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
23

日结月结

By xrspook @ 10:12:44 归类于: 烂日记

中午的开药很顺利,但在回家的路上,我却收到了一个同事的微信,直接让我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首先她问我分仓统计明细账要不要做到日结。这个称呼比较奇怪,因为统计没有明细账,只有分仓账。如果要明细账,有保管明细账和保管总账。一直以来,统计账无论是总账还是分仓账都是月结。

2009年,当我开始做统计的时候,总公司甚至没有一个标准的统计账版本,统计账到底要怎么做不知道,为什么要做不知道,但别人说要检查就必须得有那个东西。那个时候,我也没想过要做电子账直接打印,因为之前负责做统计的同事从其它单位拿来了账本的封面以及账本的内页。那些内页估计是定制的。当时我对那个一窍不通。之所以要从其它地方找来一些内页,是因为好像市面上没有完全适合统计账的账本。现成的会计账本是的,因为会计账有填写的规范也有规定的样式。我不知道为什么以前的会计需要重抄账本,反正我是帮忙重抄过的。因为现成的统计账本没有,所以也就不能从外面直接买回来。统计的账本应该怎么做呢?没有人告诉我。幸好那个时候,单位的粮食就只有一个品种,虽然仓的数量不少,而不同仓对应的采购批次也不少,但起码能整得明白。当时没有人跟我说日结月结之类的东西。最清楚的当然是日结,所以无论是单仓还是总账,我都是日结的。那一次检查比较大型,所有的账本我都是手工做的。接下来几年,那些一开始要回来的内页已经不够,所以我转而设计自己的表格,但账本上要写什么内容,我依然不知道,所以我依然做的是日结。只要有作业,上面就会有数据。虽然做了电子版,但实际上所有账本我都是手抄的,因为实在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打印出来。

再往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总公司终于有了统一的统计账,虽然内容很简单,但总算有了官方版本。从总公司有统计账的官方版本开始,那个东西就是月结的。到底为什么要日结,为什么要月结,从来没有人给我解释过,我只知道统计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跟统计报表有密切联系,统计报表是月结的。

2016年的时候又出了一个新的统计账版本,跟以前的相比,多了一些内容,填写的时候麻烦了一些,但总的来说我感觉跟统计报表贴近了,统计报表上需要体现的内容,在统计账上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东西。

这几年的各种检查、各种培训里面出现了统计台账、粮油经营台账、粮油经营统计台账。这个三个东西到底是怎么个关系?没有人清楚地给我解释,各人说法都不一样。反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某些教程里面就说,经营台账要日清月结。经营台账是不是就是统计账呢?有没有可能经营台账实际上是统计账跟保管明细账的混合物呢?某些教程里面的确是这么定义的,说这两个账都属于经营台账。统计账是月结的,但是保管明细账是日结的,经营台账需要的是日结,那么把两个结合在一起也大概能实现统计台账的功能。统计台账需要对应的是什么呢?如果它是属于统计账类别的,对应的当然就是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是月结的。那么统计账上的数据能对应上统计报表上面的内容我感觉已经可以了。保管明细账是分仓的,统计账里面也有分仓统计账,当保管明细账的内容跟分仓统计上一致,分仓统计上又跟统计总账一致,那么整个经营台账的链条其实是非常清晰的。我不觉得一个经营性质的粮油企业,比如那些生产大米的或者只是储存销售大米的那些会有保管账这种东西。对他们来说,为什么强制必须有经营台账,是因为那个叫做经营统计台账的东西其实要实现了保管明细账和统计账的功能,所以那个东西必须日结,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对一个储备型的企业,甚至是理论上默认不能进行粮油经营的企业来说,一直以来会计账、统计账和保管账,三账都是相互独立且必须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上面的领导还依然坚决认为,统计账就是统计账,保管账就是保管账,为了不让上面的检查抓到任何的把柄,你就必须给我日清,我不管你做的工作到底是不是在重复。

听到那个消息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生气,第二个感觉是无奈,第三个感觉是彷徨。明明我已经很努力,我已经用尽所有方法把自己解放出来,但为什么那些莫名其妙的人总是要故意制造这些本不应该存在的麻烦呢?

