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
21

爸爸与爸爸

By xrspook @ 16:55:28 归类于: 烂日记

每次和我爸一起出去吃饭都不知道能吃些什么。本来菜牌上很多东西我已经不感兴趣,稍微感兴趣的那些很多也会被我爸一句嘌呤高不能吃咔嚓掉,所以还能吃些什么了?比如去吃个快餐,滑鸡里面有冬菇,肉饼里面有鱿鱼,牛腩里面有腐竹,腊味更加是直接被禁止,剩下的还有什么?当猪肉还不算很贵的时候还能排骨饭,但现在猪肉很贵,所以排骨饭里几乎不能吃到什么东西。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如此戒口,但即便再严格戒口,不运动+不喝水,结果依然会不知道为什么就痛风。他的这种做法就像那些人为了能存钱不断地减少支出,但即便把可以不支出的全部都不支出依然不能存到多少的钱,要真的可观地存钱必须主动出击去赚钱!现在的各个公众号不时就会安利一些理财课程,经常会出现“睡后收入”这个词。我爸的退休金属于“睡后收入”,但他收入得更多的是他的通风几率,因为他从来不主动出击去降低尿酸。小时候我经常我想象我爸不是我爸,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我妈属于那种恨铁不成钢的人,她一急起来就会骂人,在我爸这个问题上,我通常不吭声,但我开口的时候意味着我也要骂人了。我甚至有想象过如果我爸死了会怎样,但我从来不敢想象如果我妈比我爸早死会怎样。如果我妈先走,这个家就算完了,但如果我爸先走,家还是现在的家。

今天早上单位组织看王烁的事迹分享会,用的是那种激励且催泪的表达方式。这么一个大好青年就这么飞来横祸实在很可惜。可能是我脑子的回路不正常,因为一定程度上我觉得这种事是必然会发生的,现在他是碰上了车祸,但即便这次没有事,说不准下一次会是什么突发意外。他同事陈述他的事迹的时候让我觉得这个人实在太完美伟大了,这么完美的人不可能活很长时间,因为这样一来世界就会失去平衡。他很完美、因为他太完美,所以他英年早逝。用这种思路来看待英雄的确非常的不恰当,但他用36年的时间做了别人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做不到的事,他虽然离开了,但却值得所有人钦佩羡慕。以前单位组织看教育片,通常都是那种消防安全的或者贪污腐败的,这是第一次看歌颂英雄的,感觉很不一样,大家也感觉看得格外认真,不少人边看边擦眼泪。为什么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完美的人呢?除了片子里介绍的那些优点,他到底有什么缺点呢?一边看,我一边在内心纠结着这个。大概我是辩证唯物主义毒气攻心了吧,所以才会纠结这种无厘头的东西。与其说王烁伟大,不如说他是个认真的好人,对工作认真,对身边的人认真。他没有天才的超能力,但是他把所有人的所有问题都放在心上。他自己或许过得很累,但是他让别人过得很舒服,是不知不觉就过得很舒坦很爽的那种,这样的人没有谁会不喜欢他。大概唯一羡慕嫉妒恨他的只有老天爷,因为这人把他被喜爱的风头完全抢了。

我爸是连我都不想要的,但别人的爸是人人都很想要但再也要不回来的……

2020-09
20

家里的杂碎

By xrspook @ 21:37:22 归类于: 烂日记

无论家有多大,住的年岁长了以后,里面的东西,肯定会越堆越多。东西会不断地买回去,然后,理论上应该要扔的东西却往往舍不得。相比于其他人来说,我家的摆件已经算非常少了,虽然我也会囤一点小东西,但我不喜欢把它们一直放在桌面上或者柜子上,或者放在那些我需要打扫卫生的地方,所以,在我房间的书柜里,塞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小东西。之所以塞到那里,是因为一年下来,可能我都不会打扫一次,放在那里,因为有柜门的保护,所以相对来说,积尘不会太严重。如果你要我把那些东西放在外面的话,我肯定会舍不得,也会觉得那样很麻烦。当我觉得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会把摆在外面的东西逐渐收到柜子里、箱子里。时间一长,那些东西就会被我遗忘了。

