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
24

真正的学习

By xrspook @ 15:58:00 归类于: 烂日记

还记得读书的时候,我对概率的题目还算挺喜欢,相比于那些需要漫长计算的代数来说,概率算是比较人性化了。还记得大二的时候,我们是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一起上,同一个老师,一个星期有两次课,一次上线性代数,另外一次上概率论。我觉得概率论比线性代数简单太多了,因为线性代数总有很多很多的计算,相比之下概率论没那么郁闷。之所以记得概率论是在大二学的,首先是因为我记得因为羽毛球的训练,我把头磕破,是大二的事,因为我居然还来得及赶去上线性代数的课。因为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是一起的,所以那时我只能在读大二。

高中的时候我们也学过概率,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无论是大学还是高中,之所以要学概率,纯粹是因为课程上有那么个要求,而我们又必须要掌握,虽然从原理到实际应用,当时我都算是记住了,也会用了,考试的时候能拿到分数,但实际上我并没有把那个东西往心里去。因为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慢慢琢磨透技巧背后的各种原因。当时我从来没想过如果是让我去解答那个问题,该怎么去做。从一开始,我就不是从自己的感官出发的,而是只是套用他们丢过来的那些工具。我觉得缺少了这种最根本的感知,让我整个学生生涯很多时候都很痛苦。我觉得老师应该教会学生用已知的知识去感知体会未知的世界。这才是学会学习,这才是终生有益的。但有些老师却只会把工具丢给你,然后我叫你死记硬背所有。无论那些公式是最原始的那个,还是推导出来的东西,一律都要记住。我一直觉得,最根本的那个东西记住了,其它东西就可以自动演算出来。所以其实接下来那一大堆符号的组合未必要一定都默写出来倒背如流。他们自己有神一般的记忆力,觉得这样做快捷省事,但他们却没考虑过不是人人都有神一般的记忆力。作为某一门功课的老师,他关注的只是他教的那门的东西,但对学生来说,我们需要死记硬背、需要灵活运用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根本还没来得及把它们进行分类组合记忆,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测验考试。的确在测试里我能拿到分数,但实际上那只是一个暂时性的东西,实际上因为没有真正进入我的心,所以在往后的日子里,当然不会被留存下来。

直到高中,我们的政治课才开始教哲学。那是一门很高端的学问。用那个东西几乎可以解释全世界的所有。但解释是一回事,当到达某个处境的时候,要解决问题需要调用知识又是另外一回事。生活中的很多我们并不需要提升到哲学的境界,也不需要提炼出什么公式原理,但其中的经验窍门却能方便我们很多,而且不仅仅在某件事上,而是可以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哲学家、科学家等高端人士。

有空的时候,去思考一下生活,而不是纯粹套用书本上老师教给你,或者填鸭式灌输给你的那些工具,其实也是挺有趣的。尤其当你推断出高端人士的那些经验结果,更加会感到莫名的惊喜。

2019-06
25

VBA入门毕业

By xrspook @ 9:50:42 归类于: 烂日记

做天我把《别怕,Excel VBA其实很简单》看完了。感觉居然是原来这就结束了,但实际上,我好像有些东西还没掌握,所以我估计要把那本书再看一遍。虽然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是一边看一边写。因为那些公式术语之类的,必须记下来,然后才有后面的运用。但虽然自感我已经写了很多,但是有可能因为看书太断断续续,所以实际上有些东西我还是没有记住。把书看到最后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在跟Excel数据库玩游戏的时候利用好数组非常重要。那本书最后那个例子是在1万个单元格里面输入1万个数字。原理很简单,实现方式很直白,但是用数组的方式录入比用常规的单元格录入效率相差一大截。数组录入的速度是常规方式的20倍,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估算,但显然,两种方式的效率差别很大。反观我自己写的那些脚本,我完全没有考虑过用数组。因为我没想过可以怎么使用数组。使用数组意味着你必须对界限这种东西非常清楚,但其实在不用数组的时候,我也是需要明确界限。如果我使用了数组,或许可以把之前需要用一两秒才运行出来的脚本进化为电光火石眨眼间之内结束战斗。

