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
3

女王教会我

By xrspook @ 10:15:15 归类于: 烂日记

过年的时候我已经把《新闻女王》偷偷地放到了我妈的电脑上,但直到过年放假之后,我回单位之前才告诉她我这么干又过了。大概半个月后,我妈告诉我,她不怎么喜欢《新闻女王》里面说的那些东西,因为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在勾心斗角,并没有说新闻本身的东西。勾心斗角这本来就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这样。如果你一直只专注于你自己的工作,而且你只是做一些非常基层的工作,跟别人没什么交集,可能你的感觉不会那么深刻。当你的工作不得不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人,你就会意识到最难处理的实际上是人与人,而不是人与事。《新闻女王》把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这件事情表达得非常红果果,基本可以这么说是我看过的所有影视作品里面最直白尖锐的。一方面你会觉得这让人觉得难受,但只要有一些社会经验的人就会明白,这的确是真正的生活,虽然可能影视作品相比于真实有些夸张和放大。

我觉得《新闻女王》让我有比较多感触的是让我明白到一些实在的东西,比如一定程度上教会了我一些哲理。比如无论你多么强大,有些时候你还是得退一步,放别人一马。这种事情当你处于顶峰的时候,你完全不会意识到要有这个必要性,但是当你处在某些低谷的时候,或许你就会有点后悔为什么当初在顶峰的时候没有留给别人一些空间。一直以来我们被教育的基本上都是地全力以赴做到最好,虽然在我的教育里还有那么一条规定,不能通过打压别人提升自己,但是却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自己在竭尽全力的时候,或许还有一些方式可以让别人不输得那么难堪。你赢是显然的,但是别人输也可以有多个表达方式。一定程度上,我觉得这种处理方式叫留有后路。这条后路一直以来我都没有主动给自己留过。《新闻女王》让我意识到,或许我得有这么个预判,我得有这么一手准备。

《新闻女王》另外一个很核心的观点就是,你所看到的新闻,哪怕那都是真实的,但是那不一定就是事件的全部,因为非常有可能那只是反映了真实的其中一部分,以偏概全会影响你的看法。生活中这种事情比比皆是,别人没有说谎,但是没有把所有事实都告诉你,就像我写统计分析的时候,实际上我是有一定目标的。虽然数据和分析没出来之前,我并不确定这个结果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但是当我要细化放大某些事实的时候,我就会把着力点用在某些地方。某些东西经过进一步的挖掘分析以后,会得出某些结论。根据那些挖掘出来的数据,那个结论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挖掘的是另一方面的东西,可能那个结论又会是另外一回事,甚至跟我之前的那个结论是相反。我并没有刻意做这种错误的引导,但有时这种偏颇却是不可避免的。《新闻女皇》之中就说到有些人在故意的制造这种片面的结论,他们为了某些目的不择手段。对我来说,没必要故意干这种违背良心的事,但即便我能捞到某些好处,我的良知也不会允许我这么干。

有时我觉得我妈太幸福了,因为她一整个工作生涯都可以只做专注于她所做的那些事,不需要想考虑别人,也完全不需要“造假”。

2022-05
16

硬是啃完了

By xrspook @ 11:22:06 归类于: 烂日记

硬是强迫自己把自己不喜欢的书看完,这种感觉的确很糟糕。我不同意里面的某些观点,当他们说到某些部分的时候,我主观上不想去理解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或者是我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但我不认同,于是有些时候你会觉得看书的时候,你在跟作者较劲。你甚至恨不得扇他两巴掌。有些时候我会觉得随便他怎么说,反正我不同意,所以书本飞快地一页略过。页数在奔跑,但我根本不知道那说了什么。文字曾经进入过我的眼睛,但是内容却没有在我的脑子里留下任何的痕迹。那种感觉就想当你妈骂你的时候,你左耳进右耳出,她真的骂过,但是你却什么都接收不到。

我到底在说什么呢?我刚刚看完那本著名的跑步著作——《跑步圣经》,我看的是于嘉翻译的版本。这本书的题目如果我有一点点判断的话,我会主动的把这拒之门外,不去接触,但从前的我只是随大流、图新鲜,所以买下电子书。作者老是把跑步这种事情拉高到哲学、拉高到神学的角度,那种做法就让我想起王小波的作品里面谈到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一个学者,但是在他父亲的那个年代,无论他发现了什么,他都要往那个年代最流行的观点上靠,否则的话就非常有可能踩红线。哪怕他父亲发现的实际上是一些很科学的东西。《跑步圣经》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为什么总要把自己所悟到的那些东西跟之前某些人的哲学,又或者是跟神学上面某的某些观点拉扯起来呢。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自己书读的不多,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不需要把自己的感受硬是变成验证别人的某些观点。