昨天我去了我某个亲戚家,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大概有接近一年没见过面了。在我记忆之中,她家的小摆件从来都很多。这次去,我又发现多了一些。她家很大,是复式的,两层楼,客厅很大,柜子很多,但总是摆满了各种东西,尤其是那个餐桌。记忆之中,他们就没怎么在那个饭桌上吃过饭,吃饭的都是坐在客厅的茶几上完成的,客厅的茶几也很大,就面积计算,其实比餐桌小不了多少。那个餐桌永远都是堆满了各种东西,可能是摆件,也可能是临时放上去的各种物件。客厅的茶几上也摆了不少东西,虽然相对而言,那里的摆件少一点。也正是因为茶几上面的东西少一点,所以茶几的耐热透明垫子下面,还放了满桌子的图画,那些都是她孙女的作品。电视柜、音箱以及组合柜上全部摆满各种小物件。贵的,便宜的,别人纯手工送他们的都有。在我记忆之中,这个亲戚的家永远有很多那种小东西。

从我很小开始,家长就叮嘱我,可以看,但不能碰。那些东西对小朋友来说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因为上面其实不少摆件是玩具,又或者对小朋友来说,虽然那不能玩,但是却跟玩具非常类似。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在家里放那么多的小东西。搞卫生的时候得多麻烦。如果东西全部不挪开,显然卫生就没法搞了,但是要挪开,还要一个一个清理,无法想象那有多大的工作量。除了摆件很多,她家的植物也很多,客厅的,阳台的,卧室的不知道有没有,估计也有。摆件也好,植物也好,处置得当的话,那叫情调,但如果太多太杂的话,感觉就像杂货铺。相比之下,我家也摆了很多东西,但绝大多数都不是摆件,要不是吃的,要不是用的,绝大多数都是吃的。有可能是零食,也有可能是药。理论上,女人的床头柜总会摆满化妆品,但是我家却是个例外。夏天的时候,我妈的床头柜没有化妆品。冬天的时候,顶多有一瓶润肤露。出门前化妆这个操作根本是不存在,对我妈来说,夏天出门前必须检查的,是有没有带擦汗的小毛巾。

每个人的家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天地。

2020-08
29

为什么要装修

By xrspook @ 21:51:19 归类于: 烂日记

家里楼下的某个住户正在装修,我妈路过的时候就顺便问她,装了什么内容,花了多少钱。我妈说,其实她也很想装修,但是不知道该去哪里住。那个住户说她在对面的文星租了一个月的房子。我妈说那样的话,就不能煮饭了,然后那个住户又说,后面的智谷有套间出租,但那需要3000多块钱一个月,还不包管理费。我妈想的是,如果旁边有哪户人家不住了,她可以租一两个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搬东西的时候会方便一些。无论是去别的地方住,还是旁边谁不住了我们租一两个月,我都没什么感觉,因为我没有非装修不可的需求。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妈觉得现在我家需要翻新一下。为什么要翻新呢?从前所谓的翻新不过是刷一下墙灰而已,而现在,对我家来说,翻新大概也是刷一下墙,然后给木柜子上一下油,其他的也就那样了。或许还有一条,把家里的普通白炽灯管换成LED的。其它东西要搞,挺困难,要把墙凿开,比如说重新布置网线。显然那种事是不会做的。如果我们是从零开始,要入住,网线这种东西肯定得重新布置,但显然,我觉得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了,线乱一点,就乱一点吧。如果能有更好的方法,早就已经做了。在这个家我已经住了超过20年,一个住了20年的房子都没有装修过,其实我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人生能有多少个20年,对我来说,有些时候我觉得时间好像没有流动过。