2024-07
22

回忆当年的奥数

By xrspook @ 11:05:35 归类于: 烂日记

这段时间在看电视剧《天才基本法》。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些莫名其妙的亲切感。当看到小学纪光时候的时候,我想起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的那个小男主角。

显然,我一直以来都不是数学天才,但因为小学某个数学老师的引导,我感觉那个时候我对数学是感兴趣的。相比于一般数学课上的内容,好像奥数会有更多巧妙的东西,会更吸引人。如果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跟学习成绩挂钩,我感觉那会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起码小学的时候,我觉得那个东西是愉快的。但是上了初中,尤其是快要到中考的时候,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应意识到那些所谓的开放性思维的题目实际上就是奥数。

小学的时候我读过区里面的奥数班,读了好几年,我记得是四年级开始的,读到了六年级。在我印象之中,一直以来我都是大概差不多应付那些考试。反正父母不会怎么过问,同时也不会跟学校成绩挂钩,但实际不挂钩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你读着读着又不读了,学校的老师是知道的。六年级最后那次考试之前我是用功过的,因为之前那个期中考考出来的成绩实在太糟糕。最后那一次考试之前,在那个班里,我一直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路人甲,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成绩是怎样的,我猜有些时候我甚至是倒数的那个。为什么是倒数,我还要继续去那里呢?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觉得可能半途而废会被别人觉得不好吧。我的一个小学同班同学在奥数也是一个班,所以我俩是同桌。最后那次考试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复习,反正我是很认真的复习了。她跟我说的策略是我完成前面所有基础题,她负责最后那个加分题。最后那次考试,她前面完全是抄我的答案,至于最后的加分题是我抄她的答案还是说我也有思考过我已经不记得了。反正最后出来,我们成绩相同,也就是最后那一次,我拿了个第三名或者是三等奖之类的东西。坐在我们前面的那个人,觉得我们作弊,甚至在考试的时候他就知道我们在作弊,但这个作弊完全不是我想要的。之所以努力复习,是因为我不想最后一次考试也拿个六十几分。我根本没有考虑过最后会拿到什么名次之类。当时我的情况是,我没想过要作弊,但我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别人要我作弊。

那几年的奥数学习让我明白到那个东西跟普通数学书上讲的那些有区别,那东西有非常的强技,的确有些时候会有一些很神奇的效果,但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能用上,比如一些快捷计算。某些应用题的技巧,与其说是技巧,还不如说是默认就有一些套路。对没学过的人来说,尤其是对没有学过的小学生来说,那几乎可以说是无解的。对初中生高中生或者成年人来说,列出不等式就能得到答案,但一般的小学生不会解那些不等式。所以很多人长大了以后才意识到原来当年小学奥数学的那些东西、学的那些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东西在大人的眼里,居然是那么的复杂。

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去读奥数吗?我觉得如果我还遇到那个启发我的数学老师,我还会去读。

