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
17

与记忆重合

By xrspook @ 7:25:11 归类于: 烂日记

探索一个未知的城市,如果那个地方曾经跟你拥有的记忆会发生某些奇妙的重叠,会有一些很不可思议的效果。小时候每当我发烧,就会做同样的梦。那个梦总少不了掉落悬崖的步骤。在梦里一切都很清晰,但是醒来以后却好像无法非常明确地表达出来。还记得小时候做梦的时候细节都很模糊,可能语言很模糊,也可能某个人的某些细节很模糊,只能大概知道是那样。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东西变得真实起来,于是做梦的时候有时你真说不准那是不是真的只是在做梦。

我好像对建筑的记忆要比对人深刻很多,之所以我会记住某些建筑倒不是因为那有多好的艺术效果,而是因为那东西曾经和人发生某些关系。我是个对艺术一窍不通的人,但是我却对生活烟火气这种东西很是向往,也很怀念。当我到达二线城市,又或者三四线城市的某些老地方的时候,我自然地会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我现在生活的广州很多那些某些东西已经不复存在了。比如说我小时候去的那些百货商店、副食品商店、市场以及我小时候住过的公租房以及妈妈分的宿舍。那些东西在我脑海之中存在,但又无法很清晰地回忆起细节。毕竟记忆这个东西其实不怎么靠谱的,当你回忆起一次以后,下次记起来的已经是经过添油加醋的修正版本。当我还小的时候,摄像机只有电视台的专业人士才拥有,照相机只有在某些非常特殊的场合才会出现。如果当时就有留下影像资料的话,估计现在我要回忆也不需要那么的痛苦。

在二三线城市看到那些跟我童年记忆中类似的东西的时候,我根本控制不住盯着那里看,并且开始想象那里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虽然其实现在我看到的那些东西还是会跟我小时候真正遇到的那些有区别,但起码现在这些东西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不像我记忆中的东西那么飘渺,之所以说飘渺,是因为我记忆中的那些东西很多已经不复存在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家向来不算富裕,而且甚至可以说房间很小,但是我去从来没有羡慕过别人的大房间,希望有一天能住那里。我唯一希望的就只是我的房间要有太阳直射,最好不是西斜的阳光。其它是否南北对流,空间是否够大,我觉得都无所谓。也正是因为这种无所谓,所以当身边的人都买房改善生活又或者进行投资的时候,我完全没有心动。因为我觉得现在挺好,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设置会变得有点不那么便利,比如说插座虽然已经有不少,但我仍然觉得不够多。过去那么多年,我早就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方式,如果你要我作出改变,我反而会觉得为什么要如此多此一举。

我自己的生活是无法改变的,当我看到那些老房子老建筑而且还是有人正在里面居住的时候,我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瞎想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从前或许我也又过过类似的生活,但现在这个年代他们是怎么依然过着那些生活的呢?是因为他们也不太富裕,还是说他们和我类似,并不觉得自己的生活必须得发生改变,觉得自己过得安逸。

2021-07
3

终于找回了我的IG记忆

By xrspook @ 20:44:03 归类于: 烂日记

昨晚终于回家了,我想做的第1件事就是找回自己IG账号上的东西。我实在不记得我的第1台小米手机小米1S青春换机到小米4C的时候有没有在电脑上对手机上的图片进行备份。接着我发现还真的没有,但是在我把小米平板进行三清重装的之前我有把小米平板上面的图片备份下来。幸好的是小米平板和我的小米1S青春使用的那个时候我开启了图片同步功能。其实我也不记得小米平板上面的那些IG图片是同步过去的还是说我手动选择文件夹复制过去的,因为从小米平板上的那个文件夹命名好像不是自动同步的结果,但无论怎样,可以确定的是小米平板上那个叫做Instagram的文件夹里面的东西应该就是我2013年到2014年IG上面的所有图片,而且是原图。但是我却发现那些图片里好像缺失了以后的那些,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记得几天前当我在微博上查找自己相关IG消息的时候里面说到我用小米1S青春的时候有段时间 IG用不了,一开就死机,所以最终可能导致我直接不用那个APP,又或者卸载掉了。但是当我换了个手机,变成了小米4C以后,2015年我又重新开始用起来IG。虽然可能一开始用IG的时候不需要科学手段,但是之后就需要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某个时间点之后,无论是脸书推特还是IG,我都不再更新,即便有更新,也是非常偶尔的事,又或者我是设置了IFTTT自动推送。因为用科学手段上网实在太痛苦了。

