也证明了剪刀手的逻辑是正确的,因为删掉也不影响我理解,但就我个人而言,会觉得有点可惜。在看完完整版以后,我的反应是我真厉害,没看那些小细节之前已经能得出同样的看法,那些小细节更是完美地支撑了我之前的看法。完整版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前面多了历史烘托的部分。看完整版以后,我纳闷了,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印度人不喜欢这部电影。一定程度上,我觉得这绝对是电影创作团队意料之外的。作为一个外国人,我觉得印度人看完这部电影以后,应该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之类的东西大爆发才对,但实际上是负面的东西占了绝对上风。这让我觉得非常匪夷所思,难道就因为这部电影的故事是杜撰出来的,没有史料支撑吗?一部电影里有真正的历史背景,又或者说有他们信奉的神支撑才能红透半边天吗?我不能说他们是落后愚昧的国度,但现在都已经21世纪了,仅仅一部影视作品,难道就不能暂时脱离那些东西?

去电影院看完《印度暴徒》以后,我回家在爱奇艺上看了《我不是药神》和《一出好戏》。《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非常好,但《一出好戏》看得我非常纠结。如果让我选的话,我宁愿看《印度暴徒》,也不看《一出好戏》。《一出好戏》看第一遍的时候已经让我觉得很痛苦,绝对没办法让我再看第二遍。但《印度暴徒》对我来说一遍两遍三遍还是可以的。每次我都能找出一些之前我没把握住的东西。第四遍的时候,我终于不是在电影院而是在电脑前看。某些细节没看清,我可以倒回去重新看。如果一开始就可以这样,大概我就不用看到第四遍了。如果这一切都反过来,我在电脑仔细看过以后,我还会去电影院刷那么多遍吗?看完完整版以后,我问自己,到底我去电影院刷那么多遍值得吗?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我去了三个之前我没去过的电影院,尤其是万胜围的万达。那是我去过的电影院里最爽歪歪的,没有之一。电影院的翻译和民间的翻译我觉得各有千秋,有一些电影院里我看不懂的句子我总算在民间里找到了应该有的表达方式。但有些情节,我又觉得电影院的那个版本比较好。二者都很好。我觉得民间的翻译其中某些词句是有参考电影院版本的。虽然我说不准是不是完全一样,但是某些句子给我的感觉就是那个味道。这部电影我还会看第五遍吗?很难说,但是某些片段估计我得重复看上好几遍才过瘾。最终我会存下一个蓝光的版本作为留念。或许出蓝光版本的时候我又要做幕后制作花絮翻译了。

虽然《印度暴徒》这部电影的票房让人非常失望。我曾经在宣传这部电影上又付出了非常多,但我不会因此而感到后悔,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2019-01
19

打钉

By xrspook @ 16:52:48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晚上我把《摔跤吧!爸爸》和《印度暴徒》的两张签名海报都放到了新买的黑色相框里。相框很便宜,两个加起来才32块钱不到,这是两个A3大小的相框,这么大又这么便宜,质量肯定一般般。正面总的来说还过得去,但问题是背面,尤其是用来挂起来的装置显得非常不靠谱。送的那些挂钉感觉还可以,但是相框上那个用来挂的铁片显然感觉非常柔弱,跟我在宜家家私买的那些相框的那个固定装置的质量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因为那个东西软绵绵,所以我觉得只靠一个根本不足以承受得了根本不算很重的相框。因为一个做不到,所以我也就只能平行打两组钉,但家里没有平衡尺,所以我就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打。最终呢,还是有一点点歪,这是不能避免的。

那些钉,我打在书柜门的木框架上。好长一段时间,我家里都没打过钉,我妈不允许我打钉,但后来,在木柜上打钉或上螺丝变得越来越多。我妈实在管不了我干这个了。现在那两张海报正挂在我床脚上方书柜门的最上处。的确,黑色框显得庄重,但也有点那个的意思。相比于之前我已经挂在衣柜门上的白色相框,那两个黑色相对而言看上去没那么文艺,同时也有点怪怪的感觉。

昨晚的两个相框虽然我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装上去,但现在我还是觉得有点不太稳当。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我去找一些免钉胶回来,贴在相框的边上,然后直接贴在书柜门,这样无论如何都不会掉下来。文艺一点的做法是我用某些东西代替,现在,那是个非常柔弱的相框悬挂铁片,但用什么东西替代那个,暂时我还没想好,估计得去搜索一下。