的确,昨天看到那个对比以后,我回去审视自己的脚本,但暂时来说,我还没想到可以怎么用数据去写。所以,我要把那本书讲到有关数组的地方再读一读。

写了这么久的VBA,但是每当要我准确地说出单元格位置的时候,我总要思考半天。因为用Range和Cell的时候,二者的坐标轴顺序刚好是相反的。那两个经常把我搞糊涂,所以当数组也插一脚的时候,我就更迷糊了,这三者的关系我必须搞清楚。这是做其它一切的基础。

还记得当年学C语言的时候,数组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难点,貌似我一直都没有怎么想通透那个东西。在Excel里,有时最简单的一维数组可能就够了,通常来说二维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说不准什么时候需要用到更多的维度。当年之所以把我搞迷糊,是因为那些维度总是让我摸不着边。我觉得三维已经是我的极限,更多的维度该如何表达我小小的脑袋思考不出来。现在我觉得其实我根本不用想象出具体的空间结构是如何的,我明白那种层次的关系也就可以了。

Excel这东西无非是玩好几个,文件夹基本上已经算是最大的范围,接下来是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以及单元格里面的具体东西,Excel就是控制好这些东西。VBA之所以牛逼,是因为它可以把很多重复性的东西批量完成,但是你要把命令写到位,那个软件才会以你设想的方式运行,并得出你想要的结果。玩好这个东西是为了我们以后做具体事情的时候不必那么埋头苦干地重复劳动。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理清我们干那件事所需要的全部逻辑。就像一个高级技术人员,他或许不需要做一些非常实际的工作,但那些最基层的实际工作,他必须全部都吃透明白。

现在我才刚入门而已,从入门到基本上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更加不用说往后更高层次的灵活运用了。

2019-05
20

唯一

By xrspook @ 11:11:25 归类于: 烂日记

当人渐渐老去的时候,从前一切感觉正常的东西都会变得不对劲,而这种事情自己或许会感觉不到。但对别人来说这却是很不同寻常的。有些时候我觉得自己会有点活在记忆里,因为当我还小的时候,我的长辈全部都在当打之年,精力充沛,家庭管理得井然有序。虽然那个时候会被学习考试之类的东西折磨,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家人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即便是平淡无奇的生活也过得很舒服。当你亲看着身边的人经历年老以及死亡以后,人生会变得非常不一样。年老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看着别人年老和看着自己的家人年老感觉是不一样的。年老和死亡这种事避无可避,在你没亲眼见过之前,你不会懂得害怕或者敬畏。当你真正尝试过以后,你才会更加懂得什么是珍惜。于是这又回到了一开始的话题那里,有时我不得不活在记忆里。

很多东西人类都可以靠想象干出来,但即便你读过再多的书,看过再多的电视剧或者电影,见过听过非常多类似的事情,但很多东西只有当你真正经历过以后,你才会突然间像开窍了一样,突然懂得。大概这就是经验的力量。这东西祈求不回来,也无法通过金钱或者权力进行交换。为什么有些演员能演出那个感觉?为什么他们能表达出那种感觉?那些演员通常都已经有一定岁数,而不是初出茅庐的小鲜肉。做一些自己一直在做的事相对容易,但要演出不同的风格,那可不是简单事。有些东西通过知识或者智商可以挽救,但有些东西、那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显然从教科书上是学不回来的。这种事你不可能全部都经历过,所以很多时候有经验的演员其实非常擅长观察与学习。那种技能就像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融到血液里的一样。甚至他们不会觉得自己已经在调用那个能力,那只条件反射。有些人演100个角色能有100种味道,但有些人演100个角色全部都只是一个模式而已,于是你甚至怀疑那是不是各种续集。