当我从第2个小米手机小米4C换到现在我的手机红米Note7的时候,我有把小米4C的照片全部备份到电脑上,而且而且不止备份了一次。不仅仅备份到了电脑上,而且还在网盘也放了。所以在我换机之前,小米4C的东西我肯定是全部都已经拿下了。因为我的红米Note7买得早,当时还没有出PRO的版本,所以只是一个6+64的手机,64GB的内存显然不够,所以我外加了128GB的 TF卡。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要把小米4C上面的图片全部备份到电脑上,然后再进行换机操作,最后再手动把照片放回到现在这台手机的TF卡上。为什么现在我的TF卡上只有十几张IG的照片呢?因为这些估计是我在用小米4C的时候留下的照片,之前在小米1S青春上那些东西并没有在换机的时候拷贝过来。谢天谢地,所以当我把小米1S青春上面的IG文件夹和小米4C当时存下来的IG文件夹里的东西合并,最后组合出来的大概就是从前我IG账号上面的所有资源。为什么我会觉得应该这样就齐了呢?因为当我翻查自己的flickr账号的时候,我发现上面的图片横跨了我用小米1S青春和小米4C时代的照片,对比过之后发现中间没有断层。

所以最后我终于找回了2013-2015年我的IG记忆,一共有109张照片,现在已经全部都上传到了豆瓣相册。这么重要的东西,我肯定也要扔到网盘里备份一下,而且不只是一个网盘。

不能让过去留下遗憾。

PS:好像Instagram一开始就只是Instagram,但后来被脸书收购了,接着,当然呵呵呵……

2021-03
20

老派茶居

By xrspook @ 18:00:02 归类于: 烂日记

走在广州的老城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惊喜会在哪里。可以肯定的是走在广州的老城区,你永远都饿不着。因为街边小巷里总会有各种便宜且好吃的东西。昨天我们跟我妈先去剪了个头发,然后去了观绿路的观绿茶居。在剪头发的之前之后,我们说顺便在城光汇购物广场用一分钱换500毫升的茶派。那个东西是农夫山泉出品的,从配料看来貌似他们用的不是茶粉,而是真正的茶,至于其它味道,用的是浓缩果汁。我换了一瓶柚子绿茶,我妈换了一瓶柠檬红茶。剪完头发出来我感觉还没饿,没有什么想吃的。虽然现在仍然是麦当劳的派日范围内,还可以用4块钱的价格买一个派,但是上个星期一次性连吃两个派之后,我已经对那个东西没兴趣了,而且我们只剩下红豆派没吃,但是现在的麦当劳好像已经都没有红豆派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派日的派就只剩下菠萝派跟香芋派。红豆派这个东西通常是春节特供的,在春节期间一直都有红豆派,而且相对于其它派来说,红豆派的价格要贵一点。单卖的话,其它派是7块钱,红豆派是8块钱,难道因为这个所以在派日的时候,他们直接不把红豆派放出来吗?但是他们的广告里有红豆派啊,这是不是太狗了?

