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
11

神奇的枕头

By xrspook @ 18:55:00 归类于: 烂日记
– 外·内 –


书名:儿童百科全书[不列颠版]
译者:史明、吕顿、何政安等
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年:1989
ISBN:7-5358-0383-0

九十年代初的一个六一节,我一家三口逛街走到了中山六路的某个书店,妈突发奇想,把一共4卷,加起来12cm厚的《儿童百科全书》当作六一儿童节的礼物,送给了我。于是,“枕头”来到了我家。

到底那4大本东东是什么?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图画和文字!对还没读小学的我来说,那些枕头般厚、石块般重的书简直是个可以把我压死的千斤顶,不是要我读吧?!孩子的我太怕读书了。于是,六一节的礼物就被封存到爸爸的书柜里。那个书柜里面是绿色的,有个玻璃门,玻璃门里面有块绿色的薄布,百科全书就消失在绿色中了……

几年后的一个夏天,爸爸无意开书柜,发现了我的“书”,就把书“还”我了,当时,我很是惊讶,因为我已经忘记了那本原是我的书。那是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还记得客厅里窗拉着薄薄的绿色窗帘,阳光从窗外射进来,绿色的吊扇在缓缓地转着,在阴凉之下,我如饥似渴地翻着那几大本重见天日的礼物。

我随手抓起一本翻到了有很多小朋友的一页,那一页的题目是“博物馆”,第一个故事是“宝库”,讲述的是一群小孩子参观博物馆的故事,在博物馆里,他们看到了宇宙飞船,看到了恐龙化石,也看到了爱斯基摩人的冰屋……伴随着他们的脚步,我也似乎到了博物馆,也看到了很多。如此的经历让我很是激动,我之前可没见过一本书是这么阐述故事的,而且那些故事还发生在外国小朋友的身上。于是我的思绪飘到了好远好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套《儿童百科全书》是不列颠版的!连续好多个小时我都沉浸在好看的图画和有趣的故事中。

和上课用的课本不同,这书有好多好多图画,也不需要我按顺序阅读,我喜欢读哪里就读哪里。和故事书不同,它的一个故事很短,大概只有1、2页,加上大版大版的插图,于是我想像比阅读多很多。太小的孩子想像力还不强,还不能独自把不连续的文字故事和图画联系起来,而当时的我却恰好具备了这种能力,于是,就如开了个时光的窗口一般,我窥见了一个个外国生活场景。

我最喜欢的故事莫过于第二卷“家”里的“摩天大楼”了。在简简单单的4页里,插入了4张很大的图画,那是一幢摩天大楼,一幢可以看清里面的人在做什么的摩天大楼,实在太好玩了,某个晚上,我甚至用铅笔模仿画了幢我想像的摩天大楼。书中摩天大楼的最顶层是个餐厅,接下来的好多层是一般的家庭公寓,摩天大楼的二楼是个游泳场,三到五楼是个购物商场。整个大楼里面有好多好多的人,也有一条迎接主人回来的狗。人们都忙着他们的事,有煮饭的、有搬家的、有会客的、有装修的、有弹琴的、有打电话、有看电视的、有打扫卫生的、有读书的、有一家其乐融融的……你想得到的,你想不到的都有!书是黑白的,无从鉴别出颜色,但我觉得这摩天大楼应该处在金色的傍晚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摩天大楼里家的温暖。我看到了餐厅的光是昏暗的,会客的家里是明亮的,有人浇花那家里贴着米黄色的条文墙纸,打扫的人的家里吸尘器在轰鸣,弹琴那家乐声飞扬,搬家那里女主人正唠唠叨叨地对搬运工指指点点,煮饭的那一家饭菜飘香,购物商场里面的售货员正热心地为客人讲解服务,游泳场里喧闹非凡……在短短的4页纸,我看到了、听到了、闻到到了很多,这是其他书不能给我的奇妙感觉,一下子之间,我也开始幻想自己在摩天大楼里的奇妙生活了。

《儿童百科全书》里什么希奇古怪的都有,从古到今,从童话故事到现代科学它都涵盖了。这“枕头”真的很神奇!它们的厉害之处在于把很平凡的词汇都用很实在的故事展开,百科全书不是字典,它们做的不是给你一个定义“**是**”,《儿童百科全书》通过与故事结合的方式来阐述一个个平凡或高深的词汇。也许那个角度太儿童化,也许太多太多的图画让大人觉得浪费时间,但要记住,它只是“儿童”百科全书,对孩子来说,这真的是一个瑰宝。

如果经济能力允许,希望父母都能为孩子买一套,不过要记住,既然买了书就要陪孩子一起读哦!孩子在你的带领之下一定会获益良多,在高压的工作之后用童心去看这个世界你也会轻松很多。无论你是大人还是小孩,一起翻开这“神奇的枕头”吧!

