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永远都不知道
曾几何时我觉得在文字方面爸是万能的!他有很多很多匪夷所思的字典,他用各种各样的载体抄了无数页字典。无论我有什么字不会写他总能马上把某字写出来,如果我还需要进一步的考究他便能从不知哪本字典里把文字及其相关信息找出来。当同学们只能依靠字典的时候我身边有个活字典,这是爸爸最厉害的地方,也是我一直以来觉得他神圣的地方。从小学开始我就明白到除了《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以外原来还有很多很多比枕头还厚,印刷着比火星文更怪异文字的字典词典。
上周,要找个“馥”字,开始在Sogou输入法里看漏眼了没找到,于是我就在嚷嚷那个字到底怎么读(失败,不会五笔的失败!)。爸肯定那个发音是“fù”,然后就开始用《现代汉语词典》在找。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用拼音来查字典我就不用翻前面的音节表了,而是直接翻后面。爸的方法和我一样,但他纯粹在乱翻,从翻的手法我就知道他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一团糟,或许并不是一团糟,但起码在那天的那个情况下不辨东南西北。从前的字典怪人如今在我看来原来还不过如此,我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在他手里仿佛是未知的技巧,又或许那不叫未知,而是因为他从来对技术性的东西不闻不问、置若罔闻。我一直觉得爸是一个学者,但以这样的态度去研究我觉得不行,如果不能吸收先进的东西结合学问一同发展,学者只会被称为“书呆子”。
今天,他叫我帮他找一个叫做《汉字部首表》的东西。他的“证据”来源于广州日报某天的一小段文字(没有日期,没有出处,就是一小纸片,我们可以称之为“剪报”,但以现在xrspook的眼光看来,那个东西的可溯源性很弱,应该规矩地把它粘在某个本子里,写上出处和时间,这是重新检索到该文章的关键信息)。拿“汉字部首表”去请教G老师,我的天,出来的居然是一大堆新闻,而且都是互相抄袭的那种,要找到最初的出处的话还得花很多力度和时间。我要的是那个在2009年5月1日要实行的《汉字部首表》啊!直觉告诉我,那应该是一个标准,一番周折后知道了原来是标准“GF 0011-2009 汉字部首表”(GF,规范!)是一个语言文字标准,同期实施,而且密切相关的还有个叫“GF 0012-2009 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的东西。前者10页,后者237页!可能没有经过压缩,2个PDF的单页都很庞大,1页大概占0.8MB。下载过很多标准,中文的、英文的,连西文、法文的都试过,它们有的是转制,有的是扫描图片,但从来没有试过“占地”那么大的。无奈~~~ 花了接近1个小时,终于把两个加起来近200MB的东西下载了回来,今天是8月的第一天啊,我就被逼使用超过1小时的上网时间了(30小时/月)。下载是个机械的操作,怎么下载,去哪里下载那就是技巧!
爸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在这方面有点小聪明。他总是要找相对稀奇古怪的东西,但我却总能用方法KO掉,因为我沉醉过更莫名其妙的信息。就“汉字部首表”为例吧,如果拿那几个字拿去搜索的话可能找到的大多是新闻,但实际上你是要找相关的标准PDF啊!于是,这里的突破口就是要找到这个经常被砍掉一些东西的标准的标准号信息!那是唯一的,只有在提供精确图书购买或者下载的地方才会出现那些字眼,只在搜索里输入“GF 0011-2009”那些恼人的重复新闻就被过滤掉了,就在前几条信息里,我就找到了下载的链接。如果爸也懂电脑的话,他或许更能体会知识的博大精深,但可惜、无奈的是他连手机使用都拒绝,更不用说熟练准确地使用电脑和互联网了。爸不是独例,在他的同学中很多都似乎对现代科技嗤之以鼻,甚至有不会用手机、不需要用手机为荣的念头。作为一个旁观者,作为一个后辈,我清楚地明白到他们落伍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他们年纪太大了,而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封闭了!在他们的年代里,书是很先进的东西,但现在不一样了,书相对于其它传播介质来说更新速度太慢了,于是大学老师总会说书里写的都是经典,虽然它可能叫做“新技术”但实际上已经是“老技术”了。爸很依赖书,他不能接受新传播方式还是他拒绝接受新世界呢?
爸,他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我知道了这些。什么时候他才知道他的女儿自从2004年6月9日起天天在blog呢?不知道,或许他永远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