我不是演员,我不需要演100个角色,我只需要演好我自己。当我还只是小孩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模样,同样不知道到底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往后我渐渐明白到,自己这个角色并不需要刻意塑造或模仿些什么,那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如果你内心是喜欢的,冥冥之中你就会向那个方向靠拢。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你不需要定义你自己,你说不准,别人也看不准,但这个准不准其实无所谓。定义这种东西我觉得必须得一段时间以后回头看才有意思,如果一开始就定死了,只是一直都跟着条框走,多没意思。喜欢某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可能根本不需要理由,否则怎么解释那些一见钟情;但如果讨厌某些东西的时候我们总有无数吐槽点。那是因为之所以讨厌肯定是那个人或者那件事的某些部分冒犯了你。如果人不能敞开心胸怀,总是以判断讨厌的标准去判断喜欢,那么人生本该有的很多意外惊喜就会被忽略浪费掉。

我不演100个角色,我甚至不演网络上和网络下两个形象,我只做一个xrspook,唯一的xrspook。

2019-01
3

逆天的中年人

By xrspook @ 18:37:03 归类于: 烂日记

几天前,朋友给我转了一条知乎上的东西,说的是米叔谈男士保养皮肤。结果是米叔根本没有做任何保养,不用保湿的,不用护肤的,用香皂洗头,不喜欢洗脸洗澡之类。老婆给他买的一大堆护肤品,他完全没动过。一开篇他就笑着说,自己看着年轻,完全是基因的作用,是他妈妈把良好的基因传递给他了,但实际上到篇末的时候,他才说出了最重要的原因——因为他心态年轻,一直都觉得自己只是18岁的小鲜肉。

心态年轻这到底是什么鬼呢?看看我自己的经历,有时我也觉得自己是个逆天的存在,因为我快到30岁的时候,别人猜我,还没到拿身份证的年龄。当我已经超过30岁的时候,别人觉得我还只是个初中生。这倒不是因为我使了什么魔法,而是因为我的着装以及我平时干的事的确会让人产生错觉,但只要他们看过我的工作,又或者看过我骂人,绝对会觉得我根本就是一个跟他们有代沟的中年大妈。

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外表逆天呢?我觉得心态年轻这个说法有点飘渺,具体一点就是你一直都在做你少年时做的事。比如有梦想,比如有活力,比如向往自由,也比如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什么都想学,什么都能激发起自己强烈的愿望。我觉得这些是让人一直都保持年轻的法宝。

50多岁的米叔在他的新年愿望里说希望2019年他能学到新东西,对我来说也一样,不过,从来我都没有给自己写下目标,必须得在什么时候学会某个指定的新东西。要掌握什么新东西对我来说是很随意的。比如去年,入手400多块钱的智能尤克里里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尤克里里除了样子像吉他以外,其实跟它更吉他非常不一样。入手这么一个小东西,纯粹是因为我觉得它小,应该很便携。最后,我了两个,贵的那个放家里,便宜的那个丢在单位。很偶然的机会,我入手了尤克里里,然后也欢快了一两个月,之后没有继续是因为篮球占据了我的生活。每周都有两个工作日晚上要去练球。练习占用我的时间,手指受伤了更加是完全让我报废了尤克里里的练习。在手指都弯不了或者直不了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正常按弦呢?就这样,我的尤克里里眨眼就荒废了半年。篮球结束以后,理论上可以重回尤克里里的怀抱,但实际上我却没有。让我觉得有点意外的是,当我再次抱起那把琴,居然我还能按准弦,虽然跟从前轻而易举就能按准的那种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差距,那起码我还可以在完全不看的情况下正常地按弦拨弦,弹唱出那首从前我练的最多的《光辉岁月》。大概如果叫我弹曲子,会马上露馅,因为从前我就并没有把那个掌握得非常完美。但原来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以后,那些已经形成的弹唱条件反射还是会继续存在。

我并不觉得2018年初花费了不少时间在尤克里里上是个浪费,我觉得那挺好玩的。我学会的不只是一个乐器,而是学会了,用那个乐器,去表达我喜欢的曲子。比如前天晚上,我就用尤克里里,谈了《印度暴徒》里费兰吉耍贱时的背景音乐。那首歌不知道为什么在某天我早上起床以后就一直在我脑子里单曲循环,虽然我根本没有任何要勾起的意思。尤克里里成了我的输出途径。几乎没费什么力,我就把那个调调弹出来了。我能弹出来,但你叫我把谱写下来,我却不会。对专业人士来说,这显然不行,但我只是个业余的。对我来说,把我喜欢的曲子表达出来已经很可以了。就娱乐我自己本身来说,这已经很足够。尤克里里给我的快乐大概就在这里。以前表达音乐,我试过用电子琴,试过用牧童笛,现在我用的是尤克丽丽。其实我很想买那种智能电子琴,但我知道买回来以后我一定又会只是把它放在那里。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抑制住自己的欲望。在入手那些昂贵的东西之前,起码我要把乐理学会。