                                                         支持下xrspook啦→→→
2007-11
9

我的父亲

By xrspook @ 22:04:02 归类于: 烂日记

多老土的一个题目,这不是小学生的作文吗?但要真正写出父亲,小学生只能表面描述,而更多更多,我们将会在小学之后慢慢体会。如果说小学作文《我的父亲》画出的是一个平面的父亲的话,那么要表现一个三维的有血有肉的父亲则需要我们在青年、壮年甚至老年时回忆得出了。

在blog里我极少提到自己的父亲,或者在提到的时候也是在抱怨他。如小学二年级写的单元测验作文《我的父亲》一样,爸向来对我来说不是完美的。不过在很多时候我已经习惯了他的不完美。

妈有2个亲姐妹,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小时候我和困惑,为什么姐姐的丈夫是工程师,妹妹的丈夫也是工程师而我爸只是个普通的工人呢?在当时小小的脑袋里,男的就好像似乎都得当工程师,否则就好像缺少点什么。在青春期的脑袋里,爸爸应该是风趣幽默,敢作敢当,可以配我去做高强度运动的,是个威严的一家之主(很遗憾,一家之主的位置属于妈),但自己的爸爸偏在这里不是强项。不知道以前自己怎么会有如此的父亲幻想,也不知道为什么爸爸总是和我的那些幻想相差那么远……

爸爸就是那么一无是处吗?不,绝对不是!虽然爸爸答应了的事情你可能要等好久才实现,但深入分析一下我这个酷爱文字的父亲,连打电话投诉的时候都要文绉绉的,雷厉风行不是他的作风。但今天突然间,我发现了爸和我很优秀的共同点——坚持不懈。爸对那些可以当枕头的字典的热爱从来没有减少过,至少自我懂事以来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那些字典打交道,研究那些十分深奥的字是他的嗜好。18年,至少我观察到的18年是如此。他的执着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比的,他是我的父亲,有别于别的父亲。我也是个一心一意的人,爱上了某样东西就不会轻易放弃,比如说写blog,至今我已经连续写了3年多了,天天不间断。

也许别人的爸爸能陪他们的孩子们做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而我的爸爸则可以给我很多时间,陪我完成对我来说异常艰难的背书任务。还记得小的时候我最喜欢叫爸爸给我讲古时候的故事,他古时候的故事好像无底洞那么多,虽然现在我大都不记得了,但当时他大概给我讲了很多中国成语、伟人或历史的故事吧。别的同学最羡慕我的就是我任何时候不记得某字怎么写了,都可以问爸爸,爸爸可以在少于50ms的时间内反馈答案。每当我有什么词语不懂了,他都可以对答如流,即便马上答不上,他就会立刻去找他的字典朋友,然后给我个答案。我很幸运,在这些情况下其他孩子大概就只能接收到父亲的一句:“自己查字典。”了。

几个月前当我告诉我的导师我要考他研究生的时候他随口问了我一句:“有和你父母商量吗?”我的回答是:“已经和妈谈得很清楚了。但没有当面跟爸说,但他应该知道了。”“你应该跟你父亲谈谈……”大概2个月前,一个姨妈问我:“有和你爸说过你要考研究生吗?”“他现在应该已经知道了吧。”“但你也要跟他说啊!”直到现在,我出尔反尔地先是考又是不考始终没有告诉爸。我和爸之间好像有堵墙,话题似乎无法开展。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爸只参加了一次家长会,那是因为妈要赶工加班无法请假,其余的家长会都是妈去的。不是因为爸不重视我的学习,而是他一直以他沉默的方式来对待这一切,沉默不语是他的文人作风。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我出生的时候爸已经42岁,于是当我大学毕业的时候爸已经65了,在广州坐车已经可以免费了。如果早点结婚生小孩的话,42岁爸爸得到的就不是女儿而是孙女了。世事向来不完美,在文革动荡的十年,在爸爸师范大学毕业本该分配当老师的倒霉日子……命运本就对爸爸不公,但如今已经无可奈何了。

