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
25

沙面小感

By xrspook @ 22:13:43 归类于: 烂日记

连续两个早上我都是不到七点就自然醒了,晚上我大概都是11点多睡觉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不知道,虽然醒来以后我还是不会起床,我还是不会去跑步。早上很早就醒来感觉会让人觉得一天的时间都多了不少。两个晚上相似的是我都做了些梦,那些有时候我自己都分不清是真是假的梦,因为那个东西源于事实,我之所以很早醒来,一定程度是因为我很想把那个付诸实施。做梦的时候想这些东西,也大概只有还是学生的时候才会发生,尤其是临近考试的时候。对我来说,发布一个作品跟考试没什么区别,有时突然之间我会想到某个用词好像不大对劲,于是,我会赶紧去查看到底是不是我料想中的那样。我也很想作品发布了以后什么都不去理,但是这种突然之间的神经质连我自己都无法控制。

今天我跟我妈去了沙面,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去过那个地方,但实际上今天逛了一大圈以后我才觉得我对那个地方可以说几乎不了解。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白天鹅宾馆是非常高大上的东西,但实际上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应该从哪里进。那个大名鼎鼎的绿瓦亭,原来是在那个位置。在沙面上看白鹅潭,原来是那番景象。的确,白天鹅的那条高架桥并没有占用沙面多少地方,但显然,高架桥这样建严重影响了沙面沿岸的风景。而沙面里面的建筑,我直到今天才终于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如果不是路上的人都是现实生活中身边的那些,我会觉得自己时光倒流了。那些西方的建筑,以及茂密的樟树和小叶榕让人觉得时间好像在那里凝固了,唯一的区别只是那些外表看上去还很靠谱的建筑我几乎感觉不到一丝人气了。我妈说其实里面还有人住,但起码,那些建筑临街的外立面除了某些已经被改做商铺的以外,其它的就只是一个建筑,就只是一个死物,没有半点生气。这可能跟今天的天气有关,今天去沙面的时候飘着毛毛雨,我莫名地有了一丝毛骨悚然的感觉。老建筑只是老建筑,纯粹只是用来观看,我觉得这一点都不靠谱。老建筑里有人才会为那个地方带上生气,让建筑活起来,让它真正体现出建筑的价值。或许你会说,故宫颐和园之类不也是只是用来看吗?但是,我觉得我们的沙面跟故宫颐和园不一样。我不知道,很早很早很早以前的沙面是怎么样的,在那些建筑建起来的年代沙面是怎么样的。那大概也是一个比较幽静的地方,因为进入沙面的桥据说都有印度人把守。只有少数人允许进入那个地方,所以那时除了建筑都是对外的以外,可能沙面岛路上的人比现在还少。

我妈经常跟我说她读的小学就在沙面,当时沙面不只有一所小学。她读的那所小学很简陋,学生大部分都是靠珠江生活的人的子女。他们可能是用船运货的,也可能是打鱼的。在我妈的回忆之中,沙面一直是个生机勃勃、很有趣的地方。显然这样的记忆跟我今天看到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于是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领导人说要对老旧社区进行微改造,然后尽量吸引年轻人回到那个地方。因为只有让新鲜血液重新加入,才能让那些老地方重新焕发生机。

2018-02
25

老门牌

By xrspook @ 21:18:09 归类于: 烂日记

今天我本打算去跑步,因为只要完成13K,我这个月百公里的任务就完成了。但今天的时间有点紧,要不要在上午完成,下午的话几率很低。到下午4点多,我还没去干,这就说明今天我不可能做到了。剩下13K的悬念该怎么解决?我可以明天一次性完成,也可以继续拖。到下周三才最终把全部结束。大清早去跑步有多难?从前我觉得那根本不是问题,但现在我觉得那实在太难了,同样犯难的还有我的体重。本打算下午两点多的时候回家,那么在四点之前我还有可能去跑步,但却被我妈叫住不能走,我也就只能在外婆家的附近不断的兜圈。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有机会把外婆家附近我没有走过的地方都走一遍。