因为悬挂的钉我打得很高,所以昨晚第一次在那个地方打钉的时候我很痛苦。感觉敲了很多下才终于把钉敲进去,而且还没能做到让钉子和塑料齐平。但当我打到第四组的时候,显然我已经能做得又快又好。因为我已经能把握住那个力度,一开始的时候我在担心书柜门上的玻璃会不会因为震动太大出状况。但到最后一组的时候,我已经完全没有这个忧虑。每一下下锤子都能明显地看到钉子又往木头里钻。所以感觉到第四组的时候,只需几下就就能把东西装好。那个塑料的装置上有三根钉,钉钉角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实际上要把那三个都打到木头里,实际上锤子不应该垂直于那个装置动力,而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打三根钉子。之所以第一组钉我打得那么痛苦,是因为我是垂直用力的,当我打第四组的时候,我知道三根钉子我得在三个不同的倾斜角度用力。这种事情做过一次以后显然我就有经验了。于是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第一次打的时候我打到手酸,进度也很慢,但到第四次到时候情况完全改变。其实如果只要我细心一点,在打钉子之前,先观察一下那个装置再动手,可能前面三组我就不需要走弯路了。从小到大,其实我也没看过别人打过多少钉。我尤其没见过别人打我昨天用来挂相框的那种钉。所以,最后我能在几分钟之内发现规律且掌握技巧,已经算很可以了。

第一次真好玩。

2019-01
12

一样和不一样

By xrspook @ 20:03:53 归类于: 烂日记

昨晚上我花了大概40分钟的时间看了一个非常道采访阿米尔·汗的视频。那个视频的质量很高,因为问的问题都很有水平,所以有些问题米叔的确得花些时间去思考到底要怎么回答。不只是问题很好,做的字幕翻译也非常到位,我很久都没有见过这么过瘾的字幕了。那些字幕我没想过要去吐槽的,不过这其中一个原因是绝大多数时候我没看中文字幕,而只是直接听米叔的英文回答,我完全能听得出来。米叔回答的东西里有一些我是知道的,因为在其他采访里面我已经听过那些答案。但有一些是我之前没见识过的,但是我的答案跟米叔亲自回答的完全一致。每当这个时候,莫名的认同感就会涌上我的心头。大概也正是因为我可以做到这个,所以从前当我翻译米叔的某些东西的时候,我才会有行云流水的感觉,因为只有把我自己当作是当事人,我才能体会出那个感觉。几乎可以这么说,除了《印度往事》的那两个回答以外,其他回答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其实我也不明白,什么时候我会成为了他,也正是因为我知道会这样,所以当我以他的角度回答某些问题的时候,我用我的直觉就好,反正出来的效果都差不多。我不能误导别人,所以当我感受不出来的时候,我会直接跳过,而不会自己编一个故事出来。

《印度暴徒》的中国的票房基本可以说已经尘埃落定。显然,即便那个人是米叔,他的中国的粉丝比所有其他印度演员加起来的还要多,但是,如果只是走偶像路线,如果印度电影的排片时间和排片场次不够好,结果还是会很不如人意。我个人觉得《印度暴徒》这个片子真的没什么问题。虽然我比较喜欢看现实主义的作品,喜欢实际一点的东西,但是偶尔这么疯狂一下也未尝不可。菲兰吉这个角色对米叔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前,他没有演过,之后,他也不会再接到这样的角色。就这个角色本身来说,很爽,但是一部电影不可能就只靠一个角色。这是让我觉得非常矛盾的地方。这部电影我去电影院连续看了三天连续看了三遍,觉得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让我把这部电影以力荐的方式推荐给别人,我又觉得好像没到那个地步。以米叔在中国的粉丝数量计算,如果每个人都像我这样去电影院消费三次,《印度暴徒》的票房不会是现在这个模样。哪怕是每个人都只消费一次,但每次都带一个朋友去看,票房也应该再高一些,但现在之所以只有这样的票房,很大程度我觉得是因为其实米叔的粉丝自己也未必去了电影院观看。因为他的粉丝很多都是年轻的学生,他们在等待各个字幕组的作品发布,然后才下载看。如果连他们自己都不去看,你怎么可能相信他们会推荐别人去电影院?!有些粉丝嚷嚷如果拿不到免费的票,他就不去电影院看了。这个时候,我会冷笑问一句,这还算是粉丝吗?和这些人为伍,我觉得简直就是丢人。米叔是个对他的电影作品非常认真的人,如果你不能认真地对待他的电影作品,这些粉丝我觉得是不合格的。颜值这种东西你粉不了,思想境界的东西你根本不去粉。这些人,我真的很心累。