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无论那个是一个小家还是一个大家。衣柜里面的东西越来越多,柜子里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从前那些空着的地方堆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们总会嫌弃别人为什么那么多东西为什么不丢掉,但是,当我们自己要做决定要丢掉哪些的时候,我们却舍不得对自己的东西下手。

还记得还没有工作、网购还不这么流行的时候,我跟自己说,以后能自己赚钱了,每个月我要拿100块钱出来买书。对已经赚钱的人来说,每个月100块钱不算什么。实际上,这条愿望我从来没有执行过。倒不是因为我舍不得花那100块钱,而是到那时候,我不知道该买什么书了,更重要的是我没办法把已经买的书消化掉,我怎么好意思继续我不看的书呢。我非常清楚,自己是一个很奇怪的人。尤其是在买编程类的书的时候,买的时候我很认真,但买回来了以后,往往就很容易被我丢在一边。理论上,我应该享受看书的过程,但是,貌似实际上我把剁手当成我最大的兴趣。

现在我的家如果只剩下我一个人以后,大概我继续不会装修,但是我会把家里的布局改变一下。比如把一些不是我的东西用其它方式收纳起来或者丢掉。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妈觉得我的房间太小了,但实际上,我并不这么觉得。就好像单位所有人都觉得2号宿舍楼的房间太小了,但是我觉得还行,那可是单间哦。小房间这种东西搞起卫生来方便。就一个人住,对我来说,我就只在那里睡觉,没必要那么大。房间大小不是最重要的,把房间布置得让自己最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装修刷墙的腻子会让我过敏反应,所以我对装修这种东西一点都不感冒。

2020-06
22

家的密码

By xrspook @ 10:15:43 归类于: 烂日记

记忆之中,家是什么?是厨房飘出的味道,是家人说的方言。现在那些方言,在广州已经极少能听到,但从前,那是大家再普通不过的交流语言,张口就能说。自从我学习了汉语拼音,自从我接触的人不仅仅是广州的之后,粤语方言这种东西用得越来越少。有些词句,还是可以不加思索地用普通话表达出来,因为二者用的字一样。小时候,家人,尤其是长辈们说出来的那些,我根本不知道文字是什么,该如何写。当时不知道,现在我依然不知道。随着长辈们逐渐离去,这些东西也逐渐在我的生活中消失。那是不是官方的粤语我也搞不懂,反正从前身边的人个个都懂。在粤语电视台里,已经几乎不会有人说起那些词。因为那些东西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小事的,电视台的新闻或者其它些节目里,不会有这些。现在我重新回忆起那些发音,原来是那么的遥远。于是,无意之中想起这些东西的时候,我自然而然就想起那些已经去世的长辈们。

是他们让我记住了家里厨房的味道,生活的味道。他们说着那些粤语方言把我养大。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我曾经迷惑过,因为平时说话的那些东西真的不知道如何用普通话的词表达出来。可能那些东西,也是有对应汉字的,但是跟普通话不一样。粤语的方言,不仅仅是字这么简单。同一个写法方法,不同的声调意味着不同的意思,不同声调的同一个东西拼凑起来又是另外一些意思。还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学英语口语,五年级的时候开始有英语读写。学会音标以后我觉得世界豁然开朗,四年级时那些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学习了国际音标以后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我发现虽然我已经尽量模仿录音带上的发音,但是四年级时的读法还是有点歪了。儿时长辈说的那些粤语至今我没能用拼音拼出来过。外婆是个文盲,没读过书,外公只读过几年的小学。当你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他们或许不能很清晰的给你解释,但他完全清楚那应该怎么用。如果你让他们写出来,这根本是不可能的。这种神秘感一直保持到现在,但是我却从没有想过要把这些东西写下来,表达清楚,让后人都知道。为什么就从来没有人做过这些简单但是却非常有意义的事呢?现在哪怕再找老人,把那些发音和用法都录下来,也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现在的孩子,哪怕爸妈或者爷爷也奶奶辈说的都是粤语,孩子仍然不愿意说,不愿意学,甚至是拒绝学!因为在学校,因为在他们的小圈子里,因为在社会上那用不着,没有小伙伴会跟他们说那些。如果不是从小学习,粤语要比普通话难学,要说准就更难了。孩子没有把懂粤语当作是骄傲,但是如果懂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之类的,大家都会觉得那很了不起很厉害。粤语是我们的根啊!再过几十年,估计我们这些会说粤语,且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人甲也会被称像熊猫一样,被粤语爱好者们当作是研究对象。那时,真的有粤语爱好者吗?