已经住在这个区域30年有余,但实际上有些地方我从未去过,还有些地方上一次去大概已经是20年前的事。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新路出现了,所以也就不必走弯弯曲曲上坡下楼梯的老路。是什么让我想起要把这些路都走一遍呢?大概是因为一周前的那一次石围塘之旅。走在那些并排只能走两个人的路上,让我有很不一样的感觉。那些不是城中村,有建得很高的私房握手楼。楼与楼之间有一定距离,虽然那些是平房。但也正因为是平房,所以建起来的时候可能没那么讲究,规划的时候可能没做得完备,又或者建楼的时候谁都可以多建一块出来,于是路到那里就得拐弯。你只能沿着路走,至于路通向哪里不知道。好处是通常那些路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走,不会出现丁字路口,永远都是直角转弯。这些地方的好玩之处在于你经常能看到一些你已经不可能在其它地方看到的东西。比如说经典的门牌,而且有可能是不止一代,而是两代经典的门牌。通常来说,新门牌弄上去的时候,旧门牌就会顺便被拿走。之所以这样,非常有可能因为门牌已经发生改变,比如那条路已经不再叫那条路,路名有了变更,所以门牌号数也发生改变。也正是因为安装新门牌的时候会把旧门牌拿走,所以当你看到新门牌的时候,通常就不用费劲再去找旧门牌了,因为绝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对我这种怀旧的路人甲来说,这是非常好玩的事情,虽然这全凭运气,因为说不准你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而之所以有些地方旧门牌还能被比较密集地找到,大概因为那里早就被遗忘了。如果那一栋是私房,刚换门牌的时候户主并不在,门牌会被更换吗?现在通用的门牌背景是夜光浅蓝色的,即将被更换的新门牌背景是夜光绿色的,另外还有二维码。从前的老门牌是搪瓷的,背景色是深蓝色的。不同时代门牌用的字体不一样,我甚至说不出从前那些门牌用的是什么字体,因为貌似现在我们已经不常用了。

我们无法穿越回到老门牌的那个年代,但房子在、门牌在,有人会记得那里曾经的故事。

2017-02
19

不喜欢摩天大楼

By xrspook @ 19:28:41 归类于: 烂日记

每次睡觉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又再次回到了自己的世界里。那个世界几乎不可能出现第二遍,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说我小时候发烧,如果做梦就会做同一个梦,每一次发烧都一样。所以即便睡觉之前没有发烧,但如果我梦见那个了,起来我就会告诉爸妈我发烧了。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不做那个梦了。如果现在发烧,通常我会辗转睡不着,或者睡得很浅,不会做梦。

从前我的梦故事性比较强,但具体细节都不是很明朗,比如说人物的样貌或者各种环境,都是模糊的、不实在的。近期我发现近期的梦情节性变弱了,有点天马行空的感觉。当然情节也是贯通整个梦的主线,但里面出现的很多东西会比从前丰满了很多。如果说以前的梦就只是寥寥几笔的儿童画,现在的梦就像是仔细勾勒出轮廓,并且填上了颜色的大制作。最让我着迷的是几乎每个梦里出现的建筑都不一样,虽然风格大概可以说出是怎么回事。但是从来没有一次完全一致。我觉得梦里看到的东西很好玩,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也会格外的留意各种建筑,尤其是那种老建筑。有历史、有故事的东西总会让我产生各种的遐想。对我来说,靠着自己的11路车,穿梭在城市之中,尤其是老城区的老建筑之中,会让我感到莫名的满足。那种兴奋感跟在超市里闲逛,全神贯注关注特价的牌子一样让人着迷。

我对那些高楼大厦没有什么好感。而且甚至有点厌恶,因为你远远的就看到那个东西,但却走上好长一段路都没有到达。俗话说:望山跑死马。而且,在高楼大厦CBD中穿行,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那些东西外面全部都是玻璃幕墙,据说,玻璃幕墙自爆的概率是3‰。一栋几十层楼高的建筑我才不信玻璃幕墙没有超过1000块。其中的三块会在一定时间内自曝。那一片区域,高楼大厦有超过五十栋,经常走在那些大街上,得有多大的概率才不中招呢!我不知道那些发达国家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显然这个问题在广州和深圳这些华南地区已经成为了不新的新闻。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某一条说哪个地方的玻璃幕墙爆裂了,从多高的地方坠落下来。好彩的话没有砸到人也没有砸坏什么,不好彩的话,就会砸到路人以及砸到很多停在附近的汽车。汽车你可以说不让它停在路上,它应该停在地下停车场,那么行人呢?也不走在路上吗?我总觉得,现在的豆腐渣工程要比以前多很多,而且最重要的是以前的楼房都不高,砸下来的伤害没那么大,但如果是CBD那种地区玻璃幕墙随便一块砸下来,非常有可能就出人命了。难道说现在就真的那么寸金尺土吗?楼房都全部要建得要深入云层?我对那些东西,没有一点好感。那些摩天大楼,其实有很高的安全隐患,因为消防车根本到达不了某些楼层以上。而且按照现在的豆腐渣工程推论,那些从设计上来说应该可以抵御的风险实际上都不堪一击。

全球化的我们在哪里?到处都是摩天大楼,到处都是玻璃幕墙,到处都是连锁经营的各种店。这样的确可以让我们从一个城市到达另一个城市后,不需要用太多时间适应。我们可以继续入住我们习惯的酒店,吃着我们习惯的食物。但如果所有都一样,到另一个地方去探险,还有意义吗?