为《印度暴徒》作出的付出,我自问已经没有遗憾了。

2019-01
3

逆天的中年人

By xrspook @ 18:37:03 归类于: 烂日记

几天前,朋友给我转了一条知乎上的东西,说的是米叔谈男士保养皮肤。结果是米叔根本没有做任何保养,不用保湿的,不用护肤的,用香皂洗头,不喜欢洗脸洗澡之类。老婆给他买的一大堆护肤品,他完全没动过。一开篇他就笑着说,自己看着年轻,完全是基因的作用,是他妈妈把良好的基因传递给他了,但实际上到篇末的时候,他才说出了最重要的原因——因为他心态年轻,一直都觉得自己只是18岁的小鲜肉。

心态年轻这到底是什么鬼呢?看看我自己的经历,有时我也觉得自己是个逆天的存在,因为我快到30岁的时候,别人猜我,还没到拿身份证的年龄。当我已经超过30岁的时候,别人觉得我还只是个初中生。这倒不是因为我使了什么魔法,而是因为我的着装以及我平时干的事的确会让人产生错觉,但只要他们看过我的工作,又或者看过我骂人,绝对会觉得我根本就是一个跟他们有代沟的中年大妈。

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外表逆天呢?我觉得心态年轻这个说法有点飘渺,具体一点就是你一直都在做你少年时做的事。比如有梦想,比如有活力,比如向往自由,也比如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什么都想学,什么都能激发起自己强烈的愿望。我觉得这些是让人一直都保持年轻的法宝。

50多岁的米叔在他的新年愿望里说希望2019年他能学到新东西,对我来说也一样,不过,从来我都没有给自己写下目标,必须得在什么时候学会某个指定的新东西。要掌握什么新东西对我来说是很随意的。比如去年,入手400多块钱的智能尤克里里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尤克里里除了样子像吉他以外,其实跟它更吉他非常不一样。入手这么一个小东西,纯粹是因为我觉得它小,应该很便携。最后,我了两个,贵的那个放家里,便宜的那个丢在单位。很偶然的机会,我入手了尤克里里,然后也欢快了一两个月,之后没有继续是因为篮球占据了我的生活。每周都有两个工作日晚上要去练球。练习占用我的时间,手指受伤了更加是完全让我报废了尤克里里的练习。在手指都弯不了或者直不了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正常按弦呢?就这样,我的尤克里里眨眼就荒废了半年。篮球结束以后,理论上可以重回尤克里里的怀抱,但实际上我却没有。让我觉得有点意外的是,当我再次抱起那把琴,居然我还能按准弦,虽然跟从前轻而易举就能按准的那种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差距,那起码我还可以在完全不看的情况下正常地按弦拨弦,弹唱出那首从前我练的最多的《光辉岁月》。大概如果叫我弹曲子,会马上露馅,因为从前我就并没有把那个掌握得非常完美。但原来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以后,那些已经形成的弹唱条件反射还是会继续存在。

我并不觉得2018年初花费了不少时间在尤克里里上是个浪费,我觉得那挺好玩的。我学会的不只是一个乐器,而是学会了,用那个乐器,去表达我喜欢的曲子。比如前天晚上,我就用尤克里里,谈了《印度暴徒》里费兰吉耍贱时的背景音乐。那首歌不知道为什么在某天我早上起床以后就一直在我脑子里单曲循环,虽然我根本没有任何要勾起的意思。尤克里里成了我的输出途径。几乎没费什么力,我就把那个调调弹出来了。我能弹出来,但你叫我把谱写下来,我却不会。对专业人士来说,这显然不行,但我只是个业余的。对我来说,把我喜欢的曲子表达出来已经很可以了。就娱乐我自己本身来说,这已经很足够。尤克里里给我的快乐大概就在这里。以前表达音乐,我试过用电子琴,试过用牧童笛,现在我用的是尤克丽丽。其实我很想买那种智能电子琴,但我知道买回来以后我一定又会只是把它放在那里。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抑制住自己的欲望。在入手那些昂贵的东西之前,起码我要把乐理学会。

要Excel的VBA,要看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要学乐理知识,也要做点米叔老电影的翻译。这个2019肯定会很丰满。

PS:《印度暴徒》菲兰吉耍贱背景音乐弱鸡鸡尤克里里版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