观绿茶居在诗书路跟观绿路之间,离广东省中医院很近。我明明曾经路过那个地方,但却完全没有意识到那个东西有多么的特别。跟广州很多老派高大上的酒楼茶居酒家不一样。观绿茶居做的完全是街坊生意,菜单上的点心最低5元,最高15元。茶居面积很小,1楼只有小小的一片区域,上到2楼,从前茶居人声鼎沸的感觉扑面而来。以前喝茶总会有很多人,桌子摆得很密,一张大桌子可能搭了好几拨人。因为茶居的面积小,而且只是某栋建筑物的一个阁楼,所以回音效应非常强烈。在那个地方,戴着口罩跟坐对面的人说话,也未必能其听清。菜单上的东西很神奇,那些经典的味道甚至连我妈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据说这个茶居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在那些广州老字号都走上高端路线之后,这个市井里的可以说是中低端货色,让人感受到了时光的味道。他们每个点心的分量不多,但是做得很用心,能吃出一些其它地方吃不到的味道。虽然去过一次之后,我妈说不会再去第二次了。那里可以用手机点餐,但是坐在那里用餐,吃的那些点心的时候会让人仿佛有种穿越的感觉。如果他们的地方再大一点,也用手机点餐这种方式而使用从前经典的盖章卡和推车卖点心的方式,估计这个地方一定会成为网红打卡点。不知不觉之中我真的很怀念从前喝茶时候那些推着车来卖点心的时光。有西点的车,也有蒸品的车。还记得小的时候在南园酒家被抢得最快的通常是拉肠的车。车还没推出来,大家就会蜂拥过去,直接把车上的东西扫光。不知道当时外公是怎么把肠粉抢回来的,但是他总能抢到我们想要的那些。在我记忆之中,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肠粉车推过,只记得外公把肠粉带回来。

方便是必然的趋势,但有些时候我们想回味一些情怀的东西。

2020-07
20

普通人的小生活

By xrspook @ 11:24:43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晚上我根据电影的时长,看了一部叫做《肆式青春》的电影。那是一部动画电影,中日合作的。至于合作的是什么部分,我就不知道了,反正画风是日本的。上个星期,我看了《大鱼海棠》,同样是一部动画电影。我个人感觉《肆式青春》比《大鱼海棠》好看,因为没有那些过于纠结的爱情。《肆式青春》反映的更多是现实生活。里面说的远远不止是北上广。那里说的是生活中一些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当我看完电影,要去豆瓣做记录的时候我才发现。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非常低。为什么那些人可以给出这么低的分数呢?从我的角度考虑,第一个故事已经把我看哭了。我承认我的泪点比较低,每到那种话题我就会哭。如果是几年前,大概不会这样,但当我经历过这种事以后。我完全不能自已。之所以有人能打出那么低的分数,肯定是因为他们不曾经历过这种东西。所以他们完全体会不到应有的泪点。看到电影的分数被拉下去以后,我觉得自己被代言了。

《肆式青春》的三个故事我都喜欢。因为那就是我身边普通人的味道。没有非常精密的设计,那更多上是普通人的日记。在广州的那个故事里,基本上广州最著名的建筑物都融到里面去了,尤其是珠江新城的那一片,让我莫名地感到亲切。虽然那一部分说的是粤语,但我觉得那个大概不是广州方式的粤语,那有点香港感觉的,但起码那是纯正的粤语,而不像现在公交车上粤语播报的那种带有口音。会说粤语的这么多,为什么要搞个带口音的来进行语音播报呢?唯一的解释就是挑选人的和审核这条语音信息的人,根本不懂粤语。又或者说,他们不知道纯正的粤语应该是怎样的。在外地人的心目中,粤语大概就那样,发出差不多那个音就可以了,但是对土生土长的人来说,实在太别扭了。开始我以为,只是某条公交车线路,又或者是某个汽车公司的播报是这样。但后来我发现,全部线路用的都是那个带口音的新语音播报。我实在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到底有多少人像我这样已经听出不对劲呢?我明明知道那不对劲,但是我没有进一步采取手段。比如主动反馈到某些部门,虽然它通常没有用,但不管有用没用,这个连尝试都没做过,怎么知道结果呢?大概有很多人也听出了不对劲,但是也跟我一样,心里觉得很别扭,但是却没有主动改变这个事实。当别人的普通话说得很不普通的时候,我们会笑话他们,尤其当某些香港明星普通话很水的时候,经常会被大家当作笑柄。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说普通话的人在香港街头跟本地人说很普通的粤语的时候。明星说话不标准那只是他们自己的事,但一个城市的公交车语音播报带了口音那可是整个城市的是事!当一个城市的曾经的母语逐渐消失到大家都不知道母语应该是怎样的,这个城市的魂算是丢了。