要Excel的VBA,要看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要学乐理知识,也要做点米叔老电影的翻译。这个2019肯定会很丰满。

PS:《印度暴徒》菲兰吉耍贱背景音乐弱鸡鸡尤克里里版

2018-07
7

奇怪的存在

By xrspook @ 17:06:52 归类于: 烂日记

到底xrspook是一个什么神奇存在?这个人好像什么都懂,于是你完全猜不到,她到底最专业的东西是什么。因为无论是你们很熟悉的,还是你们完全没接触过的,她居然都会。但其实她会的东西是有一定范围的。一个东西上下游的相关的,通常只要到达一定程度,她都可以上手,但完全不相干的东西,她可能完全没接触过,所以那会是一片空白,但只要是她接触过的东西,附近的区域都是她的认知范围。而那些认知范围也说不准到底有什么规律,因为她是个思维很跳跃的人。如果要有一种Excel图表去描述她的话,估计得用散点图,在坐标轴上,你可能看到,一堆一堆的散点,其间可能没有任何的关联。我就是这么一个奇葩的存在。

从类型上来说,的确某些东西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我觉得在掌握它们的过程,其实套路都差不多。一定程度上,我觉得我已经掌握了一种,学习所有东西的哲学,或者那称不上是哲学,是我个人的一些法则吧。首先,你得对那个东西感兴趣,无论是好的那方面,还是坏的那方面,喜欢一样东西是不需要理由的,但不喜欢一样东西理由可以装一大卡车。无论是什么理由,首先你得有和那个东西发生关系的冲动。接下来的事很简单,就是投入时间,投入精力,形成很多很多的条件反射。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少走弯路,大概是交上一个在那方面挺专业的朋友吧,但这样的事情可遇不可求。尤其是如果那个人和你是竞争关系,又或者你们根本就没有那种关系,但他觉得你们有,所以如果他知道什么妙招绝招总是藏着。

大概因为从小到大我就只是一个人,所以我不习惯轻而易举就去找别人帮忙,也正是因为这样,自然而然就会激发我很多自学潜力。自学是一件好事,但有些时候我觉得,如果要让自己更进一步的话,或许往后我得报读某些班,或者请某些专业的人来指导我。当然了,那些东西,都是后话。可以确定的是,如果真的请了某些专业的人士来指点我,在这一次跟下一次的间隔时间里,我会额外做多很多,所以每一次和我见面的时候都可以把他们惊艳到。这种事情,可以一再发生,直到我脱离新手期,进入了平缓期。之所以要在下一次才惊艳,是因为我向来不是那种很快就能上手的人。之所以下一次我能做到惊艳,完全是因为在下一次之前我投入了很多。还记得某次篮球训练的时候,我无论如何都掌握不到某套敏捷步法,所以那天晚上在回宿舍之前,我在宿舍楼下不断来回练习,直到我把那个东西完全掌握。那天晚上以后,我在任何地方任何场地都能条件反射地跳出那套敏捷步伐。虽然那次以后,篮球训练里再也没有那个练习,我再也没有机会亮一手了,但是,收获是自己的,没必要一定得炫耀出去。我不觉得没得炫耀就很可惜。掌握了一种之前我掌握不了的新东西,我会觉得很开心。虽然对别人来说,那不就是个敏捷步法而已,其实没什么用。有用没用,光看那套步法不能说明问题。既然我能把那套曾经阻碍我的步法学会,我也能把其它比较高端的东西学会,所以学会那套步法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增强了自己的信心。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就看你肯不肯投入,你有没有一根筋地较劲到底。

xrspook就是这么一个人。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