65岁的爸,60岁的妈,23岁的时候我还能安稳的不工作去没完没了地研究,舒坦地当研究生吗?研究生对我来说是个好事,但对我的良心来说这不是一个好选择。

爸爸,已经不是那个从前的爸爸了,在他身上我已经不能“榨取”更多知识了,很多时候,我反而要给予他科学意识,我是时候应该反过来“滋润”那老头了。原来抚养和赡养可能就在那么刹那间。

2007-11
6

解密食品学院

By xrspook @ 16:24:32 归类于: 烂日记

华农食品学院呆了3年多,认识了不少很牛的老师,在实验室也呆了好长的时光,但对食品学院的秘史却所知无几。首先,自己不是个喜欢八卦的人;其次,身边的人也不八卦那些。但今天。从亦师亦师兄的yukind口中,我们知道了一些。

大四了,才知道那么一点,惭愧啊~~~ 不过知道总比不知道好。

食品学院院楼,我们默认为教三对面,教一旁边的一幢红色6层建筑。但原来,在这幢号称为“新实验大楼”(被编号为25号楼)启用之前,食品学院院楼坐落在大名鼎鼎的华农5号楼。5号楼是什么呢?就是我们饭卡的那个东西,左图是也。很经典的一个建筑,是从前的中山大学、华南农学院留下的。和华工的几个类似建筑筹成个“中”字。5号楼历史悠久,但yunkind一边说一边在奸笑,还要把门关上,制造诡异气氛,说着说着的时候,那个本已关上的门自动打开又自动关上,老师自己的手机突然发生,诡异气氛十分浓厚。

原来呢,在食品学院成立只初,当院楼还设在5号楼的时候,中国经历了如此一个时期,大概在1998-2000年,神州大地卷起了法**的风潮,其中也有不少知识分子加入其中。食品学院就有学生参与,要知道哦,法**在广东地区的总陀主是华工食品学院的某某著名教授(现,人在美国),华农和华工多少也有点兄弟情谊,某些华农的学生也做了个分陀头目。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某些学生中的部分就在食品学院。在讲述过程中,yukind提到了2个如今大名鼎鼎的两位老师——叶老师李老师。他们各自都有个学生误入歧途,上北京了,再也没有回来了。哎~~~~ 人才啊,就这样浪费了!其实两位老师在食品学院名声都很不错,都是公认的好老师,他们都为人和善正直,明辨是非,但却有如此弟子,想必二人当年必定万分郁闷。在那些风雨如晦的日子,食品学院也惹上了几个命案,有好几个学生轻生,长路漫漫,何必自寻短见呢?!大概我们入学的2004年算是食品学院阳光明媚春风得意的年头吧,当年食品学院刚好10岁!

过去的总总让人提起也心酸,就如我们自己的人生一般,学院也经历了很多起伏挫折,明年食品学院就14岁了,好一个青春期,应该朝气蓬勃,一路走好吧,食品学院!!!

2007-10
14

往昔二事

By xrspook @ 16:51:51 归类于: 烂日记

妈昨天说了句:“她(xrspook)小的时候,你别想在放假时在家里找到我们一家。”不太记得我们星期六日都确实去哪里了,但的确有很多很多的星期六晚上我们去了上下九,星期天循例去了外婆家,而在春节的七天里我们则全用里拜年了,五一、十一的七天假期里我们去了亲戚家、公园、白云山什么的。反正,假期里我们没有闲在家里的,于是我喜欢那些可以出去的日子,但前提是爸妈当时还相对年轻,我还是个渴望出去的小孩。而现在,一到放假,大部分时间三人就呆在家里,睡觉的睡觉,玩游戏的玩游戏,看报的看报,放假变得和幽禁没什么区别,因为,她们老了,我一个人不想去挤人,凑那些我一点都没兴趣的热闹。

还记得从前西湖路好大的花街,这是我小时候春节前夕的必备项目,我们的真的会去那里买花啊!还记得有一年,大概是三、四年级的时候,奇多在那里搞促销,买一送一,那是父母第一给我买膨化食品,里面的奇多圈是橙色的中国长城!不是说我之前没有吃过,但他们的确没有给我买过。那时的我根本不需要零花钱,我根本没有买零食的冲动,所以从那时开始父母就可以放心地让我自己保管利士钱,大概被压抑得太厉害,所以我根本不会去乱花钱,如今也是如此。令我心动的从来都只是书,而不会是食物、衣服或装饰。已经好多年没有去逛花街,同龄人或者比我小一点的人有的热衷于参与花市,在那里赚一笔,但我,哎~~~