记忆还在那里,但里面的东西再也摸不到了。

2020-06
29

闹市中新建旧回忆

By xrspook @ 18:48:41 归类于: 烂日记

你在写这篇blog之前,我看到一条消息说,太古汇里面建起了一栋老建筑,准确来说不是一栋,是一片。那些东西,不是一个地方的重塑,而是多个老地方的结合。评论里有人说,如果要体验这种东西,去城中村就可以了,但是城中村是不可以的!因为那少的了一种人情味,是那种说粤语的味道,而不是说普通话。那是一种大家没事做,就坐在士多门口,喝啤酒吃花生、聊天的味道,而不是烤串,不是麻辣烫。大概我这么讲,有人会说我正在排外,其实也不是,我只是怀念我童年时的那个味道。在我的梦里,多次出现老建筑的结合体,有可能非常复杂,有可能是各种东西的融合。我不是学建筑的,我没有刻意收集过建筑的照片或者视频资料。我只是把我生命中遇到过的那些建筑组合了一下,因为那些东西现在已经越发少了。

评论里有人说,如果怀念那些东西,不如不把老的东西拆掉,但是,拆掉重来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局,我们为了怀旧而不拆那些东西时有没有考虑过居住在那里的人。他们居住在几个平方的小屋子里,屋子极小还住着几口人,没有独立的厨厕。每到夏天,电力可能不堪重负,所以空调是奢侈,甚至风扇也是。我还记得小的时候。前进路外婆家里,一到夏天,就非常有可能停电。倒不是因为供电局那边不给送电,又或者那个片区电力负荷太大。而是因为,我们那栋楼又或者是我们那层楼烧保险丝了。保险丝烧了重新换上就好,有人曾说不如直接换铜线,那就不会烧了,到那个时候。可就不仅仅是换保险丝了,而是所有人的家都有可能被烧掉,甚至有人会丧命。因为不定时会没电,所以每家每户都有柴油灯这种东西,而且不止一盏,虽然柴油灯通常不需要使用一个晚上。现在回想起来,我仍然搞不懂到底是什么东西导致停电。大家都没有空调,只有风扇,顶多有个电视机,到底是什么导致停电呢?

经历过那些日子的人绝对会举双手赞成旧城改造,而我们那些所谓的情怀,不过是情怀罢了,忍一忍还是可以的,没有了,天也不会塌下来,日子还可以照样过。所以我觉得,在市中心,在最繁华的地方重建一条老街其实很正常。有人说为什么不把广州最精华的建筑用在那里,要知道一个城市的记忆不仅仅是其中最精华的那些东西。当然,历史就是这样,不是最优秀的,大概就不会被传承下来。一个社会的记忆,应该是五颜六色,酸甜苦辣,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的人聚在一起,才形成我们的社会。历史传承下来的东西,通常大家都只对那些皇侯将相有兴趣。的确,只有那些大富大贵之人才能把他们的财产以及成就以各种方式流传下来。现在崇尚个人特色。即便我们不是有钱人,我们也能把属于自己的记忆留下来,哪怕往后没多少人能看到。把记忆留下,更多的我觉得不是为了别人,而是纯粹是因为我们觉得这很有意义,让我们觉得不枉此生。

我很想太古汇看看。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