2024-07
14

十多年前的随身上网卡

By xrspook @ 9:00:34 归类于: 烂日记

连续聊了好多天的随身WiFi。其实回想起来,很多年以前我就用过,那一次是因为要去河南郑州河南工业大学培训一个月。当时手机还不是智能手机,所以我对笔记本电脑的依赖性很高,当时借了单位的笔记本电脑过去,因为可能要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自己的生活离不开电脑。当时我最重要的兴趣就是当伊甸园字幕站的发布员。简单来说就是把伊甸园新发布的那些字幕转到他们的字幕站上。字幕站是一个用WordPress建起来的东西,我要在那里把附件传上去,然后增加标题,还有标签。工作很简单,又可以说是很机械化的行为,但是一天到晚你就说不准什么时候会有新的字幕出来。除了新的字幕以外,我们也会搬一些旧的字幕到那个地方。所以还是那样,做一些搬运工的操作。去河南之前我就已经担心过那里没有网线怎么办,结果真的不出所料。当时我们在河南工业大学的老校区培训,在那里我们有一个固定教室,但是也有可能被其他学生使用。那个教室记忆之中是没有网线的,或者说那些网线是不能上网的。因为我们的人太多,只有我一个女的,接待楼放不下那么多人,所以就把我放在一个空置的女生宿舍。女生宿舍当然有了网络,但是一个空置的女生宿舍,显而易见是不会有网络。那个培训班里,对上网有需要的人不仅仅是我一个,所以就在其他同事带领之下,我在学校外面买了一个USB式的上网卡。那是华为的设备,用的是中国电信的卡。我已经不记得多少钱了,我也不记得到底是计时还是计流量的了。反正那个东西在那一个月里就拯救了我。回来了以后我才发现,原来那个USB设备除了有插电信sim卡的地方,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差插TF卡,于是有段时间我把那个东西作为了TF卡的读卡器。现在那个玩意还在我的抽屉里,看上去还很新。有时我也会把TF卡放进去读,但是那个读取效率和反应远远不如一般的读卡器。所以那个东西放在抽屉里,只是一个留念。当时那个电信的上网卡算是一个物联网卡吗?当时的卡不需要实名。我们是随便在一个学校外面的小店买的。之所以是同事带我去买,首先我不知道去哪里买,其次我不知道买什么卡,第三是因为他们好几个人已经买了,所以跟那家店已经谈好了优惠价格。当时把那个设备插在电脑上就能连上互联网,网速如何我已经不记得了,是快是慢我没有印象,但我记得好像那一年的GA大结局,两集连播的GA,我就是通过那个上网卡下载回来的。既然可以用来下载那种东西,我估计网络也是不会差得很离谱。

那是2010年的事情,基本上大家上网都是靠插网线。河南工业大学老校区在市中心。不是说北联通南电信吗?所以为什么当年我们不选择联通的上网卡呢?

想不到十几年之后,我又需要上网卡这种东西,当时是因为没得选,现在是因为移动的流量非常昂贵。其它运营商的大流量卡又有很多之前我意想不到的坑,所以我做了这么一个决定,随便买了一个上网卡,用上了一个最便宜的月套餐。

2024-06
24

偶遇岭南园林的泰斗

By xrspook @ 16:40:25 归类于: 烂日记

昨天说到我跟我妈去了东莞可园,遇到的某些东西让我觉得挺惊喜,其中一个就是现在的可园扩大了面积,出现了好几个湖,我不知道那些湖是不是连通的,还是说直接分开。在我印象之中,之前去的时候,那里没有湖。挖些湖不算太难,只要你有地方,总能挖出来。广州好几个公园里的湖都是人工湖,都是挖出来的。从历史资料看来,以前的可园是有湖的,但是可能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湖被侵占了、被填上了,用作其它用途了。可园的湖里面有大鲤鱼,也有很多其它各种各样的鱼。每个湖里面都好像放了一对黑天鹅。除了黑天鹅以外,还有白色的鸭子,好像也有狮头鹅。其它景区的鱼听到人声就会涌过去,余荫山房的鱼尤为夸张。之所以这么厉害,是因为水面离堤岸很接近,那些鱼游过来直接就把口张开向上,非常夸张。清晖园里的鱼也一样。相对而言,可园的鱼也会游过来,但是不会反应那么热烈,显然它们也是被常常被过度喂食的,因为鲤鱼真的很胖,但就鱼的密度来说,可园算是很克制了。古建筑区我没有看到卖鱼粮的地方,但是可园博物馆的入口有卖鱼粮的摊子,5块钱两包鱼粮,简直把我惊呆了,哪有那么便宜的鱼粮,哪怕是广州的一个不知名的公园,鱼粮估计也要5块钱一包,如果到了知名的景区,10块钱一包也是完全正常的。可园博物馆官方卖鱼粮5块钱两包实在让我太震惊。我跟我妈转了一大圈离开,又绕回可园古建筑区收费处外面的门口的时候,那个小店的价格更加把我们惊呆,2块钱一包,5块钱三包。难怪可园博物馆里5块钱两包也几乎没有人光顾。当然了,我说的那个很便宜的价格,是可园外面的某个小士多。