有时会觉得别人想问题想得太幼稚,太理想化,目光放得太短浅了,有点不屑。或者,他们没错,也许只是我太老成了,所以有时做事会想太多以致畏首畏尾。

人活在世上不能只想眼前,只想自己,于是在无形中我就给自己担子了。

2007-10
13

随谈互联网

By xrspook @ 20:25:34 归类于: 烂日记

互联网,到底是用来干嘛的?

刚开始,我觉得那个世界是用来补充现实生活的,尤其是找回我之前从电视上落下的东西或者补充电视中我所看到的东西,所以,我是从电视剧这个方面开始探索的。电视剧扩展到很多地方,比如说最简单的浏览网页,当人的欲望已经超越了看,而且要把看到的东西保存下来,于是我学到了下载,用任何的方法保存东西。有文字的复制保存,图片的另存为,其它文件正规途径的下载,还有比较高级的需要用嗅探工具下载,还有流体文件的下载……反正呢,胃口是越来越大,所下载的东西所占的位置也越来越大,而且没有一点想删掉的意思。从一个网站,扩展到N个网站,从一种语言扩展到可以勉强认识或者根本一窍不通的几种语言。在发散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所能辐射到的范围有限,于是“搜索”成为了我的基本技能,我的最爱是http://www.google.com(注意:是.com不是.cn哦),很多中国人都偏爱http://www.baidu.com,我则觉得后者在搜索外国资料方面是无能的!“搜索”是个很高的学问,“关键词”很重要,“关键词”的搭配也很重要!看到现在同志们的敲进搜索引擎的居然是一句话,我只能汗,叹一句“大概这是因为发展得太快吧”,若在过去,他们的搜索结果可能是“0”,现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搜索引擎也“聪明”了不少。在上文献检索课上我可200%的认真,很多时候我简直有相逢恨晚得感觉,一些很重要也很基础的技巧居然让我在摸索中成为习惯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不是一个花心的人,我不甘于做事只做半桶水,如果可以的话我要装它90%甚至100%。我不可能是各方面的博士,但我可以是一个小点的专家。

看看现在的互联网,大家都用来干嘛了?聊天、购物、游戏、下载……总的来说就是——娱乐!当网络运行商在担心下载会占去绝大多数的带宽,无论他们以光速增加服务器都无济于事的时候,那么谁告诉我们如果互联网禁止了下载和上传我们还能干什么?http://www.4shared.com是我最爱的网络存储网站,但不久前被和谐了,无语,于是我用了曲线救国的方法继续登陆,速度还行,下载速度超厉害,上传呢,在学校的200AD就无论什么时间都无能为力,在家则好很多,可以上传。一些人以为他们和谐了某些网站就能拯救国际带宽,但人类的智慧是无止境的,那些所谓的障碍总会被人战胜,所以说,你以为你和谐了,但实际上你只是让我们学会了反和谐,于是你就得想办法来反反和谐,那么我们也有人想出反反反和谐,如此不断循环。既然如此的话,那么干嘛要和谐呢?既然和谐不能达到和谐的目标,只是让人把应该走的路程延长,人类为什么还有兜这些圈子呢?大概是因为这样兜圈子社会又可以提供很多属于第三产业的职位吧。这让我想到了人类与害虫的关系,人类总是想方设法把害虫一号杀死,于是研发了厉害得农药,把一批害虫杀死了90%,残余下来的10%却进化为害虫二号,用厉害农药已经对付不了了,于是人类就研发出厉厉害农药把害虫二号消灭,于是90%的二号又应声而倒,但还是有10%演变为适应厉厉害农药的害虫三号,也是如此循环下去,最终结果是人类体内所积累的农药多了,害虫也变得强悍了。这些仿佛正与邪的对决过去进行过,现在进行着,以后也还要继续。

我印象中的互联网就是一张布,社会则是一个染缸,我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很漂亮的花纹,鲜艳漂亮,但如今,图案已经有点抽象,颜色夸张,印象主义了,于是我也不知道说是好还是不好。各花入各眼吧,如果可以选的话,我还是喜欢过去自由、简单的互联网。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