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走好
昨晚我在微博上看到个消息,据香港媒体称,金庸先生去世了,享年94岁。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心里非常不好受。虽然,人总是要死,当其他名人死讯出来的时候,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我可能甚至不知道他们是谁,没看过他们的作品,连他们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当然就谈不上伤心。如果你让我给他们默哀,我只是走个形式,肯定不是真心的,但是,对金庸先生,我是确确实实地感到了悲伤难过。我一直觉得,金庸先生应该是我妈那辈的人,大概只有80多岁,但原来,他是我外婆那一辈的人了。
我活了33年,只买过三个人的传记来看,其他人的没看过电子版,更加没买过书。之所以要买他们的传记,是因为我喜欢他们的作品,我想知道创作那些作品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有了解了他们的背景、他们的生活方式,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从购买传记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初中时候的金庸先生,高中时候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然后是工作以后的印度演员阿米尔·汗。马尔克斯已经在几年前去世了,现在金庸也走了,还活得好好的就只剩下米叔。不知道连米叔也走的时候,我会有什么心情。相比马尔克斯的去世,金庸先生的离开让我更难受些。阿米尔·汗走的时候,我会是什么反应呢?他们都不是我的亲人,但因为我曾经花过很多时间去观看或阅读他们的作品,也花了不少时间去了解他们的生涯。一定程度上,我对他们的了解甚至比我对我的家人还要多。虽然我跟我的家人共同生活了30多年,但我们相处的就只有30多年,他们之前的那些故事我并不知道。这三个人我认真仔细阅读过他们传记一遍又一遍,虽然不确定传记那些东西是不是真的,还是有作者杜撰的成分,我已经尽我的努力知道了不少。
金庸先生对我来说是一个让我学会表达自己的老师。小学的时候,我是个非常讨厌阅读的人,但是四年级的夏天,我遇到了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当时香港电视台正在播《笑傲江湖》的连续剧。我开始读小说的时候要比电视剧晚开始,但后来我追赶上电视的进度,甚至超过了。读两三页纸的小故事都会让我感到烦厌,但是《笑傲江湖》每本书都有几百页纸,一整套下来得几本书。是金庸的故事让我战胜了自己对无数多文字的恐惧。读他的作品的过程中,让我领会到了一些很微妙的东西,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述,那个大概是把自己的内心活动表达出来。不知道读了他的作品,能让我的语文成绩提高多少,但起码,作文那个东西不再是我的痛点,而成为了我自然而然就能写出来的东西。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每次路过新华书店,我都会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放的地方。那时我曾梦想以后有钱了,一定把他全套长篇武侠小说都买下来,但至今,我都没有这么做。初中的时候,第一次得到广州市优秀学生奖励的时候,我拿到了200块钱。我拿着那200块钱去了北京路的广州日报书店买下了当时刚刚出版不久的迷你版《鹿鼎记》和《天龙八部》。那时其实我只要再加一点钱,我就可以把一套14部的作品全部买下,但是我却选择了只买这两样。并不是因为我舍不得那些钱,而是因为这两个才是我最深爱的作品。也正是因为这样,那次以后,我再也没有入手金庸先生的作品,但是这不代表我就没看过。一开始的时候,金庸先生的书我们都是从我表哥那里借回来,带回家以后,我看我妈看我爸看,一家人都在看,但跟我比起来,他们两个还远远算不上是金庸迷。后来,我们不再麻烦地向表哥借书,我爸从地摊那里买了几本翻版的金庸全集。我非常讨厌翻版书,那些书字非常小,排版非常挤,而且有错漏。但即便这样,我还是通过那几本翻版书又看了金庸先生的几部武侠长篇作品。初中的时候,我甚至把那几本翻版书借给了我的物理老师。
我不知道别人从害怕写作文到喜欢写作文是怎么转变过来的,但对我来说,金庸先生是把我救出火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