2016-09
30

再谈改变

By xrspook @ 8:13:14 归类于: 烂日记

这所谓的台风雨已经下了整整一天多,虽然不算大,就在那里毛毛毛的,一直下个不停。直到今天早上我才发现地终于被下湿了,而且开始积水。总体来说,我觉得我们单位的排水系统还是不错的。有些地方的积水说不准那是设计单位的错还是施工单位的错,反正,某个沙井盖那里,居然旁边某地比沙井盖还要高,所以,应该能进沙井盖的水,没有流进沙井盖,而是在旁边积了一大摊。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因为设计单位是北方人、是河南人,他们那里绝对没有我们这边那么多雨,所以他们没怎么想过该怎么排水。就我所见,他们的排水设计就是南方地区六七十年代的那种,粗放式。试问在南方建房子,在高温高湿地区,而且是在雨量非常多的地方建房子,雨水管会设计在屋子里面吗?你家的房间或客厅会有雨水管通过吗?而且那条雨水管还不是全密封的,是开口的!那根本就不是雨水管,那是老鼠的专用快速通道,不是吗?!

电影《芭萨提的颜色》里有一句话:生活有两种活法,忍受现有的方式,或者负起责任来改变。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都忍耐,但我觉得不应该再默默地挺下去了,为什么要请啊?挺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或者说,我们要去做的那个改变对我们有什么坏处?时代不一样了,我们之前的那代人,崇尚的是“枪打出头鸟”,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要做那个搞特殊的。但事实证明,在现在这个年代,这样已经行不通。如果要变得更好,你必须打破常规,找出一条更好的路。别人都不去干的,为什么你觉得那是对的,你也不去干呢?谈什么集体种主义谈什么奉献,如果连个人的利益都无法保证,何来大局。没有家就没有国。什么放弃小家为大家,前提是大家真的获益了。从前的人的思路是:如果要放弃小家的话,为什么那个人是我?以前我也觉得那个人为什么要是我,但现在我觉得无所谓了,如果真的需要我去做,我会当那个被打的鸟。

有时候改变这事,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糟糕。一直保持的所谓传统,其实也有很多让人烦厌的地方。从赖床到早起,这就是一个改变。虽然不容易,但实际上真做到的时候,绝对对你有益。以前我没想过要改变自己。以前我也没想过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但后来我发现原来改变可以非常美好,所以我迷上了那个。正因为我觉得改变很好,所以,我也希望靠我自己去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做出改变。但显然,跟改变自己不一样,在希望身边的人改变的时候,我做得不够主动。因为我觉得最终做决定的是他们自己,我也就只能做一个引路人而已。有些不对有些可以做的更好的,我会告诉他们,但至于他们去不去做,我没办法控制。也许有一天我有一定的势力威望了,我说的话他们会听,我可以让他们做得更好,他们真的会去做。但我不奢望那一天会在什么时候来临,那或者永远都不会来。但起码,我不会违心地明明知道他们有问题而不提出来。

从历史看来,中国人算是很能忍的一个族群。但其实忍耐真的比改变容易吗?从中国的历史看来,忍无可忍造成的大爆发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喜忧参半。那些什么起义,干的时候很风风火火,甚至把当时的执政者搞下去了,但往后呢?他们就没想过往后,改变以后该怎么去维持?该怎么去把本来不完美的东西变得稍微好一点。他们没考虑过这些,所以战争以后的统治,或者说根本来不及开始统治,就已经被瓦解了。通过战争夺权非常的不容易,但相比往后的长期安稳统治,后者更难。我在说出这段话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是李自成。

明天就国庆了,终于到国庆了。

2016-09
18

之所以不成功

By xrspook @ 22:01:51 归类于: 烂日记

mangal_pandey_the_rising

前晚重温了米叔的《抗暴英雄》,感觉跟第一次看很不同。第一次是在一年前看,准确来说应该2015-06-14。当时我看过的米叔电影并不多,在那之前我只看过《三傻大闹宝莱坞》、《地球上的星星》以及《印度往事》。看《抗暴英雄》是个很偶然的事,因为刚好那个周日打开小米盒子搜索上面有什么阿米尔·汗或者印度的电影,看到《抗暴英雄》,上面还有《幻影车神3》,但后者要付费收看,所以我就看了《抗暴英雄》。小米盒子上的《抗暴英雄》版本是上译国语版,一开始看我就觉得各种不爽,久久不能入戏,好不容易入戏了,又非常容易会出戏,我实在不喜欢国语版本的外国电影。除了《抗暴英雄》其它的米叔电影我看的都是印地语配中文字幕/英文字母/无字幕版本。因为要盯着字幕,所以想出戏没那么容易。(某些无字幕的的确容易出戏)《抗暴英雄》我一直印象不深,这部电影远远没有其它米叔电影那样给我很强烈的存在感。之前我把其归咎为国语配音且删减版,但再次看印地语中文字幕后我觉得并不完全是因为那个。