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都没有把自己称作博物馆,为什么可园的票上写的是可园博物馆呢?因为除了古建筑区以外,他们真在那一片地的附近建了一个博物馆。那个博物馆里,我第一次听说建筑设计师莫伯治。进而发现,原来他是岭南建筑的泰斗级人物。几乎可以这么说,广州近代的很多著名建筑,都出自他之手,比如广州著名的园林酒家泮溪、北园和南园。我从小就听说这些园林酒家,我去得最多的那个是南园。因为外婆家离南园很近,几百米就到了。小时候的我觉得其它喝茶的地方都太低端,我只喜欢南园,但是跟广州酒家的相比,南园又没到那个级别,但就海珠区那一边的各大酒家酒楼来说,南园我觉得是最特别的,也是我最常去的。之所以觉得特别,是因为它里面的风格跟其它的酒家酒楼完全不一样,那是一个园林酒家,古色古香,小桥流水,很多假石山。你甚至可以踩着石头过一条小溪,当然你也可以安全地走石板桥。我小的时候,南园酒家里还有猴子和孔雀,但是后来这些动物都没有了,只剩下各个湖里各个溪里的鲤鱼。南园酒家有林中林跟园中园,现在的这两个部分跟我小时候记忆中的样子已经有点不一样了,因为几年前南园进行了新升级改造。我小时候最经常去的是2楼的大厅,要去那个大厅,首先要上楼,然后穿过一条走廊,那里面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满洲窗,有些很大区域不是用来做生意的,那里放了一些红木的家私让人觉得很雅致,如果是现在的商家,绝对不会浪费那些空间,但我印象之中的南园就是这样,与其说那是一个吃饭的地方,不如说我们到了某个古建筑里游玩兼天饱肚子。从满洲窗望出去,南园的每个角落看到的风景都不一样。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南园原来是1962年才建起来的。南园的设计者就是莫伯治。莫伯治是东莞麻涌人,毕业于中山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以前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广州的这些著名园林酒家到底是什么时候建好的,到底是谁设计的,当我知道这些以后,我真的由衷佩服。现在,每当说起著名建筑,通常你会听到华南理工大学的何镜堂团队。莫伯治他不仅仅设计了园林酒家,白天鹅宾馆、白云宾馆、白云山庄旅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麓湖路的广州艺术博物馆都是他设计的。这些建筑都很有名。我从小就见到了,但是我却不知道原来它们都出自东莞的设计师。神一般人物,我们一直都生活在他的作品周围,为什么我从来没听说过这号人物,我妈也没有听说过?为什么居然会这样?

可园博物馆也是莫伯治设计的,博物馆里面有一个展厅,专门介绍莫伯治,另外两个展厅也是跟岭南建筑有关的。在这些展厅里面,我第一次看到了广州竹筒屋的平面图。高中的时候,我们的那个研究小组做的是西关建筑的研究。在文献资料里,我们就听说过竹筒屋,但只是看到过文字上竹筒屋的描述,我们没有进去过,也没有看到过平面图,所以其实当时我想象不出那到底是怎么一个状态,这一次我终于看到了平面图,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竹筒屋要称之为竹筒屋。