我不喜欢这本书,其中一点是我不喜欢他的这种东拉西扯的风格,而另外一个不喜欢是主要发生在书本的前半部。一开始的时候,作者的叙述会让你觉得除了跑步以外,其它运动都不值得一提。另外一个部分,会让你觉得除了运动以外,生活中的其它全部东西都没什么意义。无论是前一个观点还是后一个观点,我都非常不同意,又或者这两点都只是我理解上的偏颇。当作者叙述到运动员有多么的伟大,运动员离生命的真谛有多么的接近的时候,反抗的声音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之所以这样,大概是因为他所认知的运动员跟我所认知的运动员彻底不是一回事。非洲的长跑运动员非常厉害,但他们之所以要长跑,之所以要无视疲倦跑下去,要打败所有人,是因为生活的逼迫。为了要养活家人,为了让家人能生活得更好。他们之所以跑,他们之所以要跑得比别人更好,是因为他们要活下去,这跟寻找什么生命的真谛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一定程度上,这本书只是作者以他的观点去抒发他的看法,并不代表很多人的实际状况。之所以这会成为一本畅销书,成为经典存在,大概是因为读者是跟作者的生活轨迹比较类似,但他们正在迷茫,需要某些指引,让他们低头执行。这样就可以不需要自己动脑筋去建立某个方案,然后验证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情况就像是实验方案已经做好了,你们拿去用就可以。

我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看过一本让我如此边看边叛逆的书了。

我喜欢跑步,但我不喜欢比赛,我不需要通过和别人的竞争获得快感,也不为金钱上又或者是明名誉上的奖励。我喜欢运动,喜欢各种类型的运动。因为那会让我发现更好的自己,不同类型的运动会全方位促进我进步,所以虽然即便我在做这种运动,但当我做回之前那个运动的时候,我会发现自己可以表现得更好。我不为比赛而活,不为成绩而活,成绩越来越好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不强求。因为我的运动广泛,所以即便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只能封闭在某个地方又或者某个区域,我依然可以继续下去,继续发现那个更好的自己。

所以,我不需要跑步鸡汤,更何况,那个鸡汤完全不合我的口味。

2021-06
10

幸好理解错了

By xrspook @ 8:43:48 归类于: 烂日记

什么经济学心理学的东西,通常我都不怎么看。还记得高二的时候我们开始学哲学,我的同桌是一个哲学控,她尤为喜欢《苏菲的世界》,恨不得每次政治课也就是哲学课下课以后就去抓住那个老师讨论各种问题。哲学这个东西的确很厉害,但是我却远远没达到控的程度,要用的时候我自然会用上,但是其它时候我不会去特别纠结于某件对我来说比较飘渺的东西。多年以后,当我看完《苏菲的世界》,我觉得这也太扯淡了吧。为了把那些哲学串起来,居然搞了个如此神奇的故事。所以虽然《苏菲的世界》我终于看完了,但是却好像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某本书看完了通常我不是留下一个总体的梗概,而是记住了里面某些情节,某些对话,又或者给我的某些感受。这些东西往往跟我看书时的那个状态直接相关。比如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看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笑傲江湖》。那是我小学四年级暑假时候开始看的小说。而到了初中的时候,金庸的很多长篇小说我都看完了,但是看到《书剑恩仇录》的时候,我却无论如何都看不下去。因为不知道为何,我内心就是在抵制着那个故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概因为在那之前我已经看过了《鹿鼎记》,《鹿鼎记》之后我又看了好几部,但是《书剑恩仇录》跟《鹿鼎记》一定程度我觉得是两种比较相反的东西,既然我认同前面的,后面的你再叫我坦荡接受,我就觉得比较困难。