第一次看《抗暴英雄》之后,我的评价是这样的:可能因为看这部电影版本的问题(估计是上译版),所以我的感觉不怎么强烈,会不会是那些该死的配音让我难以入戏呢?还说那个版本阉割了某些部分?这里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先驱米叔给我的感觉完全和现代片不同。这就是米叔最强大的地方,演什么角色让你觉得就是什么。

第二次看《抗暴英雄》之后,我的评价如下:这是一部负责任的历史片,很好地反映了历史本身。抗争打斗的场面真实,几乎没有印度片常有的夸张开挂,即便是男主角也呈现出不完美的状态。以上是这部电影的优点,但同时也是它失败的原因之一,因为非常忠于历史,历史上的某些东西就是那么憋气不酣畅淋漓,电影没有特意加以美化修饰。我觉得这部电影当年在印度国内票房失败口碑一般的原因是电影过于写实,不符合观众的口味且表达形式流水帐,需要表现的东西很多,但几乎都蜻蜓点水轻轻带过,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多以为要展开的故事但原来点过以后就没有然后了。对印度人来说有些东西他们都知道不必说,他们也不想被大大地点明,但对外国人来说有理解不到的地方。这部电影里少有地有旁白部分,用来表述一些光靠故事开展无法阐述清楚的问题,所以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纪录片。《抗暴英雄》是米叔2005年的电影,是失败之作,但他2006年的《芭萨提的颜色》却是一部非常成功,打动了国内国外无数人的爱国片。同样在讲述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芭萨提的颜色》的表述方式显然比《抗暴英雄》进步了太多。

《抗暴英雄》男主角印度兵觉得贩卖奴隶不好,但他却无能为力;他知道殉妻葬夫不好,但那是印度传统;他知道印度人对猪牛很忌讳,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咬了用猪牛油涂过的弹壳,犯天条应该被剥夺种姓,但他却无法抗争;他曾一时意气用事想带上心爱的妓院姑娘远走高飞,但他却做不到;他不想对自己无辜被迫种植并售卖罂粟的同胞开枪,但他却不得不那样做…… 男主角一开始只是个服从命令忠于上级的印度雇佣兵,但事实却一次又一次告诉他不能再容忍下去了。他要战胜的不只是英国人的统治,他要的自由还包括解开印度一直以来的腐朽习俗束缚,那包括种姓制度及各种传统(买卖奴隶、殉妻葬夫等等),但这一切都是朦胧只有个雏形,他并不确定非得那么做、后果会如何。即便赶走了英国人,他们的国家还可能会继续像从前那样一团糟。男主角的自我牺牲抗争自由是印度人民追求自由的第一枪,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各种不成熟。即便是米叔这神人也难以驾驭这个内心有无数纠结的英雄。不知道看剧本的时候米叔是怎么打算的,这个角色我觉得跟同样挺郁郁不得志的《激情代价》那个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成功的男歌手类似。这个圣诞节即将上映的Dangal里米叔演的那位摔角手角色也会有类似特点。1995年的《激情代价》,2005年的《抗暴英雄》,2016年的Dangal,20年后,米叔真的想清楚该如何演绎这种角色让观众明白动容了吗?不成功不完满时该靠什么赢得欢呼尊重?(怎么这么像今年广东高考看图作文的主题?)

我挺喜欢《抗暴英雄》里米叔的动作戏分,跟一般印度电影不同,这部电影里没用特写也没有慢镜,跟其它镜头一样都是以第三者的方式平拍。无论是在泥地里和英国长官摔跤、在妓院里追打痛恨已久的英国军官,在监狱里被群殴逼迫以一敌四,还是最后时刻跟曾经出生入死的英国长官动刀决一死战,当然也包括各类需要跑跳的动作米叔都完成得很到位,没有给人很假的感觉。但电影里的舞蹈部分米叔的戏份显然让人觉得过于简单,意犹未尽。因为《抗暴英雄》的主角有一头长发和大大的八字胡须,所以即便米叔表情可以神丰富,但在这部电影里却给人略呆板的感觉,但实际上这也是角色的要求,因为那个印度民族英雄就是一直都那么严肃认真。印度电影里的大英雄经常性习惯性可以以一敌百且好发无损,开挂无极限的时候可以秒杀大boss,但《抗暴英雄》没有这种事。即便是主角也会经常会受伤,经常被虐得不轻。打不死也伤不了的那不是人(必定是脑残漫画看多了),正因为我们有血有肉也会痛才时刻提醒着我们生活非常不容易。

如果现在要再拍一次《抗暴英雄》,米叔会怎么处理呢?

PS:OMG,我居然在九一八这天写下这篇爱国电影的观后感!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