广州的城市规划展览中心里有非常多关于广州建筑的各种资料。在里面你能多次看到何镜堂的名字,我跟我妈去过那个展览中心,但我们好像在里面就没有看到过莫伯治的名字。如果莫伯治不是东莞人,如果他是广州人,估计那个展览中心里面用很大一片区域介绍他的个人生平及相关作品。

莫伯治为广州留下了很多重要的建筑,但为什么广州却几乎把他“隐身”了呢?可园给我和我妈最大的惊喜是让我们认识了莫伯治。

2024-06
23

打卡东莞可园

By xrspook @ 8:57:11 归类于: 烂日记

在连绵的雨水终于收住了第1个周末,我跟我妈去了广东四大名园的最后一个打卡点——东莞可园。东莞可园,在我工作后不久,其实我就已经去过了,那是一次单位组织的活动,在我的印象之中,东莞可园很小。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东莞可园的那个建筑,可以爬楼梯向上。至于有多少层我不记得了,反正是可以上到2楼或以上。另外一个印象是那里停车比较麻烦,因为把我们载过去的是旅游大巴,因为停车很麻烦,所以车不能停在那里,司机只能兜到别的地方去。我们告诉他参观结束了以后,他在不知道从哪个地方把车开回来,在我印象中,我们在可园参观的时间很短。因为地方小,也没什么地方可以去的。

这一次之前,当我又搜索东莞可园时发现可园的面积大了很多,分为了两个区域,一个是古建筑区,一个是可园博物馆。新区和旧区之间还隔了个湖。新区的面积是古建筑区的几倍那么大(含湖的面积)。我没有把握东莞可园到底有什么可看,但是作为最后一个打卡点,非去不可在博物馆佛莞城际开通之前,我想过走城际的路线去打卡,结果发现城际到了周末可能会人满为患,直接从广州站到东莞,非常不切实际,其次就是从西平西地铁站出来以后要到可园也要起码30分钟的公交车。所以我放弃了这条路线,周六我跟我妈走的那条路线是地铁5号线转地铁13号线,在白江站出来以后,搭乘莞75。莞75的其中一个站点就是可园。那个站点就是在可园古建筑区门口附近。

相比于多年以前我去了可园,现在的可园更漂亮了,最重要的是人不多。参观的时候人多不多会直接影响参观感受。我们第1个去的是佛山梁园,去了不止一次,我很小的时候去了一次,近几年又去了一次。第2个去了是广州番禺的余荫山房。第3个去的是顺德的清晖园。前三个对比清晖园给我跟我妈的感受最糟糕的是清晖园,因为里面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能实行预约,能限制人流,大概就不会造成那个那么糟糕的结果。余荫山房的人也不少,但是余荫山房很大,估计广州市又或者是番禺区在那里投了非常多的钱。那里很漂亮,给我的感觉是非常高档、金光闪闪,到处都是名贵的东西。佛山的梁园,给人一种房里有房,房里继续还有房的感觉,那些房里可以进行很多各种各样的展览。在我印象之中,我好像在里面看过佛山的陶瓷展览。相比于我几年去过的那个可园,现在的可园修缮得更好了。因为人少,所以首先给我们的感觉是不会被人推着走,也不会拥挤不堪,可以慢慢地看我们想看的东西。让我觉得最搞不懂的是可园的古建筑区里面会出现很多个三角形的区域。为什么要制造三角形的区域呢?有些地方你觉得应该没有路了,但那依然还有路,依然会通向一个很小的房间,那个房间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在古建筑区里,没有太多的说明。比如在某个小房间里面就出现了一个木制鼓风机,在我的印象之中那个东西是用来把已经碾过的稻谷分离糙米和稻壳,但是为什么要在可园的某个小房间里面放一个那样的东西呢,而且那个东西还处在比较中心的区域。后来当我们游览新区的可园博物馆的时候,终于找到了鼓风机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的原因。

一开始我没有在可园上放太多的期望,但实际上这趟可园之旅却给了我们很多料想不到的惊喜。至于惊喜在哪里,下回分解。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