老祖宗优秀的东西不能丢!

2020-04
23

记忆中的万松园市场

By xrspook @ 11:49:41 归类于: 烂日记

在我记忆之中,我从来没有把一本编程类的书完整看完过,以前我都是挑着来看。自己需要用哪些功能,就去找哪些章节去看,而这次学习python,我是下了狠心的。几乎可以这么说,一天到晚我的脑子里就只有那些东西,即便是睡着了也一样。做梦的时候,我依然是想着python。还记得在学习递归的时候,某天晚上我做梦梦见了一个瀑布,但实际上瀑布并不是真的瀑布,那不过是一个正在流着很多水的建筑物外墙。那个瀑布从一个分成两个,再分成多个。不同的水量有不同的效果。我第一个感觉是那应该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瀑布吧。但当水全部停住的以后我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人造的。瀑布是在一个玻璃屋的外墙上形成的。之所以有这个脑洞,大概是因为我的记忆深处借鉴了东站广场的那个瀑布。还记得初中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学还专门过去那里看人造瀑布。后来我不记得那里变成怎样了。反正那应该是东方宝泰外面的吧。再到后来,去东站附近通常都只是为了去宜家家私,然后下到东方宝泰里面的吉之岛,其它的东西一点印象都没有了。至于从前的那个瀑布还有没有,我实在想不起来。自从宜家家私再也不在东站的那个卖场以后,感觉我好久都没有去过那个地方了。光是东方宝泰一家,对我和我妈都没有什么吸引力。

城市的变迁,总免不了会发生东西不断消亡,但当从前熟悉的东西消失,会让人觉得无比怀念、依依不舍,但即便这样,它们还是会消失,除了在从前的照片和影像资料里再次重温,无论如何我们都回不到那个时候了。

有时我会很怀念从前到万松园市场。万松园市场在我的脑子里印象非常深刻,那些卖鱼的、卖菜的,还有卖杂货的,我都记忆犹新。我甚至还记得了当年不同品种货物的布局。虽然有些小店在我印象之中已经很模糊了,但是我还非常记得,卖鱼的在哪里,卖烧腊的在哪里。那个卖烧腊对出的通道上,某年过节,有人在那里卖老鼠肉。虽然我根本不记得卖的老鼠肉是什么样的,我甚至没有见过一眼,但是从叫卖声让我知道,有人在路中央卖老鼠肉。万松园市场对我来说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虽然跟沙园市场比起来,那个地方不大。那条叫做万松路的路永远都是熙熙攘攘,我甚至记不起汽车是怎么在那条路上行驶的,因为上面总是挤满人。不是每个市场都会让一整条马路不复存在。那里对我来说就是最早的步行街。从前的万松园市场,或者不是这样的,或许我只记住了它热闹的一面。很久以前,这个市场进行了改造,全部都档口都入室经营。我一直觉得,新的万松园市场我很陌生。不只是我,我的家人也很少再去那里买菜了。之所以这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把蔬菜和水果档口放到了二楼,对老人来说,这非常不方便,因为没有电梯。我甚至一点都记不起2楼到底是怎么布局的。过去十几二十年我加起来,估计上去5次都不到。

在南丰商场下车,穿过人挤人的万松园市场,再过一条马路,山货铺的上面就是外婆的家了。

© 2004 - 2024 我的天 | Theme by xrspook | Power by WordPress