前天傍晚,网友突然蹦给了我一句她关于BLF的感受,让我挺震惊的,因为没有任何先兆,他突然就来了这么一句吐槽。无论她吐槽什么,肯定会有她的道理,所以我的第一个感受是有点惊讶,然后才是她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呢?接下来她抛给了我一个叫做“沉没成本”的词。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她估计是有点搞不懂自己为什么从前会这么着迷于这部电视剧了,因为从那现在的观点看来,有些东西是毫无道理没有意义的。当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实际上我是不同意的,因为就像从前的某个笑话。某个人去吃饼,吃到最后一张的时候终于饱了,接下来他就跟别人说,如果早知道最后一张饼能让他吃饱的话,前面那些饼就不用吃了。从前我们是在里面投入过很多时间精力,但之所以这样,难道不是因为你觉得快乐吗?如果你不觉得快乐,你不可能自愿去做那种事。你可以选择看这部电视剧或者那一部,你可以继续深入的去了解与这部电视剧相关的东西,你也可以把时间拿去打游戏。为什么从前你要这么做呢?是因为当时你没有考虑好吗?你当时为什么不考虑呢?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把自己放在交叉路口选择要不要继续做这种事的行为,我觉得比较神奇。沉没成本中有个观点是,其实我们坚持做某事是因为我们被过去绑架了,对过去的损失表示不能接受,所以我们不得不继续干下去,但如果过去那些不是损失而是快乐、幸福和奖励呢?这种也叫绑架吗?如果她告诉我,现在她已经move on了,不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了,我可以理解,因为我也这么干过。但是当她有点否定自己曾经做的决定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我有点不能认同。起码就我自己来说,过去我的确做了很多令人很费解的事情,也正是因为那些事情让我养成了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兴趣,但我一点都不后悔。我损失了吗?的确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是金钱,但是我换回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虽然从某些人的经济学角度看来,我的这些都是无用功。但是人活得快不快乐,有时真的不能用钱去衡量。就好像袁老一样,他一辈子钟情于他的水稻事业,他可以干这么一辈子,难道你觉得他没有在其中没有获得乐趣吗?还是因为他不能接受从前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所以只能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其中呢?痛并快乐着这个词,有些人可能不太理解,但如果你自愿进行过某些让你很酸爽的运动的时候,你就会明白痛带来的那种多肾上腺素的快感。

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候,往往都会自动的把痛苦过滤掉。你可以说我不思悔改,但是我就是那种没时间去后悔,我宁愿继续向前冲的人。

PS:终于又和网友搭上线,幸好上面那一段话是我因为某些东西拼在一起而理解错误。“沉没成本”她只是用来评价BLF里某个角色的选择。

2019-08
7

人各有志

By xrspook @ 9:27:04 归类于: 烂日记

七八十岁的时候还到处奔波。要不就是赚外快,被别人看作专家做各种讲课、经验分享又或者是评审。除了那些事以外,就是不断的往返于医院市场。生了两个孩子,都长大成家了,而且都可以说是事业有成,但每次回到家,只有老伴一个,老伴患有阿茨海默症多年,前几年的症状是行动不便,震颤非常厉害,现在运动方面好一点了,但是却整天疑神疑鬼,我妈说脑子好使但动不了比活动正常脑子坏好。他自己需要奔走医院,也需要为了老伴奔走医院。估计他年轻的时候也没去过那么多市场。家里有佣人,不过那顶多是搞搞卫生或煮个饭。为什么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挺可悲呢?如果我到那个年纪,肯定不会为了那些所谓的工作烦心,同时,我也没有那样的资历是让别人觉得有必要方平我做那种事。我不想做某事的时候,我就会摆出一副高冷的样子。我不会随便应付他们而做某事,而是会直接选择不做。

我经常这么觉得,他们家貌似根本算不上个家。因为我总感觉,他们除了工作就是往医院跑。年轻的时候拼命,即便年纪大了也很拼命,有时我真不知道他们赚回来的钱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他们有钱也有地位。他们会去各地旅游。他们努力赚钱就是为了旅游享受人生吗?或许他们真这么觉得,但显然我不能接受这个。我比较喜欢平淡的快乐,那些不知不觉间的幸福。那有可能是妈妈买了一些水果或者小零食,又或者我在大街上溜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从前我不曾留意到的东西,那有可能是某些建筑物,也有可能是某个事件。

学习、探索未知让我非常快乐。别人工作是为了赚钱,要赚钱就得打动老板,有可能是完美的完成任务,甚至是超额完成任务,但对我来说,其实我不在乎老板喜不喜欢。我只在乎做出来的东西让我自己满意。工作这么多年下来,我已经深深地明白到付出跟收获是不成正比的,如果我一直都只是待在某个体制内的单位的话。所以我已经变得非常擅长自娱自乐了。我的乐趣在于学习。无论是学习某门技术还是某个理论。我已经大概看了半年的印度长篇史诗《摩诃婆罗多》,与其说那是一本故事书,不如说那是一本哲学书。很明显,他们在讲哲学,但是,他们用的又不是《苏菲的世界》的那种方式。《摩诃婆罗多》比《苏菲的世界》厉害多了。因为他把社会生活的全部智慧的法则都融入到一部作品里。如果你只看到里面的无限开挂与奢华,你就必定输了。从前我不会主动去看哲学书,之所以开始看《摩诃婆罗多》,纯粹是因为我觉得我应该去看,然后我才能更好的理解米叔未来的电影。现在趁着有空,我同时在学习具体技术,理论知识以及哲学,这种感觉非常棒。唯一不好的是现在我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体重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我没办法晚上早点睡觉。到睡觉的点的时候,我总感觉灵感迸发,完全止不住。

别人怎么过才快乐我管不着,但起码他们不快乐,需要别人时候别老找我家人啊!

2019-04
14

如果从前不是那样

By xrspook @ 14:22:39 归类于: 烂日记

在看完了第一册《摩诃婆罗多》以后我明白到其实这部印度的长篇史诗之所以让人受益,并不是因为里面的设置有多么的精彩,又或者故事的描述有多么的厉害,而是因为里面所讲述的道理包含了很多哲学。几乎可以这么说,那是一本牛逼加强版的《苏菲的世界》。还记得高中学哲学的时候,老师跟我的同学无数次提起《苏菲的世界》,但实际上跟《摩诃婆罗多》比起来,那只是小巫见大巫,而更重要的是除了一些纯粹哲学的观点以外,《摩诃婆罗多》里面还包含着很多印度道德层面的东西。因为我看的是中文翻译版本,所以那些很羞涩难懂的东西已经通过了比较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中国古代文学里肯定也有很多这些有用的东西,但之所以这难以被消化很大程度是因为但我还是个学生,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的人把原文搬出来让你去理解。但那个时候我们根本不清楚不明白,当然不理解,其实不同朝代的古文理解方式是不一样的。虽然那些字你都认得,但拼起来你就不知道该怎么去体会了,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古文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些比较缥缈的存在。我甚至觉得那比外语还要外语。大概如果有人把中国的古代重要文学以白话的方式演绎出来,那么孩子学习那些东西的时候估计会更有兴趣。现在的幼儿教育经常会融入国学那种东西,但我并不觉得那些穿着汉服摇头晃脑背着古诗词的小朋友真的全部都理解其中的含义。他们只是在音调节奏上模仿,到他们真的学会那个意思并实行拿来主义,那又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起码对我来说,能模仿背诵出那些发音,跟我去理解记忆并运用故事后面的意义完全是两回事。正是因为这样,如果老师布置一个作业,要我们以古文的方式叙述我们身边的一件事的时候,我会无从下手。据说现在的老师的确会布置这样一些作业。应试教育的我们现在看来,当年的我们真的错过了很多。

近期我用Word编辑了一页楷体的汉字,然后以浅灰色打印出来,接着拿钢笔在上面临摹。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小学一年级我们开始学拼音和写汉字的时候用的是铅笔,那是一个多么不靠谱的做法。因为用铅笔写字的时候,你永远都不可能使出真正的力度。如果用的是活动铅笔,那完全是一使劲就会折断的节奏,即便你用的是最普通需要削的那种铅笔,你还是不能使劲。但写钢笔的时候不一样,你可以使劲,你可以通过笔画的停留时间来控制出墨量。写得快和慢,出来的效果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我觉得写钢笔的感觉跟写铅笔和中性笔完全不一样。当然也有一些很厉害的人,无论写什么笔都能写出那个味道,但起码对我来说这些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什么在一开始写字的时候我们必须用铅笔呢?难道就因为写错了可以重来吗?如果当时老师的作业变成用钢笔写,写错了就重新写,直到每次作业里同一个汉字连续写对多少个为结束。当年就因为我们的抄写作业用的是铅笔,但可能因为那个字写的不够好看,我们被家长要求把已经写好的作业一次又一次擦掉重来。这些重来可能最终改作业的时候老师不会察觉,但实际上我们已经走了很多弯路。与其都要写很多很多遍,为什么要多一个擦掉的过程呢?直接再写就好。

我们都错过,但无论已经到达了什么地步,还是可以纠正过来的。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